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所有片子开播第一集都奶一次,并且会专栏做个首话毒奶合集,看看我现在毒奶功力到底怎么样。
桌游本身浅色爸爸已经说的很多了我就不说了,单说动画的话,对轻百合和桌游两个方面的比重拿捏的比较到位,并没有明显的某一方占比很严重,同时照顾了两方面观众,故事的节奏虽然比较快但是还是能够接受的,人物的关系,桌游的介绍都很清晰,快而不乱,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好像没几个眼熟玩过的桌游,代入感没那么强,整体中规中矩,一个字稳翻不了车的。
第一话桌游《马拉喀什》的补充讲解:
《马拉喀什》是一款很适合新手入门和桌游暖场的作品,但在中国相当冷门,冷门到我在桌游店里从没见过,只在朋友那玩过一次。
漫画原作者大概默认了来看这种“硬核”桌游漫画的读者,都是桌游老手。在桌游对局上设计的比较用心,在规则讲解上就很粗疏了,所以,认真看动画的观众,几乎一定会对第一话中的对局细节产生疑问。
首先,基本规则如动画中所说,参加者轮流控制地毯商人,扔骰子决定走几步,然后在商人身边放上一块自己颜色的地毯,踩到别人颜色的地毯时,要按照对方地毯连起来的块数付钱。
例如上图,踩到青色地毯,就要付给店长7个币。
可是,为什么面朝棋盘外的小人,会可能踩到店长的青色地毯呢?
这就涉及到游戏的规则细节了,《马拉喀什》这款游戏当商人走到某条边时,再投骰子并不是转向倒回来走,而是利用地图边缘的门廊,转到另一条路上去。
所以投出1和2,就会踩到边上那条路的店长的地毯。
并且,商人小人每次只能进行最多90度的转向,也就是玩家可以向前,向左,向右选择前进方向,却不能直接向后转向。
这就是为什么店长面临三面被主角的黄色地毯包围的情况时,没有向后冲着青色地毯比较多的方向走,而是向右,去赌右方转向后的青色那一块地毯的机会(规则不允许啊)。
最后,放置地毯时可以盖住别人的一部分地毯,但不能盖住同一块地毯。
我自己画了个图例,大致就是这样,后来的黄颜色地毯可以横着各覆盖两块地毯的半块,但不能竖着把对方的地毯全部盖住。
那么,店长虽然口口声声说“绝不会放水”,但观察盘面,我们还是能看出他在放水。
比如进入到中盘时刻的上图,我们能看到代表店长的青色地毯,就根本没盖住过两个JK的地毯。
然后这个游戏的进行顺序是顺时针,所以主角遇到困境的终局时刻,主角的上一手按照三人的座位排布,应该是店长。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倒着推一下,会发现上一手店长的落下的地毯要不然是商人右侧,要不然是商人后侧,又因为地毯不能全部覆盖对手的地毯,所以右侧地毯下的地毯肯定也只能是青色,因为投出3,4踩到的棕色地毯明显是一整块。
故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店长在上一手,无论是落得右侧还是后侧,都是在做无用功......在给两位JK放水啊。
青色地毯的阵地基本被黄色和棕色分割开来,连不成片,一个桌游老手对阵两个新手打成这样。理由当然只有一个——
比起桌游失利这种小事。
好不容易来店里打工的JK的笑容才更重要啊!!!!!!!!!!!!!!
并且,这样一来,店铺里的JK常客不就成了三个人了吗?
计划通啊计划通。
为什么店长要戴墨镜,因为桌游中的欺诈和伪装可是家常便饭啊,能够完美遮蔽自己眼神的墨镜,就是神器(笑
下一话的蟑螂纸牌就是互相伤害的代表性桌游作品了w
PS1:
作品中的实景不少,京都相当有名的景点“蹴上倾斜铁道”和“南禅寺水路阁”都在动画里出现了。
PS2:
德式桌游和美式桌游并非以产地区分,《马拉喀什》就是一家法国公司的作品,属于德式桌游。
粗略的说,德式偏向算分和策略,《马拉喀什》虽然规则简单,但真上手后,还是很有策略性的。
美式偏向玩家之间的激烈对抗,比如只有家里有矿的人才玩得起的《战锤》系列(死。
但总的来说,这种分类并没有太严谨的边界,大部分时候一个作品属于偏向哪一类,还是玩家之间约定俗成的结果。
以上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