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让金庸写《大唐双龙传》的话会发生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bu-fu-ze-ren-xia-b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金庸驾驭不来这种超大长篇的连载文,黄易自己原本也是想写100卷,结果因为销量之类的原因,根本没有写那么多。

原本金庸写天龙八部,就是想创新作品,八个故事、八个主要人物连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别的作家也尝试过类似的设定,比如古龙的七种武器那种小短文,或者温瑞安四大名捕那种系列文。只不过没往一部作品里塞,这种类型写在一部里很难塞得下。

实际上金庸只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整个天龙八部,就是乔峰的身世、段誉的身世、虚竹的身世构成的。为了贴合原本的主题,他给改成了八个不同的角色化身,稍微有点特征的就是天龙八部了。

严格来说只是套了个人设,讲了个主题故事,剧情还是老金的原创剧情,和佛教典故、佛经故事本身的天龙八部,没有什么关系。

大唐双龙传其实也是三个人的故事,主角寇仲、徐子陵,加上一个跋锋寒。【跋锋寒微笑道:“国家民族只是纷乱的来源。对我来说,国界无非人为的游戏,它也不会恒久存在的。真正值得关心的只有先人遗传下来的文化。”】

这种异族人物的经历,金庸的确写不好,黄易也没写好,只能说流于设定,经历一片空白,难以被认同。

再说杨康认金、郭靖捐躯、赵敏投明、乔峰自杀、韦小宝看开。这种人物本来就不好写,写起来吃力不讨好,老金特别好名声,他有笔力写,也不想写了,写了还会被某些三观斗士,当成是突厥奸。

第二,大唐双龙传不是金庸那个时代风格的小说,和金庸本人的价值观有不少格格不入的地方。

整个黄易的书籍,每个人或者绝大部分主角,都默认了这么一个世界观:【你还年轻,脑袋充满幻想,幸好多打两场仗,你便会更明白这个道理。特别是牵涉到国与国间的利益,更找不到成王败寇外的道理。谁没有自己的大道理?最后还不是由实力来决定。

所以老黄刻画的人性,不是老金那个风格的,仙子也不出尘、高人也不出尘、和尚也不避世,老黄甚至积极赞颂这种行为,觉得它是摆脱了形式主义,这个不得不说是时代的差异。(这个思想和积极进取的行为,也为他笔下的人物招了不少黑)

黄易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金庸笔下的高手,一定不会带有这种特色,绝对是美化、理想化、神圣化的。要是换成黄易来写丘处机,估计是历史上原版的,为了宗门游走于世俗权贵,整个全真教也会更加复杂。

换成金庸来写宁道奇,恐怕不会搭理师妃暄什么事情。四大圣僧和佛门也不会给她当打手,倒是有可能为了碧秀心,还有佛门和魔门那些年结下的仇怨之类的动动手。

而且老金和老黄的对于宗教和思想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他来写大唐双龙传会很别扭。

先说对于宗教的思想:

老金特别崇尚佛教,写这种大家各自立场的纷争,只会变成天下武功出少林,按照他老年的想法,什么逍遥派、九阴九阳,最好都给它源头是少林,佛法点化就威力强大。【空闻道:“善哉,善哉!幽魂不须超度。人死业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家行法,乃在求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

老黄虽然对佛教也蛮感兴趣,但是也就当中作众多宗教思想当中的一种,对于宗教的看法,更接近于现代人,有赞同也有批判,老黄写的这种话,老金绝对是不会说的,因为在金书当中“佛教=超脱”。

【伏难陀正容道:“任何一种宗教思想,在发展至某一程度,均会变成一种权威,不容任何人质疑。】【我石之轩比他们任何一个更出色当行。我曾企盼宗教能提供我在这困笼般的人生一个出口,最后发觉那只是另一种自我麻醉的沉迷。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无比孤独的滋味,子陵明白吗?”】

虽然老黄人为设定了一个破碎虚空,作为武侠人物的目标,文章没写够卷数,随手草草安排心灰意冷的老石出家了,但本质上老黄写佛教,对于超脱只是一种手段,不是什么唯一途径,主角也可以借助道家或者魔门的思想武功寻求超脱。

再说关于思想斗争:

老金的观念始终是传统文人观念,哪怕写了鹿鼎记也是如此,结党斗争不是好事情,思想斗争,更是暴露出人性的丑恶嘴脸,康熙也是会因为君权疏远友情的。只不过从渴望逍遥隐居,变成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你让金庸来写徐子陵这种人设,应该会和黄易差很多,或许是更高一筹的隐士,但是政治思想方面表现不足,容易变成黄药师式冷傲+令狐冲式隐士,没有徐子陵那种淡然、冷傲的感觉。

让金庸来写寇仲这种寻求自我价值,去争霸天下的角色,他会写的难看,甚至有可能拿来给一代名君李世民当垫脚石。但李世民更接近于历史原版,千古一帝。

即便是集金庸大成者韦小宝,除了偶尔有点情怀和侠义,大部分时间也只是消极过日子的享乐主义,感悟不了这么一个人生道理:【河水温柔地拍打着夜航的船体,明月斜挂天上,寇仲忽感到无比的轻松,生命再次充盈着迷人的意义。人生便是不断的争取,管他到头来是痛苦还是快乐。】很多爽文被诟病没有内核,大多也是因为如此。

他们肯追随我,是信任我寇仲,信任我不但不会出卖他们,更会领他们统一天下,成就千古不朽之业,留下传颂百世的威名。

老金对这种追求的情怀和感慨,恐怕是敬而远之的。

老金虽然文笔看似是冷眼看世界,但本质还是很热心的,对于思想斗争,不怎么推崇成王败寇那一套,相对来说比较文人墨客的理想。而老黄的思想是完全相反的,更加接近于现代人对于一个文明的生存、不同思想斗争的理解。

想斗争指的是主流的慈航静斋和被边缘化的魔门的斗争,我记得黄易原话是武功、江山都可算作是道统之争的延续。

时代是不同的,魔门也在不断变化。整个魔门从师妃暄口中为了思想斗争不顾民族大义,再到祝玉妍身死,婠婠独木难撑,远走高飞,产生新想法,试图与石之轩尝试最后一搏。真正失败了之后,亲手走另外一条路线培养女皇和佛门代表。

【婠婠“噗哧”一笑,白他一眼道:“人家子的事,只因师命难违。现在人家可以当家作主,当然是另一番可令徐公子满意的新人事、新作风。】

【武曌微笑道:“这是你们魔门中人的通病,以为儒家之言,只属无病呻吟。不知从治国来说,儒家的礼乐正是最高明的君王权术,其核心就是辨明尊卑等列。严持名分,使高下、贵贱、尊卑不相逾越。礼乐通过法律的形式,使国家的等级制度不仅在政治上,还在文化道德上固定下来,威慑人心,达到巩固国家和皇权的根本目的。”】

【龙鹰一震道:“圣上说得对!为何我从未曾考虑过这方面?”武曌见他虚心受教,欣然道:“因为你们不屑一看。”龙鹰心忖,正因武曌识见超越魔门,故能把国家管治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她的师尊,当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当年笑傲江湖剑宗、气宗的斗争没有结果,落得个人才凋零。而魔门的的确确走出来自己的路线,世俗化了很多。披上世俗的儒家、佛家的皮,保留的就是保留它那一套成王败寇的理论。

女帝要删掉那些天魔策害人的地方,让魔门真正意义上成为圣门。她们师徒甚至觉得魔门中人不配保存天魔策,清理门户、赶尽杀绝,有别于倚天屠龙记新修版那种明教行为守则,也有别于令狐冲那种管他什么剑宗、气宗的。

我觉得的确是写出来两个时代思想的不同,你说是走修正主义,好像也没错?

寇仲这种拿天下、军队、百姓,证明自我的方式,在金庸看来,可能是悲壮版本的李自成?

【寇仲双目神光迸射,语气却出奇的平静,淡淡道:“我要证明给自己看,她的看法是错的。而此亦是这个争天下的游戏最逗人之处。我知你不满你不满视争天下为游戏,但在我而言,生命本身亦不过是游戏一场,并不存在尊重与否的问题。只有当作是游戏,我才可以玩得有声有色。”】

他首次感到生命再不属于他个人所有,因为任何一个错误,包括眼前大规模的行军,牺牲的决不只是他一个人。成为少帅军最高领袖,再不能像以前般妄逞英雄,他甚至要把一向最注重与徐子陵的兄弟之情也放在次要的地位,凡事都以少帅军的荣辱利害为主,这想法令他生出不寒而栗的感觉。】

【师妃暄平静答道:“当你为争取皇帝宝座为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时,会为此做出个人的任何牺牲,唯一分别只有你当皇帝的目的是为满足一己的野心,还是为天下万民着想。妃暄可以狠心杀你,正因我为的是百姓苍生,可为此作个人的任何牺牲,包括永远不能进窥天道,又成终生歉疚。”】

我一直很好奇,黄易笔下的皇帝,究竟是思想的棋子,还是操纵思想的棋手?二者兼而有之吧!反正既然是拿人来体现思想的斗争,人就会不可避免的符号化、思想化,我是感觉到了。

寇仲的毛病,黄易自己写了,就是没有明确的纲领和实行,凭借主角光环自己在搞,想到什么就搞什么,加上没有相应的谋士、武将班底,的确有宋家的支持,也有对百姓好点的理想和策略,但是对比李世民怎么看都像是草台班子。

【寇仲正容道:“其实我是想到另一个问题,就是若要争天下,必须先有一套完美的思想,使别人有所适从,这包括了完整的计划、理想,至乎日后权力分配和统治的方式,这就叫做旗帜鲜明。否则只像那四大寇般,上上下下都不知自己在干甚么。”】

借用是大臣的话来说,金庸写的是讽刺政治,黄易写的是赞美政治,我个人觉得看这两个不同的故事就好了。

黄易笔下经常写卷入漩涡当中,说是出于固执也好,谁说实现自我价值也好,说是绿茶也好,说是被洗脑了也好,师妃暄和婠婠都是选择继续下去,在这条道路上,李世民也继续下去,而寇仲选择放弃。

我觉得金庸写乔峰是因为他两难境地,不会强行处理让寇仲去死,放弃争斗,黯然隐退比较符合。而且主角武力值明显高于李唐,就像张无忌一样不用担心被皇帝清算。

金庸反而比较擅长写同一个门派的内斗,一种思想的分歧路线。无论是华山派剑宗、气宗,还是日月神教的教主问题。不出意外,主题会是魔门两派六道的勾心斗角,佛门和道门的貌合神离。

他也不喜欢正面描写,喜欢埋伏笔和写背景、细节,类似于这种话,金庸是很难直接透过主人公的口中说出来的:

【寇仲默然半晌,然后忽有所悟的道:“你这番话很有意思,说到底,人世间的所有纷争,都可算是一种思想的斗争。”顿了顿续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希望别人接受,斗争亦从而展开。像李小子便有李小子的想法,我寇仲也有自己的一套。谁人成功,另一方不管服或不服,都要接受对方的一套,否则便要被消灭。当然这是指大家目标相同而立场不同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否则就像你和我般,河水永不犯井水。”】

【而在这血肉横飞的残酷战场上,他唯一该做的事就是予敌人最致命的打击,心中不能有丝毫仁慈。】

总体上来说,金庸有点曹雪芹式文人的清高和目下无尘,没办法欣赏一群人为了不同理念的对与错,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斗争,甚至他如果处理慈航静斋和魔门的斗争,直接会以命运之手的名义,对他们进行讽刺,给一个作茧自缚、好梦成空的结局。

一群人机关算尽、鸡飞狗跳,反而是一个不知名的武氏女子,在与各大派系毫无关系的情况下,最终夺得了江山社稷。而且很大概率,寇仲不是为了子陵和自己放弃天下,而是经历了乱世风云、种种磨难,被宁道奇感化和觉得争端、杀戮没有意义,跟着基友一起归隐了。

第三,黄易的很多角色和金庸很多角色的爱情观,完全不同。

正确来说,应该叫理智与情感。老黄笔下的爱情,除了某些颜色的描写、某些特例之外,一般都是脑子和脑子在谈爱情、思想和思想在作斗争。爱你是一回事情,杀你是另外一回事情,跟不跟你在一起,也是另外一回事情。

老黄在众多男男女女们面前,亲自摆了一道进门的门槛,“追求天道=看破感情”,“爱上一个人=心境有破绽”,这个应该是源自于还珠楼主的设定。搞得一堆角色纠结来纠结去,大多数人面对爱情都是很残酷的,宁可要天道,也不要爱情大有人在。

因为理智和情感挣扎,搞得自己有毛病,别人也不痛快是常有的事情。也有浪翻云和怜秀秀那种现实、合理版西门吹雪和孙秀青的爱情。

老金本人对他笔下女主的评价是这样的,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盈盈也是“隐士”,她对江湖豪士有生杀大权,却宁可在洛阳隐居陋巷,琴箫自娱。她生命中只重视个人的自由,个性的舒展。这个姑娘非常怕羞腼腆,但在爱情中,她是主动者。

上面那段话和任盈盈的塑造,证明金庸能写得好石青璇这个类型,而且非常不喜欢师妃暄这个类型。可能给徐子陵来一个幡然悔悟,觉得师妃暄一点也不可爱,完全就是一个交际花,两个人还是走笑傲江湖的路线。

如果金庸来写大唐双龙传,除了石青璇之外,一干女性角色,尤其是政治女角色会毫无魅力,而且自带恋爱脑的debuff,沈落雁会变成个典型的贤内助。祝玉妍会变成李莫愁、何红药那种金式怨妇,魔门各种残人嗜杀的人物,都会编织一个悲惨的背景。

更别说魔门“选种”的残忍手段,慈航静斋的“以身饲魔”,老金来写的话,指不定要借由主角的口吻大肆批判一顿,然后表示怜悯她们。但老黄写人物一般都很冷静,就算是被洗脑了也不能怎么样,你该实现还是得实现去,该自己顿悟还是得顿悟。

【你可知道,冰云并没有半点怪责你。只有你的小冰云才明白你的伟大,明白你为武林和天下众生所做出的牺牲,只有你才可将大祸推迟了二十年,现在至少有了个浪翻云。】【若不是秀心师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伟大情操,以身试魔,这天下已给石之轩弄得天翻地覆,魔长道消。】

【朕已很久没有如刻下般的情怀,有时朕更怀疑自己并不是人,只是执行圣门使命的人偶。”】【朕已大致上完成圣门的梦想,做不好的部分,亦有邪帝补救。现在好该轮到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师尊呵!你会为明空现在的成就而欣慰吗?】

第四,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

同样是主角带一堆人,伏击一堆人的场景:

黄易写的【蹄声轰传峡谷,愈趋响亮,使本已绷紧的气氛更为凝重。藏在一片长于山坡密林内的寇仲却是出奇地平静,因整个战场都在他掌握之内,一切都依他的摆布进行和发生,无有例外。(省略一小段心理描写)】

【旁边的洛其飞低呼道:“来啦!”寇仲冷然注视,契丹马贼现身峡口,风驰电掣的策骑奔上峡口外的古道。(省略一小段心理描写)】

【此时大半马贼已走出峡谷,忽然前头的十多骑先后失蹄,翻跌地上。埋伏在两边新编入少帅军的骆马帮众同声发喊,在战鼓打得震天剧响中,两边林内的箭手同时发箭,取人不取马,契丹马贼纷纷坠地,乱成一团。】

金庸写的【听得山下号角响起,元军两个千人队分从左右攻上山来,山坡崎岖,蒙古小马却驰骋如飞,长矛铁甲,军容甚盛。待元军先锋攻到半山亭边,张无忌一挥手,烈火旗人众从两侧抢开,伏在草中。待敌军二千人马又前进百余丈,辛然一声呼哨,喷筒中石油射出,烈火忽发,都往马匹身上烧去。群马悲嘶惊叫,一大半滚下山去,登时大乱。】

金庸对于战争的场面,风格还是很古典小说的描写,而黄易往往穿插一点心理描写、战前思考,画面感定格感也比较强,心理描写的代入感也很强,如果金庸真的写大唐双龙传,文笔会更好一些。但是感官上应该会难看很多,精彩程度应该会削弱很多。

武侠小说的确是成人童话,各大名家们为了保住主角不被虐死,剧情安排上可是煞费苦心的,虽然有人觉得是开挂。

至于不同的风格,欣赏和赞同与否,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就像有人觉得古龙装逼,梁羽生古板,温瑞安猎奇,黄易爽文,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红楼梦真的很好看,金庸小说也真的很好看,可是其他小说也很好看,真的没有必要所有的名著都要像红楼梦,也没有必要所有的武侠小说都要像金庸。

———————我是一条更新的分割线——————

真的有人觉得作家的价值观,对于创作任何的作品都没有影响?赵处女的人设和剑神阿青,没有区别吗?日月神教、神龙教教主和历史原型,不足以说明吗?非要看金庸版的大唐双龙传,去看看连城诀,大致类比成金庸版的基督山伯爵就行了。

金庸的历史和价值观,很多人讨论过,我不想过多赘述。

我还是坚持我上述的观点,不同作家创作不同的故事,作品内核和思想是会改的,我以为看看那些年,被改编得奇奇怪怪的金庸剧就知道了。还是真的有人觉得,金庸亲自来写,可以保留黄易所有优点,摒弃所有缺点?

如果金庸来写大唐双龙传,很多人物的价值观,会偏离黄易描写的方向。金庸写连载超大长篇,会改写成一个全新的故事,但是金庸有个好处,就是他会一直修书,完善他的新故事和新人物,人物会渐渐变得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总体文笔会好很多。

默默吐槽一下,有些书迷想要看的,恐怕不是金庸来创作大唐双龙传,而是金庸来修订吧?

我还是希望保留黄易的风格,他自己来修订,上面之所以举了红楼梦的例子,是因为红楼梦修改了很多次。

下面更新的,都是这个基于观点,还有对于黄易的吐槽,不想看的可以不看了。

【令狐冲握住她手,柔声道:“到这时候,难道你还信我不过么?”盈盈凄然一笑,道:“信得过。”隔了一会,幽幽的道:“只是我觉得,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在武林中名气越来越大,往往性子会变。他自己并不知道,可是种种事情,总是和从前不同了。东方叔叔是这样,我担心爹爹,说不定也会这样。”

【令狐冲微笑道:“你爹爹不会去练《葵花宝典》上的武功,那宝典早已给他撕得粉碎,便是想练,也不成了。”盈盈道:“我不是说武功,是说一个人的性子。东方叔叔就是不练《葵花宝典》,他当上了日月神教的教主,大权在手,生杀予夺,自然而然的会狂妄自大起来。”】

【令狐冲道:“盈盈,你不妨担心别人,却决计不必为我担心。我生就一副浪子性格,永不会装模作样。就算我狂妄自大,在你面前,永远永远就像今天这样。”】

上面这个还不是金庸特别出彩的水平,也不算是点睛之笔,算是男女主角的一般性对话,大体上令狐冲显得温柔了点,还有点言情感觉,但是没什么太大的违和感,就是令狐冲和任盈盈相处的感觉。

金庸的大多数人物说话的时候,不管是配角还是主角,全都是娓娓道来,都是那个人应该说的话,语气化、生活化、情景化。而黄易这种一般性对话,很多时候,全部都像是在交代剧情,看得我槽点满满,尴尬无比。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明明不同的人说话,你也知道是不同的,但是他们说话都是一个调调,简直是一个模板雕刻上去的。

黄易到底写女人,写了多少个人家、奴家,上到师妃暄、婠婠这种性格完全不同的妹纸,下到每一个路人甲,全都是这么个语气说话。黄易上到石之轩,下到邢一飞,他写男人到底写了多少个本人,也全都是这么一个语气说话。

【xxx笑道:“姑娘手中之剑虽然厉害,但有多少斤两,恐怕你我都心知肚明,你要宰我xxx,便须立即动手,否则若让本人的手下追来,姑娘就痛失良机了。”xxx淡淡道:“xxx你既这么心切求死,我就玉成你的意愿吧!”】

这个对话风格,基本上可以代入黄易任意一个对立的男女,上面是宇文化及、傅君婥,然后开打起来。

【杜伏威冷冷道:“报上门派来历,看本人惹不惹得起你们。”】【那人大笑道:“本人邢一飞,乃伏骞王子的首席先锋将,比他早到一步,上官帮主请勿忘记了。”】【适才那个和寇仲交手的胡人道:“本人乃铁勒‘飞鹰’曲傲的第三门徒庚哥呼儿,寇仲今趟你送上门来,休想有命离开,上!”】【朝他们杀来的是骑兵部队,兵力在万人许间,领军大将狂喝道:“本人王君廓是也!寇仲你已走投无路,还不弃械投降?”】

黄易家调情的方式全是呆子,真的觉得放在石青璇身上很好?

【楚楚粉脸微红,狠狠横他一眼道:“又不是来找我,人家怎知道呢!”挣脱了他的纠缠,走了几步才回眸甜笑道:“素姐正在侍候小姐呢!呆子!”说罢以袖掩嘴,婀娜去了。】【尚秀芳甜甜一笑,柔情似水地道:“少帅明白吗?”寇仲一呆道:“明白甚么?”尚秀芳低首颈底道:“呆子!”】【石青璇容色平静,没有表示欢喜,没有表示不悦,美目淡淡扫视这两个在家门前的不速之客,最后来到小溪对岸,目光落往徐子陵脸上,露出一丝若月色破开层云的笑意,轻柔的道:“呆子!到今天才晓得来吗?”】

【美眸射出无比复杂的神色,微带嗔怒。没好气地横他一眼。露出矛盾的神色,迎速瞥了他一眼,垂下螓首。白了他一眼,玉掌按在他胸膛处,双目忽地射出锐利的神色,淡然道:“只要我掌心使劲,保证你寇仲小命不保,你害怕吗?”】【眼神变化,旋又叹了一口气,贴近少许,按在他胸口的手掌,变成支持她斜倾娇躯的凭藉,凑到他耳旁道。花容转冷,淡淡道:“你今晚留得性命再说!唉!我真弄不清楚你是聪明人抑或是大蠢材,一下子开罪了这么多强横的敌人。】

请问这些话的主语,换成婠婠有什么不同?然而,这是宋玉致。

【别过俏脸喜孜孜的道。微一错愕,接着双目透出笑意,横他一眼道。容色回复平静,凝望水瀑出处,淡然自若道。软弱地往他靠倚,“噗痴”娇笑,站直娇躯,白他一眼道:“说吧!快说!看我可忍受至甚么程度。”如花玉容现出苦恼的表情,娇躯剧震,粉脸血色尽褪,终别转娇体面向他,语调出奇的平静,道:“你怎能猜到的?”】

请问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是谁?答案是石青璇。

【石青璇又往他瞧来,秀眸深注的柔声道:“现在一切都没关系啦!徐子陵终于来了,虽是为尚秀芳作跑腿,总算来过,还哭过。”徐子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哪句能恰当的表达心底里的奇妙感觉,一阵比任何时候都要浓烈的温馨占据他全心全灵。】

上面那个话还是古龙写的好,按在楚留香身上很合适,也不是说石青璇和徐子陵不合适,而是描写水平的问题

因为这种千篇一律的懒惰描写,大多数的时候,黄易笔下的很多人物,都让人觉得可以理解思想,接受人设,但是缺乏情感上的共情。

【武曌大乐道:“师姐?真是悦耳动听,可惜只能在旁边无人时才可唤师姐。唉!朕已很久没有如刻下般的情怀,有时朕更怀疑自己并不是人,只是执行圣门使命的人偶。”】其实这句话当作黄易的自我吐槽看也不错。

有时候黄易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写很多人物感情不好就算了,强行设定成理智和情感,也就勉强接受了,偏偏给你来一堆黄色。诸如此类的毛病一大堆,有人批评他难登大雅之堂,不是没有道理的。

出身混混的徐子陵一副猎奇小屌丝心态也就算了,居然连浪翻云也这么写。纯粹是黄易的恶趣味,应该不会有人觉得这是艺术价值、丰富人物吧?

【徐子陵仍呆望着自己摊开的手掌,心中涌起奇妙的滋味,更晓得自己将永远忘不掉她指尖画在掌上的动人感觉。这尚是他首次和师妃暄的“亲密”接触。师妃暄微嗔道:“弄清楚了吗?”徐子陵终收起手掌,心忖假若此刻告诉她以后都不会洗手,她对自己这大胆的轻薄话会有甚么反应?这当然只能在心中想想聊以自慰,不会付诸行动。】

【浪翻云似乎回复昔日江湖猎艳的心情,吞咽一下口沫,暗赞干虹青不愧人间绝品,上官鹰血气方刚,难怪给她迷得晕头转向。不过以后两人的关系,经过今夜的事,恐怕很难继续下去。】

【浪翻云心想,这只是一个人尽可夫的女人,但她曾贵为帮主夫人,这两个因素一加起来,造成她非常特殊的身分,使他不由也感到茫然和刺激他想,如果我用剑尖挑开她的衣裳,她绝对不会有丝毫反抗。跟着却大吃一惊,怎么自己居然有这个想法?难道这两年多来压制着的情欲,经过今夜的冲激,蠢蠢欲动至不能压制的境地。】

你要说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欣赏不欣赏得来,是另外一回事情。关键不是写不好,完全是媚俗而自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换成日轻小说,就是媚宅。

举点黄易写得好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覆雨翻云。这段无论是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上面那些都不是一个水平的,我觉得金庸来写,可能语言上会有所优化,稍微古风一点,但是意境和场景应该是差不多的,可能不会那么有黄易的味道。

【风行烈缓步走进岳王庙的大殿里。一位雄伟如山的白衣男子背着他负手卓立,身子像枪般挺直。风行烈全身一震,在他身后十步处停了下来,哑声道:“师傅!”男子缓缓转身。一张英俊得绝无瑕疵的脸庞里,嵌着一双比深黑海洋里闪闪发光的宝石还明亮的眼睛,冷冷盯着风行烈道:“你还记得我是你的师博吗?”】

【风行烈脑海闪过厉若海对自己从少加以严格训练的种种往事,双腿一软,跪了下来,重重叩了三个响头。厉若海挺身受礼脸上不露半点表情,使人不知他是喜还是怒。风行烈站了起来垂手道:“风行烈背叛了邪异门、背叛了师傅,现在功力全失,希望师傅能赐与一死,也好过死在外人手上。”】

【厉若海仰首望往庙顶,看到了屋梁处有一个燕子留下的空巢,喟然道:“你消瘦了!”风行烈鼻头一酸,咽声道:“师傅……”再说不下去了。竟是位列黑榜的邪异门门主,‘邪灵’厉若海道:“燕子南飞了,明年春暖花开时便会飞回来,但我最看重的好徒弟,一去便没有回头。”】【风行烈仰天长叹,百感交集。】

再举一个关于大唐双龙传的例子:

一句话一个画面定格感,你能感到镜头是在层层递进的、不断转换的,而且视觉、听觉、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的转场都很自然,我觉得古龙来写会更加诗意、更加抽象化,但也不是黄易那个味道。

【行人车马骤然多起来。】【占大部分都是彪悍豪雄的武林人物,无不对两人偷偷行注目礼。】【街上酒楼与青楼林立,笙歌盈耳,车马喧逐,辉煌的灯火下长街亮如白画。】

【寇仲笑道:“阴癸派一向不肯见光,我们这样出现在城内最繁盛的大道,她们还能有甚么作为?”跋锋寒极目前方,油然道:“我仍未能忘怀昨夜师妃暄蓦然现身桥上的动人情景,只有仙女下凡差可比拟。今晚我们会否再有奇遇?”寇仲笑道:“守株待兔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咦!我的娘!”】

【两人同时看到在天津桥上,幽灵般俏立着有着绝世姿容的美女婠婠!在人潮中她是如此与世格格不入,虽站在那里,却似来自另一个空间。行人被她奇异的闲定和倾国的艳色所慑,都在偷偷看个不停。她不染一尘的赤足,更令人惊疑不已。深幽的目光,紧锁不断接近的两人。

【跋锋寒和寇仲分开少许,仰天长笑道:“其他人都给我跋锋寒滚开,我要与阴癸派的妖女决一死战。”】【宏亮雄壮的声音,一时响彻大桥两岸。】【跋锋寒向寇仲道:“你给我押阵!”】

“锵”!斩玄剑出鞘。】【跋锋寒大步踏上桥头,朝婠婠迫去。路人四散奔逃。一时杀气漫天,大战一触即发。】

【婠婠如梦似幻,像荡漾着最香最醇的美酒般的一双美眸,完全漠视四周因懔于气氛骇人而争相走逐避难的男女老少,只凝注着刚步上天津桥头、离她至少尚有百多步的跋锋寒身上,玉容静若止水。

这种黄易结合金古之后,自己家的写作手法、创作的人物,画面定格感强、平白、详细的打斗和战争场面,加一点千篇一律的黄式形容词,也不会显得突兀。内核是他自己对于思想争斗的探讨、历史、哲理、宗教、人生的看法,加上破碎虚空、历史武侠的题材,是黄易小说的魅力所在。

我始终觉得影响黄易小说评价的,不是因为很多人吐槽的,那些剧情bug。而是上面那一大堆缺点,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实在忍受不了,不看也无妨。

我写这个答案的目的,不是吹捧黄易写的如何如何好,而是我觉得其他几大家武侠小说作家的不足,不应该是简单打一个金式补丁,来解决一切问题。

写武侠小说是俄罗斯套娃吗?写一点自己的、不足的东西,自己不求新,不求改变,立刻照葫芦画瓢,仿照先辈好的去写?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写自己的东西就好,哪怕这里、那里不如先辈金庸,那也是创新的道路,哪怕古龙意向化,开始走火入魔了,我也依旧喜欢他。




  

相关话题

  不戒和尚的武功在笑傲江湖里面算什么级别? 
  洪七公曾说丐帮帮主要轮流切换净衣污衣身份,那么乔峰在污衣时期也会亲自讨饭吗? 
  金庸武侠里平民不算人,是写法的问题还是深层原因? 
  《辟邪剑谱》如果落入令狐冲之手,那么《笑傲江湖》的最终结局将会怎样? 
  古龙小说中最精彩的打斗篇章是哪段?求原文 
  很多读者认为岳不群是伪君子、大反派、坏到极致了,请问岳不群到底干了什么坏事? 
  如何评价《昆仑》中的梁萧? 
  今古传奇武侠版曾经出现过哪些经典?在他们的陪伴之下大家又度过如何的青葱岁月? 
  如果金轮法王和欧阳锋打起来了,会怎样? 
  第一次写网文小说,可以给个建议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没人杀蝙蝠侠?
下一个讨论
因为感觉到涉及到未成年,我把一个二次元群举报了,结果都骂我内鬼,这合理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