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中生物有错误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错误」?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hu-zhi-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各位,补充几点说明。

1.在校高中生请注意,谨慎阅读。如果要看,做好心理准备,考试答案以所学教材内容为准。

2.广东省2020,2021,2022年的高考都使用旧教材,理论上新旧教材有矛盾的地方是要适当回避的,除非是以材料信息题的形式出现。

3.请注意区分,学习是学习,考试是考试。考试的时候就不要纠结了。考试的目的是得分,就题论题得分先。

---------------以下是原回答-----------------------


谢邀!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老师我可以回答一下。

这位同学,你好!你说的是对的,大部分尿素是会被重吸收回体内。我很欣赏你,但我所能做的也非常的有限,我会非常认真地回答你的疑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中生物还真的有点麻烦,课本上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什么一个关乎全国教育的事情上还会有错误呢?哪些“错误”是无奈之举,哪些“错误”纯粹人为造成呢?(补充说明:无特殊说明,课本和旧版教材均指人教版2004年初审通过版本,新版教材指的是人教版2019年审核通过版本。)

我分三部分来谈谈我的看法。

-----------------

第一部分:高中生物课上的常见错误分类

1.1 出题老师惹的祸

课本内容还好控制,也相对严肃。但是一些模拟题啊,测试题啊,喜欢越搞越复杂,最后完全不知在说啥。有些老师为了应付做题就不顾科学事实了。事实就是事实,改的应该是题目,而不是科学事实。我坚决反对偏题怪题,千万不要为了几道烂题就把生物这个学科污染了。烂题目不好不做也罢,不影响高考。毕竟高考题还是挺严谨靠谱。这类错误出题老师要负主要责任。

1.2 自以为是的过度解读

有些地方课本做了极大的简化。对于知识点的描述,讲的浅一点吧,说不明白;讲的透彻些吧,内容太多。编写教材的人既想讲一讲,又要收一收。最后采取的的策略是“点到即止,模糊处理”。有些老师喜欢“借题发挥”,以自以为合理的思路进行拓展讲解,这类“错误”往往是过度解读导致的。

1.3 不断发展的生物理论与滞后的高中生物教学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诞生太晚又发展太快,有些理论还不够完善。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的发展不断地在推陈出新,使得教材内容远远滞后于生物理论的更新。这类“错误”往往是社会认知提升导致的。

---------------------

第二部分:高中生物课本上的“错误”举例

2.1老师为了应付做题进行的补充

必修Ⅰ生物课本在讲述原核生物时候说:“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有些老师喜欢在这里补充一点。

看一下补充的效果。

①“原核生物DNA裸露”。问题不大。
②“原核生物DNA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问题不大。
③“原核生物DNA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有问题。

而2018年全国卷选择题第2题B选项的错误说法是:

④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总结一下就是,如果老师为了应付题目进行补充往往会产生不够严谨的知识性错误。

2.2 课本有意为之的模糊处理

如果你认真读,你会发下课本同样是说同位素标记法,在氧元素部分描述为“氧的同位素”,在碳元素部分描述为“碳的放射性同位素”。有放射性的点明,没有放射说的不谈。当然了,这也有问题,新教材就直接摊牌了。

2.3 课本表述不够准确

比如课本55页标题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有同学会纠结“RNA病毒中的RNA序列能不能算作基因呢?”答案是能。新教材把这个标题增加了两个字,“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再读起来就舒服多了。

2.4 课本知识滞后

这个可以理解,不能说错了,这是教材的滞后性所决定的。比如课本在标注威尔金斯的时候,旧版教材(2004)生卒年份为1916--,新版教材(2019)生卒年份为1916--2004,这个正常。如果你用的是旧版教材,然后说由于课本没有标注威尔金斯的死亡年份所以威尔金斯还没有死,这就不讲道理了。

再比如,旧版教材(2004)提到组成人体的氨基酸为20种,在必修ⅠⅡ中均如此,但是新版教材(2019)已经变成了“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相对应的,必修Ⅱ密码子表也做了相应的修改。

这一类,是在教材编写时的认知高度还不够,可以原谅。

2.5 这一次,课本真的是错了

明显与科学事实不符的,错了就是错了。

有一个错误存在很久了,那就是艾弗里的实验。旧版教材(2004)往往采用“物质分离分别实验”的思路描述并说由于存在杂质人们不相信,这与事实根本不符。在新版教材(2019)中讲艾弗里的实验改为“加酶排除”的实验思路并删除了关于人们质疑的表述,还原了科学事实。

还有一个错误,“ATP高能磷酸键断裂时,大量的能量会释放出来”。这个和化学知识矛盾啊。不过新教材也改了,改的还挺复杂。

-------------------------

第三部分 如何平衡“课本错误”与“科学事实”

我的原则是坚持事实!

我们来看一道化学题,2018年全国卷第8题。题目中B选项“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这个选项在当时是作为正确选项来处理的,但是很多人说这个化学题和生物学科有交集,生物上特别强调了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有些RNA也有催化功能,也属于酶。最终,这道题选择B和选择A的都给分了。

所以说,不要怕。不需要和你的同学老师争执,我挺你,你是对的!要做对题目很容易,要做对人就难了。如果你纠结不知如何选择,那就请站在科学事实的那一边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求解答这个问题? 
  如何看待施一公老师对清华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的态度? 
  生物自身能够在体内合成的最坚硬的物质是什么? 
  为什么智商的数值与脑和躯体质量的比值有关? 
  图片中第31题,关于ACD选项的详解? 
  人体细胞存在逆转录过程吗?干细胞?? 
  是否可以通过研究端粒的精细长短,来判断生物的大致年龄? 
  人与其他生物是否应该平等相处? 
  为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啥生物大都是细胞结构? 
  如何看待杨荣武发文质疑 2021 年生物联赛「垃圾 DNA」? 

前一个讨论
重庆大学考研复试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准备?
下一个讨论
什么是无监督学习?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