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张大大微博发文「不能被抑郁给打败」?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稍微专业的角度讨论下此问题和其带来的深刻负面影响。

为什么很多人包括公众人物都喜欢自称抑郁?这和抑郁症自身的特征和一些社会层面的因素有关。

换成人话就是,因为抑郁症可以是很完美的挡箭牌,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挡箭牌的另一面是箭靶。掏出的抑郁症到底是箭靶还是挡箭牌,与他们过往的所作所为和社会声誉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剩下两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很可怕,抑郁是假的,公众把它当成假的;

第二种更可怕,抑郁是真的,公众把它当成假的。

他的抑郁的真假问题,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插播一下抑郁症为什么可以是很完美的挡箭牌。

  • 效果好。抑郁症很脆弱,禁不起骂(此为事实),易获同情,并形成「雪花说」(此为舆论风向);
  • 普遍且影响力大。抑郁症高发(WHO预计抑郁症在2020年会成为世界第二大常见病),且韩国娱乐圈曾有多次相关爆点。
  • 无副作用。对他人无危害,不会因其严重损害自身形象(e.g.,身体形象和社会形象),且不易查证,能说有就有,说康复就康复。

但问题就出在,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上靶率,他们拿抑郁挡掉的箭头很有可能会射向了其它无辜的抑郁症患者。

我无意参与这场射箭大赛,但我关心的是:这场大赛,无论谁胜谁负,大概率终会伤及无辜,也就是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一直被作为附带品被波及、被来回翻炒,一场不落。

张大大可能会输的值,也可能输的不值,但有一个群体输的肯定不值,因为他们没有上桌。

下次公众人物在自称抑郁前,建议同时附上相关诊断书,这个要求应该不难吧?

并且我们鼓励并希望抑郁症患者主动开口求助,但拒绝别有目的的假抑郁症患者污染风气、攫取大众和社会的善意

不如继续谈谈这样做的负面影响:

Ps:以下为之前写的高赞内容,略作修改:
如何看待乔碧萝殿下首次露脸采访,称自己十年抑郁,大众是否能原谅接受她呢?

这些人看上去想要用抑郁卸下自己放在自己脖子上的刀,却在言行中借助舆论把另外的要命钢刀架上了真正抑郁症患者的脖子。

为什么这么说?

她和其他自称抑郁以博取同情心的人一样,正把抑郁症在污名化的路上越推越远。

污名,类似于过去在罪犯和奴隶等群体的身体上(e.g., 脸)烙下的标记,后来Corrigan (2000)提出污名可用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三个成分来解释人对污名的认知加工过程。

实际上,在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中会存在一种公众污名(e.g.,对象可以是罪犯、叛徒,也可以身体缺陷、心理疾病患者)的现象。抑郁症患者在这种背景下,容易将公众污名转向自身,内化为自我污名,进而影响患者的自尊和应对方式[1],使患者怕受到异样的眼光,而不敢告诉别人、不敢去求助、不敢去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康复[2],甚至会导致自杀等悲剧的产生。

以前抑郁症患者面对的只是类似软弱无能的偏见与刻板印象(活生生的实例:为什么有些人拿自己的软弱当抑郁的借口?),近年却在逐渐被迫面临“装抑郁博同情”的质疑,甚至在部分人的眼中,说自己抑郁就等于假抑郁、装抑郁,然后被无情嘲讽,连带着真正的抑郁症患者群体也会被歧视。

其实都被污名的情况下,抑郁和其他疾病也差距较大。上面也提到过,污名会影响患者的自尊和应对方式,而研究发现(1)低自尊与抑郁高度相关,(2)内向的人容易掩盖和隐藏心理问题,从而比外向的人容易产生抑郁,(3)自责、逃避,不采取应对手段的人易患抑郁。[3]

这相当于什么?雪上加霜,并拿着软刀子对着你的痛处拼命扎。

扎完了之后呢,去包扎吧,其它身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开始迟疑是否是寻求帮助,而本就不愿意采取应对手段或没有应对方式来面对的抑郁症患者呢?更少的可能去求助和康复。

实际上,抑郁症患者很少会去到处标榜自己患有抑郁,这是一些人格特征导致的[4]

而很多人包括一些公众人物,不仅是要博取同情洗白、复出,还要把抑郁症患者的路走了,让他们无路可走。

为什么?

因为,当抑郁症患者好不容易鼓起所有的勇气去倾诉、求助,刚一开口,对方听见抑郁二字,脑子里都是狼来了的故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请适可而止吧。

——

不妨关注我呀,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ò ∀ ó。)

再推荐花了很长时间写的五千收藏干货(。ò ∀ ó。)

参考

  1. ^ Watson A C, Corrigan P, Larson J E, et al. Self-stigma i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J].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007, 33(6): 1312-1318.
  2. ^ Cooper A E, Corrigan P W, Watson A C. Mental illness stigma and care seeking[J].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03, 191(5): 339-341.
  3.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590566/answer/900384432
  4. ^ 赵丽娜.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应激与其发病关系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02)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艺人乔任梁突然死亡事件? 
  为什么知乎上有那么多人黑蔡徐坤? 
  大家觉得下一个塌房的明星会是谁呢? 
  因为哪件事你对曾勃粉转黑? 
  你有没有粉过一个明星超过5年? 
  如何看待《柳叶刀-精神病学》研究称「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女性患病率更高」? 
  范冰冰阴阳合同偷逃税问题处罚落地,对影视行业纳税会产生什么影响? 
  重度抑郁症患者真的可以掩饰自己到与正常人无异吗? 
  为什么二三线女明星很难上位? 
  如何看待9月22日李雨桐的回应? 

前一个讨论
你会为了钱而选择一段婚姻吗?
下一个讨论
你觉得,迎接 2020 年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