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人们宁可相信传入中国不到两百年的现代医学,却不肯相信已经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中医? 第4页

                 

user avatar   JackZhouM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古人的这个认识有几千年,你要不要信?

跳大神可以治病的传统,现在有些地方还存在,比中医历史都要久。你要不要信?

儒学里的三纲五常夫唱妇随,父父子子,你要不要信?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各种想当然的方子,不孕妇女,喝了春天得屋檐水,就可以怀孕。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凡此种种,你要不要信?

古方不用通过临床验证,就可以上市,现在已经合法了。你敢不敢吃?

再说中医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元气论等,这些都是古人对自然的粗浅认识,并且是错误的,都在搞循环论证,而且不可证伪【这是关键】。就连有点麻醉效果的针灸,目前都不能找到扎针的穴位,经络也找不到。难道现代医学都不能发现的生理结构,几千年前古人就能发现了?即使古人发现了,为什么连中医教徒都找不到呢?拿什么让人信服?有些中医教徒说美国李华发现了经络,英国小明找到了穴位的生理结构,怎么没有人能重复出来?

拿一些不存在生理结构和无法证实的理论来指导中医开药治病,又怎么能让人放心接受。中医教徒们选择性忽视这些重要的关键的基础理论的重大缺陷,无疑是将中医推向一个漩涡,会连着中药里有点疗效的都丧失。

再说中医的温热寒凉平,什么是寒,什么是热?中医人士都搞不清楚,让人怎么信?更可气可笑的是,中医界派别众多,各种神医传人,这种状况被中医教徒理解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和宗教派别相似,各家都各家对经书的注解。

但是现在,在某个学科里,我们怎么没有看到有法国物理,美国化学,中国天文学,印度计算机科学,马来西亚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说这些学科,都有一个科学共同体,他们在内部是达成共识的,没有达成共识或者有争议的,都是在新的领域或学科遗留问题上,比如爱因斯坦才提出相对论时,充满争议甚至被很多人反对,但是经过天体观察、实验计算等手段,被证实是正确的。而中医的科学共同体在哪儿?中国有没有都一样,其他地方更没有,因为中医的理论全是泛泛而谈,模糊混乱,没人能设计实验来证实,中医又崇古(这和伊斯兰教不能改古兰经是不是很像)【是因为崇古才没有突破,还是难以有突破,才去崇古。这个问题就很有趣了,估计中医人士都说不清楚】。

找不到出路,理论大又模糊,还找不到病源或者病因,那中医就随便套,这里不舒服,你上火了,那里不舒服,你体虚,胃部不舒服,你胃寒,做爱时间短,你肾虚。是不是感觉很神奇,你又看不懂,其实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中医告诉你,你要悟!


中医药号称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不治病也养?你仔细一想,真的这样?自然界有毒的植物海了去了好吧。毒蘑菇没听说过?并且同一种草药,不同季节不同不同地域,不同的土壤,含有的成分大不相同,中医如何保证每个病人吃的成分都一样呢?

中药说明里的不良反应,很多都是尚不明确,你怎么解释?

传统的东西不一定科学,不一定有效果。那得问了,没有效果,不科学为什么能给古代人治病,中国人如何繁衍,生病了,岂不是就死光了?

任何一个物种的繁衍,不需要任何医学,只要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就可以保证物种延续,也不是一有病你就死,即使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死亡率也不是100%。 中医教徒们去翻翻史料,民国以前,普遍的生育年纪是多少,死亡年纪是多少,平均每个家庭生多少孩子。父辈死亡时,儿女正好性发育成熟,正好连接家族传递,并且我国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老人会在撒手人寰之前,要求结婚生子,不然就是不孝!中医教徒在夸大中医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时,请重视物种延续的条件。

中国公认历史,5000多年,中医教徒们自己公认的历史2000多年,前面3000年,没有中医,人们怎么没有死光?非洲人几万年历史,他们没有中医,也没有其他医学,怎么繁衍?猴子没有医学,怎么现在还有猴子?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不正确的,无法准确诊断,中药有的可能有点效果,中医最急需的是用现代医学来革新自己,而不是自己认为我理论自信,有几千年传统,传统的就是正确的,就是食古不化,故步自封,终究会被淘汰。所谓几千年传统,一个理论基础都是错误的,没有效果的东西盛行千年,而没有进行革新,只能是愚昧千年,欺骗千年。

医学的作用不是保证物种繁衍,而是延长物种的寿命,物种寿命延长了,出生率也随之高起来。婴儿期就夭折或者性没有成熟就因为一个小病死亡了,你觉得我们的人口发展会怎样?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寿命很低,连锦衣玉食,营养充分的皇帝,平均寿命也才40岁上下。

西医进来了,中国人的寿命突然提高了多少,中医教徒要有一点客观的认识。别整天几千年传统,中华文化的瑰宝,用这些价值判断,文化认同来肯定中医,不接受事实数据判断,科学验证,你们没有逼数吗?

每个文化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欧洲以前还相信人晕厥了,放血就醒来了等错误并危险的治疗方法,但是后来被彻底淘汰。

中医不接受现代方法的检验,自认为理论强大,几千年传统,还不接受人们的质疑,这将导致中医宗教化,即使有些中药有效果,也不会被人接受。

其实中医玄而又玄的东西,和高深莫测的宗教理论很相似,但是中医教徒觉得是博大精深,凡人理解不了,即使是科班中医生,疗效不行或者医死了,中医教徒都认为是他没有学习到位或者是药三分毒。那些利用中医理论玄而又玄的空子行骗的都是假中医,为什么鲜有真的中医来揭发骗子呢?反而是西医人士第一时间出来辟谣。真的是薛定谔的中医啊!

更有一些学术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碰瓷,迎合政策,而不是踏踏实实做研究。看看吧,中医理论已经发展到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医理论万金油,哪里不行点哪里!

中医教徒们,快用中医理论搞一套统一场理论吧,爱因斯坦、杨振宁等物理宗师的工作,就看中医的表现了。

中医不容质疑,官方钦定


中医理论兮勃精深,

五行阴阳兮恒久远,

望闻问切兮咏流传,

经络疏通兮神气爽,

万事上火兮最准确。


user avatar   wlsdsjg98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鱼鳔,又名鱼胶、花胶,素有海洋人参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花胶能补肾益精,滋养筋脉,能治疗肾虚滑精及产后风痉。 在所有的花胶中,黄唇鱼胶则被誉为胶中之王,关于它的传奇故事就如同那些千年老人参,冰蝉雪莲的故事一样,流传在中国的南方。

自从《本草纲目》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后,寻找黄唇鱼就被看作是一种寻宝的活动。黄唇鱼只在中国的东海和南海北部存在,长年累月的寻宝活动已经让这种鱼难觅踪影,现在它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杀它们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可是法律无法遏制人们的贪婪,在黑市上,一斤黄唇鱼胶的售价直逼20万元,比黄金还贵。一条完整黄唇鱼的价格往往都在100万元以上。价格的昂贵助长了鱼鳔的神奇。

然而,濒临灭绝的黄唇鱼毕竟是捕一条少一条,奇缺的货源让商人们全世界寻找替代品。就这样,1万多公里外的加州湾石首鱼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这种鱼的外形酷似黄唇鱼,同样拥有一幅巨大的鱼鳔。

2011年前后,中国商人冲到了墨西哥,开出了1万美元一幅鱼鳔的价格。这是任何一个墨西哥人都无法拒绝的价格,因为打捞一条鱼的获利就比绝大多数墨西哥人工作一年的收入还多。 尽管加州湾石首鱼属于濒危动物,受到墨西哥法律和国际法的保护,但法律在巨额的利润面前一文不值。 很快,墨西哥的贩毒集团也发现,鱼鳔的价格竟然比冰毒的价格还高,贩毒不如贩鱼鳔。

在贩毒集团有组织的保护下,渔民门在加利福尼亚湾撒下一种被称为“刺网”的石首鱼杀手,它们可以轻易地套住石首鱼。渔民们当场把石首鱼开膛破肚,尸体被丢弃,鱼鳔则去了中国。 无辜的加州湾小头鼠海豚也在这种疯狂行为中遭到了灭顶之灾。

小头鼠海豚虽然名字叫海豚,长的也像海豚,其实它们是全世界最小的鲸鱼,一般体长1.3~1.4米,体重50公斤。它体型与加州湾石首鱼一致,但更容易被刺网缠住,一旦被缠住,遍体鳞伤的小头鼠海豚很快就会死去,毫无生还的机会。

2008年,科学家们通过声波探测到245只小头鼠海豚。这意味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物种的数量以每年8%的速度锐减。到2015年,小头鼠海豚种群的数量暴跌60%,只剩下不到100只。到了2016年,只剩下最后30只了。 时至今日,再没有什么办法能拯救小头鼠海豚,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珍惜的物种从地球上永远的消失....

犀牛,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地方,它的犀牛角被中医认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1922年就在中国大陆灭绝了,如今,犯罪网络把它们从非洲和印度尼西亚运往中国。在肯尼亚,全球最后一头白犀牛孤独地生活在自然保护区中,它已经45岁,相当于百岁老人。即便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日夜守护它,动物保护者还是不得不把它的犀牛角给拔除了,谁也不能保证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士兵不会把枪口掉头对准它。全世界需要用犀牛角治病的只有中国人,它似乎也只能治好中国人的病。白犀牛将在五年内从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永远地消失。国际医药组织曾建议中医用羚羊角替代犀牛角,但是不到三年国际医药组织就撤回了这一建议,因为此时,羚羊的所有亚种都已经写进了濒危物种的红色册子中........

穿山甲——一种小型有鳞哺乳动物——因为善于穿山打孔,被李时珍列在了《本草纲目》的兽部,按照古老的象形思路,穿山甲的鳞片被认为可以打通经络,尤其是可以打通哺乳期妇女的乳腺管道,有助于催奶。在卫生部颁布的《中国药典》中,包含了60多种穿山甲鳞片的药方。于是这种小动物也和其他药典中的动物一样,面对着灭种的无妄之灾。

不仅仅是野生动物,哪怕家畜也难逃劫难。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有1100万头驴。现在已经减少到600万头。平均来说,每年约有400万头驴被杀死,他们的皮被制成了一种叫做阿胶的传统中药。据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每年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供求间的差距迫使内地工厂从其他国家进口驴皮,其中东阿阿胶从18个国家进口驴皮。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份的一篇报道说,美国有大量的野驴被非法运到墨西哥,在那里被屠宰后,驴皮被销往中国。在非洲的尼日尔,收购驴皮的中国商人蜂拥而至,使得一头驴的价格在当地上涨了3倍。非洲草原上的野驴就这样被绞杀殆尽......

《本草纲目》中一共记载了461种动物药,在最新版《中国药典》中,一共记载了50种动物药,包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羚羊、蚯蚓、水蛭等等......

中国香港,正在高价求购名贵药材的富商黄先生,他并不知道在世界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着的悲伤故事。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装帧精美的《本草纲目》,黄先生正在从中国古人的智慧中寻找健康长寿的秘诀......


以上内容根据《科学故事》节目整理,侵删。


user avatar   shi-jun-nan-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

科学的事情也要论资排辈吗?

且不说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之类的玄学,先看看中医的实践基础和物质基础。当然,你认为中医不是基于经验积累而是机械降神的话,就当我放屁好了。

其一,医学实践问题。

假如你穿越成了张仲景,你会遇到什么问题?

首先是病人来源的问题。作为当时三四线城市的长沙,能有多少人口,不过几十万人吧。这有限的人口有多少聚集在城区,又有多少分散无数的农村中。如果你要到乡间行医,你没有高铁汽车,靠两条腿顶多加一匹马,在人口远远比现在分散的东汉时代,你能能接触到多少人。同时,人们对医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随着生产力和生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那反过来,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古代(比如两汉时期),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是十分有限的,至少局限在少数富裕阶层,只有他们才能支持医疗成本。两种因素相加,你实际一年能看的病人会比现在长沙市某区医院的某副主任医师多吗?同时,在没有分科诊治的时代,你所遇到的病人是不是内外妇儿、耳鼻喉口无所不包,所以你对特定病例的积累更比不上长沙某区医院某专科的某主治医师。

其次是药材来源的问题。在当时没有发达的药材贸易和专业物流的情况下,你所需要的大量药材是需要自行采集的,而长沙这样的平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远远不足以支撑你的诊疗活动,你得进山,要么往南到南岭,要么往西到武陵山,这些都是药材宝库。那问题来了,你采药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物质成本,如果你一个人去,又能采集到的多少药材,如果你组团去,那么人工成本有得平摊到药材之中,使药材的价格会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支付能力。即便如此大费周折,我也敢断定,你所能掌握的药材不会多于长沙市某区某社区卫生所的中药柜吧。

再次是个人精力的问题。暂且不说你的政府官员身份以及在政府事务方面花费的时间精力。在没有当时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下,你既要天南海北地去采药出诊,还要承担诊断、开方甚至抓药、炮制药材等一系列工作,你不仅要精通医学,还要精通药学。你是否有这么多的精力投入其中,你对这些内容的精通程度与长沙市某区医院的专业人员相比又如何呢?

最后是经验总结的问题。在积累了一定治疗经验之后,你要著书立说了。但是你的经验靠谱吗?你没有体温计、血压计更不要说什么高技术诊断设备,如何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准确、一致地记录不同病人的症状以及用药反应。甚至你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病床来接纳住院病人(如果你要接纳住院病人就无法出诊,会导致你的病人急剧减少),在主要依靠门诊、出诊的情况下,病人是否按照你的医嘱用药、用药过程中的饮食、运动等等各种情况对你来说都是黑箱。更重要的是,你没有办法回访你的绝大多数病人,那么如何知道具体的病例的治疗效果。以上种种导致的是你根本不可能积累大量可靠的、标准化的病案资料,你能掌握的病案资料比得上长沙市某区某社区家庭医生的档案么?那么你的经验总结在某种程度上是空中楼阁呢?

所以,抛开写作者的个人能力和水平,那些医学典籍的实践依据有多扎实?与现在一般核心期刊的一般水平的论文相比又如何呢?与一个普通医科大学的教授副教授拉着几个研究生写的专著相比又如何呢?当然你要说张仲景一句顶别人一万句,张仲景治一个人顶别人治一百个人,那就当我放屁好了。

其二,中药材品质问题

首先,自然环境问题。中药材的质量疗效严重依赖药材所处的自然环境,而从秦汉到现代,我们国家的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药材品质疗效自然不同,因此中医所依赖的道地药材也是值得考虑的。其他的先不说,单说气候。

按照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就有描述: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齐鲁(山东),竹在渭川(陕西),漆在陈夏(今河南南部)。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都推向北方。公元前110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斩伐了河南淇园的竹子编筐盛石子来堵口,可见那时河南淇园竹子的繁茂。
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中,在第七世纪中期,气候变得和暖了。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冰无雪。八世纪初和九世纪的初和中期,西安的皇宫里和南郊的曲池都种有梅花,而且还种有柑桔。公元751年皇宫中柑桔结实,公元841—847年也有过结实的记录。
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冬季是相对寒冷的,最冷的是十七世纪,特别是公元1650—1700年间。例如,江西的桔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两次寒潮中,完全毁灭了。在这五十年期间,太湖、汉江和淮河均结冰四次,洞庭湖也结冰二次。

他也作出结论:

(一)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原始氏族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隶社会的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二)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的范围为1°—2℃。
(三)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
(四)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播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传播的趋势。

这种气候的变化自然会导致植物生长习性、内部成分结构的变化,比如《唐本草》、《本草纲目》成书时期与现在在的气候条件明显不同,那现在的药材和当时的药材也应该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变化提现到中医的诊疗实践中了吗?

其次,人工种植问题。相对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人工种植的大规模引入对药材品质的影响更加显著。比如,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生长走起的缩短是否会改变动药材的化学组分,影响程度多大?此外由于工业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尤其是重金属等,这些污染物会多大程度进入植物体内,是不是会和药用成分发生反应,是不是会和人体发生反应,这种变化是否反映到中医的诊疗当中了,能不能反映到?

其三,人体体质问题。

现代人的体质与一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是进化的结果,而是医疗卫生条件和营养条件变化的功劳)。

首先,营养的改善。现在基本上杜绝了饿肚子的状况,营养不良的人群也急剧减少,因此大量由于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疾病减少,或者在大量病例的诊断过程中应该排除营养不良这一原因。反过来,由于脂肪、糖分摄入过多的情况较为普遍,在诊断和治疗中应该更多考虑这些情况。尤其是在一些中医在一些我们所谓的“富贵病”方面积累的经验要接受重新审视。

其次,寿命的延长。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由于寿命延长,大量老年性疾病暴露,同时有些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在诊疗中要考虑寿命延长对人体的长期性的消耗,而传统中医建立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病例基础上的经验显然是不能应付现在的状况的。

所以我特别反感中医养生或者中医治疗老年病(尤其是三高)。试问,你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治疗过多少六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上的病人,其中又有多少是三高病人,而三高又是由于大量摄入糖分、脂肪引起的?在比如说帕金森之类的,一般只有年龄到一定程度,人体的某些系统退化才引起的,这在古代是很少见的,因为在到那个年纪之前人们就已经死了。对这些,中医为什么能治疗,基础何在?(非医学专业,对某些病理问题说错了的话,欢迎拍砖)

最后,生活习惯问题。古代人讲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业生产节奏慢、劳动时间不连续,尤其在北方有大量的时间猫冬,而现在连续性的工作、甚至996。同时,大量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这些变化对人的身体的影响应该在长期显现出来,中医是否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应对方案?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不信中医?我信,信你个邪,信才怪!

PS:如果你觉得没有读过内经、伤寒就不配说中医,或者你认识的邻居二大爷的外甥的爷爷在许多大医院没只好,却被一个隐居的老中医治好了,而老中医又不愿意出山显示神技捍卫中医的尊严,那你就当我放了个臭屁。污染你的鼻子了,先在这给你道歉。


user avatar   si-tang-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人民宁可相信传入中国不到两百年的共...,却不肯相信已经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我也没看你把传入中国不到40年的个人计算机和不到30年的互联网给扔了用传承了几千年的算筹跟人隔空对线啊。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好用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相信还是不相信与“传入不到两百年”还是“传承几千年”毫无关系。

为什么人们宁可相信传入中国不到两百年的西方科学,却不肯相信已经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风水学?

为什么人们宁可使用传入中国不到五十年的西方电脑,却不肯使用已经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算盘?


user avatar   annnnnngun-g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user avatar   zhang-zhang-jia-jia-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近八百页的作业纸也不止这个价吧。


user avatar   wo-yao-zhen-xi-zhang-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控烟都懒得控,还禁烟呢?

做什么梦。

腿还没进化出来呢就幻想跑赢博尔特了?


我都不知道这部分提议全面禁烟的人怎么想的。

你们是外宾吗?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医医生必须学西医?而西医不必学中医? 
  中医为什么还在坚持熬药? 
  中医的未来会怎样? 
  中医所说的涌泉穴在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来有什么科学意义? 
  目前的中医到底有多少是糟粕? 
  如何看“中药使用了几千年,为啥没有耐药性?”这篇文章? 
  为什么这么多引导性质疑中医的帖子? 
  中医能否在2020年武汉新形冠状病毒中发挥重大作用? 
  中医如此博大精深,为什么中医院校收分比现代医学低那么多? 
  目前的中医到底有多少是糟粕? 

前一个讨论
2022 年陕西定向选调生公告发布,硕士及本科无法报考省直和市直,还有哪些标准与以往不同?
下一个讨论
如何解读网信办意见稿第十二条:应以显著方式在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用户IP属地信息?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