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才能听出交响曲各个乐章之间的联系? 第1页

  

user avatar   gui-duo-da-la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卸腰。

“对于表达交响曲的主题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其他结构不行?”

整个古典时期的音乐写作,都可以概括成“形式大于内容”的原则。古典时期的交响曲四个乐章用快-慢-小步舞曲-快来进行写作,最通俗的解释,无非是为了造成情绪上的对比。古典时期的交响曲,是强调第一乐章的,所以第一乐章用奏鸣曲的形式,可以对音乐进行最充分的展现和发展。最充分的展现以后,可以平静一下,所以第二乐章是慢板,再过渡到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相当于更活跃了一步,最终在进行到第四乐章的快板。所以,后三个乐章,相当于一个情绪逐渐激烈的过程。

为什么要情绪逐渐激烈呢?因为你想一下,四个乐章快-慢-再到快的安排,总比四个乐章最开始最快,然后越来越慢要更容易为听众营造一个更引人入胜的情绪体验,这跟看电影是一个道理。你总不能开头半小时就把大BOSS打死了,后面一个半小时全是各种生活场景,是吧?跟读小说也是一个道理,你总不能把基督山伯爵复仇成功放在前10章,后面107张全在说他的日常生活,是吧?同样的,你也不能四个乐章都快或者都慢,是吧?没有对比,音乐是更难写的。最近为什么那么多人黑薛之谦呢?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很多音乐观念就是有问题的,最明显的一条就是:递进的情绪请省略。稍有音乐创作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观念是不利于音乐创作中的情绪塑造的。


古典音乐中的情绪表现,更多程度上是一种模式化的表现。所以,第一第四乐章偏激动,第二乐章要慢要抒情,第三乐章要优雅,所以用三拍子的小步舞曲。这些模式先给你定好,然后具体音乐写成什么样,就看各个作曲家如何在这个公式里面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了。


题主问“为什么其他结构不行?”其他结构当然是行的,只不过,在古典时期,其他结构就不太被人们接受。因为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主流风格,而古典时期的主流风格就是通过上述模板框架来展现的。上面也说到,古典时期是“形式大于内容”,那么反过来理解,古典时期以后的音乐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内容的重要性逐渐被挖掘出来的过程,或者说逐渐打破模板束缚,展现作曲家不同个性的过程。从贝多芬开始,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就被替换成了谐谑曲。这个谐谑曲跟小步舞曲的区别在哪里?小步舞曲,一定要优雅,但相比之下,谐谑曲的风格和情绪设定就会更加的宽泛,也更利于个性的表达。所以,贝多芬被称为“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作曲家,真不是别人随便说的,贝多芬在这方面的革新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贝多芬在其后的第六交响曲中,贝多芬就没有用传统的快-慢-小步舞曲(谐谑曲)-快的结构,而改用五乐章的结构;在第九交响曲中,贝多芬更是破天荒地用了快-谐谑曲-慢-快的结构。而贝多芬之后的作曲家,在进行交响曲创作时,都是会时常打破古典时期树立起的结构标准的。比如,舒曼的第三交响曲,也是五乐章,而且谐谑曲也放在了第二乐章。到浪漫主义晚期,打破传统结构的交响曲就更多了,比如马勒的。。几乎。。所有。。交响曲。再到20/21世纪,几乎没有作曲家按照传统结构写交响曲了。其中比较著名的例子有,格雷茨基的第三交响曲,三个乐章全是慢板,我是服的。


所以,概括一下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单纯从音乐欣赏角度来说,古典时期树立起的交响曲各乐章的结构模式,主要就是起一个情绪对比的作用。而这种模式,在后世,也是被打破了的。




  

相关话题

  如何快速找到刚听到的已知英文名的古典曲的相关信息? 
  用什么器材听古典音乐重要吗? 
  海顿有哪些值得欣赏的作品? 
  中国孩子学巴赫和爵士风音乐会比较慢么?为什么? 
  想系统的了解音乐史(越全面越好),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取? 
  顶级乐团中敲三角铁的人是怎么选拔出来的? 
  有哪一首古典乐撞进你的心,从此让你深深爱上了古典乐!?能分享你爱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吗? 
  如何评价音乐博士孙刚及其指挥的武汉市教育局学生管弦乐团成立周年音乐会上演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赵成珍每天只练琴 4 小时却夺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这可能吗? 
  为什么交响乐《春之祭》这么有名? 

前一个讨论
明朝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下一个讨论
历史上对钢琴影响最大的三人或弹钢琴最好的是谁?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