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主的问题,我觉得如果用“上限”和“下限”可能不是特别合适,我更认为题主想讨论的应该是音乐审美的“边界问题”。
我认为,音乐审美的形成在于“熟悉”。举一个例子。
昆曲是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品种之一,其题材大多使用文学经典,在音乐上也有其独特的风格,人们普遍认为昆曲是特别的“雅”的艺术,而在当昆曲流行的历史时期,“雅”就是当时音乐的主流审美标准。在昆曲之后,京剧将其颠覆了,京剧题材内容比昆曲更加丰富,而且在音乐上的变化也更加多样,音乐不在只限于“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风格,这就使得京剧相比于昆曲,欣赏起来更加通俗,京剧成为明清时期更具代表性的戏曲品种。而在京剧流行了之后,京剧艺术的审美标准便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标准,昆曲成为了“过去式”。
那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个问题,历史中如果有两个小孩,第一个小孩出生成长在昆曲流行的时期,第二个小孩出生成长在京剧流行的时期,那他们的音乐审美会有差别吗?我相信,这两个小孩的审美标准会有不同。
我们回到当代,还是说说京剧。京剧在当代的发展情况,一定是没有清代发展的好了,但还是有一些票友十分喜欢去听京剧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身边大多是什么样的人喜欢去听京剧?其他人不知道,至少我能接触到的,更喜欢听京剧的是一些有岁月积累的人。相对于京剧,我理解的当代主流音乐是流行音乐,我们同样可以思考一下,更爱听流行音乐演唱会的是哪些人?我觉得应该是以年轻人为主。我们对照后可以发现,这些爱听京剧的人,就是第一个“小孩”,而年轻这一代人,就是第二个“小孩”。
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刻意的接受音乐的学习和训练,那他的音乐审美标准一定会受到他最“熟悉“的社会主流音乐审美的而影响,从结合其个人对不同音乐的了解,最终形成其自己的音乐审美标准。
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审美标准,会影响绝大多数人的审美方向,但从其内部来讲,是一定存在差异的。我觉得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每个人的所在地区、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等方面。就以我音乐学院上下界的这些同学们为例,我们这一批人大多从小学习乐器,听着周杰伦、王力宏、S.H.E.的磁带长大,在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了中外音乐理论,观看过大大小小的音乐会和演出,在这样的教育与训练下,我们形成了相对“学院派”的审美标准。而相比于我们这一代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我们更了解不同种类音乐的“合理性”,也更加“熟悉”不同的音乐风格,所以即便是听到有一些不是特别了解的音乐,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音乐“不好听”,但不会觉得它“一文不值”。如果再进一步,我们结合到不同专业来讲,一定是钢琴系的同学更爱听钢琴作品,管弦系的同学更爱听管弦乐,声歌系的同学更爱听艺术歌曲,等等。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流行音乐圈,很少有我们音乐学院出来的学生特别厉害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我觉得这和音乐审美标准是有关系的,概括起来说的话,就是学院派的音乐审美限制了我们去参与流行音乐。我们再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这些音乐学院的同学们没有经过这么多年的音乐教育,很大的可能是,我们与其他人在音乐审美上也没什么区别。
我们结合日常生活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是每一个人都爱听周杰伦,都喜欢流行音乐,这是一个事实。但在此基础上,有些可能人会更喜欢爵士、有些人可能更喜欢摇滚、有些人可能更喜欢说唱,等等。这些不同的审美倾向一定是受到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的,这种影响可以是很多元的。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有趣的设想:还是有一个小孩,从小学习二胡、爸爸是一名MC喊麦主播、妈妈是一名歌剧演员。小孩中学开始去美国读书,寄宿在爱听音乐剧的小姨家,大学通过努力进入到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爵士作曲。我们可以去猜测一下,这个小孩的音乐审美是倾向于哪种音乐?我觉得,不管是哪种,一定是在他成长过程中接触过的,他才能去喜欢。结合这个小孩的经历来讲,他绝对不可能喜欢上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因为他都不知道,这是个啥。
综上所述,同时结合题主的问题来说,音乐的审美可能无法用特别准确的“界限”去划分它,可能也很难去弄清楚到底一个人到底为什么喜欢一种音乐。这种审美问题不限于音乐,同样出现于对衣服的审美、对长相的审美等等,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人音乐审美一定是受到了所处时代、环境、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由此,题主问,在理论上世上是否可能存在“全能欣赏者”。我认为,从理论上是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到历史中和当代的一切音乐,并且对未来的音乐有一定期待,在此基础上还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经历去学习这些音乐,那他是可以成为一个“全能欣赏者”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