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视剧《潜伏》最后站长为什么要带余则成走? 第1页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就是共产党员。

国共两党,除了蒋介石和一心忠于蒋介石集团的人,大多数人没那么多的深仇大恨。

所谓领袖的想法,那就是领袖的想法。

一个普通的国民党员,去揪着共产党员不放,这属于没有头脑。

天下大势,陈明仁说起义就起义了。

兵团司令手底下就是共产党员,这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

傅作义那么大的势力,献出北京城,也就犹豫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

吴敬中本人和共产党没仇。

他自己就说过:“在他们(国民党高层)眼里,我们就是小人物。干革命为什么啊?除了我贪污来的这些东西,还有什么?”

国共内战已经结束了,大势已定,这个时候,共产党就不是敌人,而是将来的合作对象。

就像是美国南北战争,打得那么惨烈,死了多少人。

战争一结束,胜负已定,大家各自收拾家园,让生活继续下去。

在站长眼里,余则成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于他还觉得这余则成搞钱是把好手,有能力,有办法,又忠于自己,没有必要把他当成是敌人。

李涯,就是个神经病,还想着潜伏,也不肯帮自己捞钱,这种人才是最让人讨厌的。

肯帮自己捞钱的共产党员,就是可用之才。

国共之争,那是大人物要考虑的问题,小人物看重的就是手里贪污的这点东西。

谢若林的名言:“现在什么最重要?金条和美元。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作为一个有资产的情报站站长,生意就是一切,主义早就成了一缕轻烟。

吴敬中不在乎余则成的身份,因为这不重要。


user avatar   xiao-xiang-18-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作为一个站长,吴敬中不想到了台湾之后成为孤家寡人和光杆司令,他要想维持他的地位、他的权力,就必须有得力的嫡系部下和基本盘。余则成就是那个他不可或缺的人。

吴敬中是一个政客,而且是老谋深算的政客。什么是“老谋深算的政客”?就是那种嗅觉特别灵敏,走一步能看三步的政客。在别人都想着逃到台湾就行的时候,吴敬中已经在盘算去了台湾之后如何发展了。

吴敬中到了台湾之后,面对的形势是什么?首先是情报系统内部的大清洗、大缩编,台湾一个省的规模,不可能承接整个大陆的情报系统,不可能有那么多位置安排一堆“省级站长”“少将站长”,所以位置是非常有限的。

钱,他早就捞够了,但是权,他还不想退休做富家翁。还想在情报系统内继续“发挥余热”,说不定还能往上走一走。吴敬中作为老资格的情报人员,资历和能力也已经够了。上面的关系需要自己继续奋斗,还缺什么?就缺势力。

连军阀也知道,手里的军队就是本钱,本钱没了,军阀也就做不成了——吴敬中也是如此,作为站长,他手下的情报员就是他的本钱、他的势力、他的嫡系。吴敬中只在天津站当站长,所以他的基本盘全在天津站。

他带到台湾的天津站人马肯定还有不少,但是既能干、又深受他信任、又能挑大梁的,唯有余则成。有余则成在,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走上层路线,而把具体的业务和工作交给余则成,甚至还可以把自己的人马、自己的嫡系统统交给余则成去统带,自己只需要把握大方向、重大事项上拍板定策就行,省了他多少心思。——就算将来他年纪大了,要退休了,也可以把“吴敬中系”交给余则成,让余则成以老部下、学生的身份成为他的接班人、成为“吴敬中系”的继承人,他依然可以通过余则成来维系他的影响力,不至于人走茶凉。

反之,如果他没有带走余则成,第一,所谓的“吴敬中系”就少了一个挑大梁的大将,吴敬中本人不得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具体的业务,从而影响他走上层路线。累不说,效果还会很差。第二,别的力量可能给他安排一个副手,从而以“掺沙子”的办法,架空他,让他成为一个光杆司令,而他的“吴敬中系”人马也可能因为少了一个掌总的大将,被其他实力削弱、肢解、吞并。第三,他退休后,真正人走茶凉,如果影响力没有维持住,他的万贯家产都未必保得住,更别想安度晚年,当年他们怎么敲诈穆连成的,现在别人就会怎么敲诈他。第四,余则成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吴敬中想再培养一个余则成,未必有那个时间,也未必有那个机会。

余则成对于吴敬中来说,就是张良韩信对于刘邦,关张赵和诸葛对于刘备那样重要。刘邦和刘备,兵没了可以再招,地盘没了可以再占,老婆没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可以再生,但是没了张良韩信,没了关张赵和诸葛,就没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吴敬中也一样。

(丢光了嫡系人马、基本盘的政客,到了台湾,或者移民美国是什么下场,请参照文末陈立夫兄弟、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在台湾或美国的境遇。)

所以,为了下半生的权力、财富、安全等等考虑,吴敬中必须带走余则成。

第二个原因,才是大家所说的原因。吴敬中对余则成有所怀疑,但这个原因并不重要。

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斗争,吴敬中肯定对余则成有所怀疑。但这个真的不重要,至少对吴敬中不重要。

从北伐参加革命一直到军统天津站长,吴敬中的人生履历是比较丰富的,这种丰富,在于他对国共主义之争其实并不十分在意。

哪怕他心知肚明余则成是共产党员,那又怎么样?只要不为人知,他就完全可以装着不知道。当年民国不少高官的属下、亲属中不少人都有左倾思想,这些高官也完全有数,甚至不少高官自己私下里都有通共的渠道。“主义哪有生意重要!”,所以只要不放到台面上,这些高官对此并不在意。

他们唯一在意的,就是他们的金钱、地位和权力。

吴敬中这样的人也是如此。而且他对地下党的作用也非常清楚:

天津的得失在什么呀,在几个偷鸡摸狗的间谍吗?笑话!那么多重兵把守的大城市都丢了,那么多战功卓著的整编军丢了,什么原因?我们还在这里搜情报、抓内奸、查帮派,甚至保住天津这个堡垒,不觉得滑稽吗?

见到共党就喊打喊杀,那是马奎、那是李崖,却绝对不会是吴敬中,甚至陆桥山都未必这么干。

所以,基于第一个原因,他无论如何也要把余则成带走,以确保他的金钱、权力和地位,无论余是不是共产党,或者是不是通共。

他甚至相信,万一将来台湾不保,余则成作为一个潜在的地下党,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台湾保住了,那么余则成基于大势,也肯定会起到第一条的作用,保住他的权力和金钱。

至于这个可能的“共党”进入情报系统高层,会不会对“党国”有什么损失,那就不是他吴敬中考虑的,也不是他吴敬中关心的。

所以,我们说,吴敬中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一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

————————————————————————

————————————————————————

多说两句:

关于到台湾后,移民香港或者移民美国的前景,分析如下:

当年叱诧风云的中统领袖陈果夫和陈立夫,两个人到了台湾后,CC系就被蒋拆散、吞并,二陈真正成了光杆司令,陈果夫挂着空衔早早病逝,晚景凄凉,陈立夫移居美国,51岁的人了在美国只能以养鸡买皮蛋,做豆腐买给中餐馆为生,幸亏活的长,熬过了两蒋,竟然活着看到了澳门回归。他晚年呼吁祖国统一,倒是做了点贡献。

军队败光了的小诸葛白崇禧,到了台湾之后就被闲置,被监视,66年不明不白死在家里,一度传闻是被蒋毒死的。

军队败光了的阎锡山,到了台湾之后只有空头职衔,下半辈子只能天天编一些如何反攻大陆的空头计划,或者写《大同之路》的官样文章熬日子。

军队败光了的李宗仁虽然是副总统,也流亡美国了,你看哪个美国人理会他?他在美国没有经济来源,也无事可做,天天打麻将,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后来会主动回大陆?!

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吴敬中想要的?吴敬中在台湾被闲置的话,难道就没人敢敲诈他?移民美国,人家美国连民国副总统都不理会,还会理会你一个保密局站长?谁知道你是谁,谁知道你是那根葱!你那点钱在中国很多,在美国你以为就够花?你在美国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那日子是好过的?!

移民香港,谁知道解放军的兵锋什么时候过深圳河!

所以,对于吴敬中来说,最好的出路还是在台湾,在蒋的体制内保持地位甚至要有所上升,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


user avatar   li-fei-16-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电视剧《潜伏》? 
  潜伏里面余则成为什么没除掉许宝凤? 
  怎样评价孙红雷在电视剧《潜伏》里的演技? 
  潜伏中余则成爱晚秋吗? 
  为什么《潜伏》里的刘闪被装箱运到台湾后要去砍甘蔗,好歹也是知识分子吧。? 
  电视剧《潜伏》中有哪些不易察觉的细节? 
  为什么余则成和李崖同样忠诚于党.李崖显得很蠢? 
  经常在抗日战争电视剧里看到特务(如潜伏第一集)从重庆坐火车到南京,当时怎么办到的? 
  潜伏里面余则成为什么没除掉许宝凤? 
  《潜伏》结尾,是否组织上决定阻止翠平和余则成在一起的? 

前一个讨论
上海二手车市场真的像李老鼠说的那样充斥着事故车,车况整体很糟糕吗?
下一个讨论
丰田和雷克萨斯到底有多大区别?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