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移民关心的很多问题,到第二代其实都变成伪命题,
因为第二代人,往往从小就会被迫接受“你不是我们这个种”的真理,
小孩/少年的世界没有什么多元包容的,这个种 vs 那个种 就是欺负压制打群架。
最近的一些事件大家也看到了,费城小鲜肉事件等等。
第一代的“普通话做题家”(这个概念代表 乡土共情能力 的缺乏),
很多人在北美甚至都不愿意去亲近福州华裔,更别提其他亚裔了,
(你看不起开餐馆/刷盘子,对方也不傻,知道你共情能力=0)
不是说交几个白黑拉的“朋友”就好像自己多国际化一样,
那实际上等于没有给下一代在新大陆的地位打下任何“真正的”基础。
就如很多人发现,华裔女高管被黑人流浪汉推下地铁,都没有多少社会关注。
真正在干实事的,是China Mac。这几年,他走遍了很多亚裔的草根社区,
每到一处,就跟当地的硬人一起,介绍该族裔的习俗/美食/文化。
不论是 粤系华裔、福州华裔、越南裔、苗裔、傣裔、高棉裔、菲律宾裔,甚至是克伦裔,
土生亚裔的年轻人越来越熟悉他,关注他,感谢他真正对东方草根兄弟们倾注的关心。
俗话说,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
不许你吹灯拔蜡卷炕席,天底下偏有那操狗的局。
北美的局势也一直在持续的演变,唯一不变的,是血脉与社区。
为了孤独融入的话,可以去各种兴趣爱好的群。
比如我海外了以后就在阿语平台找耽美同好,在本土手工平台找手工党,语言肤色国籍随便切换,但是喜欢钩针、刺绣、看书、打游戏什么的,哪国啥地区都能摸到几个,顺便靠兴趣交友也都比较自然,不咋可能存在因为打篮球跟你关系好了之后开始泾渭分明再跟你闹腾种族还是各种问题的.... 真要有也得是小规模意见分歧,不是说特别恶性的那种。
不要强行融入还是为了随主流去交友,这种一般都塑料,孤独还是孤独,不太顶用的,也不要说存心亲近迎合,舔狗容易不得house。
然后作为宅,建议线上交友,线下开派对还是各种聚会我反正不行,线上一捞一个宅,双向都比较佛系,屁事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