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追赶还是超越,如何评价回归ar主流的新步枪QBZ191型5.8毫米步枪? 第1页

  

user avatar   Lancelotrang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先说句题外话。你一定看过科幻电影吧?

你有没有发现,科幻电影里,有能力进攻其它星球的外星球(有点拗口),其政治体制都是全星统一的。

对不对?很神奇吧?

在科幻创作者眼里,真的是攘外必先安内。

一个星球,必须先全星球大一统,才向外投射力量。

让我们思考一下,全星球大一统会发生什么。

语言文字的统一,度量衡制度的统一,武器装备的统一。

我不是鼓吹地球向外星球侵略。纯粹是头脑风暴一下。

我认为地球的大一统是自然历史趋势。

所以在地球统一之前,中国的武器装备的制式也应该趋向一致。

怎样一致?模块化。

说了这么多,推理了那么多,结论就是:模块化是中国步枪的天然发展方向,也是世界枪族的发展方向。全世界枪族的通用化模块化也是自然进化方向。推而广之,就是,全地球的武器必然会走向趋同进化,通用化模块化,以节约地球资源。


user avatar   xiong-davidxtb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95式步枪或者说5.8毫米枪弹以及枪族的发现,中国同美国的差距是巨大的,而这些枪支恰恰关乎单兵战斗力,它们的背后也同样折射出了中美两军对于未来战争的不同看法。但从近年来的趋势看,美军步兵连(不含装步连等连队)特战化已经是一个趋势,而未来中国也逐渐到未来的单兵武器也会朝着类似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解放军也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趋势更高的可靠性、更远的射程、更好的人机功效、更好的可扩展性/模块化。

单兵步枪、机枪的过低成本,以及由此导致的问题,使得未来的单兵步枪不再过于强调成本这个因素。

先说5.8毫米枪弹的问题:

教训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没有准确和全面把握世界轻武器的发展趋势,造成盲目跟随无托潮流,片面拔高部分指标,过分求新求轻;

其次,忽视轻武器的重要性,采购成本遭到严重压缩,无法使用更优秀的材质。直接造成枪管热衰减性能跌破全球主流轻武器的平均标准,严重影响枪支性能的发挥。

再次,指标不合理,严重脱离技术能力现状,甚至超出美俄的能力,但我们在弹药生产精度、发射药的速燃+一致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小口径枪的枪口动能取决于弹丸重量+初速,杀伤力和穿透力就要取决于枪弹的末端速度和弹丸本身的结构了。ss109到m855再到m855a1,一方面是改进弹丸结构,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大弹头重量。而m855a1是为了满足更短枪管的m4发射的需要,从而导入SMP842发射药,能量密度更高,为了减小短枪管高膛压带来的挂铜和枪口火焰,发射药内添加了除铜剂和消焰剂。

M16 式 口径:5.56mm 初速:M193式枪弹 1000m/s 991m/s /SS109式枪弹 948m /s,对比之下95式选择900米/秒算是相对合理的水平,再高的初速就要考虑提升枪管的加工水平,比如用上冷锻枪管和枪膛镀层、激光硬化之类的措施,你知道的,天朝的步枪成本控制的恨死。

为了实现步、机枪弹药统一,照顾步枪的枪管长度;新通用弹的弹头,在继承机枪弹基本设计的基础上,重量从4.8克下调到4.55克,比此前的步枪弹要重0.4克。在弹头重量增长9.6%,动能增长还不到(发射药水平低,推不上去,初速降低了)的情况下;新通用弹就出现了严重的弹道不稳定(95-1步枪“热散”、连发精度急剧恶化),和枪管烧蚀破损(95-1步枪枪管挂铜)问题,现在甚至要指望进口俄罗斯发射药生产线来救命。

小口径的问题是没办法替代7.62毫米枪弹,如果硬来,比如我们取消中口径机枪而完全小口径化,那就要付出代价。5.8口径在与7.62通用机枪(以俄PKM机枪为例)的重量高度相近(三脚架状态11.8公斤vs12.6公斤)、尺寸甚至更大(三脚架状态1.32米vs1.19米)的情况下;压制火力的威力和射程只有7.62通机一半左右,这个问题不可能根除。5.8通机能否真正的取代7.62毫米通机(俄PKM机枪3871焦耳),最后必然可以归结到这一点:能否将现有的1922焦耳动能,提升到3300-3800焦耳?哪怕只是按3300焦耳?美国和俄罗斯虽然开启了小口径化,但都还是保留了7.62毫米机枪,m249的性能确实非常好,几乎成为西方的标准配置,但m240和m60的改型都还一直在装备中,前几年还搞了m240的轻量化计划,巴雷特还专门重新设计了结构(在不用钛合金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了重量)。我们好多年没打过仗了,出口的那些都是低端的单兵武器,相关使用反馈也没法收集。城市战和山地战的经验都还停留在遥远的年代之前,山地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更早的是对印自卫反击战。城市战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几乎没有参考价值。而美俄的需求是打出来,比如城市战对砖墙和水泥沙枪的穿透能力要求,m249发过去游击队直接把头缩下墙就没事了(但随时随地会打一发rpg7过来),而m240可以直接击穿墙,这种压制下游击队员没机会打rpg。

我们在单兵武器方面,很多的错误是出在弹药上,枪的问题只是一部分。只是出新枪,解决不了问题,这也是不看好这次阅兵新枪的原因。走了很大的弯路,只是回归主流:

1、有托,

2、枪机和枪机框形成的“活塞”在一条直线上运行

3、皮轨化;

4、空仓挂机;

5、短活塞

6、快慢机选择了角度更小的转角;

7、可伸缩式枪托,但不是scar那种折叠+伸缩枪托。

8、弹匣有余弹观察窗(放弃了透明弹夹);

9、浮置枪管;

10、冷锻枪管(可能还是四条膛线)

11、增加弹壳限位器

12、改进消焰器,可以作为破窗器还可以卡主铁丝开一枪来切断铁丝

这个枪没有任何创新可言,只是推翻了95式、03式的原有设计,把国际上通行的一些枪械特征体现出来。总体来看,国产新一代步枪是根据未来作战环境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提高,要求更远射程(其实不是更远,只是实现95式原有射程内的准确射击问题)、更高精度(达到m16水平的精度),可扩展性更好(顺应皮轨化潮流)。其中,当年95式是存在冷锻枪管制造不足,只能优先配备给95班机一类的使用。所以重弹配给班机使用,重弹头还能有效的增加射程,重弹磨膛线磨得特别狠,但在澳洲参赛那时就是用机枪的冷锻枪管,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反观美国这次出新枪新弹,思路很清晰,技术路线明确,在需求导引下倒真的体现了变革思维。目前的几种方案,体现了非常强的技战术优势。

俄罗斯因为是5.4和7.62枪弹和枪械上仍然有足够的潜力,枪械主要是提高精度和附加功能,这点ak12和ak15都满足了要求。俄罗斯国防预算的紧张程度,也限制了俄罗斯不可能做无限的想象。它的新枪还需要考虑ak系列枪械庞大的海外市场的因素。

对比美国,我们的新枪革新程度严重不够,而且没解决枪弹一体化的问题;对比俄罗斯,我们的继承严重不足,新枪算是对95式的否定。

一声叹息吧

等着

扩展阅读:四等人的火力层次

四等人通过一系列的骚操作,把自己的火机层级搞得全面提升。

连以下所有人员都使用M27,包括“折刀”操作员。营直部队人员使用M4,重量轻,体积小,火力够用了。但营属工兵与步兵一样,使用M27。m27发射m855a1弹,官方宣传:m855a1可以在600yards(548.64m)的距离上把95%的弹药散布控制在8x8inch(20.32x20.32cm)的方形内。另外,还有mk262狙击弹,一般的射手,可以确保700米的准确在射击,使用标配瞄具时有些M27射手(老鸟)说该枪能精确地对800米目标进行射击,所以有些M27射手干脆转职为精确射手(班组狙击手),比如换装更高倍率的,但mk262mod0子弹非常贵。上述m27发射mk262可以精确射击达到800米的说法,还是严重存疑,多谢Ankanrin兄的提醒。

半自动狙击步枪用m110a1,H&K公司能保证每支G28的精度都能达到1.5 MOA,而实际精度往往比保证精度更高。这货比之前奈特那款m110是强多了去(要求1000米精确射击)。

栓动式的狙击步枪换成mk13mod7,发射14.3g弹头的MK248 MOD1弹。该弹弹道系数为0.629,枪口初速869m/s,在914m(1 000码)距离的存速为482.5m/s。之前MK13 MOD5狙击步枪发射MK248 MOD0弹,在1 462m处狙杀目标。一般的射手,准确射击到1 371m(1 500码)。

更大的就是12.7毫米的枪,这个枪主要是做反器材用,精度没那么高。

四等人用M27取代了所有三种枪械,同时,做到了5.56和7.62毫米枪械使用习惯的高度一致。这也是四等人的定力,花了几十年时间实现换枪,第一次在新一代步兵班轻武器方面没有追随陆军的选择。四等人避免了技术风险更大的全新口径,而是把现有技术重新整合,在渐改中打造全新作战理念。应该注意的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轻武器选择都是基于过去10多年的反恐战争经验,但着眼于未来大国之间的高烈度战争。

另外,HK416的结构决定了只需要更换上模块,就可以换装6.8毫米或者6.5毫米。时间将证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渐改路线和美国陆军的推倒重来之间,哪条路线代表了未来。

补充资料:6.5毫米的m110a1随时可以有。美国陆军已经选定H&K的G28作为M110半自动狙击枪的后继者,四等人也确定了要买,而目前特战司令部(SOCOM)正在探询使用6.5mm取代7.62mm作为狙击枪弹药的可能性,同时也正在开发全新的拴式狙击步枪:先进狙击步枪。(Source:H&K)
m.sohu.com/a/135353101_

扩展阅读:

传说中的中国HK416--庆华厂的HR31自动步枪

HR31步枪使用西方5.56毫米步枪弹。有四个不同枪管长度的型号,适合各种不同用途。


说到枪弹,西格绍尔公司展示的新结构的枪弹倒是很有启发意义:

扩展阅读:

虽然95式枪族比起我军过去装备的枪族在战术性能上提到提高,但在部队使用中,也提出了一些95式枪族的缺点,例如:

  • 受研制时认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扩展功能方式采取的是最简单的连接座式,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形成模块式功能,难以满足部队对功能多样的需求。
  • 简易夜瞄装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钜147通过填涂方式装配,使用中存在亮度不足和容易脱落问题,而且钜147的半衰期也不能满足军品长期贮存的要求,给部队使用带来许多不便;研制的二代微光瞄准镜由于价格问题不可能全面装备,而且200m的夜视距离也显不足,全天候作战能力有待提高。
  • 光学瞄具瞄准不便是部队反映比较多的问题,这主要是95式自动步枪受“应满足以机械瞄具为主要瞄准方式”要求的限制而造成的,安装光学瞄准镜后瞄准基线太高,无法舒适贴腮瞄准。
  • 91B下挂式防暴震撼弹发射器击发方式也不方便,因为类似于M16的有托枪通常利用弹匣作为下挂榴弹发射器的握持部位,95式自动步枪由于采用无托结构,加装下挂防暴榴弹发射器后只能利用小握把作为握持部位,实际使用时不方便。
  • 95式枪族采用无托结构使全枪布局十分紧凑,但也带来射击时射手贴腮靠烟源太近,没有燃烧完全的火药燃气从抛壳窗、拉机柄槽和上护盖散热槽溢出,直接刺激射手眼睛或弥漫在瞄准基线上,以至影响射手持续瞄准射击,这种情况也给武器工常使用带来不便。
  • 5.8mm普通弹采用的双基扁球药燃烧不完全,95式枪族在发射2,000发弹(全枪需要清洗的射弹数)后,通常都会出现气体调节器和活塞取出困难的问题,而且射弹多后,还会出现导气孔由于火药残渣堆积变小的问题。另外 为了获得好的外弹道性能,5.8mm普通弹将部分难题转移到了内弹道,造成枪口压力过高,给解决枪口噪声和火焰问题带来许多困难。 5.8mm普通弹采用的是常规雷汞底火,存在长期贮存后底火锈蚀问题,给可靠使用留下隐患。
  • 塑料件容易磨白,这主要是塑料材料本身的问题。要满足低温-45℃的可靠使用要求,塑料中的玻璃纤维含量就不能太高,而磨白问题主要是塑料强度不足,这个矛盾比较难解决,塑料件磨白后影响了95式枪族的美观。
  • 95式枪族进行分解结合时,有时会出现散件丢失和零件倒装、错装问题,这种情况给武器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上述问题有许多均是在部队试用初期提出的,95式枪族一直在改进,有部分问题现在可能已经得到解决。目前没有公布改进过多少个型号。但从已经公开的图片分析,至少是经过了3个阶段。这3个阶段的区别特征可从拉机柄的形状和上护木的散热孔数量识别出来。

95-1式突击步枪依旧采用5.8毫米口径设计。该枪的主要升级目的是为了取代95式和81式7.62mm班用枪族,而且升级后的95-1式更是使用上了最新研制设计的DBP10式5.8mm普通弹。95-1式枪族主要改进之处:

1、有增加了空仓挂机功能

2、将机械瞄具的瞄准基线高度降低了5mm,

3、取消准星滑座结构,将准星座设计为整体式,并将机械瞄具的 校正机构设置在表尺位置,设计了可左 右定量移动、定位可靠的表尺结构,以氚光管代替荧光点作为发光源,大大提高了发光点的亮度和使用寿命,也提高了夜间瞄准的方便性。


 4、面对下护手烫手的问题,95-1式又增大枪管至下护手内腔的距离,并增加下护手外壁散热槽数量,改进后枪族下护手温度比95式枪族降低20℃左右,烫手现象有明显改善。

5、枪背带上的前背带扣与下护手摩擦,95-1式枪族改进了背带环位置,增加了前背带环与下护手以及后背带环与托底板之间的距离。


  6、其它方面95-1式改进了缓冲器结构,将压缩弹簧式杠杆缓冲器改为扭转弹簧式杠杆缓冲器,缓冲杠杆受力条件好,使枪机后坐到位和复进运动更加平稳。

7、取消了那个多余的前把手

8、为了增强其实使用寿命,95-1式枪族改进了枪用工程塑料材料,使用了新研制出WS SL-1045改性尼龙材料,全面提高了塑料件的强度、韧性和表面硬度。


扩展阅读:

中国5.8毫米枪弹遭遇弹荒


  朵英贤院士近几个月在兵器知识和轻兵器等杂志上多次接受访谈,披露了大量5.8毫米枪弹的现状。

  结合此前的公开资料,5.8毫米步机枪弹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步枪小口径化确定在5.8毫米

  这是整个5.8家族发展中最正确的一个阶段,在口径的选择上,比起美国、苏联的小口径枪弹要合理。目前一般认为,小口径枪弹的最佳口径在6-6.8毫米之间。



  95步枪

  美国开发M16时,正值越南战争爆发,拿7.62x51口径大威力步枪的美国兵,被拿AK47的越南兵打的根本抬不起头。5.56x45毫米口径不是专门研发的成果,而是美国民间现成的高速猎枪弹口径;被美军直接制式化、以最快速度拿到了战场上,并沿用了下来。

  苏联开发5.45x39的原因就比较智障了。小口径化兴起的初期,很多国家都非常不理智;当时的潮流就是,谁能做的更小谁最牛逼。3.x、4.x毫米的试验口径层出不穷,连2.x的也出现过。苏联做5.45的最大原因就是口径比5.56更小,看起来比美国厉害。

  第二阶段:提出开发5.8毫米机枪口径,取代7.62x54R大威力机枪口径

  今天整个5.8毫米步机枪弹混乱无比的弹荒尴尬现状,就是在这埋下的病根。

  为了强化远距离的动能和杀伤破坏力,5.8机枪弹的弹头必须大大的加长加重,从步枪弹的4.15克加大到4.8克——7.62毫米弹头是9.6克。

  但是国内的弹道学和发射药研制水平又跟不上,要推重得多的弹头,只能用长得多的枪管。于是新的机枪弹,只能适配在枪管长度达到600毫米的88式通用机枪上,然而初速也只有890米/秒。



  88机枪

  但88式机枪的枪管已经没法再长了,一方面全枪长度已经比7.62毫米机枪还大;另一方面枪托已经不能再缩短了——88式机枪射手大量抱怨拉不动枪栓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机匣太靠后,射手根本无法发力。

  步枪弹(轻弹)和机枪弹(重弹)的差异,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弹头重量和尺寸不同、适应的枪管缠距不同;95步枪打机枪弹,打是能打,但是表尺根本对不上,远了没法精确瞄准,子弹散布范围急剧加大,寿命消耗极快。88机枪打步枪弹,也是同样的情况。

  第三阶段:研发新通用弹,一弹配九枪

  步、机枪弹的这种差异,当然是不能放任持续下去的,不然打起仗来就会有大量的步机枪因为用错了弹药根本打不准。正好95步枪上一堆操蛋的毛病——比如没有空仓挂机,快慢机也难用;于是军方要求,95步枪要大改,同时步枪弹和机枪弹也要在新枪上合一。


  95-1步枪

  这个步子就大了。95步枪初速是920米/秒,枪管长463毫米。两弹合一的话,意味着要用接近机枪弹重量的弹头,在比88机枪短137毫米的枪管上,实现25米/秒的初速增加。这对于整个枪械的弹道设计、枪弹的设计制造,提出的要求都比原有机枪弹高很多。

  最终的产物就是95-1步枪系列,以及弹头重量4.55克的新通用弹。这个新的弹药,号称能兼容95/95-1枪族,03步枪,88机枪,88狙一共九把枪,是划时代的成就,拿了大奖。

  第四阶段:步枪弹机枪弹先后停产,通用弹却掉了链子,中国遭遇5.8毫米弹荒

  2009年,通用弹报喜成功以后,步枪弹停产。但部队实际用起来发现,95步枪一打通用弹,就出现严重的挂铜和精度变差,根本不敢往88机枪上用,机枪弹停产的计划被推迟。



  5.8通用弹

  8年后,通用弹的问题仍未解决,88通用机枪停产,于是机枪弹也最终只得停产。朵英贤院士在杂志上接受访谈,称中国现在遭遇5.8弹荒,只剩有病的通用弹;他呼吁先停产通用弹,恢复生产步枪弹给95-1步枪使用。

  最后,5.8毫米机枪被证明威力和射程根本无法取代7.62毫米机枪。而且在III、IV级防弹衣泛滥的今天,连7.62毫米机枪威力都已经严重不够用了。从机枪弹开始。5.8毫米枪弹就陷入了弯道飙车的怪圈,长达近三十年。

扩展阅读

是新的飞跃还是续打补丁——评国产5.8mm小口径新弹





纵观整个2011年,国产轻武器领域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最新一代的小口径枪族及其弹药的公开露面。这套曾在网上被冠以“05”式或“95改”名义的新系统终于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在《轻兵器》杂志2011年12月(上)进行了详细的解密。它们的性能究竟如何,是否和文章中宣传的一样完美?笔者将综合已有资料,分两部分对该系统进行详细剖析,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对新弹性能进行分析。
两种5.8毫米老弹
国产5.8毫米小口径枪族于1989年正式立项,1995年设计定型,1997年通过驻港部队首次对外公开。到2000年为止,新一代国产小口径枪族的全部成员,包括95式突击步枪、95B短突击步枪、95班用轻机枪、88式狙击步枪和88式通用机枪,以及所用的各式弹药,已经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中前三者发射5.8毫米DBP95步枪普通弹,后两者发射DVP88机枪普通弹。



在5.8毫米步枪弹研制之初,国内曾通过对美国5.56毫米SS109、M193步枪弹以及俄国5.45毫米7H6小口径步枪弹进行广泛试验,对国外现代小口径步枪弹的侵彻力、停止作用、精度以及弹头设计特点均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不知为何,DBP95步枪弹的设计却没有任何创新之处,还是延用类似7.62毫米56式普通弹的三件式结构,弹头弧形设计为单弧线,配用圆柱形弧形平顶型钢芯,覆铜钢被甲和钢芯之间填充有铅套。这种5.8毫米普通弹头重4.15至4.2克,由95式步枪发射时初速为930米/秒,弹头重量和初速相对都较高,因此在相同的射击距离上,它所携带的能量高于SS109弹和7H6弹是正常的。但与后两者相比,5.8毫米普通弹的结构并没有任何创新和优化设计,其长径比接近SS109弹的4.14,却比7H6弹的4.66要小得多,两方面都不出众。与老式的56式步枪弹相比,5.8毫米普通弹的唯一不同是提高了钢芯硬度,想以此提高弹头的侵彻性能,但其钢芯较细,长径比不大,顶端与被甲间的铅套却设计得很厚(7H6弹此处为空腔设计,既减小钢芯的阻力,又增加了击中有生目标时弹头变形的机率),在击中硬目标后,钢芯在挤开铅套和被甲时会损耗掉更多的能量,加上钢芯顶部为平面,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弹头的侵彻力。至于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笔者在国内相关机构公开的资料没有查到确切的数据,但在远距离上,5.8毫米普通弹的侵彻力要大大高于SS109弹和7H6弹的说法,肯定是不太站得住脚的。



或许正是DBP5.8毫米普通弹设计上的这些缺憾,导致其远距离上的侵彻力和停止作用并不突出,如果将该弹配用给狙击步枪和通用机枪,那么远距离的侵彻性能将必然无法满足。此外,88式狙击步枪、88式通用机枪都是95式研制单位之外的由其他科研部门单独设计的,结构与95式完全不同,战技性能要求更高,尤其是对远距离目标的侵彻力甚至要求超过已有的7.62毫米53式钢芯普通弹。这是原定有效射程仅为600米的DBP95普通弹无法满足的,只有另行研制一种新的重弹头5.8毫米枪弹才能解决。
说到超过53式步枪弹的要求,是因为国内当时还有一种一度非常流行、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的思路,就是试图研制出一种威力较大的小口径弹,以替换掉老式的53式步枪弹,实现步、机弹药的真正统一。可惜的是,这一想法不是中国独有的。早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就对二战后期德国MP44突击步枪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消化和吸收,以确定未来步兵武器弹药的趋势,俄国也跟风而动,都研制了一些小于中口径的弹药,如英国早期的.280(7毫米)步枪弹、美国7×49毫米试验步枪弹和俄国的6×49毫米步枪弹等,都是为了寻求一种通用弹而做的努力,但却是兼顾了步枪后就无法兼顾机枪,兼顾后者又会造成步枪威力过大,连发时操控性不好。最终的结果是美国人选择了大威力的7.62毫米NATO弹,直到5.56毫米小口径步枪弹诞生。而俄国人则是研制了7.62毫米口径的M43中间威力步枪弹,和大威力的7.62毫米M1908步枪弹同时列装(国内的56式和53式步枪弹就分别是它们的仿制品),在研制出5.45毫米步枪弹后,仍保留了后者作为通用机枪用弹。
国内出于通用的考虑,要求新型5.8毫米枪弹不仅在1000米处的侵彻力要超过53式钢芯普通弹,并且弹道要更加低伸,初速要更高,精度要更好。这些要求给新弹的研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达到这些目的,新的DVP88重弹的弹头结构、钢芯和弹头尺寸都是重新设计的,把侵彻力放在了第一位。其弹头全重为5克,全长达到26.6毫米,比DBP95步枪弹弹头的4.2克和24毫米大了不少。弹头部弧形部分采用了双弧形设计,显得更加尖锐,弹头内部设计了一个长径比较大的尖头硬钢芯,全长约为20.3毫米,直径仍旧为4.1毫米,钢芯从铅套前部装入,钢芯尖部距离弹头被甲内腔顶部有一段空腔。在采用这些措施后,DVP88步枪弹具有在1000米处击穿3.5毫米厚Q235钢板的能力。但要是说它超过了世界大多数枪弹,甚至在1000米距离上比7.62毫米NATO的威力还大,那就是带有阿Q精神的夸张了。毕竟它们不是一个级别的枪弹,此外侵彻力也不是衡量枪弹威力大小的唯一标准。





在这样一番折腾后,就出现了两种口径和弹壳都一样,但弹头完全不同的5.8毫米步枪弹,造成了“两弹配五枪”的现状。这两者不能完全通用,只是能够互换使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原本使用DBP95步枪弹的武器也可以发射重弹,两种88式也可以发射DBP95步枪弹,但后果就是影响性能发挥和武器寿命。也许大家会以为这不是多大的事,但在实际列装部队后,才发现这是件很麻烦的事。两弹的外观和全长基本相同,在实际使用时极易混淆,不仅造成枪械的性能不一致(比如用88狙来执行反恐任务,好不容易用这种弹校准了,但换了一种弹,搞不好就打到人质身上去了),同时也对后勤保障带来了麻烦。这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应该避免的问题,却在设计和生产中实际出现了,而且居然存在了很多年。于是从2004年开始的新一代小口径枪族的研制工作,除了枪族本身以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制出一种新的5.8毫米步枪弹,使其能满足国内目前所有5.8毫米口径枪械的使用,这一研究成果就是DBP10 5.8毫米通用步枪弹。
“创新”真的是创新吗?
新一代的枪族定名为95-1,顾名思义就是95枪族的补丁升级版,主要是解决了95枪族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结构模式和自动原理均未做大的改动。关于具体细节,大家可以去查阅《轻兵器》杂志。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改用了新型的DBP10 5.8毫米步枪弹。新弹的研制目的是替换DBP95步枪普通弹和DVP88式重弹,兼顾老95枪族(三种枪械)、03式步枪(03式不是不好,但它本身的出现就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产物)、新95-1枪族(也有三种枪械)和88狙击步枪、88式通用机枪,共计9种不同枪管长度和不同膛线条件的枪械使用。也就是说,DBP10弹既得是一种普通小口径步枪弹,具备小口径枪弹的常见优点,同时还得兼顾中口径大威力步枪弹的使用,有一定的远射能力和压制能力,以便供狙击步枪和通用机枪使用。至于《轻兵器》上的文章,对DBP10弹总结的三点“创新”分别是:1、实现了“一弹配九枪”的功能;2、提高了对黄铜弹头被甲的认识;3、首次在枪弹设计中采用了样条曲线设计。由此来看,这种枪弹可谓是“弹中百搭”,集天下枪弹之大成于一身,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超级无敌多功能弹。事实果真如此吗?欧美和俄国苦苦寻找了几十年的最佳口径通用步枪弹居然一不小心,就在中国得以实现了?
哪有这么容易!
关于新弹的“通用性”,看了上边的介绍,相信大家心中都自然会打上问号。这个“通用”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DBP10弹是专门为95-1步枪设计的,只是“兼顾”老式的5.8毫米枪械使用,由于新的95-1枪族采用了新的膛线设计,膛线数量、导程均与老式5.8毫米枪械不同,指望同一种弹能够在这些不同条件的武器上能够发挥同样的性能,无异于痴人说梦,顶多也就是比“两弹配五枪”的互换性高强一点罢了。与此同时,已经生产的DBP95普通弹和DVP88重弹还有不少库存,同样也在装备部队使用,所以当DBP10量产并装备后,我军都要在一个时期内面对三种外观看起来基本相同但是使用性能却并不相同的5.8毫米步枪弹,这估计也是世界上任何一支现代军队都少有的情况,更是后勤管理的噩梦。




由于DBP10的弹壳与以前的5.8毫米弹壳必须保持相同,因此新弹的新意只能体现在弹头和装药的变化上,以满足设计时提出的内弹道像普通弹、外弹道像重弹的要求。DBP10普通弹弹头的结构和尺寸和DVP88普通弹基本相同,但钢芯直径减小到了3.8毫米,增加了铅套的厚度,这样除了增加弹头飞行的稳定性外,还能减小弹头挤进膛线的压力。该弹破天荒地打破了国产步机弹长期以为以覆铜钢为被甲主材料的局面,采用了H90黄铜被甲。95-1枪族枪管改为6条膛线,减小了弹头嵌入膛线部位的尺寸,既降低了弹头的变形量,同时还能分散弹头导转时的导转侧力,这对提高射击精度有一定好处。老95枪族使用的仍是常规的4条膛线,导程为240毫米,而95-1将其降低到210毫米,提高了弹头飞行的稳定性,目的是提高远距离的侵彻性能。其实除了俄国的5.45毫米系列还是4条膛线设计外,其余西方国家的小口径步枪一直都采用6条膛线,并且绝大多数国家生产的SS109步枪弹的弹头被甲均为黄铜制造,不但方便枪弹的加工,同时也对提高武器寿命和精度有好处,而中国一直是铜资源进口和消耗大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即实现了枪弹生产钢材化,已经习惯使用钢材或覆铜钢来制造枪弹。因此,DBP10弹采用黄铜被甲并非是什么高明的创新,只不过是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老路,同时也是被逼无奈,黄铜更软、更富延展性,减小了弹头挤进膛线的压力和磨损,只有如此才能满足新弹在老95枪族上发射时枪管寿命的要求。
而最后一点就是关于样条曲线弹形。为了减小枪弹飞行阻力和存速能力,DBP10弹重新设计了弹头弧线尺寸,由原来的双弧线形改进为样条曲线形,弹头显得更加尖锐,弹形系数较好。但这种设计对弹头模具加工以及生产检测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之所以这么设计,并非是创意使然,而是原5.8毫米步枪弹的尺寸已经限定,考虑到兼顾原有枪械的通用,又想提高性能,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变通办法。同样的情况在DVP88重弹推出时,也曾发生过,当时的《轻兵器》也曾吹捧其性能多么优秀,其中就把该弹弹头外形的双弧线形设计当作一个“领先世界水平”的创新,其实这东西在国外并不新鲜,比如北约的7.62×51毫米NATO弹采用的就是双弧线形弹头,只是国内以前并未采用过而已。
过份“通”则实“不通”
关于最佳步枪口径的枪弹是否存在的问题,在此前另一篇文章(博客中有,自己找)——《乱花渐欲迷人眼——美国新型小口径枪弹与“最佳口径”的确定》中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真正的最佳口径是很难确定的,因为每种枪械的用途和性能均不相同,而硬要人为地指定一种“最佳”,最终结果就是既不能较好使某种特性得到发挥,同时又会带来新的弊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头不靠”。



DBP10新弹为了确保和此前几种5.8毫米枪械保持“通用”,弹壳尺寸未作改变动,弹壳体部最大直径为10.4毫米,底缘直径为10.5毫米,弹壳斜度为1:50.4,其弹壳锥度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小口径步枪弹中最大的,所以中国的5.8毫米弹匣弧度也是各种小口径步枪中最大的,这导致了在携带和使用时的很大不便。根据已经公开的数据,DBP10弹在1000米处的落点动能为220焦耳,而原DVP88式重弹为200焦耳。虽然这个能量的确比SS109和7H6弹头在1000米处的落点动能大了不少,但DVP88重弹弹头重为5克,因此DBP10弹头是在前者基础上改进的,应该也基本与这个重量差不离,也就是说,这个动能的提高只是占了自重较大的便宜。从弹头外形和结构设计均能看出,DBP10弹以提高远距离侵彻性能为主要性能而设计的(该弹的侵彻性能在公开资料中未做详细介绍),再加上95-1将膛线导程改为210毫米,弹头飞行更加稳定,因此原本小口径弹对有生目标杀伤力较大的优势,在步兵通常的交火距离内将难以出现。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公开资料中用以对比的SS109和7H6小口径弹,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设计的产品,国产53式普通弹则是国内1960年代的仿制产品,作为最新设计的产品,DBP10弹和这些旧式枪弹本身就存在技术年代上的差距,简单地将其作直接对比,也存在着严谨性和公平性的问题。另外,从弹头在1000米处的落点动能来看,DBP10弹与7.62×54R LPS钢芯普通弹、7.62×51毫米M80普通弹这样中口径的大威力步枪弹仍无法比拟。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军事强国在努力探索未果后,都选择小口径步枪弹和中口径大威力步枪弹共存的原因。实际上,以目前现阶段轻武器发展水平来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象中国这样,轻易放弃或准备放弃中口径大威力步枪弹。



DBP10枪弹还有一个令人不解之处,该弹目前有两种式样,一种使用涂漆钢弹壳,但使用博克塞赛底火,另一种使用覆铜钢弹壳,使用传统伯尔丹底火,这也算是该弹的一个“独创”之处。为何同种枪弹使用两种不同的底火结构,目前尚未得从公开资料得到解答。有人猜测是两个厂家的产品共同参与竞标,有人则说是前者可能是为向国外出口而设计的。此外,2010年1月23日的中央电视台7套的《人民子弟兵》介绍黄雪鹰的节目中,曾提到了某种国产新型步枪在试验中发生过早发火的故障,经黄配合厂家技术人员共同查找原因,发现是击针与击针孔配合以及定位尺寸问题造成的,而未提及所用枪弹是否存在问题,不知底火式样的改变不知是否与之有所关联。


从全重来看,DBP10弹全重为12.9±0.6克,这个重量既大于采用黄铜弹壳的SS109枪弹,也高出使用涂漆钢弹壳的7H6枪弹不少。这对于我国当初提出的轻武器减重目标来说,不能说是背道而驰,但至少也是相去甚远。如果和56式普通弹的16.5克对比,全弹仅减轻了3克多。以单兵携带200发56式普通弹计算,换成DBP10式步枪弹时,能携带255发,减重效果并不及西方国家从7.62毫米NATO弹到5.56毫米SS109弹,以及俄国从M43弹到7H6弹明显。或许有人说小口径步枪弹会比较节约材料,其实这是相对中口径大威力枪弹而言的,对于像56式普通弹这样的中口径中间威力枪弹来说却不一定。在枪弹生产中,弹头被甲和弹壳均是以采用板材或棒材原料,通过下料、冲压或挤压冲孟、再通过多次引伸加工来逐步制成的,弹头被甲还需要冲尖、装弹芯和收尾卷边等工序,弹壳也需要经过热处理、收口和切口等工艺,加工时必须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便加工完成后裁切整齐,这类切除掉的部分在加工中被称为“金属损失”,零件直径越小或长径比越大,金属损失率越大。因此单纯地计算每发枪弹所使用的金属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对于小口径枪弹来说,因为小口径弹壳和弹头长径比均比其他枪弹要大,故在生产过程中的金属损失率也更大。



所以综合来看,虽然的确是首次出现,但DBP10新弹并无多少“新意”,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突出的优点。它的某些性能已经在早先设计中被限制住,同时又过分地兼顾了通用性,而迫使某些方面的突出性能作出牺牲,最后导致了整体性能的平庸,至少在部分性能上,DBP10弹和世界上其他小口径枪弹尚有差距,更谈不上实现了全面的超越。

扩展阅读:

朵英贤:发射药制约95式枪族性能
2019-08-02 18:11

研制枪得先有弹,研制弹得先有发射药,可见发射药对整体枪械系统的重要性。我国的小口径枪弹发射药存在一定的缺陷,最终影响到95式枪族的使用性能,本篇访谈缘起一次与朵英贤院士的偶聊……



由朵英贤院士任总设计师并主持研制的95式枪族。从上至下:95B式短自动步枪、95式轻机枪、95式自动步枪

记者:朵院士好!难得见您一面。我国轻武器行业近年发展风风火火,推出一些新型武器,一批新型项目在投入研制。今天见到您,我们暂且不说轻武器发展的成果,想就轻武器,特别是小口径枪族存在的问题,听听您的意见。

朵:轻武器是我一生中重要的研究工作,牵挂始终。小口径枪族更是令我钟情。我就小口径武器的问题略谈一二,不一定准确。95式枪族定型后,我已然认识到其存在一些问题,曾向上级书面坦陈。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射药性能不稳,残渣太多,已影响到武器可靠性;二是枪管膛孔钻得不直,95式步枪的“热偏”(一种精度疵病,是指热枪管的弹着点散布中心与冷枪管的弹着点散布中心有所偏离——编者注)主要是膛孔不直造成的。



美国黑山公司5.56mm口径的MK262比赛级枪弹采用球形发射药

我国的小口径枪弹发射药是1987年定型的,95式枪族研制工作于1990年代初启动,从那时开始,武器出问题,主要找枪的毛病。现在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发射药制约着枪械的性能,促使领导层可能要从国外引进新的小口径枪弹发射药,这是一次打翻身仗的好机会。但引进国外发射药,也要注意做好多种调整工作。

记者:我国枪弹发射药的问题一直存在吧?

朵:是啊。这个话题要说得远点。

中国的轻武器,特别是步枪,是仿制起家,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仿德毛瑟步枪及其7.92mm毛瑟步枪弹,新中国成立后,先是仿苏莫辛-纳干步枪及其M1908 7.62mm步枪弹,后是仿苏SKS半自动步枪及其M43 7.62mm步枪弹。仿制过程中一般都是重视枪,不大重视弹和发射药。尤其是在大量仿制苏式轻武器时,专业划得又小又窄,枪、弹、药虽是一个不很大的系统,但专业林立,画地为牢。仿制了那么多产品,却缺乏懂得整个系统且居于顶层位置的专家。当我国转入自主研制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对整个系统进行顶层设计。自主研制和仿制完全是两码事,这个转变非常艰难。

记者:就95式步枪来说,其配用的发射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朵:1965年越南战争催生了世界上首支小口径步枪——美国5.56mm M16自动步枪。该枪的出现一下激活了二次大战后涌动于世界近20年的步枪小口径化思潮。步枪小口径化的舆论非常一致,欧洲一些国家相继推出了不少款式的枪弹和步枪。

那时,中国正在经受“文革”的煎熬,还在大搞三线建设,自行研制的63式自动步枪正在深受其害,准备下马,中国面临着未来研发什么样步枪的问题。这当口刮来了步枪小口径化的风潮,在这个大的形势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跟上国际小口径化这趟班车。既然跟,就要倾全力。1971年3月召开的行业会议决定在国内启动小口径步枪的探索和研制。说实话,这是形势推上去的,对自主研制还没有非常清晰的理念,尤其是进入步枪小口径化更无思想准备,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国第一代小口径步枪项目启动时,全行业共有25个单位参与,大部分在三线靠山隐蔽地区,以当时崇尚的两个“三结合”(即研究所、工厂、部队三结合;工人、知识分子、领导干部三结合)方式推动工作。但在“文革”背景下,好多“三结合”班子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5.56mm NATO弹使用的WC844球状发射药,质量上乘

当时参加小口径步枪研制项目的25个单位中只有几个是弹厂和发射药厂,其他都是枪械厂。俗话说,搞枪得先有弹,搞弹得先有药。项目组中,枪械研制人员盯着这几个厂要他们提供弹和发射药,他们压力特别大。而这几个厂只有仿制单基发射药的经验,且设备陈旧简陋,投资很小。中国的第一批探索新型发射药人员就这样步入了寻找小口径发射药的征途,状态是逐渐进入的。

经过6年的不懈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双基球扁发射药(发射药有单基、双基、三基之分,加工方法有制成球形或挤压成柱状。因球形尺寸不易制造,且燃烧时表面积越来越小,燃烧速度越来越慢,对膛压有不利影响,因此有的厂家将球形压扁,制成扁状药,以保持恒定的燃烧面积。我国的小口径枪弹发射药采用双基药,加工方法是先制成球形,再压扁,故称双基球扁发射药—— 编者注)。摸索中也逐渐掌握了发射药的许多关键工艺,如配方、成球、压扁、乳化、钝化、筛分等。到1976年,便能小批量生产6.0mm及5.8mm口径的试验枪弹。

记者:的确不易。据说第一批枪弹是铅芯弹,而口径最终定为5.8mm,还有着一段特殊经历。

朵:那时国外能参照的小口径步枪弹只有5.56mm M193铅芯弹,自然就参照了。至于口径为什么选择5.8mm,的确经历很特别。按理说,在步枪弹的研究中,口径、弹头质量及初速这三个要素是在弹道方案优化中确定,譬如M16步枪的口径5.56mm及苏AK74步枪的口径5.45mm都是在弹道优化中定下来的。我国步枪口径不是从弹道优化中得来,而是从25个参研单位的分工中确定的。先以小口径步枪口径上限6mm为限,然后以0.2mm为各家口径之差进行分工,因此可能的口径为6mm、5.8mm、5.6mm、5.4mm等,将这些口径按各地区条件进行分工,分头研制。其中有条件研制6mm及5.8mm口径的有好几个地区。研制5.6mm口径的有两个地区,均因枪管深孔钻存在困难、膛压太高以及抽壳难度大而罢休。还有一个5.81mm口径,有政治意义,暗含“武装斗争及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5.6mm口径,也有政治意义,暗含“毛泽东5月6日发表支援亚非拉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声明”的意义。这后两种政治口径随着文革结束而退出。5.4mm以下的口径因制造难度太大没有单位承担。因此,最后只剩下湖南地区的6mm口径和四川地区的5.8mm口径进行选型竞争。1976年在试验基地做了选型试验,最终5.8mm口径稍好。因口径问题关系重大,上报军委最终确定。这期间,工业部门又建议用M16步枪的口径,主要是考虑到和平时期,5.56mm口径有利于外贸。最后,中央军委还是决定选择5.8mm为新一代步枪的口径,并指令开展5.8mm小口径步枪的研制。

记者:此后,小口径枪弹发射药又是怎样发展的?

朵:当时发射药成球工艺很差,同批发射药中颗粒的均匀度很不好,球形度也很差,只要对比国外的球形或柱状发射药,一眼就能辨出国外的发射药很均匀,我们的要差很多。不论是设备还是工艺,要有一定规模的投资才能改进成球工艺,提高均匀度。经过研究,后来采用了压扁工艺。由于发射药本身颗粒均匀度不好,采用压扁工艺后,大部分发射药颗粒受到挤压有了内应力,结果在库存中,枪弹中的发射药产生再结晶,使用中频频产生低温反弹(弹药学专业术语,指低温时发射药燃烧产生的膛压比高温时产生的膛压还要高的现象,属不正常现象——编者注)。



5.56mm枪弹使用的球状发射药

如果当时不采用压扁工艺,而是优化成球工艺,或许小口径枪弹发射药就是另一种局面。国外的小口径枪弹发射药,如俄罗斯5.45mm枪弹用发射药及美国5.56mm枪弹用发射药均为球形发射药。我之前不理解国外为什么采用球形发射药而不压扁,现在明白了,球形发射药比有内应力的扁状发射药更能保障弹道稳定。

记者:您谈到95式步枪发射药性能不稳,具体表现有哪些?

朵:1990年代,一批5.8mm口径枪械陆续投入大量的试验和考核,1980年代库存的枪弹陆续出库使用。首先发现发射药中的缓蚀添加剂在武器的自动机中结痂,影响可靠性,有时出现低温反弹;再有问题就是枪口烟大,残渣多,清除困难;膛口压力大,噪声大,初速变化大,影响射击精度。30年来对发射药改进过好几次,但都不彻底,问题重复出现。



美国霍纳迪公司为5.56mm枪弹研制的CFE223球状发射药,其质地均匀,制造精细

现在发现,研制发射药,要在“稳”字上狠下功夫。我们的发射药生产流程基本属于粗放式,加之,弹道枪测试时没有测枪弹速度公差和膛压公差,生产装配线没有提供装药量公差和弹头质量公差,弹头与弹壳的同轴度检查不够严细。这些都是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枪的精度都会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准备从国外引进小口径枪弹发射药,新发射药采用后可以改善小口径步枪的性能,这是件好事情。但我想,改进我国的发射药当是根本。

记者:听您一席话,了解了目前我国小口径发射药的现状及亟需改进之处。相信您的这番话对行业内的人员非常有帮助!

本文原载《轻兵器》杂志2017年07期下,原标题:发射药制约95式枪族性能——与朵英贤院士偶聊,作者:魏开功。

编辑:王晨阳 谢阳

扩展阅读资料:

讲武谈兵|他山之石:美国陆军下一代班组武器研发启示录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黄国志
2019-11-07 06:33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西格绍尔竞标样枪
近日,在美国陆军2019年度会议上,通用动力OTS、德事隆系统以及西格绍尔等三家公司分别展示了其参与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竞标的样枪。由此,也标志着这个关注度很高的军用制式轻武器竞标项目正式进入到白热化的选型阶段。

其实,不同于此前美国陆军提出的其他轻武器竞标项目,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项目提出了很多超前于当今这个时代的设计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未来军用制式班组轻武器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值得我们跟踪研究。

德士隆竞标样枪,使用埋头弹。
弹药的变化:并不是增大口径那么简单

与此前美国陆军以及其他军兵种的轻武器项目招标不同,此次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项目招标的最大亮点之一,就在于采用了全新的6.8毫米口径弹药。虽然这一口径目前在美国民用轻武器市场上已经广泛使用,但是从来不曾进入到军方制式枪弹行列之中。所以,6.8毫米口径弹药的出现可谓是备受关注,这有可能关系到未来北约制式口径体系是否会增加一名新的成员,牵涉的不同国家以及军队的范围也更广。

美国陆军之所以将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的口径由已经使用多年的5.56毫米提升至6.8毫米,主要还是基于对未来战场作战环境变化的考虑。目前美国陆军及其盟国广泛使用的5.56毫米小口径枪弹虽然已经被确定为北约制式口径,并且经历了十多次改进升级——从最初的M193到M855,再到最近的Mk262,但是远距离杀伤力不足的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另外,单兵防弹装备的大量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5.5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近距离杀伤力。不仅世界各军事强国已经将单兵防弹装备作为士兵的标准配置,连阿富汗等地区的反美武装分子也开始大量使用防弹衣(包括自行采购以及缴获美军的)。而美军自己装备的四级防弹插板甚至能抵御7.62×51毫米大威力穿甲弹的射击。这就使得美国陆军十分担心如果在未来战场上己方士兵还在使用5.56毫米小口径枪弹而无法有效杀伤敌方士兵,就会导致厌战、畏战情绪的快速蔓延,进而使得战事走向不利的局面,完全职业化的兵员招募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所以,作为目前美军中步兵数量最多、装备轻武器数量也是最多的军种,美国陆军不得不首先考虑在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让士兵手中的武器拥有在中近距离上击穿敌方士兵重型防弹衣(相当于美军四级防弹插板)、在更远距离上能够有效杀伤无防护敌方士兵的威力。为此,美国陆军以己方装备的单兵防弹装备作为参考标准(这在美军武器装备研发中很常见),提出了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发射的6.8毫米弹药应当能够在600米距离上击穿四级防弹插板的苛刻要求。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击穿其他国家军队的制式防弹衣也不在话下。

之前,美国雷明顿武器弹药公司曾经推出过一款6.8×43毫米SPC枪弹,并且在美军特种部队中试用。这款枪弹虽然弹头重量达到了7.45克,远大于M855型5.56毫米枪弹的4克重弹头,但是相比后者,射程上的提升很有限。6.8×43毫米SPC枪弹为了保证能够装在现有的制式弹匣内,只能限制全弹长度,基本与M855型5.56毫米枪弹一致。这就使得6.8×43毫米SPC枪弹的装药量并没有大幅增加,反而因为弹头体积和重量的加大,降低了枪口初速。所以,当M4卡宾枪这类枪管较短的自动步枪发射6.8×43毫米SPC枪弹时,尽管远距离杀伤力有所提高,却因为弹头枪口初速的降低而损失了穿甲能力,命中精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6.8×43毫米SPC枪弹由于上述不足和缺陷,也未能在美军中推广使用。

在此次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项目招标中,美国陆军吸取了6.8×43毫米SPC枪弹失败的教训,只是规定了必须采用6.8×51毫米弹药,而其他技术参数和结构设计都由竞标公司自行确定,能够达到杀伤威力要求即可。于是,参与竞标的三家公司都拿出了浑身解数,研发了全新的6.8毫米弹药。比如,通用动力OTS公司推出了名为“全速复合材料弹药”的新型6.8×51毫米弹药,其最大特点是弹壳采用非金属的复合材料,使得全弹重量相比传统金属弹壳的6.8×51毫米弹药更轻,以减轻士兵负担和后勤保障压力。

德事隆系统公司则与老牌轻武器企业——AAI公司和HK公司合作,推出了新型6.8毫米埋头弹药。目前,埋头弹药已经在40毫米这样的小口径自动炮上实现了实用化,如果能够进一步拓展至轻武器弹药领域,则确实是轻武器发展的一大突破。而西格绍尔公司虽然采用传统的6.8×51毫米弹药总体设计,却在弹壳结构和材料上做文章,实现了钢铜混合结构,即弹壳主体采用铜质,而弹壳底部为钢制。尽管西格绍尔公司推出的6.8×51毫米弹药设计相对其他两家公司更为保守,研制风险却更小,战场适应性能也会更好。

通用动力OTS公司采用无托设计
惊现无托结构:利弊之间需要更多的取舍

除了新型6.8×51毫米弹药,美国陆军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通用动力OTS公司研发的样枪采用了无托结构设计。

我们知道,虽然美国军方一直在引领世界轻武器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的先进战斗步枪到90年代的理想单兵武器等,却对于无托结构设计非常排斥。其实,美国国内民用轻武器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设计比较出色的无托步枪,比如卡尔特克CNC工业公司的FRB,却并没有被美国军方采用。更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巴雷特公司推出了一系列12.7毫米大口径反器材步枪,包括有托和无托结构设计,而美国陆军最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有托结构设计型号。

不过,在近年来不断接触其他国家研制的新型无托步枪后,美国陆军的传统思维也在逐步转变。特别是无托步枪在枪管长度方面的优势,确实比有托步枪更为明显。所以,通用动力OTS公司此次推出无托结构设计样枪,显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察觉到了美国陆军的新动向而顺势为之的决定。该公司也希望能够借助无托步枪的性能优势,击败另外两个竞争者。

比如,通用动力OTS公司无托结构设计样枪的步枪型号枪管长508毫米,而班用机枪型号的枪管长更是达到了559毫米。相比之下,其他两家竞标公司样枪的枪管长度都要小得多。比如,西格绍尔公司推出的两款样枪中,步枪型号的枪管长只有330毫米,比美国陆军现役的M4A1卡宾枪的枪管还要短,而其班用机枪的枪管长也不过才406毫米,与美国陆军现役的M249SAW相当。

通用动力OTS公司无托结构设计样枪可以凭借更长的枪管来获得更高的弹丸枪口初速,从而进一步提高枪口动能和穿甲威力,以及中远距离的杀伤效能。而且,枪口初速大幅提高后,弹丸出膛飞行的弹道也更加平直低伸,单位时间内下落距离也更小,非常有利于提升命中精度。此外,更长的枪管还有利于发射药以及内弹道参数性能的设计及匹配,特别是膛压曲线的调整。再加上无托结构设计本身就具备的全长长度较短的优势,使得通用动力OTS公司无托结构设计样枪在总体尺寸与其他两家竞标公司样枪相当的情况下,命中精度和杀伤威力大幅增加。

当然,采用无托结构设计的枪械确实在某些方面不如有托结构设计枪械,比如人机功效。而且,采用无托结构设计后,通用动力OTS公司样枪的班用机枪型号目前只能使用30发弹匣供弹,火力持续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目前通用动力OTS公司样枪的总体设计布局来看,已经相对之前的其他无托结构设计枪械改善了不少。该枪与M4A1卡宾枪一样采用了上下机匣设计,拆装方便,快慢机切换放在了小握把上方,拉机柄在枪管之上,枪身上方设有整段通用战术导轨。只是从更换弹匣的角度来说,通用动力OTS公司样枪会相对其他两家竞标公司的有托样枪会复杂一些。

目前,通用动力OTS、德事隆系统、西格绍尔三家竞标公司公开展示样枪只是刚开始,下一步就要进入到非常残酷的测试阶段。所以,究竟谁能够得到这笔包含25万支步枪/班用机枪以及1.5亿发弹药的超级采购大单,现在看来还是未知数。根据美国陆军的计划,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确定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项目的最终承包商。之后,在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陆军将开始为第一个步兵旅战斗队换装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

由于整个下一代班组武器系统项目的采购周期长达10年,这也意味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陆军步枪/班用机枪将同时使用5.56毫米和6.8毫米两种口径体系。当然,这也为美国的众多盟国跟风采用6.8毫米这一全新口径提供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缓冲期。

扩展阅读资料:

讲武谈兵|弃无托、用有托?我国新一代步枪发展道路的思考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黄国志
2019-06-25 13:19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近日,国内媒体上关于我国新一代制式自动步枪发展道路的争论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在近期法国宣布将采购10万支德国HK公司的HK416F自动步枪,以部分取代现役“法玛斯”自动步枪后,支持我国新型自动步枪回归有托设计(放弃95式自动步枪无托设计)的声音似乎开始占据上风。

对此,笔者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考。尤其是在新型自动步枪采用有托还是无托设计这一问题上,未必就是非此即彼的“零和问题”。在此,希望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特战队员手持95式步枪训练。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为95式自动步枪正名

长期以来,外界认为95式自动步枪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瞄准基线高、人机功效差、抛壳口设计不合理、没有空仓挂机、快慢机转换不方便、战术附件拓展能力差等。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有的则已经在95式自动步枪的改进型号——95-1式上得到了完美解决。比如,瞄准基线高的问题在所有采用直枪托设计的自动步枪中都存在,包括采用有托设计的美国M16/M4自动步枪。因为射手在抵肩射击时,托腮处到眼睛肯定是存在一定的高度,如果自动步枪的瞄准具高度不够,则很可能就会出现射手视线无法与准星-照门轴线重合的情况,也就无法实现瞄准。所以,美国M16/M4自动步枪最初就在机匣上方设计了一个兼做机械瞄准具的提把,而95式自动步枪的上机匣盖也有类似的设计,只是因为拉机柄在上方,不允许作为提把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直以来很多人指出的所谓95式自动步枪瞄准基线高是个伪命题。

当然,95式自动步枪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是以机械瞄准具为主,光学瞄准具为辅。所以,如果在机械瞄准具上的燕尾槽处加装光学瞄准具,确实有一些高。而美国M16/M4自动步枪的早期型号也有这个问题。所以,欧美自动步枪在后期发展中都取消了固定式机械瞄准具,以标准战术导轨取而代之。这样,标准战术导轨上再加装光学瞄准具,则高度就很符合射手瞄准的要求了。同样,我国95-1式自动步枪在改进中就适当降低了机械瞄准具的高度,以适应加装光学瞄准具的要求。而进一步来说,国内目前已经有企业研制成功了可以代替原有95/95-1式自动步枪原有部件的带标准战术导轨的改进型上机匣盖,既降低了瞄准具高度,也增强了附件拓展能力。


近期,法国宣布将采购10万支德国HK公司的HK416F自动步枪。

对于外界批评95式自动步枪人机功效差的理由,有一些确实成立。不过,经过95-1式自动步枪的改进,抛壳问题、快慢机位置问题以及空仓挂机问题都已经解决,人机功效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接下来,完全可以参考国外同类无托自动步枪的设计经验,对95-1式自动步枪的人机功效继续改善和提升。比如,克罗地亚VHS-2无托自动步枪的枪托可以伸缩、托腮垫可以升降,这些对于提升射手射击时的舒适度是很有帮助的。美国MDR和以色列X95无托自动步枪还在扳机护圈的前方设有弹匣释放钮,这一设计我们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对于缩短更换弹匣时间是很有帮助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95式自动步枪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却常常被人忽略。比如,采用无托设计后,95式自动步枪的枪管要比有托步枪更长,这样弹丸出膛的初速更高、弹道更加低伸,射击精度更好。与之对比的反例就是德国G36自动步枪虽然总体设计布局不错,但是枪管却设计的太短,甚至不如美国M4,导致其弹丸初速小,弹道下沉量过大,精度一直被人诟病。

此外,95式自动步枪外形尺寸小,便于步兵出入战车或狭窄空间作战,而且重心接近握把处,在必要情况下可实现单手射击等。所以,笔者认为即便是我国军工单位研发下一代制式自动步枪,并不一定要完全抛弃无托设计。而且在目前的技术研发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一个枪族,两种设计”。


95式自动步枪外形尺寸小,便于步兵出入战车或狭窄空间作战。图片来源:央广军事

有托与无托两种设计可以共存

在我国新一代枪族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有托和无托步枪并存的模式。在这一方面,波兰研制的GROT自动步枪族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该枪族分为GROT C16 FB-M1有托自动步枪和GROT B16 FB-M1无托自动步枪两个型号,两者之间可以通用的部件包括枪管、枪机、活塞杆、部分机匣、握把以及弹匣等。而且,在部件齐全、工具齐备的情况下,作战人员可以自行在有托和无托两种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在目前世界自动步枪的发展中,波兰GROT自动步枪族的这一设计可谓是独树一帜。

我国目前也同时装备有95/95-1式无托自动步枪和03式有托自动步枪,但是两者为各自独立研发的,除了弹匣之外没有任何部件可以通用。而且,03式自动步枪为孤立型号,甚至没有配套的短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所以,装备03式自动步枪的部队只能采用95式班用机枪作为支援火力。那么,笔者认为,95/95-1式无托自动步枪和03式有托自动步枪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很难再弥补。但是在下一代枪族的设计上,就可以从一开始统一规划两种形式自动步枪的发展。


波兰GROT自动步枪族有无托和有托两种设计。

参考波兰GROT自动步枪族的经验,作为基本型号的无托自动步枪和有托自动步枪要实现50%的部件通用化。这样,即使部队同时混装两种自动步枪,也能够减轻零部件后勤保障的压力。在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衍生其他枪型,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新一代枪族:班用机枪以有托自动步枪为基础进行研发,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95式班用机枪采用弹鼓供弹具造成的某些问题。冲锋枪和短自动步枪以无托自动步枪为基础研发,保持其尺寸小、重量轻的优势。在狙击步枪方面,半自动精确射手步枪为采用无托结构,而栓动高精度狙击步枪采用有托结构。

在具体设计上,无托自动步枪和有托自动步枪也应该更多的借鉴和参考国外型号的先进经验,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增强战术附件拓展能力、优化人机功效,缩短弹匣更换时间等。VHS-2、MDR和X95等国外先进无托自动步枪都可以作为我国新一代无托自动步枪参考设计的模板。而有托自动步枪应该参考和借鉴比利时SCAR自动步枪,包括后者模块化、多口径化的设计理念。

其实,笔者认为在自动步枪设计上不一定非要强调本国特色,只要是符合当今作战需要的设计,都可以取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笔者在近年来参加国外防务展的经历中,发现就轻武器设计而言已经越来越趋同化。尤其是以美国M4和比利时SCAR为代表的设计布局和模式,成为了很多国家设计本国轻武器的模板。

而且,在我军与外军的交流中也经常可以交换轻武器射击使用。我军官兵在接触到外军制式轻武器,比如澳大利亚F88、美国M4A1、以色列TAR-1等有托以及无托自动步枪时,也会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95式自动步枪比较,优势与不足一目了然。所以,我国轻武器技术人员也应该更多地吸收和借鉴国外轻武器的先进经验,以便为我军官兵提供性能最好、最适合的轻武器。


GROT B16 FB-M1无托自动步枪

将枪弹放到系统研发的核心位置

最后,笔者还想谈一下枪弹问题。其实,在以往我国轻武器工业中,往往重视枪而忽视弹。而且,在枪弹研发中的侧重点还放在了口径论证、弹型设计、弹丸结构等方面,对于弹壳材料、发射药成分和颗粒构型重视不够。这也导致了5.8毫米枪弹虽然是最早定型的,问题却也是最多的,并且不断更改设计要求。从最初的普通弹和重弹,到后来的通用弹,再到新弹,几经波折。

所以,我国新一代自动步枪及其枪族要获得成功,新型枪弹的研发是核心和关键。那么,在目前部队广泛装备的前提下,一方面要继续深挖5.8X42毫米枪弹的改进潜力,包括在材料和发射药等方面的性能要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应当论证新口径枪弹的研发可行性。从当今国外发展情况来看,包括美国、俄罗斯在内,都在紧锣密鼓地研制6毫米以上口径的新型枪弹。其中,美国选择了6.5毫米和6.8毫米,俄罗斯则选择了6.7毫米。而且,这些新口径枪弹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50毫米以上的弹壳长度,也就意味着其发射药量至少与北约制式7.62X51毫米相当。

根据目前公开数据测算,美国正在研制的6.8 X51毫米枪弹的枪口动能将达到我军现役5.8X42毫米枪弹的将近两倍。如果未来美军全面换装发射6.8 X51毫米枪弹的自动步枪,不仅有效射程更远,还能够击穿更高等级的防弹衣。这也就意味着我军至少在步兵自动火力方面,面对美军将处在非常不利的劣势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研发更大口径的制式枪弹已是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谢瑞强


user avatar   arth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是现在的驱逐舰的火炮的穿深不够,怎么洗也不太可能洗的动装甲战列舰,诚然二战战列舰的主炮命中率是低,但是现在的驱逐舰薄皮大馅但凡命中一发半穿弹都可以造成重创,我觉得驱逐舰还不如靠着机动去雷击战列舰比较有把握(不让带导弹,鱼雷应该会带一些)。




  

相关话题

  关于重机枪的问题有没有军迷大佬给个准确的观点? 
  能不能将一把枪放大到成为一门炮? 
  电磁炮什么时候可投入现役,实战效果如何? 
  M16系列步枪在开火模式上为何反复在三连点射和全自动之间做平衡? 
  歼16D和歼20组成好CP,那么大家知道歼16D和歼16有啥区别吗? 
  如何评价俄罗斯21631型暴徒-M级护卫舰? 
  鹰眼的弓箭威力那么大,怎么美军没有广泛使用这些技术? 
  老军迷第一次见到歼20是什么感觉? 
  枭龙BLOCK3和鹰狮E,谁的市场竞争力更强? 
  如何评价新疆警方进口格洛克17? 

前一个讨论
在税务局的工作体验是怎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学车?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