足球崩盘,本质是没有市场化的条件强行市场化,体总把足球踢出举国体制,使得青训开支转移给运动员家长造成的。
职业化后足球举国体制取消,体总就把青训寄希望于俱乐部和体总牵头搞起来的那一批足校。
甲A到中超初,一级联赛一线队欠薪都是家常便饭,不说有没有意愿,就条件也不允许俱乐部搞青训。至于足校,体总也就出个场地,这些学校基本是自负盈亏,人员都是体工队时期的低素质从业人员,不用说他们基本没能力盈利,就算偶尔培养出个天才,因为制度不健全,基本是被俱乐部出几千块就带走,没有收益,费用自然全由家长负担。足校都不便宜,中国职业足球瞬间就变成了有点家底的家庭才能入行,选材基数急剧缩小,青训自然崩盘。
那是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的社会经济现实下的必然,现在的国足崩盘,正是因为上个时代的不作为,没有在人才培养上投入资源。
但这不能说,现在的市场化是不对的。
除开社会经济和教育制度对足球本身的限制,中国足球现在的问题是,体总依旧没有认识到足球青训的重要,还是那种用在小众项目上的花小钱办大事思维,搞足球就指望花大价钱请个靠谱的教练用奖金激烈下球员,根本没有投入多少资源给花销远多于国家队的基层青训,反而还在持续地抽血商业化刚刚有了些起色的中超联赛,让本来就巨亏的各俱乐部生存愈发困难,让本应该成为职业青训主力的中小俱乐部,更加没有钱投给青训。
这也不是市场化的问题,而是体总投入取舍层面的问题。足球是个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别人投入更加巨大的行业,体总的选择是成绩,足球必然被抛弃。
至于中超的超额转会费和球员工资,那不是市场化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问题,恒大这类俱乐部,每年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巨亏,是谁给他们兜底的呢?无非是好面子或者搞投机的某些地方政府在背后用拿地优惠等利益唆使的。
篮球不大懂,但这东西太看身体天赋,个人认为从前成绩好是运气好出现了一个姚明,毕竟有姚明和没有姚明的国家队是两只球队,在姚明的带动下,打篮球的明显多了,但是运气不好,出不来新的姚明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