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曾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编写作者,叶老一生文学成就如何?你对他哪部作品有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xue-yan-b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5月15日,叶永烈去世,享年80岁。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以《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他还专注于纪实文学写作,著有《邓小平改变中国》与《四人帮兴亡》等。晚年开启长篇小说创作,著有135万字的“上海三部曲”。

  从20岁开始写作的叶永烈,笔耕近六十年,出版作品3500多万字,其中科普作品1400万字,纪实文学1500万字,分量最重,可算是他的“左右手”。

  20岁那年,叶永烈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中最年轻的作者,也是写得最多的一位。作为化学系毕业生,他包办了化学分册的绝大多数“为什么”,也为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和生理卫生分册撰写了许多篇目。在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971个篇目中,他写了300多个,拿到一笔当年堪称巨款的稿费,以至于1962年上门求亲时,就提着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礼物。

  尽管第二版和第三版《十万个为什么》受到外界影响,内容良莠不齐,但1980年发行的第四版,与同期的《上下五千年》一起,成为那一代青少年的必读书,卖出了3000万册。

  但相比群体创作的《十万个为什么》,更能让人记住叶永烈这个名字的是《小灵通漫游未来》。

  在书中,小灵通登上一艘开往未来市的气垫船,见到了未来市的种种科技,比如喷气式汽车,能下棋的机器人,还有老人身上的人造肺、人造肝脏和人造心脏,吃的是饭粒像珍珠的人造大米饭,西瓜大小的五香酱蛋,人造肉酱做成的肉丸。手上戴的是电视手表,看的是环幕立体电影,还有那部微型半导体电视电话机,跟如今的手机没有两样。天上有两个月亮,一个是真的,一个是人造卫星上的小太阳灯。人们已经可以控制天气,能够消云和降雨……

  这本书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创作完成,但直到1978年才出版,首印就达300万册。这是“文革”后诞生的第一本科幻小说,轰动全国。

  如今看来,这本书的文字和故事都有粗糙的一面,过于强调技术,也有当年“工业至上”的影子,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完全放飞的想象力,却是那个时代最匮乏,人们也最需要的东西。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尾声,叶永烈写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百年后、一千年后、一万年后、十万年后……未来市将变成怎样?这最新最美的图画,是靠我们用劳动的双手去绘制,也是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把它建设得更美丽,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这段如今看起来带着“土气”的话,当年却激起了无数少年的科学理想。

  叶永烈笔耕之勤,值得称道。即使“文革”期间遭遇冲击,也仍未放弃写作。

  这一代中国作家往往被动受困于成长经历的跌宕,无论知识体系与价值观,都多少存在先天不足。

  不过,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重要。因为叶永烈作为上世纪80年代科普启蒙者,已停顿于那个时空中,在记忆中熠熠生辉,永不会改变。

 毕竟,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人们可阅读书籍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增加,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叶永烈还在写作,可《小灵通漫游未来》打开的那个未来世界,却一步步在实现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毒吧……我前两天刚回忆过黑皮《十万个为什么》,结果今天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我是90后,其实对这位活跃在70 80年代的作家了解不多,但是他编纂的这一黑皮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人生路上的扳道工。而且随着如今的科普产业越来越偏向弱智化,这套书籍的价值越来越高。

这套书基本就是一系列打着儿童读物的扫盲工具、宗教破壁机、人生大百科、科技前沿资讯刊物……

一个面向6-10岁孩童的读物中出现了天体运行轨道的计算方法、物质基本粒子的划分和轨道运行方式、人体血管及神经节的分布、昆虫化学信息素对种群分布的影响、多倍体植物的育种方式、肺血吸虫在钉螺狮水域的发育形态及寄生方式、旱田作物混种方法及合理密植事项、宠物狗的品种选育……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6-10岁的孩子在阅读以上内容时不会有任何晦涩、僵硬、难以理解的感觉,文章描述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说,如果穿越到一个没有任何科学基础的时代去重建人类文明,那么这套读物是最适合零基础重建科学认知的工具。

正是这套工具,和以叶永烈为代表的一代科普作者,本着这样一种毫无藏私的科普态度,才造就了如今大众不会轻易去喝消毒液的科学素养。

当年桓温伐蜀,遇到一个生活在诸葛亮时期的百岁小吏,桓温便问他对诸葛亮时期的记忆,小吏感慨了一句:“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殁后,不见其比。”

如今,三年级掌握四位数加减已经成为超纲内容,我不得不杞人忧天一番:二三十年后的年轻人会不会也去喝消毒剂来对抗疾病?

知识是可贵的,传播知识的人更是宝贵的,愿这位知识科普者一路走好,也愿走近科学在未来无需复播。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一核电站员工以工作身份发表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观点,被另一名核电员工举报? 
  华语写作者里有哪些人被高估了? 
  如何评价作家萧红的一生? 
  如果要从四大名著剔除一本,你会选择哪一本?哪部作品可以补上?为什么? 
  如何理解有限单群分类定理? 
  如何看待那些《一本书读懂美国史》、《七天读完欧洲史》之类的历史通识读物? 
  有哪些比较小众的成语? 
  中国现在还能出现像李白、苏轼一样的大文豪吗? 
  溪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以及其更深的含义? 
  有哪些写往事恍然如梦的诗句?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荒木飞吕彦?
下一个讨论
能不能成立网文作者工会,来保护网文作者的权益?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