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关于莫扎特的几点疑问,可以帮我解答一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fu-dong-dong-42-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提到的这些关于莫扎特的故事,是需要考证的。因为中国目前关于西方音乐历史的所有资料,都是来自国外,至于国外的文献中是否就有权威资料记载了莫扎特的这些事,我没有考证过,我不好说真假。到底莫扎特是历史中真就这么不堪,还是在国外文献记载中变得不堪,或是在翻译过程中变得不堪,亦是在读者眼中不堪,这都不能确定。在目前我们关于音乐历史的学术研究中,特别是西方音乐历史的研究中,任何论述都需要证据,没有明确权威信息来源的事,一般学术上的表述都会十分严谨,不会“信口开河”。

但,即便这些事都是真的,也不影响莫扎特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针对题主提到的4点,我一个一个说一下:

1.你说的这个事,里面可能是有纠纷的,两个人本来约好了,200块钱,5首曲子,但最后莫扎特只收了96块钱,但也就交给委托方一首曲子。交付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确实是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升了调改编的。但这到底是不是“骗钱”,很可能不是。因为一个最简单的逻辑,莫扎特没必要骗。即便在莫扎特缺钱的情况下,以他的能力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创作出5首曲子,拿到200块钱。所以,我觉得这里面两个人在沟通上存在分歧,并不是“想骗钱”,如果想证明莫扎特是个爱“骗钱”的人,得需要更多的事件来证明,并且还得看这些事件在莫扎特所有委约活动中的比例。

至于“移调”完成委约的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他和委约方有争执,有点赌气的成分;另一方面,在作曲家完成大量委约作品的时候,或许也会根据委约方的需求,交付不同水准的曲目。如果换一个说法,如果你是一个作编曲创作的音乐人,有一个音乐爱好者过来和你说:“兄弟我想让你帮我创作一首作品,是我自己唱着玩,你看着给我写吧。”那我觉得,给这为爱好者一首自己之前创作的小样的升调版本,我觉得也无可厚非。

bilibili.com/video/BV1E——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bilibili.com/video/BV1U——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

2.莫扎特的这些创作行为,不能算为“抄袭”。适当的引用其他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以及民间音乐素材,在具有一定创作逻辑的前提下,这是允许的。比如在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两个音乐流派的音乐创作中,就是主要借鉴前辈的音乐创作进行创作,这是一种创作思维。还是一个基本的逻辑,莫扎特完成了这么多交响曲,再多写一首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更倾向于莫扎特是尤其特殊的创作动机才“引用”的海顿弟弟的作品。具体的两部作品的对比到底有多少重复之处,我没有比对过,除非是两套交响曲一个音不差,不然称作“抄袭”是不合适的。

3.这个事我觉得是大家对作曲家的误解,只有花很多时间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但其实不然,短时间内也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勃拉姆斯花了十多年时间创作了《第一交响曲》,虽然大家称其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但其在音乐历史中的地位也并没有贝多芬花了几年时间创作的交响曲更重要。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郎朗弹的《星光》,作曲家叶小纲也就用了一下午就完成了,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是一部好作品。所以,创作时间不能作为判断作品好坏的标准。创作这件事,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积累,是可以很快完成一部作品的,特别是莫扎特这种专业作曲家,短时间内创作出的作品未必是差的。

4.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技法并没有发展十分充分,特别是在莫扎特所处的时期,音乐创作是有一套固定的范式的。不光是莫扎特,任何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基本都会符合这些规律进行创作。比如:奏鸣曲式的副部多在主部的属调上,结尾多用属和主的进行,等等。这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大家可以管这种创作风格叫“公式化”,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莫扎特这些“公式化”的创作中,还是有很多不同和创新,这往往是非音乐专业的人们所忽略的。

或许,莫扎特在历史上真的是个人品很差,脾气很臭的人,但我们也得秉持着开放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因为人无完人,“天才”往往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作品还是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

以上。


拓展阅读,以下内容来自我的专栏《古典音乐笔记本》: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莫扎特经常被称作为“神童”,虽然只活了35年,但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十分深远。

莫扎特的一生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1756—1771)

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兹堡,从小就受到他音乐家爸爸的严格教导。莫扎特从能听懂话开始,他爸就给他疯狂灌输音乐知识,教他弹琴作曲。6岁的莫扎特已经可以跟着爸爸和姐姐一起到各国宫廷演出了,一点不给同龄的小孩留活路。此后的十年期间,莫扎特到维也纳、巴黎、伦敦、罗马等欧洲重要的城市和宫廷演出,在积累了音乐演奏和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大大的开阔了眼界。

莫扎特从5岁开始作曲,这一时期创作了弥撒、赞美诗等宗教作品;歌剧、独唱曲等声乐作品;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嬉游曲、舞曲、重奏等器乐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莫扎特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基本是在他爸的辅导和修改下完成的,而且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体现了他爸的创作痕迹,而莫扎特自己的创作是什么样,可能只有他爸知道。这个学者还说,在这一时期有8首作品是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独立音乐风格的,具体哪8首他也没说,让人有点憋气。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莫扎特在音乐上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音乐风格与他后来的作品相比,还不是特别成熟。莫扎特作为一个“神童”,音乐天赋肯定是有的,但在这个“神童”的身上,更能感受到的是他爸的教育与培养。没有他爸,莫扎特应该也很难成为“莫扎特”。

在莫扎特这一时期期的创作中,还要数歌剧、交响乐、钢琴协奏曲最突出。

歌剧

xiami.com/album/4006735 ——莫扎特:歌剧Apollo et Hyacinthus,1767

莫扎特《装痴作傻》200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 WA Mozart La finta semplice - Salzburg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semplice,1769

xiami.com/collect/10971 ——莫扎特:歌剧Bastien und Bastienne,1768(莫扎特第一部德语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p ——莫扎特:歌剧Mitridate, re di Ponto,1770

v.qq.com/x/page/u3063cx ——莫扎特:歌剧Ascanio in Alba,1771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6,第1交响曲,1764—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9,第4交响曲,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84,第11交响曲,1770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07,第1—3钢琴协奏曲

二、第二时期(1772—1781)

莫扎特在这一时期主要在萨尔兹堡专心创作,同时在萨尔兹堡的教堂当管风琴师。能在一个教堂或者宫廷工作,在当时来讲是很有牌面的一件事,就好比现在的公务员,收入稳定,还不累。但“神童”莫扎特偏偏是不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他在工作的期间,经常和“主教领导”吵架,弄得领导经常给他“穿小鞋”,越是这么整莫扎特,莫扎特就越气,到最后实在气不过,莫扎特就辞职了。在辞职前,他爸劝他好久,但最后还是没劝住。莫扎特辞职后,想要做一个“自由”的作曲家。他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相信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于是,“辞了职的公务员”莫扎特基于对自己才能的判断,决定要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打拼,当一个“维漂”。

这一时期的莫扎特的创作,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相比于之前都有很大提高。由于他的教堂的工作关系,莫扎特在这一时期创作了比较多的宗教作品。同时,在管弦乐器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体裁上,也有很多突破。

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r ——莫扎特:歌剧Il sogno di Scipione,1772

bilibili.com/video/BV1T ——莫扎特:歌剧Lucio Silla,177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giardiniera,1775

v.qq.com/x/page/c03450y ——莫扎特:歌剧Il re pastore ,1775

bilibili.com/video/BV1S ——莫扎特:歌剧Thamos, König in Ägypten,1773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24,《第15交响曲》,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30,《第18交响曲》,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34,《第21交响曲》,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99,《第27交响曲》,177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201,《第31交响曲》,177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8,《第34交响曲》,1780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75,《第5钢琴协奏曲》,1773;K.238,第6钢琴协奏曲,1776;K.246,第8钢琴协奏曲,1776

QQ音乐-专辑 —— 莫扎特:K.271,《第9钢琴协奏曲》,1777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65,《第10钢琴协奏曲》,1780

弦乐四重奏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36,1772;K.137,1772;K.138,1772

钢琴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284,177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09,1777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10,1778

教堂奏鸣曲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CHURCH SONATAS》专辑

三、第三时期(1781—1791)

莫扎特人生的最后10年是他在音乐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穷的时期。1781年,刚来到维也纳的莫扎特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体会到了当一个“自由”的作曲家并不容易。1782年,莫扎特结婚了,这让他本来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泽·韦伯会唱歌,是写《魔弹射手》、《奥伯龙》那个韦伯的远房三表姐。莫扎特其实开始喜欢的是康斯坦泽的亲二姐阿罗伊齐亚·韦伯,开始为了追人家,又帮着写作品,又给介绍工作,但无奈阿罗伊齐亚只把莫扎特当备胎,且莫扎特他爸不喜欢这个阿罗伊齐亚,所以这事也就吹了。而这个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开始是暗恋,后来她爸爸去世后,家里变得十分穷苦,加上她妈经常管她,康斯坦泽·韦伯就想通过和莫扎特在一起过上“人上人上人”的生活。于是,她就和莫扎特好了,并且偷偷结了婚。但让康斯坦泽·韦伯没想到的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结婚后的康斯坦泽·韦伯发现,莫扎特似乎也是没啥钱,好像还是得过穷日子。好在,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是有感情的,愿意陪着他一起打拼,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新的生活。

莫扎特在婚姻的滋润下,创作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莫扎特为了赚钱,每天要教学、演出、出版作品、创作,这一时期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是为了赚钱而完成的,频繁的创作,让莫扎特作品的艺术水准越来越高。莫扎特在维也纳期间,结实了海顿,他与海顿的交流让他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启发,他还特意为海顿写了几部作品来表达他的情感。海顿也非常地道,经常和别人说,莫扎特的歌剧天下第一,我不如他。两个人就这样,保持了相当温馨的情谊。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去世了。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彰显了一个“神童”的音乐才能,为世界留下了伟大的音乐遗产。

与“音乐遗产”一起被留下的,还有他欠的债。(狗头)莫扎特拼尽全力工作,到头也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欠了不少钱。好在,他的妻子是一个聪明人,通过运营“莫扎特”这个“IP”,把钱都还上了。并且还找了一个“新老伴”,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莫扎特在人生的最后10年,完成了他人生中最伟大的一批作品,并且总结了不同艺术体裁的创作经验,比如: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在莫扎特歌剧中,十分强调“诗词要服从于歌唱”,他十分注重角色性格的刻画与情感的表述,音乐在歌剧中占有支配地位等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女人心》、《魔笛》等;莫扎特在协奏曲的创作中,不断完善了协奏曲的古典范式,他在原来协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他确立了在第一乐章“双呈示部”的音乐结构;其次,他在再现部的结尾加入了“华彩乐段”(cadenza),为演奏者提供了炫技的空间;另外,他还设计了协奏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速度布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钢琴协奏K.449、K.450、K.482、K.488、K.503等。莫扎特的交响曲也十分出色,特别是K.543、K.550、K.551,甚至能和海顿的12首《“伦敦”交响曲》相媲美;莫扎特的《安魂弥撒》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为莫扎特的音乐人生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Q ——莫扎特:歌剧 Idomeneo, re di Creta,1781

bilibili.com/video/BV1q ——莫扎特:歌剧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后宫诱逃》),178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oca del CairoLo 和sposo deluso(年代不明)

v.youku.com/v_show/id_X ——莫扎特:歌剧Der Schauspieldirektor,1786

bilibili.com/video/BV1p ——莫扎特:歌剧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1786

bilibili.com/video/BV1e ——莫扎特:歌剧Il dissoluto punito, ossia Il Don Giovanni(《唐·乔万尼》),1787

bilibili.com/video/BV13 ——莫扎特:歌剧Così fan tutte,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女人心》),1790

bilibili.com/video/BV1M ——莫扎特:歌剧Die Zauberflöte(《魔笛》),1791

bilibili.com/video/BV1F ——莫扎特:歌剧La clemenza di Tito(《狄多的仁慈》),1791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85,《第35交响曲》,178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04,《第38交响曲》,1786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43,《第39交响曲》,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50,《第40交响曲》,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51,《第41“朱比特”交响曲》,1788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49,《第14钢琴协奏曲》,1784;K.450,《第15钢琴协奏曲》,1784;K.451,《第16钢琴协奏曲》,1784;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53,《第17钢琴协奏曲》,1784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82,《第22钢琴协奏曲》,178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88,《第23钢琴协奏曲》,1786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03,《第25钢琴协奏曲》,1786

(两部小调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66,《第20钢琴协奏曲》,178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91,《第24钢琴协奏曲》,1786

弦乐四重奏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87,1782;K.421,1783;K.458,1784;K.428,1783;K.464,1785;K.465,1785;K.499,1786;K.575,1789;K.589,1790;K.590,1790

钢琴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1,1781—178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2,1781—178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53,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45,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70,1789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76,1789

弥撒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K.427,1782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K.626(《安魂弥撒》),1791




  

相关话题

  如果把世界各大钢琴家/钢琴演奏家放到一个琴房练琴会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马勒好听? 
  音乐的欣赏水平是在不断下降吗? 
  《图兰朵》的故事到底好在哪儿? 
  为何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的现状差距如此之大? 
  德彪西是否是比肖邦更优秀的作曲家? 
  赵成珍每天只练琴 4 小时却夺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这可能吗? 
  是否应该将巴赫逝世的年份作为巴洛克时期的结束?如何思考能得出巴赫逝世不代表巴洛克结束? 
  音乐艺考报名钢琴曲g小调前奏曲op23No5填成了g小调前奏曲op23No23后面号错了有影响吗? 
  如何评价罗伯特·舒曼? 

前一个讨论
交响乐.大乐团的乐手,指挥演奏时都需要看谱子,这是为什么呢?
下一个讨论
相比于 18、19 世纪的古典音乐大师们,哪些音乐家才算真正代表了 20 世纪音乐的最高水平?





© 2024-06-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