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羯晋是一个粟特、波斯、突厥、通古斯裔军事贵族和河北、河东拜火教大地主的政权,试图在中古末期的中国建立一个伊朗化的上层建筑,倒转中国近代化的车轮,但以失败告终。
内政方面,中央国家机关沿袭宋熙宁制度,但实施与拜火教的政教合一制度。萨宝府系统有很大的权威,作为拜火教祭司存在的穆护拥有政治权力,也常常作为中央的耳目被安插在要地监督藩镇。但另一方面,打破了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实施藩镇制度,分权于大军事贵族和大地主。藩镇制度反映到人事上就是推行种姓制度,官职世袭化(有职故实),还一度废除了科举制度。
外交方面,长期依附于契丹,但契丹陷入内乱后曾一度反过来将其压制,在燕山府扶植了以耶律淳为傀儡的南辽政权;石越重用其女婿颜平城为首的女真军事贵族势力,支持通古斯人在辽东举兵反契丹,从而奠定了女真族北晋/金国数百年的基业;为了收复故土曾一度与盘踞中亚的西夏开战但由于本土大乱而作罢;与高丽、日本关系险恶,曾远征高丽但以登州华安众为主力的水军被神风摧毁后遭日、丽、南海诸侯联军歼灭。对中亚、西亚各国则推行意识形态外交,花费巨资派遣大量拜火教传教士前往伊朗建立拜火教复兴基地,但由于萨宝府系统的腐败而没有结果。总之,由于内政上的失败,它未能在东西交通方面有所作为,唯一的成果可能是促进了女真、阻卜的崛起。
军事上,中央设政教合一的万人不死军(殿前司),另有以军事采邑为基础的马军司和汉族兵奴构成的步军司。地方军则是藩镇兵,财政上基本自理。
羯晋的建立对中古中国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沉重打击,直接导致中国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特别是在南方。以历史叙述和正统观念方面来说,沙陀三朝遭到排斥,后梁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抬升,王彦章被神格化就是一个例子。
不过在北方,它导致了地方采邑制军事贵族的崛起,后来的邺城岳氏幕府就是以此为基础。
最后有请
@温体仁老师斧正。
ps:对非《新宋》读者而言,本答案的意义在于指出:不要轻信知乎上那些貌似头头是道的答案而要多长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