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俄国会坐视中国彻底完成崛起吗?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国家中集权度最差的,对于现在这个靠着强人和民族主义鸡血维持的神圣俄罗斯共和国而言,并没有多大余力考虑这些事。

不只是百万漕工,俄罗斯与欧美的恶劣关系,同样是有其自己的内因的(比如说克里米亚其实是没必要吞的,东乌模式就行)。

俄罗斯目前与美欧之间存在巨大的核心利益矛盾的情况下。目前的中俄关系,底子是良好的,主要隐患是俄罗斯目前战线太长。

乌克兰危机后的这几年,俄罗斯与美欧之间是准战争关系。这场战争决出胜负之前,俄罗斯并不会太关心其他的事。这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机遇。

不过要注意,俄罗斯的传统是赢了就继续进攻,一个方向踢到铁板之后就换一个方向。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最终赢了,那么接下来估计就是君堡问题。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输了,那么中俄在中亚的某些矛盾就很可能被放大。


user avatar   man-yi-11-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狄龙出狱发现李子雄坐大了。

问:李子雄需要怎么做,狄龙才能兴高采烈的接受现实。

答:怎么做都不可能。李子雄能做的就是态度好一点,对狄龙时不时进行经济上的帮扶,对狄龙的兄弟小马哥要尊重,不要让人家擦车还往地上扔钞票。

而且,千万别做什么让狄龙对自己当老大非常满意并且愿意放下身段给自己当手下的美梦。

可李子雄并没有这样做,他不仅对狄龙的手下不尊重,还对狄龙本人不尊重,更想着让狄龙给他鞍前马后,最后被看似山穷水尽的狄龙一派给做了。

那有没有什么可能,彻底消化掉狄龙仅存的力量呢。

当然有了,就是等,等到狄龙自然死亡,自己时不时再给狄龙家补贴补贴,并且把狄龙的儿子收为小弟(毕竟在狄龙儿子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对自己父亲很尊重且给起钱来很大方的好大哥)自此完成对狄龙派系的合并。

所以,“狄龙问题”的最优解,是做到让狄龙死前感慨:”这个当初跟过我的后辈不错,有出息,还仗义,我这辈子有这么个小兄弟,值了。儿子,小马,我走以后你们要好好跟着子雄!“

狄龙儿子、小马(含泪):”子雄哥,我们以后就跟着你,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在处理针对大国的外交时,会更为注重不同大国之间的均衡。


对于周边国家的外交将成新重中之重。但周边国家数量众多,差异甚殊。要想获得理想的外交效果,必须有一个整体性的外交规划作为行动纲领,即一个明确的周边外交方略。


周边国家分类


本文把周边界定为乌拉尔山脉以东、高加索山脉以南、博斯普鲁斯海峡与苏伊士运河以东、白令海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亚洲、大洋洲与俄罗斯。这个地区内的国家数量为 63 个。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对这些国家奉行等距离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遵循不结盟原则的同时大力开展伙伴外交,迄今为止已经确立大陆67个伙伴国与5个国际组织,但伙伴国分为不同的种类。与此相类似,中国有必要对 62 个周边国家进行适当的分类,再确定外交应对的层次、力度、方式、领域。 周边可以分为如下次区域:东北亚(日本、韩国、朝鲜、蒙古), 东南亚(分为两个部分: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半岛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等海岛国家),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西亚(海合会 6 国、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塞浦路斯、黎巴嫩、贝鲁特、叙利亚、约旦),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南高加索(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其他11个太平洋群岛国家)




按照综合国力大小,并考虑与中国的关系密切程度,这些国家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次区域最强国家(次区域大国)、第二类为次区域次强国、第三类为次区域密切中小国、第四类为次区域其他中小国家。 次区域最强国包括日本、印尼、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俄罗斯则是北部的最强国,但情况特殊,后文用一个部分专门论述;次区域次强国包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第三类国家包括朝鲜、新加坡、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土库曼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可能也属于这类国家。其余为第四类国家。西亚、南高加索与太平洋岛国这里不做系统讨论,他们与中国的距离相对遥远,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外交应对需要等到下一步,目前只能是涉及个别国家。


对周边国家方略


丝路沿线国家中,许多国家都处于国内政治不够稳定的状态,中国的“抓手”如果只限于政府间关系,很难形成长远战略。为此,中国在落实丝路战略时,除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外,有必要强化不同党派的合作。在项目合作中尽可能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同时,在强化与沿线国民间的联系、树立比较良好的国家形象上更有大量文章可做。这方面成效慢,可一旦形成后也将有较强的稳定性。欧美日在这方面都有一些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合作,中国有必要把握一条原则:只做回应与支持者,不做主导方与包办者。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类别国家,奉行不同的外交方略。 对第一类国家的方略是:“合作但有制衡”。原因在于,这些次区域最强国通常有世界大国的情怀,并担心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太大,削弱其在本地区的作用与地位。他们因而更愿意与区域外的世界大国(主要是美国)建立比较强有力的关系,美国也愿意以这些国家来平衡中国。大国对某一地区内所有国家采取平衡政策并让自己成为平衡者,这是几百年来大国治理世界的一条铁律,其合理内涵对于崛起中的中国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对不同的次区域大国,中国应执行不同的方略,比如对日本、印度以制衡为主合作为辅,对哈萨克斯坦、印尼以合作为主制衡为辅,对越南、澳大利亚则是合作制衡各半。这主要取决于双边关系,特别是对方在战略上如何看待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其对中国防范的程度、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是中国执行什么方略的判断依据



对第二类国家的方略是:“坦诚支持但不僭越、不代办”。这类国家面临本地区最强国的战略压力,希望获得中国的战略支持,在没有其他世界大国强有力支持的情况下还希望这种支持越多越好。中国对这类国家的支持应该坦诚且有力,但不能僭越自己的角色地位:客体、伙伴但非盟国。

对第三类国家的方略是:“全力支持但不包办”。这类国家中,少部分国家能力很强,擅长在不同世界大国间周旋并寻找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平衡点,但大部分此类国家不介意对中国的依赖超过第二类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类国家应该获得中国的全力支持。中国应该注意的是,全力支持不等于大包大揽,千万不可反客为主。支持的重点除了中国擅长的基础设施建设(硬工程)外,还应该侧重于其国家能力培养,如行政能力提高、法律制度改进、医疗能力提升、教育水平改进等软工程。这不是中国特别擅长的领域,但中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应该重视发挥这种比较优势。

对第四类国家的方略是:“视情况定合作的领域与方式”。对其中比较积极呼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予以热情的回应,也就是说,在对方提出希望与中方合作的领域与项目后,中方先进行仔细评估,然后再与对方商谈、落实合作的项目与领域。有些小国家在合作一段时期后,有可能成为第三类国家,但这应该是客观后果,而不是中国一开始就设定的主观目标。 对于只愿意与中国进行有限合作的国家,依据对方提供的合作项目与领域,中国在严格评估的基础上,选择性进行少量项目的合作。 而对于不愿意大力推进与中国的合作或对华不友好的国家,中国不妨持“冷落但有节制”的态度


对俄罗斯外交


俄罗斯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的重要性很可能排在第一位。在中国国家安全、国际战略协作、双边军事合作、双边能源合作、经济走廊构建、运输大通道建设等方面,俄罗斯的作用都是其他周边国家难以取代的。一些学者主张中国放弃不结盟政策并与俄罗斯结成正式的同盟也与此有关。这种声音的存在价值是,提醒中国不应忽略俄罗斯的潜在价值,但这种主张难以成为主流,原因在于,政治与安全关系上俄罗斯与欧美大国磕磕碰碰、军事上与北约存在事实上的对抗;俄罗斯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又保持着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并在双方的能源合作、军事合作、道路联通、人员流通等许多方面体现出来;俄罗斯的科技实力不强、经济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 中国如果与俄罗斯正式结盟,将在政治、安全、军事等方面与俄罗斯捆绑在一起,这是新版的“一边倒”。 意味着中国决定在没有卫星国体系的情况下,借助俄罗斯的力量(主要是军事力量),以全面挑战美国的方式实现国家复兴。美国很可能因此把对华战略从“防范加接触”调整为“全面防范”乃至部分遏制(围堵),从而全面影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这对于中国通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建立起来的全球经济网络釜底抽薪。中国全球利益的任何拓展,构建地区与全球功能领域秩序的任何努力,都可能被美国看作零和游戏,从而严重妨碍中国与欧美的政治经济合作,特别是贸易、金融关系,影响中国科技能力与教育水平的提升。


在联盟中,中国整体实力强于俄罗斯,但在军事领域整体并不占优势,显然也不愿意让俄罗斯主导联盟军事事务。这使得联盟对中国的军事价值大大下降,而军事是联盟的核心事务。而且,结盟并不能消除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防范。 从俄罗斯角度看,俄罗斯在民族心理上一直认为自己是西方的一员,重视与西方的经济、文化联系,甚至希望加入北约,因此,主流民意并不赞成与中国结盟,普京也多次表示不会与中国组成任何形式的军事同盟。 总之,俄罗斯在中国外交中排在第一位是有条件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被削弱并保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俄不可能、也不应该结成军事同盟。5 月份签署的《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未来只需要用更新的阶段代替新阶段,并持续下去。具体内容、侧重点可以依据需要调整。


(作者薛力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



整体而言,此轮俄外交政策调整较有利于中国。中国可以积极有效把握俄重视亚太、参与中东对国际局势带来的正面影响,稳妥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东以及欧洲一些政治精英已经视俄为“解决中东困局的建设性伙伴”,中俄两国合作一向倡导和平合作,中俄关系的持续发展,恰可以成为中国在与上述国家交往时的软性助力。同时,俄欧关系的可能缓和也会适度改善中国在西方的国际形象。亚太、中东、中亚、欧洲均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关键地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符合我的国家利益。在俄主动提升中俄关系地位的时期,中国宜抓住机遇,巩固既有合作,积极开拓合作的新领域、困难领域(极地、高军事科技等战略领域合作)。

但同时,也要关注俄出现的“孤立主义”、“民族主义”倾向对中俄关系的负面作用。此外,还需紧密观察俄美关系的新动向,防止俄美关系出现突然缓和对中国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旦特朗普任内俄美关系出现重大转向,将会改变中国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中的暂时有利地位。俄美关系的紧张对抗加大了中俄务实合作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俄在欧亚大陆的竞争态势,降低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压力。因此,中国应继续在中美俄三边互动中保持主动,一方面不断夯实中俄务实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快与美国当选总统及团队的沟通协调,确保过渡期内中美关系行稳致远。

引自

《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系列课题报告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

中国彻底崛起本身是歧义的,怎么定义的彻底崛起?东亚霸主?把美军赶出日韩?和美国平分太平洋?彻底压倒美国?世界警察?文化传播全球?欧美国家必须开设汉语课程?所有的国际公司金融机构入住中国?全世界资本进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最有经济活力的国家?科研机构,实验科学在中国诞生?

软硬二方面什么样的标准定义中国崛起?

在不同的阶段俄罗斯对中国的国策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没有定义的崛起去定义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国策就是开玩笑。


user avatar   mou-sha-zhi-fu-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arth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是现在的驱逐舰的火炮的穿深不够,怎么洗也不太可能洗的动装甲战列舰,诚然二战战列舰的主炮命中率是低,但是现在的驱逐舰薄皮大馅但凡命中一发半穿弹都可以造成重创,我觉得驱逐舰还不如靠着机动去雷击战列舰比较有把握(不让带导弹,鱼雷应该会带一些)。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面对游行示威,这个中国总领馆要是能换成美国大使馆,那么这个局面将绝杀。

可惜换不得。

毕竟美国国土上暂时不能有美国大使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列宁在俄国立宪会议召开后对该会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国与乌克兰的关系会如何变化?变到什么程度? 
  俄罗斯政党议员提交「退出世贸组织」法律草案,若通过会对俄罗斯造成什么影响? 
  哥萨克在俄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为什么大家都不建议去俄罗斯留学呢? 
  普京的未来可能是怎样的? 
  有没有那种感觉,自从俄乌冲突以后,对欧美来源的信息和新闻都无法直视,无法相信了? 
  现在的中国政府为什么不要求俄罗斯归还远东地区? 
  乌克兰已经明确表明不加入北约,为什么俄不撤军? 
  乌克兰的空军几乎全军覆没,如何评价此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空军的作战能力? 

前一个讨论
张本智和强在哪?
下一个讨论
在 2015 年左右的中国,降低雾霾必须依靠天然气替代煤炭(煤改气)吗?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