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会从mac转向Windows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文准备时不时来更新一下,现在算是一个不完全的列表


Update 1:

强烈推荐一个软件MacType! 简直神器啊。

为什么windows看上去比较山寨风?很大程度上在于字体。Mac的字体非常的圆润规整,到windows的话,一方面是界面不统一,另一方面windows字体也受到历史包袱的制约。MacType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的模仿Mac的一体化效果。

Wizard里面就已经提供了很多设置好的方案:

对字体有研究的高手当然可以自定义,还可以在MacType Tuner里面微调。

Mactype可以选择作为windows服务来默默的运行在后台。

换了MacType之后,在Edge, Office等绝大多数程序里面,界面已经大为美观了:



碎碎念

2005年,乔布斯宣布正式把苹果生产线迁移到Intel的X86 CPU上,从那不久,我就在自己的电脑上开始折腾黑苹果——也就是在PC上装Mac OSX。现在十五年过去了,苹果放弃了X86,全面转向ARM,于是我又用回了windows。

所以十五年之后,我才发现真正有决定性的是X86架构,不是操作系统或者公司品牌(逃


工作环境的配置

转向windows,最怀念的就是MBP的触摸板,我没有看到过任何一款windows的机器,拥有手感如此之好,和系统结合如此和谐的触摸板。Windows的触摸板我用了不到一周,手腕已经开始有点疼了。赶紧买了罗技的一款办公鼠标之后,才有点好转。

从工作环境的配置上,Windows有WSL的加持是很不错的,娱乐更是不用说,难度在于个人管理类软件和日常的小工具。

简单的交代一下工作环境。我的工作环境两小块,编程相关的是Anaconda, R 和LaTeX,偶尔用一点Rust-lang。在Windows + Ubuntu Subsystem的双加持下,基本上体验是等同乃至于超过了Mac下的。一般的软件Windows下都有,需要编译就进Linux Subsystem,毕竟和开源社区最亲的还是Linux,Mac通过hombrew来支持,还是隔了一层,在很多冷门软件包的编译上,容易出现微妙的错误,这一点在R 上体现的就非常明显,clang vs gcc的各种奇妙的编译错误,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

至于写作的前端,基本上是行政文档Office,文案稿件Ulysses III/Notion/石墨文档,学术写作和代码在线用Overleaf,本地用VS code。 显然,windows下的Office威风八面,完全秒杀Mac下的Office体验,VS code体验则完全相同,并且通过WSL的vscode插件,windows下的VS code可以直接使用Linux Subsystem里的编程环境,这一点实在是非常的舒心。这样可以把各种琐碎的编程环境配置都统统放到Linux subsystem里面,留外面一个干净的windows。

在Markdown的写作上,Mac有优势,在Windows下用IA writer,虽不如倒是也不远。

娱乐就没什么说的了,Mac从来没有占据过优势,Steam下windows的资源远远大于Mac的,即便是以前用Mac OS做主力的时候,打游戏也会bootcamp到windows下来进行。


个人管理类软件的迁移

真正的难题是个人管理类。

首先就是一切的起点:Alfred。这是Mac神器,目前windows下尚未有一个全部能够替代Alfred的。之前我用的是Wox,

但是后来有知友推荐uTools,我试用了之后马上就把Wox卸载掉了。uTools更现代,更优雅,更能够替代Alfred。

苹果下还有一系列的任务列表GTD软件。我现在用的Things 3,之前尝试过Omnifocus和2Do,也都还可以。

Windows下真能和上面这三位打的,就只有一个MyLifeOrganised别无分号。

但是即便是MyLifeOrganised,也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苹果的软件之间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分享来自动创建各种任务列表,比如有一封邮件,觉得值得重视,就顺手右键一点,导出到things里面,晚上再对这个任务分类,是本周、下周还是放着有空再说。

这一套操作在windows里面是无法实现的,往往需要把邮件转发到特定的信箱才可以。这就让windows下的GTD记录本身就变得有点繁琐。

最后我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Notion里面自己按照GTD的规则搞了一个数据库,因为Notion是有API的,可以用Zapier和Python来脚本自动化任务的创建过程。

邮件管理上我之前用的是 Spark,现在换成了Kiwi for Gmail。

windows下几乎没有什么真的选择,学校推荐我们使用Outlook一站式体验,我是坚决不用的。而在Outlook和Thunderbird之外,「Windows 下的Sparrow」MailBird,和EMClient算是唯二的矮子里面拔将军,但是使用体验真的和Spark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Microsoft Outlook在windows下和企业的整合非常密切,而一般来说单位如果发了Windows的电脑,那么基本上日历,邮件就都是用Outlook来管理,所以Outlook一家独大,开发者没什么动机去开发额外的邮件、日历管理软件。而GTD和时间追踪相对来说比较私人,所有windows下还是能找到合理的替代的。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过时了。因为现在的Gmail原生体验太好了。AI自动补词,同时网页还支持grammarly自动纠错,没有任何理由用客户端,而不用原生的gmail。所以我Kiwi for Gmail的订阅版,围绕着Gapps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工作流。不得不说,这一套比任何邮件客户端都好用。

最简单的例子,以前困扰我很久的一个事情:有人给你发了一个表格,需要填了以后回复给他。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呢:

打开邮件——下载表格——填表——回信——把表格附上

但是整合进来Gapps,这就成了:

打开邮件——直接在表格上编辑,选择回复

根本没有了下载——修改——再上传的过程。


日历用的Fantastical 2,这个倒是和windows日历功能差不多,就不多说了


Mac下有一个软件叫做Keep it!类似于一个杂物箱,可以把任何文档丢进去,用标签等方式整理。相当于避免了目录的树状结构,而用多维度的标签、搜索、关键词等方式整合。

但是,这个软件在我还继续用Mac的时候就已经被替代了,替代它的,又是Notion。Keep it!毕竟还是普通的文件散列,而Notion是数据库的形式,对文件的整理更加的强大和优雅。


user avatar   mo-yu-JGH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的回答是:

会啊,不然我脑补跟朋友一起绝地求生吗?

至于完全从Mac转向Win,我觉得没有必要。

Mac确实是个办公不错的设备,但是M1相对低下的兼容性也确实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壁垒。

部分工作/需求必须要用Win完成,并且Mac其实并非无可替代。

所有在Mac上可以完成的事情Win一样可以,但很多Win本上能完成的Mac就不行,比如我喜欢打绝地求生。

Mac适合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去弥补Win本在办公体验和部分需求舒适度的缺失。

我个人是觉得Mac写东西比较方便,顺便配合自己的Watch和iPhone使用体验很舒服,但这并不是无可替代。

Win本适合最低限度预算的情况下,买一台能用来完成工作的工具。

最近似于Mac的低价位Win本,体验方面能拿下70%-80%没什么问题。

两者最好的情况下是全都要,最低限度就是用50%左右的钱,只买台Win本满足70%-80%的体验。

其实我之前还尝试过Mac用Steam串流打绝地求生,不过还是需要台Win本运行,而且体验很大限度受制于网络。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透着一股邪乎味儿,怎么看怎么危险啊……

建议专业机构给予支援。




  

相关话题

  为什么只听说 Windows 会有病毒,苹果 Mac 没有? 
  macOS 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常用软件? 
  Windows 单次运行时间久了为什么会卡? 
  Windows 7用的时间久了变慢怎么办? 
  为什么微软没在Windows/office里面加广告? 
  为什么 macOS 没有看到 Windows 的一些远古遗留设计? 
  为什么会有人谴责微软捆绑 IE,如果 Windows 没有内置 IE,那么你拿到电脑应该怎么上网下载别的浏览器? 
  如何评价 2016 年 9 月 7 日的苹果发布会? 
  通过 Bochs 让高性能的 Android 手机流畅运行 Windows 虚拟机是否可行? 
  为什么有人会排斥用苹果电脑? 

前一个讨论
周代商后,商在东部正规军下落?
下一个讨论
电影怎么营造出诗歌里的“意境”?





© 2024-06-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