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既然巴菲特炒股这么厉害,我们完全复制他的交易可以吗?他买什么我们买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xin-dai-diao-ch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能!因为:

总在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你可以复制他的交易,你学不会他的灵魂!

现实中也有很多投资成功的人,别人在羡慕时也曾想过,他买啥我买啥,他卖啥我卖啥,那我不是跟他一样成功?事实证明,你想多了。

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长期投资理念,能挺得过煎熬,能坚定信心。举个例子,1990年以每股86美元买入富国银行,不到两年,跌到41美元,他没有止损,十年后,他赚了10倍。

道理都懂,除了巴菲特,我们凡夫俗子,谁能做到?

再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比亚迪,比富国银行更具体、更直观,我们身边恐怕有不少人买过,也赚过,当然还有很多人在比亚迪这只股票上赔钱。我们来看看老巴。

2008年他以每股8港元买入,现在是多少呢?184港元,前期高点是278港元,换句话说,他持有比亚迪12年,盈利23倍,当然,高点出货时他会赚34倍。今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显示,他没有出货,继续持有,对比亚迪信心满满,说明他对中国经济信心满满,对中国未来信心满满。

我们的小伙伴往往是买了就想让他涨停,涨停了就想卖,卖了再买另一只股票,希望再买的也赶紧涨停,结果呢,事实往往跟期望的完全相反,打脸打得啪啪响。

小伙伴们为什么不敢长期持有呢?难道还担心自己的寿命比不过一个90多岁的老人吗?难道还没有一个老外对中国未来更有信心吗?显然不是。

不敢长期持有,不敢价值投资,更多的原因是没有自信,还想贪小便宜,贪婪恐惧是人的本性,结果被庄家被机构收割,完美实现7亏2平1赚的结局。

结论: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去强求。

该干啥干啥去,屌丝的命偏要去做土豪的梦,引得土豪再次感叹:对韭当歌,夫复何求!

职场小白,资本金有限,也承担不起很大的风险,与其去炒股票,倒不如学习理财,告别死工资,让钱生钱,让时间给自己打工,妥妥地睡后收入。每天从加个鸡蛋烤肠到加个几十几百零花钱不香吗?

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参加“艾财学堂”的理财培训,一块钱体验北大教授的授课,人人都能听得懂,人人都能学的会。

艾财学堂理财小白训练营,10-14天的体验课程,会包含教学团队为曾在北大任教8年的金融教授Jack老师牵头,带领名校、海归精英团队,专业知识过硬。10天课程包括7节干货课+额外知识补充,每天10分钟的学习量,高效、通俗易懂,有晨读、早晚分享,配备一位专门的理财导师,在学习社群手把手教学、答疑,还可以一对一私信获取理财规划。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短线交易高手。但我会刻意降低交易频率。


当我发现投资就是一个熵增过程之后,我就知道,要破解熵增带来的热寂命运,唯有负熵一途,而这又与交易产生悖论。


我曾经掌握过一个交易账户,从06年到08年,刚好完整经历了股票史上最疯狂和激动人心也最让人沮丧的全过程。这个账户买卖过南航认沽、盐湖、国安等权证,也做过已经退市的聚友、国恒,更发现过大牛市下诡异横盘最后突然石破天惊大爆发的杭萧钢构,然后误打误撞买了星美联合后被关停牌,居然躲过了最悲惨的暴跌,迎来了重组后的高开套现。从星美套现后,见识过厉害的账户主人把资金从股市转出,在靠近已经荒废了的猎德跑马场附近的别墅区买了套房子,算是给这个传奇般的投资划上句号。


投资是一个熵增过程,从无限小的原点爆发到最后的坍塌热寂,无限小可以到无限大,可是我们个体,就像宇宙中的星球,虽然每个星球都有大有小各不一样,但有个共同点就是:无论多大都有个尺寸摆在那。当你从五万膨胀到五亿五千亿,中间历经了超级倍数膨胀,但从顶点坍塌下来时,却并无这样的超级倍数让你回归,你只有一个百分比——哪怕你面前的是无穷数值,但在百分比前的数字,也就是100,从100回归到0,那是何等的迅捷!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需要花一辈子的努力才能拼搏出成功,但从成功转向失败甚至毁灭却可以一夜之间的奥秘所在,从0数到一亿十亿百亿需要很长时间,但从100往回数到0,有五分钟就够了。


人是很难抗拒熵增过程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赚够一笔钱,财富自由了,就什么都不干,只享受,其实这哪能做得到!如果财富具有永葆功能,我们早可以因为前辈所创造的财富积累而过上自由的生活了,哪还用天天996或者为2000块钱罚款出人命?因为财富会不断的热寂湮灭,我们唯有去不断维持做功,被迫熵增。五万变成五百万的大妈,她不做功,获得了负熵效益,那是别人不断的做功,推动熵增大爆发而将能量反导到她身上,她就像虚竹一样白白捡了个大便宜,若没有各大基金不遗余力的推动长春高新股价向上,大家都像她一样静止不动行不行呢?肯定不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永远颠扑不破的宇宙真理。她偶尔获得了负熵值,是因为其他人付出了更多更大的动能。


这样的悖论,体现在交易上。


我们一年只有两百二十多个交易日,假设让你五万块钱每天都去交易一次,按照A股T+1的规则,和百分之十的涨跌幅,那你一年有一百来次的单向获利机会,可是大家都知道,虽然股市天天都有涨停板出现,却并不是你每次都能压到涨停板的,倒是跌停板中奖概率,基本上炒过股的人都挨上过。


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一个人靠一笔原始资金的积累而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财富,反而要不断的借助外水来获利呢?这又是另一个悖论。


没人能靠从股市中赚到钱转出来当作生活费,连股神都是背靠一个保险公司能够为他源源不断提供资金来维持声誉的,软银从阿里巴巴赚得盆满钵满,可是他还得不断从金主那边募资来投入到项目中去,中国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们神话也特别多,可他们最大的能耐并不是炒股赚了多少利润拿出来过上了什么样的幸福生活,而是靠这个神话到市场上吸引更多的人购买他们的基金,高瓴的张磊早已声名远扬,几乎每一个投资案例都成功退出,但市场上总见他又募集了多少资金的新闻——这些人如果要从股市中退出盈利来养活大家,市场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毁灭现象?可以肯定的是,宇宙还没有热寂,人类的资本市场得先圆寂了。


大妈投资案例创造了一个绝对收益的神话,但她这五百万还不够买套好点的房子,更别提在资本市场上跟人拼个规模啥的,多少人一天亏的数额都比她这十几年才积累起来的大。


这也是资本市场能够允许奇迹出现的原因。


巴菲特、高瓴、软银们都有良好的赚钱记录,但他们并未从资本市场中抽走这些已经归集到他们名下的财富,所以也就不会造成资本市场的坍塌。相反,他们还是在不断从外部筹资投入的,维持这个市场的膨胀趋势。所以,单单大妈的销户离场,拿着这五百万出去花天酒地,也依然不会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原有趋势。





这是一个熵增市场,我们只有不断投入才能维持它不萎缩坍塌,所以,外部的资金不能停止流入,交易不能停止,也不能停止新股上市,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停止,否则游戏就无法继续下去。它只允许少数大妈存在,这就像人类允许少量的细菌病原体之类的寄生一样,在适量的范围内,人体承受得住,一过量,人体就得生病。资本市场的薅羊毛现象也是一样的,它允许一部分人获利离场而无损趋势格局,但若大家都行动一致,那就没法玩了。


市场必须要有不停的交易存在,如果交易停滞,则意味着流动性枯竭,游戏也就离崩盘宕机仅一步之遥,别提大妈那种赚五百万的暴富,就是你想本金提现都不可能,P2P崩盘的原理,就是交易衰竭的结果。所以,如果一个市场活跃度足够,而你想靠活跃度赚钱显然是有难度的,这跟一群狮子都在抢肉吃,你也上去抢,很有可能肉没抢着,就先被狮子咬伤了,这个时候,你躲在旁边静静等狮子抢,反而说不定后来能捡到不错的肉粒吃,就像这个大妈。她躲在旁边一动不动,就吃到了一个大牛肉粒。但若是这个市场大家都怀着这个心思静止不动,则什么事也不会发生,所以,这个事情要保证能够成功发生,还必须有个足够的前提条件:得有足够的人去做正向运动,你才能通过反向思维获利,没有正向的势能,也不可能让你凭空获得反向动能,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关系的定律。


当我理解透这一层逻辑关系之后,我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模型:选取一只核心标的做为长期不动的底仓,让它在长期持有过程中得到负熵动能。然后再围绕核心构建一批短线标的,以满足活跃交易的要求,毕竟熵增世界,我们也不能完全违反规律,不参与交易贡献必要熵值。初期介入,你的熵值为零的初始状态,这个时候不妨多参与交易,贡献熵值的目的,也是为获得负熵积累能量。这个时候短线水平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短线盈利迅速,但是一般绝对额也小,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短线能够让你盈利的点位很难超过五个点,十块钱的股票如果有五毛钱盈利就必须挂单卖出,否则就又很容易跌回原点,让你经历下一轮磨砺,这就不是短线,而是变成中线甚至长线了。我的朋友们都很纳闷,一开始我的交易记录都很活跃很频繁,但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很沉寂,半年一年也不见一笔买卖,甚至对来来回回的波段视而不见。这不是我不想吃那波段的利润,而是不屑于再去吃这利润,因为这是一个无限次重复博弈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交易次数越多,我们的交易成功与失败的次数就会越无限趋近相等。我们可以保持百战百胜的纪录,但是很难保证千战还能千胜,与其通过交易次数的对峙来输给对手,还不如通过不交易的方法来面对回撤,虽然面对每次回撤,不交易也算是一次认输的过程,但是我可以避免交易的熵增,通过沉寂来对抗熵增,以期获得负熵机会,当对手因为不断参与交易而熵增远离我的成本线时,我通过时间沉淀而积累下来的负熵值优势就开始体现出来了。一只股票在几块钱的时候获得几毛钱分红,一开始的优势体现的并不明显,比如大妈的长春高新,那时候它的分红优势和活跃度都没有任何杰出的地方,买别的股票显然优于它。因此,如果你一开始选定了长春高新当长持标的,你如果不是像大妈那样忘了密码忘了股市,整个过程是会非常难熬痛苦的,也绝对无法坚持这么多年。对于无法远离股市并且有交易冲动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长春高新之外再建立一个组合,用来满足交易愿望,同时也贡献股市熵值,以免让股市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崩溃。短线交易会随者交易频率和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抬高熵值,你是无法从中获得负熵能量的,还是以长春高新为例,同样的分红,如果你越靠近分红时间段买入的股票,分红本身对你就越无意义,这就跟现在的人花大价钱买一套房子去收房租那样,是铁定亏本的,想靠收房租实现财富自由的是什么人?是十几年前二十年前买房子的人,他们现在收的租金,早够把之前买房的按揭款给供完了。同样的,几块钱买的长春高新,不用看现在股价涨到哪儿,就单看它给大妈的分红回报,也早已让大妈处于负成本状态,这就是靠通过长期持股不动而获得的负熵。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负熵值,许多人不知道它的意义所在,但对于悟道了的高手们而言,这就是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护身符。是巴菲特不懂短线交易吗?不是,他最早就是从事短线交易最频繁的期货市场,怎么可能会不懂短线交易呢?他是刻意而为之,知道了负熵的重要性。许多成功的基金经理都有赖以成名的底仓记录,这些也都是沉淀在时间长河里的负熵作品,是不能动也不敢动的,否则就会让自己失去股神光芒。


短线能封神,更能灭神,从去年底到现在的基金经理神话大破灭,就是这些资金还没有沉淀下来的混沌样子,有钱?什么都不是,没有一个首富是依靠有钱而崛起成为首富的,否则成功一定是属于最有钱的那个投资者,但每个首富的崛起都总是让资本大呼意外,最有钱的投资往往没有砸出想要的市值,而只获小量资金青睐的项目,最后却长成了巨无霸。长春高新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魔咒的可怕:市场上那么多专业的制药公司,却让一个搞房地产的成为药王。所谓的龙头,你是永远都无法预测的。


但人们又偏爱发现龙头,追逐龙头。这就是市场永远矛盾,永远都有悖论的地方。


我们必须充分发现这种矛盾,充分利用这种悖论。但既然是矛盾和悖论,它就必须要符合绝对大多数与相对少数形成对立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效,否则,相对少数值越趋近于中位数时,失效的概率就会越大。比如持股不动的策略,大妈一个人用起来,那策略肯定是奏效的,但若是绝大多数人也学了她,我买进去就是不动,坐等十几年以后暴富,那结果就是很可能没等十几年,仅仅是短短几年,有可能连股市都不见了,哪还找得着你买的股票?你就不是坐等股票套现的美梦了,而是拿着股东卡去街上要还本的维权了。这也是非常令人头疼之处,许多人都说我不把投资秘诀兜底教授,说跟了我这么久啥都没弄懂,这是因为投资本就没有永久生效的金科玉律,只有物理界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借鉴,但也仅能云里雾里。你能运用矛盾和悖论的空隙赚钱获利,前提条件还必须是少数派时才有效,一旦和你想法一致的人多起来了,有效的方法就立马成为有害的方法,不但不能让你获利,反而还会使你受损。


投资的艰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user avatar   Baylor-Yeh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能,因为巴菲特自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请耐心看完他在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做了一个超有内涵的演讲。

【1998 年 10 月 15 日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由雪球的RanRan于2016年8月首次翻译,原文链接: 1998.10.15 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

内容很长,耐心看完一定会有收获的,没时间看完的朋友,也可以先双击点赞收藏,留着之后慢慢看。

问出这个问题的盆友,或多或少可能有些走捷径的想法。抱歉,说句泼冷水的话,你看世界上有第二个巴菲特吗?不说现实中根本没有机会知道他的全部持仓操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就算是告诉了我们巴菲特买了哪些股票,去跟着买大概率也是亏钱的。为什么呢?时间差总会导致我们慢人一步。

除去运气因素只谈实力,巴菲特对于买入卖出时机的把控能力就比普通人强很多倍,就算是给你抄作业,凭大多数人的投资认知,是很难保证操作的点和巴菲特一模一样,所以结局不言而喻。另外,每个人的投资风格和偏好不尽相同,想学习成功的经验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的情况。如果你真正想靠投资赚钱,搭建起自己的思维框架、提升能力才是关键。

这是巴菲特最经典的演讲,没有之一。

好了,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老爷子的演讲全文吧。

“请各位提问时一定要刁钻。你们问的问题越难,才越好玩。”

巴菲特在演讲之前是这样要求的,但他自己提的问题就有够刁钻:

“假如可以从认识的人中选一个,买入他今后一生10% 的收入,你会选谁?”

以下是演讲原文,经典值得珍藏。

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

1998年10月15日

巴菲特:

我先简单说几句,把大部分时间留下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想聊聊大家关心的话题。

请各位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刁钻。你们问的问题越难,才越好玩。什么都可以问,就是不能问上个月我交了多少税,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

各位同学,你们毕业之后未来会怎样?我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各位在这所大学能学到大量关于投资的知识,你们将拥有成功所需的知识。

既然各位能坐在这里,你们也拥有成功所需的智商,你们还有成功所需的拼劲。你们大多数人都会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最后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你的头脑和勤奋。我简单讲一下这个道理。

奥马哈有个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说他招人的时候看三点:品行、头脑和勤奋。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聪明、勤奋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个祸害。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懒又蠢。

我知道各位都头脑聪明、勤奋努力,所以我今天只讲品行。为了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一起做个游戏。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很了解自己周围的同学了。假设现在你可以选一个同学,买入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你不能选富二代,只能选靠自己奋斗的人。请各位仔细想一下,你会选班里的哪位同学,买入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你会给所有同学做个智商测试,选智商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考试成绩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最有拼劲的吗?不一定。因为大家都很聪明,也都很努力,我觉得你会主要考虑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会把赌注压在谁的身上?也许你会选你最有认同感的那个人,那个拥有领导能力,能把别人组织起来的人。

这样的人应该是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说是别人的功劳。我觉得让你做出决定的应该是这样的品质。

找到了你最钦佩的这位同学之后,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拿一张纸,把这些品质写在纸的左边。

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为了拥有这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你还要同时做空另一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这个更好玩。

想想你会做空谁?你不会选智商最低的。你会想到那些招人烦的人,他们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不但你烦他们,别人也烦他们。

为什么有人会招人烦?原因很多,这样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类似这样的品质,你想想还有什么,请把它们写在刚才那张纸的右边。

看看左右两边分别列出来的品质,你发现了吗?这些品质不是把橄榄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钟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众。左边的这些品质,你真想拥有的话,你可以有。

这些是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获得这些品质,没一个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边的那些品质,那些令人生厌的品质,没一个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话,可以改掉。

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成自然。我已经老了,但你们还年轻,想摆脱恶习,你们年轻人做起来更容易。

常言道,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这话特别在理。

我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和我年纪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但是他们染上了一些坏习性,把自己毁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烦。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们还年轻,想养成什么习惯、想形成什么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本•格雷厄姆,还有他之前的本•富兰克林,他们都这么做过。

本•格雷厄姆十几岁的时候就观察自己周围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对自己说:“我也想成为一个被别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们学习。”格雷厄姆发现学习他敬佩的人,像他们一样为人处世,是完全做得到的。

他同样观察周围遭人厌恶的人,摆脱他们身上的缺点。我建议大家把这些品质写下来,好好想想,把好品质养成习惯,最后你想买谁 10% 的收入,就会变成他。

你已经确定拥有自己 100% 的收入,再有别人的 10%,这多好。你选择了谁,你都可以学得像他一样。

Q1:有传言说您是救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买家之一,到底发生了什么,能给我们讲讲吗?

巴菲特:这件事非常耐人寻味。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由来,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实在太令人感慨了。

约翰•梅里韦瑟、艾瑞克•罗森菲尔德、拉里•希利布兰德、格雷格•霍金斯、维克多•哈格哈尼,还有两位诺贝尔奖桂冠得主罗伯特•默顿和迈伦•舒尔兹,把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他们的智商该多高,随便从哪家公司挑 16 个人出来,包括微软,都没法和他们比。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他们不是倒卖服装发的家,然后来搞证券的。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了,一直都在投资这行摸爬滚打。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都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财产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他们把自己的钱也投进去了。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

要让我写一本书的话,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聪明人怎么做蠢事》,我的合伙人说我的自传可以叫这个名字。

但是,我们从长期资本这件事能得到很多启发。长期资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们。当我在所罗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帮过我。他们根本不是坏人。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

有一本很好的书,不是书好,是书名好。这是一本烂书,但是书名起得很好,是沃尔特•古特曼写的,书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简单吗?

假设年初你有 1 亿美元,如果不上杠杆,能赚 10%,上杠杆的成功率是 99%,能赚 20%,年末时你有 1.1 亿美元,还是 1.2 亿美元,有区别吗?没一点区别。

要是年末你死了,写讣告的人可能有个笔误,虽然你有 1.2 亿,但他写成了 1.1 亿。多赚的钱有什么用?一点用没有。对你、对你的家人,对别人,都没用。

要是亏钱了的话,特别是给别人管钱,亏的不但是钱,而且颜面扫地、无地自容,把朋友的钱都亏了,没脸见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么有人会像这 16 个人一样,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却做这样的事,一定是疯了。他们吃到了苦果,因为他们太依赖外物了。

我临时掌管所罗门的时候,他们和我说,六西格玛的事件、七西格玛的事件伤不着他们。他们错了。只看过去的情况,无法确定未来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

他们太依赖数学了,以为知道了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风险。要我说,贝塔系数和股票的风险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

会计算西格玛,不代表你就知道破产的风险。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现在他们是不是也这么想了。说真的,我都不愿意以长期资本为例。我们都有一定的概率会摊上类似的事,我们都有盲点,或许是因为我们了解了太多的细枝末节,把最关键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同学们,引以为戒。我们基本上没借过钱,当然我们的保险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压根没借过钱。

我只有 1 万块钱的时候都不借钱,不借钱不一样吗?我钱少的时候做投资也很开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万、10 万,还是 100 万。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钱。

当年我钱很少,但我也没盼着以后钱多了要过不一样的生活。

从衣食住行来看,你我之间有什么差别吗?我们穿一样的衣服,我们都能喝天赐的可口可乐,我们都能吃上麦当劳,还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榄球赛。你在大电视上看,我也在大电视上看。我们的生活完全一样,没多大差别。

要是你生了大病,会得到良好的治疗。如果我得了大病,也会得到良好的治疗。我们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

我有一架小飞机,可以飞来飞去,我特别喜欢这架飞机,这是要花钱的。除了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说有什么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吗?

我有一份我热爱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欢的工作。当年我觉得赚 1000 美元是一大笔钱的时候,我就喜欢我的工作。

同学们,做你们喜欢的工作。要是你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让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更漂亮,那你真是糊涂了。

有一次,我去做一个演讲,来接我的是一个 28 岁的哈佛大学的学生。我听他讲完了他的工作经历,觉得他很了不起。

我问他:“以后你有什么打算?”他说:“等我 MBA 毕业后,可能先进一家咨询公司,这样能给简历增加一些分量。”

我说:“你才 28 岁,已经有这么漂亮的工作经历了,你的简历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还接着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觉得有点像年轻的时候把性生活省下来,留到岁数大的时候再用吗?

或早或晚,你们都应该开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我觉得我说的话,大家都听明白了。各位毕业之后,挑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别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

时间久了,你的喜好可能会变,但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早晨你会从床上跳起来。

我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为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说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骚扰他。回到奥马哈后,我做了三年股票经纪人,一直给格雷厄姆写信,告诉他我发现的投资机会。

最后,我终于得到了机会,在他手下工作了一两年。那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总之,我做的工作始终都是我喜欢的。

你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该做什么工作,这样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很开心,能学到东西,能充满激情。每天会从床上跳起来,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或许以后你喜欢的东西会变,但是现在做你喜欢的工作,你会收获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资是多少。不知怎么,扯得有点远了。

总之,如果你现在有1块钱,以为将来有2块钱的时候,自己能比现在过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错了。你应该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别以为赚10倍或20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带到沟里去。

在不该借钱的时候借钱,或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做自己不该做的事,将来都没地方买后悔药。

Q2:您喜欢什么样的公司?


巴菲特:我喜欢我能看懂的生意。先从能不能看懂开始,我用这一条筛选,90% 的公司都被过滤掉了。

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好在我懂的东西足够用了。世界如此之大,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公众持股的。所有的美国公司,随便挑。首先,有些东西明知道自己不懂,不懂的,不能做。

有些东西是你能看懂的。可口可乐,是我们都能看懂的,谁都能看懂。可口可乐这个产品从 1886 年起基本没变过。可口可乐的生意很简单,但是不容易。

我不喜欢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会招来竞争对手。我喜欢有护城河的生意。我希望拥有一座价值连城的城堡,守护城堡的公爵德才兼备。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来十年后会怎样,我不买。一只股票,假设从明天起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门五年,我就不愿意持有了,这样的股票,我不买。

我买一家农场,五年里没人给我的农场报价,只要农场的生意好,我就开心。我买一个房子,五年里没人给我的房子报价,只要房子的回报率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就开心。

人们买完股票后,第二天一早就盯着股价,看股价决定自己的投资做得好不好。糊涂到家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格雷厄姆教给我的最基本的道理。

买的不是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只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买的价格不是高得离谱,你的收益也差不了。投资股票就这么简单。要买你能看懂的公司,就像买农场,你肯定买自己觉得合适的。没什么复杂的。

这个思想不是我发明的,都是格雷厄姆提出来的。我特别走运。19 岁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对股票感兴趣,11 岁时第一次买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势图、看成交量,做各种技术分析的计算,什么路子都试过。

后来,我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书里说,买股票,买的不是代码,不是上蹿下跳的报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转变到这种思维方式以后,一切都理顺了。道理很简单。所以说,我们买我们能看懂的公司。

在座的各位,没有看不懂可口可乐公司的,但是某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呢,我敢说,在座的各位,没一个能看懂的。

今年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我说要是我在商学院教课,期末考试时,我会出这样的题目,告诉学生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信息,让他们给这家公司估值。哪个学生给出了估值,我就给他不及格。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好投资。必须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们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们都能看懂。


Q3:能否讲讲您在商业中犯的错误?

巴菲特:对于我和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来说,我们犯过的最大的错误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该做的没做。

在这些错误中,我们对生意很了解,本来应该行动,但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就在那犹豫来犹豫去,什么都没做。

有些东西我们不明白就算了,但有些东西是我们能看明白的,本来可以赚几十亿、几百亿的,却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了。

我本来可以买微软赚几十亿,但这不算数,因为我一直搞不懂微软。但是医药股,我本来是可以赚到几十亿的,这些钱是我该赚到的,我却没赚到。

当克林顿当局提出医疗改革方案后,所有的医药股都崩盘了。我们本来可以买入医药股大赚特赚的,因为我能看懂医药股,我却没做这笔投资。

至于各位能看到的错误,几年前我买入美国航空优先股是个错误。当时我手里闲钱很多。手里一有闲钱,我就容易犯错。

查理让我去酒吧喝酒去,别在办公室里待着。但我还是留在办公室,兜里有钱,就做了傻事。每次都这样。当时我买了美国航空的优先股。没人逼我,是我自己要买的。

现在我有一个 800 热线电话,每次我一想买航空股,就打这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人会安抚我。我说:“我是沃伦,又犯了想买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们说:“继续讲,别停下,别挂电话,别冲动。”最后那股劲就过去了。

我买了美国航空以后,差点把所有钱都亏进去,真是差一点全亏了。我活该亏钱。

我买入美国航空,是因为它是一只很合适的证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对所罗门的投资也一样。我根本不想买它的生意,只是觉得它的证券便宜。这也算是一种错误。

本来不太喜欢公司的生意,却因为喜欢证券的条款而买了。这样的错误我过去犯过,将来可能还会犯。最大的错误还是该做的没做。

我想告诉大家,人们总说通过错误学习,我觉得最好是尽量从别人的错误里学习。不过,在伯克希尔,我们的处事原则是,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我有个合伙人,查理•芒格,我们一起合作 40 年了,我们从来没红过脸。我们对很多东西看法不一样,但是我们不争不吵。

我们从来不想已经过去的事。我们觉得未来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何必对过去耿耿于怀。不纠结过去的事,纠结也没用。人生只能向前看。

你们从错误里或许能学到东西,但最重要的是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生意。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样,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听别人的消息买了自己毫不了解的股票,犯了这样的错,你需要反省,要记得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

你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就应该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我要用每股 55 美元的价格买入 100 股通用汽车,理由是……”自己要买什么,得对自己负责。一定要有个理由,说不出来理由,别买。

是因为别人在和你闲聊时告诉你这只股票能涨吗?这个理由不行。是因为成交量异动或者走势图发出了信号吗?这样的理由不行。你的理由,一定是你为什么要买这个生意。我们恪守这个原则,这是本•格雷厄姆教我的。


Q4:和身处华尔街相比,住在偏远的小城市有什么好处?

巴菲特:我在华尔街工作过一两年,我在东西海岸都有朋友。我喜欢拜访他们。每次和他们见面,都能得到一些灵感。

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

在任何类似市场的环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响,做出过激的反应,华尔街是个典型的市场环境。在华尔街,你觉得每天不做点什么都不行。

钱德勒家族花了 2000 美元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选中了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了,该做的事就是不做别的。1919 年都不应该卖,但是钱德勒家族后来把他们的股票卖了。

你该怎么做呢?一年找到一个好的投资机会,然后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在一个人们每五分钟就来回喊报价的环境里,在一个别人总把各种报告塞到你面前的环境里,很难做到持有不动。华尔街靠折腾赚钱。你靠不折腾赚钱。

要是在座的各位每天都相互交易自己的投资组合,所有人最后都会破产,所有的钱最后都会进到中间商的口袋里。

换个做法,你们都持有一般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50 年里你们都一动不动,最后你们都会很有钱,你们的券商会破产。

券商像这样一个医生,他让你换药的次数越多,他赚的越多。他要是给你一种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笔买卖,一笔交易,然后就没了。如果他能让你相信每天换各种药吃对健康有益,这对他有好处,对卖药的有好处,你会亏很多钱。你的身体好不了,还会破财。

任何刺激你瞎折腾的环境,都要远离。华尔街无疑就是这样的环境。

我回到奥马哈之后,每半年都去大城市一次。我每次都列一个清单,把自己要做的事写下来,比如要调研的公司等等。这些路费都没白花,该做完的事,做完了,我就回到奥马哈思考。


Q5:请讲讲您对分散投资的看法?

巴菲特:这个要看情况了。如果不是职业投资者,不追求通过管理资金实现超额收益率的目标,我觉得应该高度分散。

我认为 98% 到 99% 的投资者应该高度分散,但不能频繁交易,他们的投资应该和成本极低的指数型基金差不多。只要持有美国的一部分就可以了,这样投资,是相信持有美国的一部分会得到很好的回报,我对这样的做法毫无异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么投资是正路。

如果想积极参与投资活动,研究公司并主动做投资决策,那就不一样了。

既然你走上研究公司这条路,既然你决定投入时间和精力把投资做好,我觉得分散投资是大错特错的。那天我在 SunTrust 的时候,说到过这个问题。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你拥有的生意不应该超过六个。

要是你能找到六个好生意,就已经足够分散了,用不着再分散了,而且你能赚很多钱。

我敢保证,你不把钱投到你最看好的那个生意,而是再去做第七个生意,肯定会掉到沟里。靠第七个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少,靠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多。

所以,我说任何人,在资金量一般的情况下,要是对自己要投资的生意确实了解,六个就很多了,换了是我的话,我可能就选三个我最看好的。

我本人不搞分散。我认识的投资比较成功的人,都不搞分散,沃尔特•施洛斯是个例外,沃尔特的投资非常分散,他什么东西都买一点,我说他是挪亚,什么东西都来两个。


Q6:如果能重新活一次,为了让生活更幸福,您会怎么做?

巴菲特:希望我的回答,大家听了不会觉得不舒服。要是我重新活一次的话,我只想做一件事,选能活到 120 岁的基因。

我其实是非常幸运的。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觉得可能会对各位有启发,所以花两分钟时间讲讲。

假设现在是你出生前 24 小时,一个神仙出现了,他说:“孩子,我看你前途无量,我现在手里有个难题,我得设计你出生后生活的世界,我觉得太难了,你来设计吧。

你有 24 小时的时间,社会规则、经济规则、政府规则,这些都给你设计,你还有你的子孙后代都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生活。”

你问了:“我什么都能设计?”神仙说:“对,什么都能设计。”你说:“没什么附加条件?”

神仙说:“有一个附加条件。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后是黑人还是白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身体健壮还是体弱多病,是聪明过人还是头脑迟钝。你知道的就一点,你要从一个装着 58 亿个球的桶里选一个球。”

我把这个叫娘胎彩票。你要从这 58 亿个球里选一个,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大的决定,它会决定你是出生在美国还是阿富汗,智商是 130 还是 70。选出来之后,很多东西都注定了。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觉得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很好地看待社会问题。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选到哪个球,所以在设计世界的时候,你会希望这个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你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你会希望这个世界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将来你的子孙后代能越过越好。

在希望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有的人手气太差,拿到的球不好,天生不适合这个世界的体系,你希望他们不会被这个世界抛弃。

我天生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我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分配资金的天赋。这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我们都被困在荒岛上,永远回不来,我们所有人里,谁最会种地,谁最有本事。我再怎么说我多擅长分配资金,你们也不会理我。

我赶上了好时候。盖茨说,要是我生在几百万年前,早成了动物的盘中餐。他说:“你跑不快,也不会爬树,什么都不行,刚生下来就得被吃了。你生在今天是走运。”

既然我运气这么好,我就要把自己的天分发挥出来,一辈子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交自己喜欢的人。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共事。

要是有个人让我倒胃口,但是和他走到一起,我能赚 1 亿美元,我会断然拒绝,要不和为了钱结婚有什么两样?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钱结婚,要是已经很有钱了,更不能这样了,你们说是不是?我不为了钱结婚。

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生活,只是不想再买美国航空了!

看到这里的朋友应该知道了,想要完全复制巴菲特的交易是完全不可能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你们的风险偏好类似,投资风格也差不多,你能保证自己的操作跟巴菲特完全同步吗?要知道在投资这一块,买卖的时机稍有偏差,收益可能就天差地别了。

所以不要想着投机取巧,靠运气赚来的钱,终归是会凭实力亏回去的。真想靠理财投资赚钱,建议大家先培养好自己的理财投资思维,把基本的一些理财知识学好再实操。

更多精彩, @贝勒爷 精通四国语言的国际注册会计师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单纯说投资买股票这点,能不能复制巴菲特,取决于自己是否有钱。

如果有足够的钱,可以通过直接买伯克希尔的股票“抄作业”。

如果没有足够的钱,那么只能按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思维方式选股票和避险,但操作空间上肯定没有“家里有矿”的巴菲特那样大(像购买各种每一股价格几百美元的高价股和投资海外市场等等)。

而且,巴菲特的资金量级,可以导致有些时候他的投资会“自我实现”(即投什么什么赚),类似《西虹市首富》里的王多鱼投资股市的效应(并不是王多鱼投资水平真的多高,而是他的资金可以造成一定的“利好消息”,助推股价提升),而巴菲特在资本市场上是放大了很多倍的王多鱼。

同时,巴菲特的资金量级,可以保证他投资的稳定性、长期性和全面性,即便面对大风大浪,也家大业大耗得起,甚至化危机为转机,在熊市里埋下日后在牛市赚大钱的伏笔,布局未来,而大多数人的资金量级决定了不能保证自己的大部分钱用来纯投资,遇到危机大多只能割肉甚至清仓,这也是难以抄作业的根本。

另外,巴菲特的成功,也在于美国上世纪后半段的大发展,身处在一个超级大国的成长期,又颇有家资,其本人也具备投资天赋和商业嗅觉,三重“利好”加一起,才是巴菲特成功的全部。

在中国,如果未来一个世纪都是中国的上升期的话,那么大部分能长期持有中国指数基金和几个优质国内企业股票的投资者,虽然因为投资本金少的原因,大多无法复制巴菲特“世界首富”的成绩,但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基本还是有保证的。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伯克希尔哈撒韦270759.00美元一股,你想复制你买得起吗?


user avatar   xun-xiao-q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巴菲特亲自答过。

亚马逊CEO贝佐斯问他:“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事实上我99%的财富都是50岁以后才取得的。”

————————————————————————————————

正经来答:

首先,美国证监会(SEC)规定,管理股票资产超过 1 亿美金的机构,需要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 45 天之内,向证监会提供自己这个季度末的股票持仓报告。因此这些公司,都只在规定的 45 天里的最后几天发布,没有人愿意那么早就把所有仓位都告诉你。

其次,SEC 规定,机构只需提供持有的股票仓位信息,并不需要提供卖出的信息。你只能看见他买了什么,以为他是看多某只股票而跟随,实际上他可能是想赚价差,你买进去不久就被割了韭菜。

另外,由于提供的信息只是股票的仓位,不包括大宗商品,债券和衍生品等其他金融产品。所以如果它买金矿企业股票,卖金子期货,上涨下跌都不怕,只赚企业成长的钱。而你就只能看到它买了股票。如果只能跟着买股票,会无形中放大自己的风险。他其实是有对冲操作的。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fen-nu-de-si-ji-d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我使用伊森时:卧槽太惨了,别虐了别虐了,手疼,心疼……

当我使用克里斯时:卧槽能用克里斯!?哈哈哈哈吔屎啦怪物们!你们的苦主爸爸来啦!!!


user avatar   da-tou-4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一句话不说,就消失十天。被辞退,是不需要赔偿的。你请了假,公司不批,你强行休假,公司辞退,是需要赔偿的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相关话题

  炒股对一个准大学生来说,能作为一个兴趣爱好吗? 
  炒股十年以上的老股民,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新韭菜小白的? 
  在股市中挣了钱后花掉奖励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普通人靠上班和靠炒股,哪个更容易实现阶级向上跃迁? 
  你身边真的有炒股赚大钱的人吗? 
  有个荐股群每天晚上都短信通知带领建仓了某个股票说第二天会高开出货,第二天的确高开5点以上是怎么做到的? 
  炒股为什么十个人里面九个人都是亏? 
  为什么不买农业银行股票? 
  怎样炒股可以做到1赚2平而不7亏? 
  为什么身边炒股的同事、朋友不愿意推荐股票给股市新人的我?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广州多家银行严查购房首付来源,找父母借,也要倒查半年?
下一个讨论
现在年轻人普遍都很累吗?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