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有什么著名的兵器(真实且有实物)?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看过《权力的游戏》、《勇敢的心》之类中世纪片的诸位,大概对下面这些有感觉吧。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全套甲胄。


葡萄牙王伊曼努尔的甲胄。


亨利二世的甲胄。


以及王者与近侍们的剑:


以上,都在巴黎荣军院的军事博物馆里。后楼里就埋葬着拿破仑。


多说几句吧。

跟工作人员聊天,说起这些甲胄。工作人员说,古代甲胄都是,看着好看,穿戴着又闷又臭。有人说甲胄华而不实,华而不实就对了。前线士兵的甲胄要实用,王公贵族们的甲胄主要一得周全,避免流矢流弹;二要好看。概因大王们的甲胄和兵器,主要是检阅部队、鼓舞士气时用。显眼,华丽,美丽,才最重要。其实就这分量,大王们别说亲自挥舞兵器打仗了,骑着马穿着甲到处跑都已经耗尽全力了。

打仗本来就是件疲惫、肮脏、不舒服的事。而大王们的这些甲胄和兵器,必须给士兵们战争很壮丽很光荣的幻觉。所以,甲胄们务须精细而美丽,许多时候,美丽比坚固更重要:军容乃士气嘛。

推而广之,军队里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最后都是为了这一点仪式化准备的。大到列队方阵,小到叠被子豆腐干,都是士气培养的一部分。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钺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但由于斧钺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戈、刀、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象征持有者的权威。

如现存于山东博物馆的亚丑钺

反正如今它是挺出名的。


user avatar   JoeyW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点赞,非常荣幸。

补几张自己刚拍的图吧,下午正巧有空,也很久没去省博了,就顺路跑了一趟。

很遗憾没带专业设备,手机拍摄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家凑活看看吧。





本人并非专业人士,只是个爱好者,评论区里有许多问题我也不能很好地一一答复,万望见谅!一起等待大神出现解答吧。


————————以下为原答案————————


先上图

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的是福建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李纲锏,不知是否偏题,仅供讨论。福建博物院馆藏的“宋靖康李纲锏”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锏实物, 锏身全长96.5厘米,内棱长74.1厘米,所配鞘长76厘米,总重约3600克。锏身呈棱状,渐往锋收。四刃每刃面宽1.6厘米,刃锋利光亮,近格处一刃面嵌金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七字。

锏格呈四瓣花形,锏把圆柱形,为花梨木,刻斜旋道纹,锏把后端有穿孔,首呈爪楞状。锏身配有清代圆形红木套鞘,鞘两面对嵌银丝、四瓣花、蝙蝠、古磬、璎珞纹等,鞘口、尾部包铜边,上刻牡丹纹。鞘尖有沁,中部包铜佩、璲二道,璲有纽,以供佩带。

靖康元年(1126年),又称靖康之耻。大宋王朝面对着金兵首次南下,主战派的李纲坚决反对宋廷议和割地,力主抗战,反对迁都,并上书:“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金兵进攻汴京时,李纲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击退金兵。当天夜里,金兵攻打宣泽门,李纲奋力抵御,斩获百余人,金兵败退。之后,金兵又攻打津景阳等门,李纲督战,斩首敌人数千级。

宋朝的敌人几乎都是以骑兵起家,西夏、金国皆以骑兵见长。李纲自幼就跟随父亲李夔过着戎马生活,而锏属于短兵器,十分适合与无装甲和轻装甲的骑兵搏斗,特别是用来击打敌兵所骑的马匹头部。可见他是一名富有战斗经验的将领,意志坚定,十分讲究战略。

尽管李纲忠于宋朝廷,以大宋子民的安危为虑,坚定抵抗金国的侵略,但因金国的诱降政策以及主和派的排挤,一再被贬。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日病逝于福州,终年58岁。

谪居福建的李纲将御赐的所有武器、服饰赠予来看望他的韩世忠,独留此锏。此锏一直跟随着他,但是它并没有跟着主人一同入葬,而是作为一件传世品,辗转至今。

图片及文字整理自网络,侵删。


user avatar   mu-chen-73-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就好多了。给我时间,我能把中国历代军队配置的武器全给你写上来。ヽ(。・ω・。)ノ

PS:关于很多人问,这刀怎么和我看的不一样啊?XXTV上明明是XX样子的。额,各位看官大大们,在下 上图片 是先按照文物图,再上百科中官方明确了得武器样式图他被发现的武器文物就长这样,你不能怪老祖宗们给你留下的武器和你想的,看到的节目里展示的不一样吧。

PS2:诸位如果要发表有关武器的评论或想指正错误之处。请认真看完再评论!诸位请认真看完再评论!诸位请认真看完再评论!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长兵器:

1.马槊

马槊,是

的主要形态。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我再申明一下,槊有很多种,有马槊,有步槊,还有狼牙槊,枣阳槊等等,别弄混了,我这里说的是马槊。)

槊起源于汉朝,兴起与骑兵为主的战争朝代,即:魏晋——隋唐。这一时期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重装骑兵对决促进了装甲与武器的发展,这个环境造就了中国

甲骑具装

骑兵的武器与装甲的发展高峰。

马槊的结构特点

1、首先外形与枪矛一致,不过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锋非常长,远非枪矛的头可以比。(所以不是两长剑配一齐眉棍,你家长矛是双矛头的?!!!!!!!)

2、有时会装备“留情结”防止冲锋时贯穿敌人无法拔出

3、马槊杆为通常使用柘木,是细柘杆浸泡油晾干后,用鱼泡胶黏合而成

4、横向缠绕麻绳,勒入槊杆,使横向受力

5、再涂生漆,裹以葛布,成为一个整体槊杆

由于不少网友提供了很多不科学甚至错误的马槊图片,故将

中国国家博物馆

的原图形制发在此处,盖棺定论。(我是不想再讨论马槊到底长啥样了,咱们就以国家博物馆的原图为准ok?出土的实物图也没看到配重物件,你和我说要有配重,我承认可能确实会存在需要配重这事,但是咱找不到他的出土文物图来作证啊,你不能佐证,我就不会放上去。我就坚定的以国家博物馆的复原图为准。)

1、北宋名画《大驾卤薄书》 图中共绘皇室的仪仗队官兵5481人,其中前导部队中,以骑马的金吾将军手执8枚马槊,如图所见,在左一排就是执槊的卫队。

2、下面来一张局部放大图,宋 《大驾卤薄书》中清晰可见的标为:矟。骑马的金吾将军手执的武器即是:马槊


3、保存完好的马槊图:


现代人复原的马槊:




2戈

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 击,又可用于勾杀。戈分为长、中、短3种。它是青铜武器当之无愧的代表!!!

商代

已经有了

铜戈

,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最早的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

偃师县 二里头遗址

,截至2007年,距今约3500年。所谓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中的戈便是他了,算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了。


科普时间到了,戈这种武器,看上去这么厉害为什么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呢?

首先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最常用的的方法是配合战车进行攻击(想象一下一个万乘之国,数百上千的战车奔涌而来,车兵们手持长戈与敌车插肩而过,戈一横,敌车上的敌人便被长戈夺取生命,血花四溅的场景。)。而随着战车的推出历史舞台,其使用范围及战斗影响力大大下降。且它的缺点是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而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因此被逐渐淘汰,最后它只能成为仪仗兵器。原因之二是:到了战国晚期,

铁兵器

的使用渐多,

铁戟

逐渐取代了青铜戟(至于为什么我后面续更 戟的时候 会说。),同时也逐渐淘汰了

青铜戈

。因此戈这种盛行于

青铜时代

的兵器,到西汉以后已绝迹。淘汰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戈头易脱落。之后戈和戟成为仪仗器。

*其实短戈(步兵戈)的主要用法是在相对长的距离对敌方骑兵进行横戈绊马腿或者勾人(对付车战也是如此)。一旦到了近战,戈这个武器还是丢掉,大家还是凭着手中的青铜剑说话吧。





3.陌刀

陌刀,中国唐代长柄刀的一种。《唐六典》卷十六即载: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陌刀在唐朝最早出现在李靖攻打突厥,为了对付突厥骑兵,给步兵配置了一种武器。

陌刀实物图:



唐陌刀复原图


你们以为三尖两刃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样?

其实他的复原图是这样子的是不是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来三尖两刃的样子,是不是和心目中的三尖两刃的感觉差距很大?很抱歉,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有问题,请与夜晚12点后在梦中咨询老祖宗们。



4.朴刀

它是大刀的一种,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使用时,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

那样

,利用

刀刃

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

在记录宋代“说话”技艺和“说话”资料的专书《醉翁谈录》中把“说话”按照内容分为八类: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 扑刀类中收录了十一个名目,我们可以确知其故事内容的仅有三四个,如《十条龙》、 《陶铁僧》、《青面兽》等。《青面兽》就是杨志卖朴刀的故事。而《警世通言》中多处写到强盗与侠盗皆使用朴刀。

朴刀到了清末前后开始被广泛使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

由此可见,朴刀乃是造反派的必备良器啊。哈哈哈。

下图为宋朴刀

下图为太平刀



续更2.1

5.

戟,是戈的衍生武器!!!它是戈和

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的出现在我国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到来。在

十八般武艺

中占有重要地位。

戟一般在古战场上由将领使用,容易分辨便于统帅指挥。四年

相邦 吕不韦

戟2007年出土于兵马俑坑中,由

青铜戈

和矛以及木柄组成,全长2.87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

青铜戟

。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

商代

西周

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一种是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柲装插在矛体的

部。

戟作为十八般武艺中重要的武器之一,他的形态其实是有很多的,我这里上图主要上青铜戟的图,也就是历史上最早的戟的形态图。

科普小图,几种不同的戟的样子。


牛逼的用戟高手:吕布 (方天画戟),甘宁,典韦(《三国演义》中他的武器是两把铁短戟)与项羽。 (这名字连起来念挺顺口溜的。)


早期的戟其实张这样子的。

(看到这张图,大家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因为青铜戟被淘汰而导致同时也逐渐淘汰了

青铜戈

的现象了吧。)

短兵器

1.苗刀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将日本刀与中国的长刀(如仪刀)结合,改进成为威力更强的苗刀,并将中国枪法、刀法与日本刀法结合,创造出了《辛酉刀法》,用来与沿海地区倭寇海盗们作战,因此又称“抗倭刀法”。它之所以被称为苗刀,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在民国时期定名为苗刀。

刀法:


2.汉刀(环首刀)

汉刀是中国战刀的始祖型,其刀柄

首端

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的环状,所以又做“环柄

长刀

”或“

环首刀

”。汉刀多为单手刀,刀柄较短,长度为58到114厘米不等,并且无一例外在刀柄外侧制成扁圆的环状,环首刀也因此得名。其后的隋刀,隋唐横刀都是在其基础上改进过来的。




3.汉剑

顾名思义就是兴盛于汉代的钢铁剑。汉剑在中国刀剑历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常一米一以下以单手剑为主流,一米二以上则双手为主。其本身设计就体现着秦汉时期粗犷大气的风格,平直的剑身是为正气,狭长的剑刃是为霸气。


汉剑他在汉朝不仅仅是一种武器更是一种身份与品德的象征。被认为是君子的佩剑。


答主自己在高中时期就买了一把,真心帅爆了,大家有喜欢的可以考虑入手一把。

4.隋刀

隋刀

以环首直刀为主,部分保持汉至南北朝的形制。宁夏出土隋墓壁画《执刀武士图》上的隋环刀与南朝邓县墓门壁画和江苏金家墓门卫砖上的南朝环首刀都非常相似,其长度约120厘米,环首内有图案,可能是蕨手,也可以是龙凤。柄鞘皆髹黑漆并缠有近十处银色箍环。


5.唐刀(唐横刀)

“唐刀”一词是我国隋、唐代四种军刀

制式

的总称,一般指唐横刀。并非特指某种刀。也不是仅指唐朝这一段时期。(这就是官方定义)

对于评论中说请我“关于唐刀的定义,还有中国刀剑和日本刀之间的关系,希望答主能查阅更多资料,在此之前,请在文章中注明这是自己的观点,不要让这个理论传播下去” 我在这里大概解释一下:

现代俗称“唐刀”,主要为中国大陆地区部分刀剑买卖商家推广的概念,其狭直刀身,小镡,长柄(可双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

日本正仓院

藏品,千年前自唐朝进口之“金银钿装唐大刀”。

唐六典

》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

仪刀

,二曰

障刀

,三曰

横刀

,四曰

陌刀

。今“唐刀”一词是我国唐代四种军刀

制式

的总称,并非特指某种刀。

尤其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讨论的唐刀一般指横刀或类似

日本 正仓院

内所藏“唐样大刀”类的直刃系刀具(这点有待考证)。

横刀

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于隋。横刀也是直刀,基本无环,为普遍兵士佩刀。即:

皇宫

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岗士兵、巡逻士兵所配之刀。(类似现在警察交警的配枪,警棍),所以在城市中肯定最为常见,因此当时东传日本的刀也以此横刀、仪刀为主。

横刀

的尺寸通常是60~80厘米左右,一米左右的横刀唐书中称为大横刀,日本称为(唐)大刀。

横刀不是一种独立的兵器,而是唐代刀的一种式样,为中国主要是隋唐时代的兵士佩刀。它是作为唐代主要军队的制式装备。多为笔直狭窄的刀身,大多取消了环首。是军队主战刀。

横刀的基本形状和“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横刀的刀身及刀锋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常见的“日本刀”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唐朝横刀的形状为直刀形状。可以说“日本刀”的形状总体上就是中国的唐朝的“横刀”样式的衍生,虽然这对于喜欢标榜“日本刀”攻击力的日本人来说是种难堪,但是这的确就是真实的历史。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传入日本后,由于日本地形造成更多的在深谷密林接战机会,加之武士阶层的需要,逐渐演化出更加利于劈砍的弧度,精湛的冶炼完美结合了韧性和锐度达到单兵武具的巅峰。但中国古代自战国就告别了贵族战争转而进入全面战争形态,能够大规模装备的量产化武器变得更加有效。这也是唐刀在中国和日本走向不同命运的根源。 中国的全面战争需要量化武器,日本的贵族战争需要少量而精致化的武器,因此需求造就了武器的发展。中国长于弓弩,日本长于刀。(这个观点不是我的,是百科上给出来的。或者说这是主流历史学家们给出的观点。猫澈看官先生,其实我这篇回答的98%的内容源自于各种百科,个人观点我并没有写上去的,因为这样容易产生分歧,万一被打脸了就不好收场了。但是看官先生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有异议的话,能不能先去查一下书或者百度一下也好啊。你这样说我让我去多查资料,结果我和你说:我的回答就是来自于资料只是节选了一些方便大家看,现在上详细的资料来,证明我的内容没错。很容易让两个人都尴尬的。)

下图是日本千年前自唐朝进口之“金银钿装唐大刀”。现

日本正仓院

藏品。





6.雁翎刀与柳叶刀

雁翎刀

冷兵器

的一种。因形似

雁翎

而得名。盛行于明朝时期,无论是官丞还是士兵都会佩戴。

明清时期雁翎腰刀的基本型制特点为:刀身较为平直,刀尖为略上翘的圆弧形,刀尖至刀背15~20cm处多开刃,一般称为反刃(部分明早期的雁翎腰刀无反刃,形式上更近于金战刀的样式,有反刃的雁翎刀在明朝中后期定型,而清代的部分雁翎腰刀的反刃甚至纵贯整个刀背)。刀身宽为4~5cm,脊厚0.6~0.7cm(最厚处达1cm),刀身断面为等腰三角形(这种刀身断面被称为“平造”),全长多在90cm左右,刃长70~80cm,刀柄长15~20cm,刀全重1~1.5kg。明代雁翎腰刀血槽多为一条,清代雁翎腰刀大部分有血槽数条,而且血槽的形状多很复杂。传世的腰刀中雁翎腰刀的数量很多。



柳叶刀是在中国使用的中国武术刀其中一种,因刀的形状类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常用于骑兵与步兵上,明军大量装备此刀。这种武器具有温和的曲线沿着刀片,令这柳叶刀减少了逆能力(尽管仍然是有相当效果的),同时增加柳叶刀的削力。相对于

日本刀

,刀片的宽度也十分广阔。通常以二支刀一同使用,较一般的刀为轻亦较不坚硬 。



雁翎刀与柳叶刀的区别

雁翎刀与

柳叶刀

同属于腰刀的一种,刀身根部为直刃三分之二开始向上弯曲的是雁翎刀,刀身根部开始弯曲的是柳叶刀。雁翎刀身弧度小,刀尖窄且略上翘,柳叶弧度大,刀尖部宽。

续更2:

7.清刀

清刀即清代制式的军刀。

清代的制式军刀包括:

顺刀

窝刀

、札刀、

朴刀

斩马刀

等。

7.1顺刀

顺刀为键锐营特别装备的兵器,形如短剑,有些类似蒙古或西藏的解首刀。

顺刀单刃厚背较窄,不十分长,还是刀,一般用作工具刀,或护身用短刀。

铁质,通常一尺一寸。刃长八寸,阔一寸。梨木柄,长三寸。(《

中国古代兵器

图册》)

前锋右翼顺刀


7.2清

朴刀

清朴刀又称大刀

砍刀

,民间亦常见到。

砍刀,又称长刀、背刀、挎刀。一般约一寸多宽,一尺多长,齐头,非常锋利。其锋利的程度能将直径一米的圆木剖成木板。中国古代也曾用作作战的兵器之一,又叫大刀,大砍刀,很多少数民族也使用砍刀,用来砍柴,狩猎等,后有

傈僳族

木板房的宽大木板,都是用砍刀劈成的


7.3斩马刀

斩马刀

似清

朴刀

而柄长,杀伤力强;这种刀一般尚称精良,佳者刃身可见细密的摺叠纹路。

《亮剑》电视剧里,李云龙砍小鬼子的就是这玩意。



好了该上重点了。

8.牛尾刀

“牛尾刀”是中国清代晚期官衙差役配备的制式武器,因刀刃朝上斜放着很像牛尾因此而得名。


其实真实历史中的牛尾刀出现在晚清。

现在它不仅被现在广大武术爱好者用做习武之用,也几乎成了所有漫画和影视作品中古代中国刀的代表性形象了。

牛尾刀,刀身宽而薄,且手感较轻,故便于携带且舞动毫不费力并且看起来比雁翎刀、顺刀更具威慑力。

牛尾刀宽薄的刀身使得总体重心后移,劈砍更加方便有力,加之轻薄的刀尖更容易对软物造成伤口并留下较深的伤痕。但这样的刀身设计面对硬物、骨骼及甲胄是并不理想。进而总体评价为割肉犀利断骨无力。

不过作为晚清衙役及江湖镖师而言,他们并没有什么面对甲胄的机会,牛尾刀的设计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说多了制式兵器,我们现在来谈谈那些有名的被发现证实了得古代兵器吧。

9.兵马俑秦剑

此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时被一尊高级军吏俑压弯。但是之后,这把被压弯千年的剑竟然弹直,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

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这些兵器的表面有一层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其含铬量达到0.78%至2.32%,厚度为10至15微米。用氧化铬防锈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的青铜兵器具有防腐抗锈的良好性能,所以这些兵器虽藏在地下2000余年仍然无锈,光亮如新。现代铬化处理技术是德国和美国在20世纪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而且防锈一般只能保持60年左右,而2200年前的秦代人是怎么掌握铬盐氧化处理技术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10.越王勾践剑与春秋·菱形暗格纹剑

越王勾践剑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

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且依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

此剑出土后曾一剑划破20多层的复印纸,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甚至一度被怀疑是传说中的神剑“纯钧”。

至今为止,此剑是出土的唯一一把

越王勾践剑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春秋·菱形暗格纹剑

长60.6厘米、宽5厘米。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此剑即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之“副剑”,形貌、纹饰与勾践剑高度相似,1965年12月与越王勾践剑同墓出土。

越王勾践剑出土时在墓室内棺、墓主人邵固的左手边,为其心爱至宝;此菱形暗格纹剑,则出土于该墓的边箱内,为重要陪葬品。此剑原本与越王勾践剑一同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后调归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收藏。

11.越王者旨於睗剑

战国

时期的青铜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

该器物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 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

此剑虽历二千四百多年的岁月,依然不锈不蚀,风采依旧;剑刃极薄,异常犀利,吹毛可断,且剑鞘齐全,缠缑完整。


先写到这里吧,如果有喜欢的的请点赞,我会继续更新的。



续更one:

刀剑等进攻型武器说了那么久,我们来聊聊古代中国的防御型装备吧。

防御型:

1.宋朝步人甲

由于北方产马地区的丧失,导致宋朝极度缺乏战马,宋朝军队只能不断加厚士兵的铠甲用于对抗拥有大量骑兵的北方敌国。宋朝步人甲为宋代重步兵的主要装备。

步人甲

以唐

步人甲

为基础发展而来,是一种能覆盖全身的重型钢铁扎甲。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一般重量达58宋斤,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型依托壕沟堡垒,和具装骑兵屡屡击败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柘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此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1135年左右宋军全装步人甲披甲率资料:
  宣抚自来,有兵二万人,七分披带,持十日粮,今粮尽而归
  今张浚军三万有全装甲万副刀枪弓箭皆备

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王军一万三千虽不如浚之军亦皆精锐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

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宋朝并非想象中那样弱(嗯,确实不是弱到渣的地步。),其重装步兵更是在中国古代首屈一指。



想象复原图:




2.唐 明光铠

唐朝的甲制共有13种,即唐十三铠。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

在唐朝,前代流行的

两当铠

已经被淘汰,在汉末晋初出现的明光铠成为唐军装备的最主要的铠甲,名列

《唐六典》

的甲制之首。明光铠除了继承了两当铠的优点以外又对铠甲进行了改进,比如:加了

披膊

,膝裙和对

头盔

也进行了改进,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以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

极光

,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


唐 明光铠 陶偶图(是不是看上去很土鳖的样子?其实他之所以看上去土鳖是因为他只是陶偶。接下来我就要开大招了。)

青年报报道上海江峰制作唐明光铠甲实物 (哈哈哈,没想到吧,其实它是长这么帅的。)

正面是这样子的:


背面是这样子的:

哈哈哈,帅吧,这下知道了它为什么是

《唐六典》

的甲制之首了吧

3.绢布甲

唐代

胄甲

,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

仪仗

用的装束。

(恩,没啥卵用,仅限于装逼。(๑ゝω╹๑))




突然想做一个关于日本刀的简易科普,这应该不算是离题吧,O(∩_∩)O。

番外续更1:

*日本刀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这是外国人对日本传统刀剑的统称, 其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

花纹刃

。依据形状、尺寸可分为

太刀

打刀

肋差

(肋指)、

短刀

等,其中日本人所称呼的刀,特指打刀这一形制的刀类;广义上的日本刀还包括长卷、剃刀、剑、枪等。自古以来,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其优美造型而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点是在外形装饰之外的刀体本身上展现出设计感和艺术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工”、“刀匠”或“刀锻冶”。

最早成型的日本刀的形制,根据现代考古界的说法,是来自于平安时期的刀工天国,其作品为著名的太刀小乌丸。自此之后,经过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江戸时代的发展,日本刀的形制逐渐成为了今人所见的样式,其中,刀身长度也在安土桃山时期和江户时期受到了规定。

日本刀的制作,从平安后期到

镰仓时代

,出现了大和传、备前传、山城国、相州传、美浓传等并称为“天下五传”的制刀流派,并且各地名匠辈出。尤其以备前国的长船町为盛。

日本

古坟时代

中期(200年-771年)已经出现铁制刀剑,当时的原料以炼铁为主。譬如崎玉具的稻荷山古坟和岛根具的造山古坟都有铁剑出土。从稻荷山古坟出土的“金错铭铁剑”制作于公元471年,是为纪念服侍

雄略天皇

的功绩而作,刀上刻有115个

汉字

。这个时代的刀剑多已銹蚀。

7-8世纪以后的刀剑保存比较完整,有名的有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剑七星剑,正仓院的金银钿庄唐大刀等,有人认为这些刀剑多为中国,朝鲜的舶来品。日本对于中国,古来印象最深乃唐朝,于是“唐人,唐草”等说法不一而足。到后来只要是海外舶来品,都被称为“唐xx”,但并非专指中国,对于朝鲜舶来品,也称为“唐”╳╳,首先,正仓院的那把唐大刀(就是关于唐刀时的那张图,这里再上一次。),其刀来源于大陆,这是确定的。而唐样大刀,是指日本依照舶来品风格打造的本土日本刀。

相对于日本刀的演变过程,按照时代来分,一共可以分为3个阶段、8个时代。

第一期:1.刀剑舶来时代。

2.归化人打制时代

3.邦人打制时代

第二期:1.天国以后(天国是文武天皇697~706年在位时大和之铸剑名师,类似中国的干将,从这个时代起,日本古兵器开始正式摆脱中国刀剑的式样开始自行研发)

2.元历以降建武顷间(元历为安德皇帝之年号1180~1184年,年号只在1184年用了1年。标准的儿皇帝。后醍醐天皇1318~1338,在位期1334~1337。年号建武。)

第三期:1.南北朝以后。

2.足利时代

3.织田、丰臣时代。

第二期是日本古单兵武装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日本名工良匠层出不穷,冶锻技术日益完善,而且时逢战乱,天皇大力提倡制刀,而日本的相关财阀也加入到武器制造业中,使之成为当时的阳光产业。

第三期时代其制刀工艺已经完善,铸造者亦日益增多,制刀匠在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东亚诸国,成为这个国家的一种普遍职业。 当然这是一个传奇人物辈出的时代,传奇故事也一再的流传。然而这一切在德川时代就终止了。由于禁海令的颁布,日本开始了漫长的闭关锁国时代。而且对内的刀具管制,也使得刀具不再那么普及。剑豪时代就这么悄然的逝去了。

(图为:日本刀具的演变)


user avatar   ren-zha-xiao-x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user avatar   misaka2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li-chao-zi-zi-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非你男票很爱用钢笔写字,是真的【爱】的那种,

没事儿不玩游戏,不看电视,不看漫画,不下AV,不跟朋友鬼混;

而是每个周末会专门准备1个小时,练习一篇长恨歌。

否则,就我所知的男人里面,极少有人可以配得上这么一只笔。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种礼物束之高阁或不慎遗失是它的最终宿命。

如果你铁了心非要给他买一只这么华而不实的礼物,

那就买Lamy2000吧。

好歹外形好看,转送给别人做礼物也算是个稍微好一点的归宿=.=


如果不幸你男友就好这一口,那就百利金吧,德国货,有信仰加成。


user avatar   reg-bb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相关话题

  日本有过蹲坑吗? 
  康熙对西方世界心里有多少数? 
  中国及朝鲜半岛出土了大量的秦汉至于隋唐时期的简牍和文书,其中反映的哪些历史信息让你印象深刻? 
  扬州十日是真实的历史吗,有没有相应的史料? 
  如何看待台湾网友提到的联军对陆作战? 
  有哪一瞬间让你为祖国激动得热泪盈眶? 
  可否在坦克上加装密集阵系统? 
  印度和中国,哪个国家的强奸犯罪更严重? 
  为什么美国国土那么大极少听到挖出什么古董?请问欧美国家祖先的遗物都埋在哪里了? 
  印度人为什么总觉得比中国强?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关于朝鲜的冷知识?
下一个讨论
小白学经济?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