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欧美发达国家的人素质真的比中国高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dong-55-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引】:

先来看一个2020年全世界最大、最新、最权威的学术笑话:

2019年10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院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智库以及美国核威胁倡议联合发布了一个最新的《全球卫生安全指数2019年》的报告,报告里列出了一个综合实力排名:「考察一个国家是否有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传染疾病。」

这个报告是从6大方面、34类指标、85项子指标以及140个问题出发,对全世界19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下:

是的,你没看错:

排名最高的前五分别是: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至于中国——不太争气,排在第51名,竟然落在了越南、蒙古、塞尔维亚的后面。[1]

唉!不由得一声长叹。

本来,霍普金斯大学和《经济学人》期刊都算是世界范围内最顶级的一流权威机构和杂志,如果不是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恐怕全世界99%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会对这一项公共卫生的综合评估点头称赞且深信不疑。

然而谁都没想到,新冠病毒猛如虎一巴掌就把“现实”打回了原形,也把我扇到了那1%清醒的人群。

现在请问:

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偏见下,在东方话语权落后的条件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主流新闻和杂志的报道,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如果你拿着这项排名去一一对照全球各国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就会发现,西方的学界已经傲慢到了几乎要“指鹿为马”的地步。

其实,这一项调查不仅仅低估了中国的医疗水平、医生水准、政府应急能力以及其他的公共卫生指标。它最低估或者说无视的,恰恰就是中国人的公共道德素质。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病毒大战中,尤其是中国,打的是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完全是闭卷考试,其难度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防御战”还要高一个量级。

如果中国人没有一定的道德自发性公德自觉性,中国能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就完全控制住疫情吗?恐怕更大的可能是,会拖成一场二十一世纪的“抗疫持久战”。尽管如此,由于我们话语权的“失落”,抗疫成绩依然不被国际主流社会承认。不过,我们可能早就已经习惯了: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凡是中国的负面新闻,所谓的主流媒体肯定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去观察和报道,最后总会上升到体制和民族劣根性的高度;凡是中国的“正能量”,所谓的主流媒体肯定假装“眼盲耳聋”,实在装不下去的时候,就会以某种“讽刺和反思”的口吻来逆向宣传。而同样是这些所谓的主流媒体在面对西方的时候态度恰恰相反,凡是西方社会所发生的“好事”,必定以“民主”的名义放在头版头条;凡是西方的“坏事”,必定极力淡化或者隐瞒不报

虽然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的舆论空气已经了“清新”了很多,但依然无法完全抵消几十年来的新闻“污染”。我写这篇文字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时代环境里,尽力使信息对称。如果你也是一样的心理,那么就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


1、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一名叫埃利诺布拉德利的女子在纽约第五大街购物的时候,失足跌倒并摔断了腿,她躺在地上处于休克状态长达40分钟。

你猜猜,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美国人是什么反应?

期间一共有几百名头脑清醒的行人路过,他们的反应清一色都是:「呆呆地看一会儿,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上自己的班,忙自己的事!」[2]

请问,美国人素质如何?

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中国,中国人的脊梁骨不知道会被媒体骂断几节?中国人的劣根性不知道会被某些公知刻画的入木几分?其实这在美国并不算什么,因为纽约还有更不堪入目的公共安全事件。


2、

众所周知,1964年美国纽约市皇后区发生了一起臭名昭著的珍诺维斯命案

那是3月13日星期五的一个夜晚:

28岁的年轻女子珍诺维斯在下夜班回家途中,被一名歹徒尾随跟踪。最后遭到袭击并被强奸施暴,直至死亡。

如果这场景是发生在一个偏僻的无人区,那么也就是一起普通的刑事犯罪案。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珍诺维斯被施暴的时候,不在荒郊野外,而是在繁华的公寓区。而且,歹徒对她的侵害前后历时一共35分钟:「从凌晨3点15分持续到3点50分。」不仅如此,这期间歹徒三度离开,又三度返回施暴,每一次受害者都大声呼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几乎惊动了整个小区。当时附近一共有38名住户隔着窗户眼睁睁地看着珍诺维斯被害,不仅无一人愿意下楼救助,更可悲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拨打报警电话。[3]

事后,这38名住户就好像观赏了一场恐怖电影一样,选择关灯睡觉,直到凌晨4点多,才有人报警。这就是当年轰动了整个美国以及全世界的「珍诺维斯命案」。后来这38名目击证人对警察和法院的解释是:

“我不想把自己卷进去。”

现在你告诉我,美国人素质如何?

如果是在中国的某一个小区内,别说是在1964年的上海,就算是在1064年北宋王朝开封城的公寓区里,如果有一名暴徒半夜对珍诺维斯施暴并强奸,半小时内惊醒了38位中国大爷大妈,会是什么结果?


3、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科学教育方面,2003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曾经和英国科学促进会合作展开过一项调查:

有80%的英国人会习惯性地敲敲木头以避免霉运临头,64%的人会交叉手指祈求上苍保佑,49%的人会避免从梯子下面穿行。

你以为迷信的只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人吗?错了!理查德•怀斯曼发现:

为了祈求好运,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在考试之前会习惯性地去触摸约翰·哈佛雕像的脚,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则会去摸发明家乔治· 伊斯特曼铜像的鼻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哈佛的脚伊斯特曼的鼻子都因这种迷信心理而被摸得“光可鉴人”。[4]

现在你告诉我,英国人素质如何?美国世界一流名校的大学生素质如何?

你可能会说,美国大学生确实不是那么高素质,但英国人迷信似乎只是思想层次的不开明,并不一定会影响道德素质吧?人家毕竟是有耶稣信仰的。

好,我们继续来看。


4、

大约在2004年左右,理查德•怀斯曼和《世界在行动》节目组联合制设计了两项检验国家诚实度的实验,先说第一项:

节目组联合英国一家知名银行——取得了自动取款机一天的掌控权。然后让工程师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装置:「只要有人站到该装置前面,它就会自动吐出一张10英镑的钞票。」

结果怎么样呢?

超过66%人都会把这些“意外之财”揣进自己的腰包还有一些人甚至会反复回到取款机前拿走钞票,其中最不诚实的一位竟然回来了20多次。[5]

现在请问,英国人素质如何?

或许你会说,毕竟这只是实验,并非现实场景,不好轻易判断吧?好,那我们就来看一看真实的生活场景。

2012年5月19日,英国汉普郡利明顿某富裕小镇的一台银行自动提款机出现“双倍吐款”的故障,几位当地的居民得知“好消息”后,欢呼雀跃,纷纷叫来亲朋好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前来取款的居民们就排起了长队,有的人手里甚至拿了五六张银行卡在焦急的等待(每卡上限300英镑)[6]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由于几个人想加塞儿,曾一度陷入混乱和失控。最后在两个多小时的故障期内,共有200余名顾客取走了“不义之财”,直到警察赶来才维持住了秩序。

你以为这只是偶然现象吗?非也!其实在英国,取款机发生“双倍吐款”故障的现象隔几年就有,只不过每次英国人民的表现都是相同的剧情:「“奔走相告,然后排队取钱。”」

现在请问,英国人素质如何?

显而易见,当诱惑变大一点行动阻力变小一点的时候,英国人的表现还不如理查德•怀斯曼的那一场实验。

5、

我们继续来看理查德•怀斯曼的第二项实验:

《世界在行动》节目组又找了一家报刊连锁商店合作,也是取得了一天的柜台掌控权。实验操作很简单:「请收银员给顾客多找零钱。」比如有人用5英镑的钞票付款,收银员就按10英镑找零,如果顾客给的是10英镑的钞票,收银员就按20英镑找零。

结果怎么样呢?

当第一名不知情的顾客走进商店时,大家都等着看剧情:「“他会不会“拿金不昧”?」结果显示:

不仅是第一名顾客“装糊涂”,后来所有的顾客都收下了那些多找给他们的零钱。

没错,无一例外。

而且,很多人在离开商店时脸上还露出了狡猾的微笑。或许你会说,有没有可能是某些顾客们没仔细数钱啊?理查德•怀斯曼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又进行了第二项实验:

这一次,在顾客结账时,他们要求收银员大声地数出了零钱有多少。没多久,第二批顾客就走进了商店,收银员按定好的剧本表演:“仔细地数出那些多出的零钱,并把它们交到顾客的手里。”

还是老规矩:

那些用5英镑钞票付款的人是按照10英镑找的零,那些用10英镑钞票支付的按照20英镑找零。

结果显示:

所有的顾客依然会收下多余的零钱,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开。

理查德•怀斯曼震惊了,英国人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又开始进行第三项实验:

这一次,收银员不仅要仔细数出多找的零钱,交到顾客手里,随后还要露出有点迷惑的表情:“询问顾客刚才给他们的钞票到底是多少面值的。”

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大家应该会坦诚了吧?但出乎意料的是:

还是全军覆没,顾客没有一个人实话实说。

有趣的是,顾客通常不会直接撒谎,而是先核实收银员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用于支付的是10英镑的钞票还是20英镑的钞票,比如会试探性地问:“你不能看一下抽屉里吗?”然后他们再趁机占商店的便宜。直到第三项实验结束,仅仅只有一名顾客保持了诚实,退回了多余的零钱。

现在你告诉我,英国人素质如何?

如果这三个实验发生在中国的某一家大型商店里,当收银员多给顾客找50元或者100元的时候,一天之内会不会只有一个人指出错误?

6、

值得一提的是:

在研究的最后,理查德•怀斯曼安排了一名研究人员站在商店外面,扮作市场调查人员。当看到刚拿了多找的零钱走出商店的顾客时,“研究人员”就会走上去问他们几个跟诚实有关的问题。

比如:

你觉得记者诚实吗?英国女王值得信任吗?最后再问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家商店的收银员多找了很多零钱给你,你会诚实地如数归还给商店吗?”

在最后一个问题出现之前,每个人都能迅速而明确地给出问题的答案:

不,记者不值得信任;是的,英国女王很诚实。

但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变得支支吾吾了。虽然他们才刚刚做完一件不诚实的“糗事”,但却无法面对不诚实的自己,于是他们都给出了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比如:

“我通常不看找了多少零钱”、“我不记得上次发生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了”、“我从来都没好好数过找给我的零钱”。 [7]

看到了吧?他们在做完“不诚实”的行为之后,面对匿名调查又继续用“不诚实”的语言来替自己掩盖,可谓是“先欺人,后自欺”的双重虚伪。

现在请问,英国人的素质如何?

可能你不好意思直接回答,那就让试验的组织者理查德•怀特曼来替你回答:

这项研究的结果呈现了一种有趣但却令人沮丧的人性观点,在当今英国社会,不道德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虽然绝大部分的人都号称自己是诚实正直的公民,但在有机可乘的情况下,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不诚实的。

幸好,后来的另一项实验显示:

如果是街角小店(非大商店)多找了零钱,大约会有一半的英国人保持诚实。

至此,理查德•怀斯曼的心里才总算有了一点安慰。


7、

其实,国外还有比“不诚实”更没“素质”的行为,而且广泛存在。2005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马克发伦伯纳特医学研究院的三名研究人员梅根·莱姆、玛格丽特·海拉德坎贝尔·艾肯做了一个实验:

目的是为了探究医学院公共厨房里的茶匙经常“不翼而飞”的原因。

研究团队偷偷地对70个茶匙做了标记,然后分别放在了研究院的8个公共厨房里。结果显示:

81天之后,有50%的茶匙“失踪了”;5个月后,高达80%的茶匙永远失去了“联系”

当然,要想找出来这些丢失的茶匙难如登天。于是,他们只好在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査问卷,数据显示:

36%的人承认自己一生中至少偷过一次茶匙,还有18%的人承认在过去的一年内就偷过。[8]

至此,真相已经大白。

现在请问,澳大利亚的人民素质如何?

同样的实验,后来有一名法国学者也“复制”过。结果更加不堪入目:

在法国的一家大型餐厅里,仅在半年的时间内就丢失了1800个茶匙。[9]

现在请问,法国人的素质如何?


8、

接下来,我们再谈一谈闯红灯的现象。

比如世界浪漫之都——法国巴黎。2017年,巴黎道路安全局(Parisian Road Safety Authority)在官方的一则宣传广告中称:

巴黎街头,每年就有超过4500名行人因闯红灯而出车祸。[10]

这是什么概念呢?由于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人口约210万,【大巴黎】常驻人口大约1100万,好,我们就按【大巴黎】来探讨。

众所周知,中国北京常驻人口是2100万左右。然而,同样是在2017年——北京市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是1378,受伤的人数是2803,加起来一共是4181。也就是说,虽然北京的人口大约是巴黎的2倍,但把一年之内各种类型的所有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数统统加在一起,竟然都比不上巴黎街头的“行人”闯红灯出车祸的数量。[11]

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法国首都尚且如此,法国其他地区又是什么样的“浪漫”景象?

我们还要注意:

「这仅仅是记录在案的、闯红灯出车祸的人数!」那些天天闯了红灯但只受轻伤或者安然无恙的人数是多少?恐怕根本就统计不出来!

现在请问,法国人素质如何?

不得不说,虽然中国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总体上也很普遍(一二线城市除外),有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更是屡禁不绝,这也是我们自己需要检讨的地方。但在法国人面前,绝对会自愧不如,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那么问题来了:

世界上有哪一家新闻机构会把“法国式过马路”当作自己批判的头版标题?世界上有哪一家媒体工作者会把“法国式过马路”当成是一种法国特色的社会现象?世界上又有哪一国知识分子会把“法国式过马路”归结为法国人特有的民族劣根性

没有,对吧?!

再请问,为什么没有?

只有想通了这个问题,你才能明白中国人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舆论环境。况且,现在的美、英、澳等国家的交通素质并没有比中国好到哪里去。即使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交通素质整体比较高的德国、日本、新加坡等等发达国家,也无一不是从“全民闯红灯”这条起跑线上一路风风雨雨闯过来的。

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公痴一口咬定“闯红灯”现象是中国人的“特产”,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的“劣根性”。

然后几十年来不断地摇旗呐喊,鼓噪宣传,不仅如此,他们还专门量身定做了一个社会学名词叫“中国式过马路”,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无知,还是无耻?

幸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受他们的愚弄和欺骗了。


9、

然后,再谈一谈世界各国游客的素质问题。

几十年来,我想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在不同的新闻和媒体中看到过:

「中国游客是全世界最不受欢迎,最没素质的一群人!」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2013年,欧洲的中文报纸《欧洲时报》发布一篇报道说,美国购物门户网站“社交生活”(Living Social)举办的有关世界上最糟糕游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人居第二位!」

你猜猜排名第一的是哪个国家?恐怕你想都想不到:

「排名第一的是美国人。」

而且,“社交生活”网在2012年3月2日还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是世界上最差劲的游客?美国人同意,就是我们》的文章,该网站与一家研究机构合作,于2013年2月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5个国家的5600多人进行访谈。结果显示:

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三国人民统一认为:「美国游客最糟!」爱尔兰人则表示:「英国游客最差!」英国人则声称:「德国游客最没素质!」[12]

看到了没有?这五个国家的没有一个说“中国游客最坏!”


10、

不过综合起来,各国游客的差劲程度排名是这样的:

最差的是美国、其次是中国,然后是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印度、德国、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爱尔兰、瑞士、澳大利亚。

甚至有的受访者还坦承自己做了一些坏事儿,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

「竟然有39%的美国游客——承认自己从宾馆里偷过小物件。」

不得不说,灯塔国游客的素质一般人真是望尘莫及。

11、

同样是在2013年,美国在线旅游网站“翠婆娑”(Triposo)也曾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名声最坏的10个国家分别是:

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德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巴西

没错,美国依然稳居第一中国则排在第四位。

人们为什么最讨厌美国游客呢?那些受访者普遍认为美国的游客:

「吵闹、粗野、肥胖,而且总是穿着稀奇古怪的衣服。」

此外,“翠婆娑”网站还对62个国家的700多名游客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

3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最糟糕的游客

要知道,这个比例几乎是得票第二的英国的3倍。有意思的是,44%的美国受访者都同意——自己是世界上素质最差游客。[13]

现在请问,根据以上调查排名,美国人素质如何?英国人素质如何?法国人素质如何?德国人素质如何?有些人肯定会说,中国游客好像也不怎么样啊!没错,我并没有否认这一点。

12、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国游客之所以不受欢迎——其实跟出国旅游的人数有很大的关系!

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出镜率出丑率在数学上是正相关的。比如在2012年,中国出国旅游的总人次8300万![14]这是什么概念?

德国总人口:8200万。
法国总人口:6500万。
英国总人口:6600万。
意大利总人口:6000万。
韩国总人口:5100万。
西班牙总人口:4700万。
加拿大总人口:3600万。
澳大利亚总人口:2400万。 [15]

美国人口多一些,3.2亿;巴西2.1亿;日本1.2亿。至于印度,13.5亿人,仅次于中国。不过2012年印度出境旅游的总人次只有1400万左右[16][17]跟中国天差地远,也正因为如此,印度游客的“糟糕”排名才那么靠后(两次都是第七名)。

其他先不谈,我们假设2012年中国出国旅游的总人次是5000万,你觉得中国游客会不会排进前八


13、

最后,再谈一谈世界性的粮食浪费问题。在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

全球每年粮食总产量是40亿吨[18],但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浪费的粮食高达13亿吨[19],而这些被浪费掉的粮食可以养活20亿人——整整一年。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全世界每年竟然有30%的粮食,并没有被人类合理享用。其中粮食浪费最严重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你猜猜3.2亿人口的美国每年浪费多少粮食?

是625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195千克。[20]

紧着就是加拿大,只有区区3600万人口,每年浪费的粮食:

是70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194千克。[21]

然后就是欧盟,一共5.1亿人口,包括英、法、德、意等27个成员国每年浪费的粮食:

是880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172千克。[22]

那么中国呢?虽然媒体上天天批评中国人铺张浪费奢侈无度,并且教育中国人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节俭”和“打包”的优良风俗。可是一查才发现,中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超大型国家,每年浪费的粮食:

竟然只是500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35千克。[23]

换句话说,在浪费粮食的问题上:

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的27个会员国——人均是中国的5~6倍。

现在,请你告诉我,所谓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民素质如何?

当然,谁都不能否认:「浪费可耻,节约粮食是美德!是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如果有人公正、客观、理性地批评中国社会中的一些浪费现象,没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举起双手欢迎!但如果有人天天高举“欧美素质”的尚方宝剑想对中国人“颐指气使”的话,恐怕是要令人笑掉大牙的!毕竟连一个六岁小孩都懂得:

大贪官和珅根本就没资格教育别人清廉,大汉奸汪精卫也根本没资格教育别人爱国,同样的道理,大浪费家有资格教育中国人节约吗?

更何况,有些人只不过是大浪费家的奴才而已!



作者: @紫侠狼 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精研国学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写作70余万字。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提倡“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非主流治学思想,目前代表作品有《酷说老子》和《酷说人性》两大系列连载。

【往期精彩回答】:


【参考资料】:

1、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2、艾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

3、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

4、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

参考

  1. ^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ghsindex.org/
  2. ^ 艾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二章》
  3. ^ 艾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二章》、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第四章》、理查德•怀特曼《59秒心理学•第19节、20节》等等,西方凡是一本入门以上的心理学书籍,基本都记录着“珍诺维斯惨案”。
  4. ^ 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第七卷:消失的手套、公文包和货车女驾驶员》
  5. ^ 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第七卷:消失的手套、公文包和货车女驾驶员》
  6.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英国ATM出错吐双倍现金-新浪新闻 https://www.baidu.com/link?url=fofSewTk11pSGo7hF6KPpFxNwOzxZP460HutoRzHWo3nTNtEFp7BvWM6dLmZKlSde1SbPQfVD8JlWjdfwtcifU0Mn-Iblz2dHQBebRO2l9G&wd=&eqid=ae5d92880011ee61000000035ee5a7e4
  7. ^ 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第七卷:消失的手套、公文包和货车女驾驶员》
  8. ^ 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第七卷:消失的手套、公文包和货车女驾驶员 》
  9. ^ 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第七卷:消失的手套、公文包和货车女驾驶员 》
  10. ^巴黎道路安全协会互动广告牌 闯红灯 https://www.baidu.com/link?url=RFJU4FoxjvNg8yjoZ6jGkDdTtI5YC4yu3GvLvQEsZOlEZMVQp0GLi-74QGLhzB49&wd=&eqid=d48cc4990016090f000000035ee45dcb
  11. ^《中国统计年鉴2018•二十四: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8/indexch.htm
  12. ^外媒列世界最糟糕游客排行:美国人第一 中国人第二 https://www.baidu.com/link?url=yfkNi8ueu_dR7AVEQUfKcfAvJnsxq6p69wS5q4C3u9c-sR95nRcdbnl07sw6KynkiGO78lL_mN1fKHPuonkkEp5NoXAnpEEVIy0Y_b-pXI_&wd=&eqid=dc70b8c20005317d000000035ee45aba
  13. ^出境游美国游客被评为世界素质最差 中国游客排名靠前 http://www.ccnovel.com/32135.html
  14.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中国发展门户网 https://www.baidu.com/link?url=BaOfYb13uLArzmEmG134Pp63PNw05G9pEIo4Q_KmeH-bzCJKo2oy21XqMXCeDZxv9RvBbeRB6HVtVGr_-9rhi0E2L2tboDc-kFPDWXxu_xK&wd=&eqid=b98f9efb00313074000000035ee4d334
  15. ^世界人口排名2020-排行榜123网 https://www.baidu.com/link?url=TfYmX0_A4iyIRBKdOs1HQ83fWp8Lg5yNvf1sHGPbkIRQ0LVpMoujHCtDdcBRVf10hjC5Np2YNoF70XziEA_zk_&wd=&eqid=d30ef29600193445000000035ee4d21c
  16. ^印度:2014年计划出境游的人数同比增长21% https://www.baidu.com/link?url=1Exh9jI9FfpdKsZr9yhrALmdIZMXSt3W7vzEh7Bs1jnLR2eSod6gjN-puN0qExbe&wd=&eqid=ac1fec030032ffc8000000035ee4d5f4
  17. ^王兴斌:“龙象”共舞,中印旅游合作大有可为  https://www.baidu.com/link?url=9s9nqF-GaHmBzpPzM2zJaCL95ndF9yCrM8lzUSEVPDGlZkeEvqeKU2tETcyItBt5&wd=&eqid=b9f01c9200045ebe000000035ee4d5e5
  18. ^调查报告称全球30%至50%的食品遭浪费-<人民网>: https://www.baidu.com/link?url=fMoxjQNREoyFg2guHJ9CpuwYiWcNlK8qCqT1tsDaz5fWrNxni5C8CRX2xwDwrRLNQ0cRcvzspr7gov_mtqSh2yjIIjB8IvYUf3i7KKme7QW&wd=&eqid=e716df260081a6eb000000035ee6d620
  19.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每年粮食浪费量估计近13亿吨 -<国际在线>: https://www.baidu.com/link?url=sVKRbYa8biRBhqv8OKo10u6LOyvYMwjrRjCLYv2evuB3olb3s-4XNWp_axAE7QsieF_BNOECzV8M88uX3VZfBa&wd=&eqid=aeb7bb320007947e000000035ee73378
  20. ^ 2017年,据美国哈佛法学院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每年有超过40%的食物被民众白白浪费,算下来这些浪费掉的粮食总量高达 6250万吨。
  21. ^ 2014年8月5日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的食品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一年浪费的食品总量就达70亿千克,浪费的价值达270亿美元。平均每个人一天的食品浪费在500-750克之间,每个人一年下来浪费的食品价值就达1500美元。
  22. ^ 2017年1月17日,欧洲审计院公布一份报告显示,欧盟国家每年浪费掉的食物总量高达8800万吨。这一机构批评欧盟委员会在减少食物浪费方面不作为。
  23. ^ 在2019年粮食研讨会上,中国食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洪涛透露,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是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价值高达2000亿。

user avatar   daedaluslab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部分评论,对6亿人收入1000的数据来源,调查方法进行了更新。

不要以为说什么农民自己种一点粮食自己吃不属于调查收入,平均收入的1000属于纯得。实物收入、实物消费全部折算成了收入和支出!详见最后。

=====================================

中国是一个垂直度很深很深很深的国家,深的超过你最疯狂最疯狂的想象。

举个例子,在知乎er因为30了年薪只有30万、40万焦虑的时候,总理拿出数据来告诉你全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超过1000。住房公积金,这种看起来很普通的福利,全国缴纳的人,只有1.44亿。

很多人是无法理解这个垂直性的,普通人大脑处理不了这个数字。而这个数字,不管怎么和人讲数据、讲事实,感觉效果都不好。

我想了想,就用一个图来比较一下吧,!!!深海恐惧预警!!!

这幅图我粗略数了数,在手机上大概是5个屏幕。换算一下,每个屏幕代表大概2.5亿人。本科生人数低于5000万,大概在鲨鱼上下。缴纳住房公积金人数1.44亿,大概在海龟下面一点。有护照的人2亿,大概在水母附近。缴纳个税人数5000-6000万,在鲨鱼尾巴上面可能。

您要问年入百万在哪里?大概在白云里的第二个像素上飘着呢

这个垂直度意味着,如果拿比较上游的1、2亿人(就是水母之上)去和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是不逊色的。当你走在上海的时候,我可以负责的说,上海的城市建设之好,人员素质之高,绝不逊于,甚至还超过纽约、伦敦、巴黎。

好了,但是问题来了,各位知乎用户,你们对潜水艇以下的世界有多少认知?

CNNIC数据,20%网民学历低于小学。

国家统计局数据5000万-7000万人还是文盲,和本科生差不多多

贵州省毕节市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常住人口660万人

2020年教育部的目标之一是高中毛入学率突破90%,这里的高中不是普高。大部分城市普通高中入学率在50%左右

贫困线是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2300元年收入

所以你一旦走到乡村里去、走到潜水艇之下。闭着眼睛,去选一个中西部地区的乡村,然后再去和英国随意找一个乡村去比,那就差距很大了。不论从市容市貌、还是人民素质。那真的是无法相比的。而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虽然他们不上知乎,但是他们住在乡村。你以为快手的用户就够下沉了,不好意思快手DAU也才3亿多。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一个英国小镇里,往往会有一到两个比较大的,非常正规的巨型超市。基本上卖的东西和大城市差不多,没有大白免、康帅傅、恰宝矿泉水(知乎er不用笑,就在去年,我还在一个镇子上买到过恰宝矿泉水)。这不是说中国商家道德坏,是大超市的成本、里面的正品价格本身就要远超过这些产品。1000元月收入,买你3块钱的农夫山泉,怎么可能呢?

然后会有一个图书馆,配置有电脑、窗明几净的学校,再大点的可能还会有大学,里面甚至还有留学生。而且虽然在人均985的知乎可能看不上这些野鸡大学,但这还是实打实的高等教育。绝对比只上个高中就打工强多了,何况很多地区高中辍学率都高到爆表(具体可以查一下知乎201X年让你恐惧数字系列)。

还有一个让我比较感慨的是,我去过一苏格兰的小城镇,谷歌上说也就3000人,但里面有两个旧书店。一个专门买卖关于苏格兰铁道的旧书,这说明民间藏书量也是很高的。这一方面也是亟待加强。

之前有段时间有人统计过,恢复高考以来40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共是9577万人,本科生有4800万人左右。本科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3.69%,大概是不到4%。虽然现在一年接近400万的在增长(如果算上大专则是1000万),但是想要达到20%甚至更高,那么还需要至少小十年。而欧洲大量地区的受高等教育比例是超过20%,甚至45%的。这个图是25-64岁,受过高等教育百分比。

我觉得不管再怎么反智,也要承认一点: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均来说素质要比没有受过的高。否则还要高等教育干什么呢?

如果还要继续纠结是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素质更高,建议直接写信给教育部要求拆除所有大学。每年投入数千亿,竟然只能降低人口素质,是在是太劳民伤财了。

还要继续谈教育和素质的关系的

50后、60后

70后、80后

90后、00后

谁更喜欢排队?谁更喜欢跳广场舞?谁更喜欢随地吐痰?

中间的变量是什么?

什么时候,中国乡村治理成那样子了,我觉得那中国肯定就世界第一了。

如果怀疑我说的,可以去谷歌地图上看看。

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沸腾和嘲讽,创造不了价值。

所以我对我们国家还是充满信心的,如果6亿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同胞,收入翻一翻,那该是多大的消费力,多大的市场。

===============================

还有一点,在第三国景区里吵吵闹闹啥的,跑过来旅游的大叔大妈如果是欧洲的,极大概率就是个普通人平均水平,甚至更low一些。而你拿着护照出国了,全国只有2亿人有护照,其中多少人是白本还不知道。多思考啊。

============================

再多说一点,我写这些也并不是为了向读者们提供优越感,“学历超过96%的同胞,收入超过95%的同胞”这事情没什么好吹的。因为你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对手是由你的圈子决定的。虽然全国只有4%的人读了本科,但是可能需要本科生,给得出本科生满意工资的工作,可能还不到4%。6亿人收入小于1000和4%的人上过本科是对应的。

主要写个自己和写给大家,在做思考,做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垂直性,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货。毕竟,到了今天,还有很多投资人看不懂拼多多。

============================

继续补充一下,我发现还是有朋友不理解垂直到底有多垂直。你拿上海人喜欢排队,杭州人
开车礼让,西安人尊老爱幼这都不代表平均素质。因为这还是在水母上面打转转。

要看平均,就数字上来说,您要去180线的城镇里去,这是大多数,这是平均素质。

再放一些图上来吧,网民月收入,其中73%收入在5000元以下,20%学历在小学以下。

=============================

最后统一回答几个问题:

1、中国历史欠账大,英国靠抢劫发家,你这是跪久了blablabla

所以我们是在讨论素质高低的原因嘛?我通篇说了一个原因嘛?

2、受过高等教育不等于素质高,收入高不等于素质高

那肯定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必然的事情。

所以那么是不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素质更高呢,收入低反而素质高呢?

那伴随着我国收入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入学率越来越高,我国的平均素质是高了,还是低了呢?

3、西方高等教育是水货,留学生都是混日子

嗯,那是,您最厉害了。

4、6亿1000,但是未成年人和老人数量有5亿了

原话:

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

关于6亿人的解释,来源国家统计局答记者问

答:关于6亿人每个月人均收入1000元,可以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得到印证。按照住户收支调查,全国家庭户样本可以分为五个等份,分别是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每等份各占20%。其中,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数占全部户数比重为40%。五等份住户收支调查数据刊载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统计资料上。比如,《中国统计年鉴2019》第171页有2013-2018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中国统计摘要2020》第59页有2014-2019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

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高于1000元。

调查方法,划重点,实物收入和支出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基础数据来源于调查户记账和调查人员入户访问。调查户要将每天发生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比如工资、奖金、福利、津贴、出售农产品、购买商品、自产自用等信息,逐项登记在账册上。记账时,调查户要一项一项分开记清所有收支项目的数量、单位、金额。对于实物收入和消费,要按规定方法折算成现金收入和支出。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由调查人员入户访问,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每季度末,调查人员对调查户的样本信息、记账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编码、录入、审核,并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直接汇总计算出全国居民的主要收支数据。

通俗一点说:有20%的家庭接近3亿人,假设家庭三个人,家庭月总收入低于3000。不是某些人想象的一家一个爸爸赚8万,妈妈在家,小孩上学给算了2个低于1000。

小孩是不会光合作用的,需要父母出钱养的。

有另外20%的家庭,家庭月总收入略高于3000。




有些评论,持续不断的提醒到我,垂直度,垂直度,垂直度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欧洲且不论,这里就比比中国和美国的人均素质。

若干年前我也认为中国人均素质比美国差一些,但后来我发现这种想法经不起推敲。

是,中国人在涉及随地吐痰,闯红灯,大声喧哗等社会公德方面恐怕的确差一些。但是平均下来,美国人暴力犯罪率远超中国人,美国人吸毒和药物上瘾(芬太尼等)比例远超中国人。哪个是小节?哪个是大义?

是,美国人均教育程度高于中国。但缺乏常识是两国普罗大众共有的问题。主要差别在于,美国的反智主义势力和宗教保守势力远超中国。中国的反智是体系性较差的,几乎无甚组织的,被人嘲笑的,上不得台面的,很多是以骗小钱为目的的。美国的反智是组织化的(想想那些反科学的宗教势力吧),理直气壮的,登堂入室到连政治家都要大力迎合他们的,很多似乎不是为了钱而是真信仰。哪种危害更大?

有人说中国人一盘散沙,而美国人(实指盎撒人日耳曼人犹太人)既能自治自组织,又能团结一致面对外来威胁(比如据说只要老二有大逆不道之意,美国就能迅速整合王者归来)。新冠疫情以来,大家都看到了谁是形散而神不散,谁是真的一盘散沙

公知说,中国民众缺乏政治启蒙,不理解基本的现代政治理念。可是中国一直热衷于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从苏联到美国,从日本到四小龙。从马克思主义到自由主义,中国人都从中汲取养分。学习,借鉴,改革,试点,这些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政治正确”的词汇。反观美国,它愿意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吗?比如中国这些年发展如此惊人,难道没有一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吗?有没有美国主流政治人士敢提出学习中国经验呢?别说学习了,他连搞懂都做不到,这里面又有多少源自根深蒂固的傲慢?中国人和美国人,谁的心灵更开放?谁的心灵更封闭?谁应该启蒙谁

最后,别忘了,中国人均比美国穷,而且以前更穷,穷得多,世世代代都穷得多。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美国是本应该拥有远超中国的人均素质的

经过推敲,我都出两点结论:

1 中国的人均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都明显超过美国人

2 美国的所谓人均GDP比中国高好几倍之说实在太虚了,如果你认为GDP是为人服务的而非反之。


user avatar   liu-sheng-guang-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6年11月4日,美国读博士的中国姑娘肖雅清来到导师办公室,一个歹徒突然拿出凶器刺向导师。看到这一幕,肖雅清下意识地挡在导师身前,导致她身上多处受伤。

2018年,泰国普吉岛覆船事故中,有一个河南信阳小伙张皓峰,在船只倾覆时,不但挽救了女友还把划水板让给一对老年夫妇。自己在海上漂了12个小时中,他还把自己的浮球分给一个泰国人,之后游上一个岛屿,最终获救。

2017年7月,在达美航空从西雅图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一名白人男子试图打开飞机舱门。一位名叫侯爽的中国乘客与白人拼死搏斗,最终制服了这名白人,挽救了整架飞机。

2018年1月,在日本长野,一名叫李中大的中国游客在滑雪时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名受伤的日本老人,但在滑出雪道后被困了21个小时。

2001年,911事件,在恐怖分子劫机飞往纽约的过程中,美国华裔邓月薇第一个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冷静通报,使美国政府得以及时关闭各地机场,避免了更严重的损失。911事件纪念馆漫长的遇难者名单中,她排在了第一位。

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罗盛教,在朝鲜平安南道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三次入水,成功将崔莹救出,但罗盛教因气力耗尽,无力浮出水面,最终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1岁。

2013年9月16号,大阪一名9岁日本男孩失足跌落河中。

当时堤坝上已经聚集了一些人,但在日本的教育里,推崇的是专业救援,不提倡舍生取义。中国留学生严俊正好跑步路过,游泳技术一般的他,想都没想就跳进了水里。但是因为堤坝太陡,几次试图把孩子托举到岸上来都失败了。他的力气快要耗尽了,有人冲他喊“救不了了”,让他放弃,可严俊坚持不放弃把孩子最终救出。

11月13号,日本明仁天皇正式委托内阁向严俊授予“红绶褒章”和奖状,奖状上盖着极其少见的日本国玺。红绶褒章是1881年至今日本难得到的奖章,严俊是获此嘉奖的唯一一个外国人且是最年轻的获得者,受到了日本首相的亲自接见。

1995年,一名日本小学女生从一家文具店购物回来,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名美国黑人士兵伏击,绑架到一辆租来的汽车里。在车里等着的另外两名美国士兵用胶带封住小学生的嘴和眼睛,绑住手脚,把她带到一间公寓轮奸。

1992年,驻韩美军奸杀一名韩国妇女的事件中,这名美国士兵把酒瓶插入受害者的下体,并在她的肛门里插入把雨伞,还在尸体和周围撒上了洗衣粉。

从1972年到2014年底,驻日美军犯罪总数为5862起,其中凶杀、强奸等重罪案件571起。从2007年到2016年,驻韩美军的犯罪数量达到1500起,平均每年有323起罪行,其中以强奸、性骚扰等性犯罪居多。

1948年8月7日,中国湖北汉口二十多名美国空军士兵集体强奸、轮奸中国名媛事件。其中包括不少名门闺秀,武汉市议长的太太和某行政首长的夫人,而年龄最小的是曹秀英十五岁的女儿。

案发生后,国民政府尽力封锁消息,为顾全盟邦友谊和国家名誉,维护中美邦交,只审判章月明、曹秀英、章继英等受害者五人,各处有期徒刑,罪名是“妨害风化、意图营利”,引诱勾引盟军从事淫乱活动。而参与此事的美军军官则无任何处罚。

从1945年10月到1947年9月,仅驻扎天津的驻华美军就犯下故意杀人、抢劫、强奸、重大车祸、捣毁财物等犯案件365起,导致中国平民死亡、重伤达两千余人。但没有一名美国军人因以上述罪行而受到实质性上的刑事责任。

看见没有,我强奸,我杀人,但我不用受任何法律审判。只要我控制世界舆论,掌握CNN和好莱坞,我依然是绅士风度,骑士精神,但你们中国人就是道德有问题,需要我们去拯救。

跟BBC和纽约时报有什么道理可讲。“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盎格鲁撒克逊人,都一个尿行。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美国的情况看,确实高一些。

对等来看,

最烂的比最烂的,我们好,欧美差;今天起存疑了!

最好的比最好的,我们差,欧美好;

中不溜的,我们多数地方差一些,少数地方好一些。

统计学规律看,欧美人素质的平均值比我们高,但方差比我们大。

我觉得过去因为穷,我们的素质都用在拼吃拼穿上了,再富两代,我们就赶上来了,凭着素质平均的优势,中国人一定会还原全世界一个文明古国的好感。

———-

评论区表明中国人素质确实差太多了,我认为赶上的希望,自上个庚子年以来,又渺茫了起来。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比较都是田忌赛马,我拿上等马赢了你的下等马,所以我素质高。这个没有说服力。

例如出国的人总体而言比在国内的人素质高一点,留学需要学历,旅游需要钱,就算是偷渡,那些人也要比同等水平的国内人更好一些——起码更勇敢和进取。

此外,由于移民必须比本地居民更加努力,才能获得差不多的回报,所以在陌生环境里刻意拔高素质,也是存在的。以这些人和当地土著比,就有点不科学了。

不过很多针对各国普通人的实验设计,也广受诟病,例如一项实验是丢掉的钱包里有电子邮箱地址,看拾到者会不会邮件联系失主,这个实验中国的得分很低,国人的解释是:中国人不习惯使用邮箱,而是使用微信。

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可以把整体素质,包括收入、学历等因素拉倒相近的位置,把文化、语言、制度这些因素也尽可能控制。

这个场景我想,可以是联合国的外交官。

首先,外交官都是各国中精英中的精英,无论教育程度还是品德,都是一等一的人选,可以代表各国的“上等马”。

其次,外交官起码都熟悉英语和美国的环境,了解美国的法律制度,事实上,外交官们长期在纽约工作生活,处于类似的社会环境。

那么,我们如何衡量外交官们的素质呢?

实际上,联合国以前有一个外交官的豁免权,如果你违规停车被惩罚,你可以不交罚单。

这就天然的给了我们一个检验外交官素质的机会:可以不交罚单,但是你还是遵守交通规则,你这个人真高尚。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这叫“慎独”,是君子的高尚风格。

但是因为不被惩罚,你就违规,你就是利用权力谋求自己的私利。

当然,你可以说,我们违反交通规则,不是我们素质高,只是我们讨厌美国,故意和美国过不去——那么同样的理由可以用来为在国外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辩护,乱闯马路的国人辩护吗?如果你觉得可以,那么就没有必要说下去了。

如果你觉得不可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外交官交通违规情况,来衡量这些“上等马”的素质了。

但是很遗憾。这一切都是假设,只在一个平行世界里成立。我们这个世界是没有人做这个研究的。

如果你在什么地方看到了类似的研究,那一定是科幻小说。

比如:Fisman R, Miguel E. Corruption, norms, and legal enforcement: Evidence from diplomatic parking ticke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 115(6): 1020-1048.

他们的一切结论都是他们瞎编的,不能和我们这个世界现实中真实的国家挂钩。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居然有人来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第一,你倒是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

第二,你倒是跟他上了一个高中。那到大学怎么办?万一他没考上大学,你是不是要跟他一起辍学?如果他考一个不好的大学,你是不是要放弃更好的大学跟他在一起?

第三,你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中学生就算你们互相喜欢,还不是分手。你们还能外面买套房去登记吗?年纪也不够啊。那既然大概率是三年以后就要分手,那你现在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上学放学能够一起走?

第四,你看看你爸你妈差几岁。等你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能和你结婚的女生现在估计还在上小学。世界那么大,出去多看看,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那年回过头去,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user avatar   li-feng-zhou-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倒着读是嫩巴黎(狗头)


user avatar   hu-hai-san-ren-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cao-xin-dong-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词出《道德经》,和光同尘。

只有远高于常人的人才会考虑这一层。

如果自己明显异于一般人,那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异类,但是相对于一般人的异类是分两个层次的,一个是明显高,一个是明显低。

但其实,人只能分辨出比自己低级的人,比自己高级很多的人,一般人是分辨不出来的。举个例子:高中生能看出小学水平的题目的对错,但是看不出大学本科水平题目的对错,要是博士的那些题目,保不定连题目都看不懂呢,那就更看不出来好坏对错了,保不定还会想:博士就研究些这个?

所以,一般人其实根本看不透很多高人,或者说,那些能让一般人一眼看透的“高人”,要么是不够高,要么是人家故意让你看明白的,就是得让你觉得他是“高人”。至于他为啥得让你觉得他是高人,你自己想吧。

而真正的高人,需要普通人的认可吗?即使周围的普通人完全不认可他,也完全不影响他做个真正的高人啊。甚至有些真正高人的日常为人做事,甚至会让一般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不够聪明,甚至还会让人觉得他傻呢!他就是不想让你看破他罢了。“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说有大智慧的人反而会行事更简单,没有平常人的很多弯弯绕绕的,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足够支撑他们不必弯弯绕绕的那么费尽心机才能成事,让普通人看起来却是有点“愚”了,“愚”是什么意思?心眼儿不够呗。其实人家是不必费那些“小心眼儿”罢了。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山林中本来也没几个人,不用太费心思,好隐。你说在市井中咋隐,那必然是隐蔽掉自己跟常人的不同,让自己跟常人无异,这能省掉多少麻烦。这就叫和光同尘了。

所以一般人总觉得要去世外山林中寻高人,因为山林中的高人一般也就是住的隐蔽点儿,但是一般异象明显(山林中连个人都难得碰见,他有啥必要天天费心思隐藏自己的异象),好认啊!所以寻世外高人,难度在于找到他住的地方。

市井中的高人,天天在你眼前晃你也不见得认得出来。住哪儿无所谓了。


有友邻在评论区贴出了“和光同尘”的哲学理解(当然了,真正修道的人可能不这么解读。道长们请看到我的求生欲。 )。其实,“和光同尘”不就是一种看待世间万物或者说是与世界相处的方法论么?而且是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才会有的方法论。只有达到“看到珍珠和灰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高度的人,才会知道如何让一粒“珍珠”如何做到看起来如同“灰尘”。 很多高人也并不在乎世人看待他是“珍珠”还是“灰尘”,因为在这种境界里,世人的目光完全不影响他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也不影响他自己的存在,但是做一粒灰尘可以避免掉许多麻烦就是了(毕竟做珍珠的麻烦是更多这是真的,麻烦多了,总是会影响到他自我修炼的… 总是要费时间精力去解决麻烦不是吗?有这点儿时间精力多修炼自己不好吗?)。有时候,他们选择成为“灰尘”,还是为了最后不做“灰尘”。

————————————

我又来了。既然说到了《道德经》,那就给大家推荐一本解释《道德经》很强悍的书:清朝黄元吉先生的《道德经注释》,中华书局出版。 如果能够细读此书,你会发现打开了一扇理解《道德经》的新大门。 当然了,对于一般人而言,细读此书的难度很大,因为这是一本纯文言文(而且是繁体字)的注释,引经据典,而且应该是从道家修炼丹道的角度来注解的。跟很多现代理解大相径庭,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推荐给有缘人吧。

黄元吉 《道德经注释》第五十六章:

(节选)所谓 “得了手,闭了口”者,诚知得道匪易,讵容以语言耗其气,杂妄损其神,矜才炫能标其异,徒取恶于流俗哉?以故有道高人,塞兑闭门,养其气也;挫锐解纷,定其神也;和光同尘,则随时俯仰,与俗浮沉,如愚如醉,若讷若癡,众人昏昏,我亦昏昏,不矜奇,不立异,与己无乖,于世无忤也。

你看,我唧唧歪歪写了一千多字,黄老先生就这一小段就写的明明白白。人家黄老先生才是得道高人呢!

其实如果你了解道家越多,会发现“低调” “不张扬” “不立异” 是修道要义。所以很多真正修道而成的高人真的会做到让你看不出来的,多看几眼也看不出来那种。

一——————————

我又来了! 哈哈哈哈,因为我又有了一些感悟。

还是这个问题,我又想到了一个路径。

前面的回答是围绕:“真正的不凡人很可能不会让一般人一眼就看出他不是个凡人”。( 你看我措辞多么严谨。)这个方向展开的。

下面我再换个方向展开:“当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一眼看出哪个人不是凡人”。

那当然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让自己的水平超越绝对多数的一般人,说白了,你自己当一个不凡人,只有自己经历了如何从一个凡人成为一个不凡人的路径,你才能看清到底什么样的才是不凡的人。 还是那个例子,只有你自己足够努力,上完了小学上中学,上完了中学考大学,再考硕士、上博士…… 你上中学的时候,看其他的小学生们,你就很容易分辨出哪个小学生比较优秀,哪个小学生干的那些事就不太行。等你真的自己能考上博士,就能够比较容易看出那些本科生、硕士生们在干的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也就是说,对于你自己有过切身经历和感受的事情,你才会比较容易判断这个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一眼看清”。(我真是能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例子说明白,这就叫深入浅出,哈哈哈哈,我好骄傲,我先插会儿腰)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好像是一位道长,(他就是一位道长,还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2021年9月,这位孟至岭道长升为北京白云观方丈)他说: 一般人不要考虑和光同尘的问题,因为,对于绝绝绝绝绝大多数人(道长用的词是凡夫俗子)来说,你就是个尘。(说到这里,请划上去看我这篇文的开篇第二句)

道长的视频在这里:zhihu.com/zvideo/133595

(我还特意去搜了为什么道教宫观的领导人也叫“方丈”)


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就是个凡人,要想成为不凡的人,那中间必然是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的。现在好多人喜欢看穿越剧,梦想着自己能够穿越,而且一穿越就是回去当当皇上、当王爷、当皇后、当公主、当娘娘…… 都是穿越回去当显赫的人物(这些显赫的人物也就是凡人里面比较不凡的了,只针对富贵权势这个方向的不凡),没看见哪个人想着穿越回去当个种地的、当个丫鬟(而且是一辈子丫鬟,没有反转的那种)这些普通人… 说白了,就是想着靠“穿越”来成为不凡的人。

而在现实中要成为真正的不凡的人,哪能有什么捷径呢。

就是要靠自己努力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想要当一个不凡的人,就如同要当秀于林的那一木,必然要比其他那些林林林承受更多的风吹雨打,若是打雷,必然也是先劈这一木(谁让他独高呢,这也是道法自然的一部分),必然要承受远大于一般人的艰难。

“和光同尘”其实就是针对“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的解决办法之一。其他办法呢?我想到的还有,若是这一木能修炼到长腿能跑,跑到一个跟他高度都差不多的林子里就好了(那就是从一个层次上的不凡变成了另一个层次的凡),或者跑去一个没那么多风打雷劈的地方也行。其实说白了,都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解决各种艰难险阻的能力。毕竟,一棵木要努力达到能到处跑的程度,跟人修炼成一个不凡的人,难度也差不了太多吧。

这些苦难或者说考验若真能承受住了,才有可能成就不凡的人。

————————-

还有一词,叫“鹤立鸡群”。

让人一眼就看明白的不凡人立于凡人间,就如同“鹤立鸡群”。

刨去落难不能飞走的情况,一只好好的鹤为何要立于鸡群中?(难道是图免费的鸡饲料吗?)

人有时候会有一种幻想,觉得自己变成了不凡的人,就自然而然会得到其他凡人的仰望、敬佩、供奉、乃至各种好处。

实际上呢?你看看中国人的崇拜观,就会发现,中国人崇拜的都是能办事的神仙,能给他解决问题的神仙,那些拜了不灵的神仙,早就被抛弃了。 “实惠”这两个字,是刻在血液里的。(此处用法这是个中性词,正是因为我们看中“实惠”,所以才能够真正做到绵延不绝 ,你们去看这位知友的文章,写中国的神仙们为什么这么负责任的,很逗 zhihu.com/question/4330

你以为的“鹤立鸡群”,一只不凡的漂亮的白鹤立于鸡群中,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鸡群的崇拜、敬仰、主动奉献出鸡粮,白鹤自此过上了位高权重、食物无忧的快乐日子。

实际中的“鹤立鸡群”,很可能是这种情况:一开始的鸡群们比较懵逼,一眼看去知道那肯定不是个跟他们一样的物种,然后可能因为鹤的不凡外表引起一阵崇拜,然后呢?然后鸡们崇拜着崇拜着突然就发现这只鹤不能实现他们的任何愿望,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抢占他们的资源,占他们的地方,吃他们的粮食。慢慢的谣言四起:那看那是什么玩意儿,腿那么长,脖子还那么长,毛还那么白,跟咱们一点儿也不一样… 还吃咱们粮食…肯定不是个好东西…然后这只鹤被边缘化、被群起而攻之…

另外,如果这只显目的独立鸡群的鹤真的成功的风光了,成为了被可以一眼看穿的“不凡鸟”,咱们可以猜猜那些崇拜鹤的鸡里面到底有多少想的是:怎么弄死这只鹤,好让自己取而代之… 成为万鸟崇拜的“不凡鸟”………

—————————

有一些知友在评论里说:我觉得高人是如何如何的… 我看出来的高人是如何的…… 我看啥啥就不是啥啥…… 我看不来的就不是…… ……

在这里估且把这种也称为“我执”吧,就是太执着于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我认为他是高人他才是高人”“我看不出来他是高人他就不是高人”……… 就是把自己作为评判他人的标准。

倒不至于非得评判这样是对是错,只是我觉得吧,这样子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自己看不清真实的世界。

真正的高人,你识不识得出他,于他而言,有什么要紧。

虽然那个著名的“心动幡动,心定幡静”的故事深入人心,广受推崇,但那是让你面对自己的,不是让你认识外部世界的。

幡动或不动,与我心何干。

高人是或不是,与人看他何干。

——————————

最近对“和光同尘”又有一点儿感悟。是因为看到有网友叫“和光不同尘”(没有针对的意思,只是对此有感而发,而且确实见过好几次不同的人用这样的名字或者说这个话)。

其实我最先读“和光同尘”这个词的时候,跟取“和光不同尘”这个名字的网友的想法是差不多的。我们现在一般的理解里会把“光”定义为光明灿烂、比较好的那种东西,而把“尘”定义为比较微末无用、普通甚至稍显低级、有贬义的意思。基于这种理解,那么跟“光”“和”就是好的,跟“尘”“同”就是不好的。那么“和光同尘”的意思就是有点儿跟什么一样光明灿烂、跟什么一样普通那种意思。“和光”是褒,“同尘”略含贬。 在读黄元吉的《道德经注释》之前,我确实也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怀着这种理解开始读黄元吉的《道德经注释》的时候,就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此书中数次遇到“和光同尘”,慢慢就理解到“和光”与“同尘”是完全并列的意思,就是“光”与“尘”并没有谁高谁低的意思,而是都是泛指那种数量极大的但是又细碎的普通的也是无处不在的那种东西。 光并不是特指那种光辉灿烂像太阳月亮那种光耀夺目的光,而是偏重指无处不在的那种光,就是“和光”的“光”的是指“无处不在,哪里都有,而且无形无色你感受不到但是又无处不感受的到”这个意思,绝不是侧重“光辉夺目、温暖灿烂”那个意思。

因为如果你对《道德经》有充分理解,那么就会体会到《道德经》是不扬强的,(可延伸到不立异,)反而是强调“柔弱”“普通”“自然”的功用,侧重“以弱胜强”“以柔制刚”这个层面。 但是强弱、柔刚都是二元对立又可互相转化的。《道德经》的主旨就是说在一定的阶段,要保持“柔、弱、平淡、凡”这种,但是汇积到一定程度,则可发生质变,变成实际上很强大,用柔弱但绵长的路子最终达到强大的目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追求强、大、刚,因为强大刚的东西难以长期坚持,容易中途折断。虽然《道德经》一直说“道法自然”,自然界里当然也存在很多刚强大但是比较持久的东西,比如太阳啦、山川啦,但是《道德经》是老子写给人看的,重点就是“人”,人本身是个柔弱的东西,所以对人来说,重点就是怎么在柔弱中求长存。所以《道德经》中特别强调水的作用,水也是看似柔弱,但是可以滴水石穿、也可以积聚为海。

———————-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第三十六章:

……………劝学者,以柔以弱,立德立功,庶得神天之佑,自有仙人传授口诀。否则,最大事情,惊天地而动鬼神,纵是神仙,要皆不传者多。盖天机至密,天律最严,不可违也。庄子曰:“使道可献人,则人莫不献之于君。使道可进人,则人莫不进之于亲。使道可与人,则人莫不与之于兄弟。使道可传人,则人莫不传之于子孙。而皆不可者何?诚以中无德而道不立,中无主而道不行也。” 合数圣之言观之,则知国之利器不可轻以示人矣。后世修士,切勿以大道为公,不择人而授,以致自遭天遣,悔之无及。斯殆有公而不公,不公而公之者,非下学所能参其微也。尚其懔之。

以上这段,其实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道家的不凡人(得道者)让一般人看不出来?” 还解释了很多诸如“为什么道家的很多本事(法术、变幻、等等)不随便给人看?”这种问题。

说白了,就是道家的各种“本事”是要以“德”立的,是要承担责任的,不能随便显摆给人看着玩的。 而至于说,有些得道者会四处传道让人看,那也是他的责任所在,但这个责任却不是每个修道者或者得道者都要做的。 每个人各承天道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想起来有个学佛的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 就是说,每个人在人世间,不管贫富贵贱,都有自己要面对的问题,需要他去努力解决。

我身边有很多学佛的朋友,或者说“号称学佛”的朋友。但是很多人,在我看来,是属于“着相”的,就是深刻执迷于一些表象的东西,比如每天磕多少个头、念多少遍经,经常指导别人你要这样、你必须那样,但是真的让他面临事情做选择的时候,你就会看清他的内心其实是背“佛”而行的。 而说这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的这位朋友,非常平和,身上也没有任何叮叮当当的各种标志性的东西。 她说“佛在心中”。她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佛,当你内心澄明坚定的时候,内心的佛就会显现出来,保护你”。 我觉得,这才是慧者。

——————

今天想说一下“特别”这个点。

按照现代文化的标准,主流的说法是“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所以现在每个人都在努力的让自己与众不同,仿佛这样才有存在感。

这个“与众不同”其实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最浅显的层次自然就是“外貌”与众不同。所以才会有这个提问“如何一眼看穿不凡人?” 其实这个提问的思维深处就是默认了不凡人的不凡首先体现在外貌等外在表现上。

但是与众不同的不同也是有很多层次的,最浅显的自然是外貌等外在的不同,一眼就能看见这个与那个的不同、这个人与大部分人的不同。而内在的能力、底蕴等等的不同,很多是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鉴别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真正的不凡人在外貌上的不凡很容易被人认可,而如果他们在外貌上无异于常人时,其思想和能力等内在的那些不同却很难被一般人看到,即使看到了也很可能被认为是“异端”、而不是更高层次的非凡。因为就像前面所说,只有达到博士或者更高水平的人才能鉴别博士的真假。小学生水平是鉴别不了高中、本科、研究生水平的真假的。换个例子就是:如果没有老师给出标准答案,学渣是看不懂学霸的试卷的,学渣根本就不知道学霸的水平。但是如果学霸的试卷上有了老师勾的红对号、红叉号,那就是随便谁都知道学霸的水平。但是很可惜,在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可能有谁在不凡人的身上划对错号,所以,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不凡人到底是哪里不凡了,一般人判定不凡人用的标准,就是他自己认为的标准。至于这个标准是不是真的对,那就很难说了(用学渣的标准去评判学霸?)

而现代社会鼓励“每个人都与众不同”这种想法,所以其实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成长的)都在潜意识里或多或少的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诚然,每个人自然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大,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群体,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就是个“人”罢了。有作为“人”的99.9%的共同之处,那剩下的0.1%的不同可能体现在各种方面。

毕竟,人是社会动物。诚然,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但是,你这个不同的人毕竟是要在人群社会中生存的,能够让周围的人接受你这个不同的“人”,这是一项很大的能力和本事。不凡人让自己能够在凡人社会中生存,首先得“和光同尘”。




     

相关话题

  高铁究竟能不能吃泡面? 
  为什么健身房的会员大部分纹龙画虎,素质极差,动不动就开始讲怎么斗殴的事迹还有很多人附和? 
  怎么看待发达国家地区的去工业化? 
  日本是发达国家,为什么人民不是很幸福? 
  女性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什么,有哪些因素决定? 
  如果中国只有8000万人,会成为发达国家吗? 
  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准后,人民还需要996这样拼命的工作吗? 
  做一个学历很高素质很低的人是不是很酷? 
  你见过哪些中国人在和发达国家相比时表现出自卑感的言行? 
  如何看待 S11 EDG 夺冠后大规模扰民现象? 

前一个讨论
11 月 CPI 同比上涨 2.3% ,PPI 同比上涨 12.9% ,释放了哪些信号?
下一个讨论
生活在加拿大好还是国内好?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