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字的含义是指“疲困”的,一般性解释是:生命是有限的,学习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好累啊。
但这种解读正确吗?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出自《庄子·外物》。
庄子定义的“知”,是“心彻”
并且,《庄子·大宗师》提及:“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朝彻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外物,外生,然后才能朝彻,然后才能见独,然后无古今,最后不生不死。
注意到“外生”这个概念,庄子精神境界首先是超脱于生死之外的,不会以“求生”为本质。
结合《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注意后面写的“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并且应当注意到开头写的的“吾”,联系起来通俗点翻译: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所追求的心彻的境界是无限的,这个过程真的好累啊,但是当我达到心彻境界的时候,这种疲困也就彻底过去了。现在呢,行善不去求名,也不会去做那些会被刑罚的事。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不但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这里身实际不单指身体,为了方便简单理解这样说),还可以活得很健康,并且也能赡养亲人,最后还可以尽寿。
然后庄子是怎么做到的呢?
往下庖丁解牛,也是庄子说的答案,现在也叫:心流
所以,你是想反对什么?
PS:为善不近名,为恶不近刑,其实还有更深的含义,与后面所说遁天之刑有关,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