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交响乐.大乐团的乐手,指挥演奏时都需要看谱子,这是为什么呢? 第1页

  

user avatar   fatdrag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本可以断定题主没见过古典乐团乐手的谱子是什么样的。

这是普洛克菲耶夫《西古提组曲》总谱的一页,像这样的谱子一共有100多页。这个谱子是给指挥看的:


乐手的分谱看上去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小提琴的分谱差不多得有十几二十页吧。

要说为什么有些时候翻谱失败也不影响演奏……怎么讲,对于一些乐手来说,某些经典交响曲目他们可能演了好几年甚至十好几年了,别说翻谱失败,就算没谱也能背下来了。


user avatar   yang-xie-long-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协奏曲的话,那独奏演奏家一般是需要背谱的。

如果排练次数足够多,乐曲也不复杂的话,其实大多数乐队成员也并不需要看谱子,只需要指挥给清进入的位置即可。

而像不少室内乐,哪怕曲子很长,一般也是不看谱的。

而现在乐队成员保持看谱传统,一个是长期习惯,另一个则是有的曲子比较复杂,只靠指挥给进入的提示可能会出错,还得靠演奏员数小节来“二次确认”。

另外,一切的传统在当代作品面前都不成立。比如说一条大家默认的规则是,演奏当代作品通常不需要背谱,即便是独奏演奏家也是如此——因为太tm难背了,真背不下来。


user avatar   liu-yu-96-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肯定没看过交响乐队的谱子的。题主自己的乐队是演奏流行乐的,也就是每首歌最多也就5分钟。这对于记忆的压力跟一个35分钟的交响乐和5个小时左右的歌剧是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这是瓦格纳女武神一长号的乐队谱。就这么一页,基本上涵盖了将近半个小时的音乐,而且演奏的音符数量不过就是20多个音符。小音符都是提示还有其他的参照物,让演奏者可以在没有指挥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找到位置。这种东西,跟流行乐里面,吉他架子鼓这种从头到尾都在演奏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这种情况,想依靠熟练和记忆力,那排练的成本就太高了。

再看一个例子:

这是贝六田园的短笛声部,就这么一页,整个一个40多分钟的交响曲,短笛就演奏这么一段,前后连5分钟都没有。这当然是很容易背的,但是,背这一点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演奏者得知道什么时候进去才行。往往进对了一个点以后,后面就容易了,但是如果完全依靠记忆,出问题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再就是排练的时候,指挥对乐团做出所有的要求,无论是弓法,还是力度变化等等一切都需要乐手写在乐谱上。我还是那句话,交响乐在复杂程度上,比流行乐高太多了,因此,大家不背谱是为了更加准确的完成任务。

至于指挥,当然可以背谱,但是指挥在协奏曲和歌剧上面为了避免记忆上的失误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还是会选择看谱子的。而且有些谱子嘛。。。


我承认我比较懒,可是我觉得这种玩意背起来确实让我牙疼。。。。


应题主要求,我把回复他的内容也加在里面。

即使三四十首歌曲,每个连续重复5遍或者10遍,有个一两个小时,总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每首歌是独立的,每首歌之间的相似度非常低。你们排练的时候,也是一首一首的练,无论是翻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大多数都是你从头到尾基本情况是熟悉的,也就是你们所有人都熟悉这个音乐的整体。这在交响音乐中是做不到的,你如果问一个打定音鼓的人吹长笛的在干什么,他答出来的概率很低。而且比如5小时的歌剧是一个作品,这在排练的时候和你们积累起来不是一个概念。比如一个5小时的歌剧,可能排练时间只有两周。这5个小时的内容大概率是不会连续的重复进行的。因为交响乐团排练一次的时间仅为3小时。基本上不太可能连续整体走两遍,即使走了也记不住。流行乐你们很有可能乐队能唱100首歌,五个小时的音乐背诵。但是5个小时在交响乐来看,就是一部大歌剧,一个歌剧院一年可能上演的大歌剧有3-4个,加上2-3小时的中型歌剧3-4个,交响乐就更多了,30分钟以上的交响曲作品,国内的交响乐团哪个每年也得演个十个八个的,这还不算10分钟左右的序曲、组曲类的东西,还有协奏曲等。而且,流行乐的东西,把旋律记住的,基本上不会太出圈,毕竟这是工业产品音乐,和交响乐这种艺术逻辑要求比较高的东西还不一样,交响乐内在的逻辑可不是靠把旋律记住就完事了,有些地方压根就没有我们普通人意义上的旋律,没有参照物,就更难记住音乐的整体了。


最后我加两句。因为这毕竟是我的专业范畴,所以回复起来还是能讲明白道理的。

背谱演奏乐团和背谱指挥,理论上是可行的。前者属于时间成本太高根本不具有可行性。我主要说说后者。背谱指挥其实某种意义上并不难。很多人多听几遍录音,也许也行,在我们国家有相当一部分指挥,总谱放在面前也是摆设,因为他们看得也不行,能找出旋律位置就不错了。一个指挥如果只是自顾自的完成指挥任务,本身是很容易的,脑子里走着音响然后跟着晃就行了。但是,如果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指挥,对于总谱的熟悉度的要求,真的不亚于任何一个歌手和演奏员还有独奏家,那么这个要求对于很多人来说,就不太容易了。我记得我听Sebastian Weigle说过一次,他说:如果我不能保证记住第二双簧管每个进入的位置,我就不会选择背谱指挥。这句话我给大家翻译一下,管乐的第二声部相对于第一声部来说给大家的声音印象是很弱的,就算听的时候也会容易忽略,那么他这句话的意义就是,哪怕是最微小,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都能熟门熟路的时候,他才会背谱指挥。对于我本人来说,我也背谱指挥过。但是我忍受不了对自己的怀疑和那种怕忘记什么的焦虑,虽然,我从来没忘记过什么。但是,我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还是绝对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不会选择背谱指挥。当然有些人胆子大,或者对自己记忆力很有信心的人肯定还愿意背谱指挥的。事实上背谱指挥对于指挥的发挥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只是对我来说,把活着走下舞台看得更重要些。




  

相关话题

  想了解交响乐从哪些人或者曲子入手? 
  交响乐团排练和爵士乐团排练有什么区别? 
  如何评价阿什肯纳齐的指挥水平? 
  想了解交响乐从哪些人或者曲子入手? 
  怎么看待厦门大学交响乐团强行要求学生假期排练? 
  交响乐团合奏如果有一部分跟不上可以划水吗? 
  如何看待俄罗斯交响乐团在帕尔米拉剧院遗址演出的新闻? 
  为什么中国民乐多为单旋律而西洋古典音乐更加立体? 
  如何看待马云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周年音乐会上被邀请上台担任指挥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 
  一整个交响乐团成员打群架谁会赢? 

前一个讨论
怎么提高自己的古典音乐修养呢?
下一个讨论
关于莫扎特的几点疑问,可以帮我解答一下吗?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