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别会照顾自己。
前几天降温,狗睡到半夜觉得冷了,自己到衣柜里拖了一条我姑姑的裤子垫在身体底下。狗挑的是一条带薄绒的棉裤子,这个天气穿正好,不冷也不热。
想想我自己,冷了不知道穿,热了不知道脱。换季时感冒是常事。
并不想承认自己不如狗。
2
晚上开车带狗出去玩。狗开始是坐在汽车后座的,一路上一会儿跳到前排,一会儿换回后排。忙里忙外,影响我开车,教训了几下也不听话。
一开始以为它只是调皮捣蛋而已,观察了几次后发现,在有路灯的路段,它就待在后座上,没有路灯的地方,后座黑咕隆咚的,它就跑到前排和人待在一起。
原来狗也怕黑。看到凶神恶煞的大狗还不顾一切的叫着往上冲的狗子竟然,怕!黑!难道狗小小的脑袋瓜子也知道鬼这种东西?
3
有狗在场,大人就不能批评小孩。
如果我姑姑或姑父在家批评我弟弟,包括任何家里面的小孩子都不可以。狗会冲到中间,朝大人汪汪大叫,那样子好像在说,“不许动!不能骂小孩!”
可能是它潜意识里也把自己当小孩吧。
嗯,不能骂我的同类!
——————————分割线———————
4
有一天早晨,姑姑出门时发现门口有一滩水,当时没有在意,以为是有人不小心翻在这里的。
可是,一连几天,门口都有水,姑姑心里就奇怪了,再蠢也不会有人一连几天在同一个地方打翻水杯。难道是邻居泼的?也不太可能,现在都是文明人,再说大家平时关系也都不错。
观察一番后,姑姑发现水是从家里流出来的。原来是狗尿的尿。狗子知道不能在家里尿尿,可是晚上又憋不住了,只好站在门口尿,水就流了出去。
“看来要早点出去遛狗啦”,姑姑对姑父说。
狗子年纪大了,憋不住尿了。
无论多么不舍,也会有离散的一天。
—————————分割线————————
非常感谢小可爱们的喜欢!
当我在看评论时,不只看到了你们对小狗的喜爱,也看到了你们善于感动的心。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只有活在当下,对小宠物们的生命和情感用心珍惜,才能回馈它们给予我们的纯粹的爱。
有一天,它们虽然离开了,但,这些美好的回忆和情感依旧留在我们的心底,成为生命中的一道光。
再写一个小故事。
5
有一次在乡下老家里,ET狗一直围着一面墙转来转去,还不停得朝墙壁“汪汪”大叫。姑姑纳闷,今天这狗疯了?
过了一会儿,ET狗竟然在墙壁上扒出一个洞,洞里跑出一只又大又肥的老鼠,把姑姑和弟弟吓得鸡飞狗跳。ET独自冲锋陷阵,活捉老鼠,一口咬死。
这只狗果然没白养!
原来墙壁里有一根管子没有封住,只是表面贴了一层墙纸,平时我们看不到裸露的管口。不知道什么时候老鼠在管子里安了窝,ET回来后感觉到了墙纸后面老鼠的存在,一直焦躁不安地冲墙壁叫,后来抓破墙纸,把老鼠揪了出来。
狗拿耗子也是一把好手。
——————————分割线———————
6
有一天姑父回家,远远看见单元门前的小树林里有一只灰色的小狗。姑父心想,小区里谁家的狗?和ET长得好像。
姑父走到单元门口,又朝狗望了一眼,这只狗也回头看了一下,又继续自己玩自己的。
回到家,不见ET出来迎接,姑父恍然大悟,那只狗,就,是,ET!
姑父冲下楼时ET正在草丛里玩得开心。姑父一把抱起它,质问道,“蠢狗,你怎么自己开门跑出来的?看到我还不跟我回去,要被人抓去吃了怎么办。该打,该打!”狠狠拍了两下狗头。
自此,家人出门时都要把门反锁住,防止狗再自己开门出去玩。
第二天,姑父开车上班时,小区门卫拦住他,讲,昨天你们家狗自己跑出来了,一个人在小树林里玩,你们以后要注意一点啊。
姑父尴尬地点点头,含糊应和了一下,一脚油门逃走了。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槽点了,我给你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你们就知道槽点在哪了。
假如你用朱温代唐来作为五代起点的话,那么后梁开国是907年,北宋开国是960年,北宋灭北汉是979年。
然后曹魏篡汉是220年,司马篡魏是266年,西晋灭国是316年,然后北方五胡十六国一百多年,再然后才是南北朝。
发现问题在哪了么?
问题就在于“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在时间长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好吗?你认为五代十国碎片化,那么请问难道早期三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就不碎片化了?你不能从一个几百年的时间长度里拎出来相对比较完整的时期,然后跟只有几十年长度的五代做比较,问为什么五代更碎片,这是没道理的。假如你非要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异同,你首先应该问的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会分裂这么久”(实际上,这确实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好了,槽我吐完了,下面讲点干的。
实际上,五代十国看上去更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分裂。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基本上一直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所以等到了五代这,南方裂成好几块看着就比较诡异。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开发度不同啊亲!
汉代南方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你以为孙策据有江东是整个江南都在他的控制之中么?不是的,孙吴政权的精华就在长江沿线,当时南方大片地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岭南地区直到宋代都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根本没法分裂成那么些个小国……你看看南汉的地盘,在魏晋时期那有几个人?
在南北朝末期,北周灭北齐时大概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近千万;北齐有户三百零三万,口近两千万。那么南陈呢?
户五十万。
所以传统概念中的“江南富庶”不是整个长江以南都很富庶,而是江南地区的苏州扬州等几个地区非常富庶,其他地方属于被代表、被平均的那个。刘宋大明8年时扬州有24万户,人口总数接近当时刘宋总人口数量的1/3[1],唐代耕耘了几百年,才慢慢把南方经济发展起来的。
在开天时期,天下还是这个样子的:
你再感受一下这个人口密度
然后到了北宋时期,这个人口密度终于算是上来了
所以说五代给人一种“更加分裂”的感觉,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南方的开发度高了,住的人更多了,经济也更发达了,所以就能够同时出现好几个小国了。三国时期孙吴还在卖力地开荒拓地,甚至从南方深山老林里抓野人去屯田,而到了唐代末期这些野人的后代终于成为了农民(当然,也可能是死光了,换了一波人),能够愉快地建个小国了!
相比之下北方的兄弟们就比较悲惨一些,一千多年了该怎么内卷还怎么内卷,该怎么互殴还怎么互殴。
啊,果然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出现,不仅取决于当时人们的努力,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第一个原因是现代会计采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决定账务必须是左右平衡的,差1分钱必定是记错账了,而且,账务的金额差1分钱,错账还未必就是1分钱,可能有更多更大的错误隐藏在其中。
第二个原因是古代手工记账,人工出错是必然的,但是1分钱的错误很可能会涉及大量的翻阅账本,甚至大量翻阅原始凭证,一一核对发票收据……如果是面临申报截止期,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会计也不免出一身冷汗。
更直接一点,如果账务相差1分钱,你报税报不了。
非会计的人可能会说,相差1分钱嘛,调一下算了。问题是,复式记账法规定了,你要调一个项目1分钱,必定会涉及另外一个项目也调1分钱,结果依然不平衡。要平衡,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那个错误。
如果强行改动一个数字,到时候面临审计……审计人员也懂这个道理的,相差1分钱,真实的错误还未必就是1分钱,审计人员必定会想办法搞清楚其中的错误,无形之中增加了大家很多的工作量——通常来说,审计人员就会跟财务负责人说,把这个错误找到……然后财务负责人一看,哈,有人做错账了强行改数字,你说该不该扣工资扣奖金吧(正常的财务负责人绝不会愚蠢到账务不平强改数字报税的)。要我说,强行改数字的财务人员,直接辞退也不为过——还是因为1分钱的错误背后,未必就是1分钱的差错。
就算没有审计,万一强改的数字后面被发现有错了,再去翻很久以前的账,那更是要让人吐血发疯!!!!!不会有财务负责人会允许1分钱的错误的。
当年在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做过一段时间的手工帐,真实体会过相差1分钱到处翻账本,一项一项手工合计,红线把账本划得难看得要死。特别是在结账日期之前,那真是急得满头大汗……那家企业很奇怪的,成本账有一个很老的电脑软件在做,而其他账是用手工的。
大概是企业规模变大了,手工账实在不行了,不得不上电脑软件,但当时公司里都是中老年会计,没人懂电脑软件,最后是我这个刚毕业不久的新会计把新系统弄上去的。
现在都是电脑软件了,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现在电脑软件面临的常见问题,大概就是excel里有没有用round取2位数了。
手工会计要花大量时间在合计和纠错上。一套财务软件,几台破电脑,在小企业,起码可以抵一两个会计的活儿,在大中型企业,一套软件顶几十个会计的活儿都没问题。
如果没有财务电脑软件,企业规模都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