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王德峰教授是个怎么样的人?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cheng-ju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仅针对王德峰教授在网上的一个哲学讲座视频中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谈不上批判,也不涉及其它任何东西。其实,在之前我有很多问题都是看了王教授的视频才豁然开朗的。

王德峰教授不愧“哲学王子”的称号,对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确实讲得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懂,也能很简明扼要地指出一些现实问题的哲学根源。

比如他说中国哲学没有区分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所以中国人对基于理性世界诞生的规则总是没有尊重的意识,这也是中国法治道路艰难的主要原因。

又比如他解释了为什么西方人会认为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里的神圣二字其实对应的是人格,即社会对财产权的尊重,本质上是对财产持有人的人格的尊重,而不仅仅是承认他对财产的占有。

但是我觉得他对中国哲学存在的问题,解剖得并不彻底。或者说他在有意无意地为辩护而辩护,没能对我们自己的问题痛下杀手。

在他看来,中国哲学虽然没有区分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但哲学并不一定只有西方哲学那一条路,中国哲学是建立在所谓的“感性生命”之上,其最高成果就是所谓的“性灵”。我没能理解这两个概念,但我同意哲学的意义在于发现普遍的规律,只要达成这一点,那就不必区分它是中国式的还是西方式的。

在王德峰教授看来,中国哲学是优于西方哲学的,原因在于中国哲学是心的哲学,是为了提高人的境界、滋养人心。而西方哲学过分强调理性规范精神而缺乏对心灵的照料。所以,西方人就很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但中国人就不会。

我认为他这种说法是错的。对心灵的照料是只一种愿望,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如何照料?我认为对心灵的照料最直接和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其安全感。虚无主义来源于现实的不可控,进而怀疑自身的能力和路径,所以安全才是对心灵最好的保护。

我们先不谈一个民族和国家,先谈个体。人的安全感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虽然那时我们一无所知,但每当我们告诉父母一些基本的要求后,都会得到满足。所以我们才有在这种可控的状态下过上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这就是安全感的作用。但如果你不幸生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里,那生活对我们而言,就是一种过了今天猜不到明天的惶恐,内心必然备受煎熬。长大了也一样,轻松度日自然内心安宁,但轻松的前提是一切可控。包括你的社会关系、家庭、婚姻和事业,如果通通不顺,那你几乎只有崩溃。

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一样。美国人是目前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一群人,他们是唯一可以在这个世界横着走的人,你觉得他们会有历史虚无感吗?我们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称霸东亚的时候,那时我们有历史虚无感吗?无论我们如何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当蒙古人和满人的铁骑踏碎这片土地时,当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我们的古老国门时,我们还是迅速地跪了下去,至今仍未站起来。一群跪着的人,他们的历史存在感会很强吗?

所以,王教授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心受环境的影响重大。也可以说,心的归属在心之外。

对中国国民性的问题,王教授也提出了一个让我难以认可的答案,那就是儒道的相互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儒家强调原则,但道家却给国人留了一条后路。这种儒道相互影响的格局,让居上者不顺时会选择隐退,居下者不顺时就会抛弃原则变得圆滑,他甚至认为中国人特有的阿Q精神也是儒道相互影响的结果。

我完全不赞同这种说法。儒道确实是相互影响和互补的关系,但道家并没有教世人抛弃原则,而是强调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强调这个世界的不可知。道家对儒家及由其派生出来的百家的批判,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想当然”。比如儒家提出“相濡以沫”,道家就针锋相对地提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这里,道家思想是在说,鱼在岸上相濡以沫,本是一种特殊情况,它们原本就应该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以自然的方式相处才是最好的,这个社会归于自然演化则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先不讨论这句话对不对,但这是在教人抛弃原则吗?

王教授对孟子关于“心”的概念以及陆王心学的阐释是非常到位的。在他看来,孟子思想及陆王心学建立在超验的“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之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遵从这四心及其衍生出来的”仁、义、礼、智”,那我们的道德体系就将非常的稳固,就能实现陆王心学提出的“满街都是圣人”、“人人得以收拾精神,自作主张”。

但心学后来最终未能大行于天下,最终未能完成儒家现代化(即人的自立和平等)的使命,它为什么会失败了?我想,原因还是在于没有考虑环境的影响,这可能就是儒家及其它各家都有的一个一致性弱点。所以这才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可贵。道家思想表面上只是批判各家但并未给出一个更好的方案,但在一个自成一体的哲学体系内部,道家能够指出各家思想的问题,指出环境对现实世界施加的影响远大于人这一重要实质,已经很不错了。

王教授认为,中国的国民性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恶”理念让国人偏离了孟子四心之说的起点,即善端。也就是说,善端在人心中是天然存在的,是超验和纯粹的。而“人性本恶”理念则让人们面对道德问题时选择了趋利避害的应对方法,这是一种基于利益的道德观,是一种伪善。

诚然,他说的部分是对的,那就是非源自人心善端的道德观确实不是真正的良知,而超越了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善端也确实才是人类道德体系的基石,依靠“人性本恶”理念确实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道德体系。但他同样犯一个传统儒家都有的一个错误,那就是理性自负。孟子口中的超验人心与荀子口中的生理人心,确实不是同一个东西,也确实不在同一层次,但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超验人心必然能克服生理人心?人类文明的进步,确实就是一条以善端为基础的超验人心克服以竞争为基础的生理人心的道路,但有什么理由能让我们相信这条道路必然会成功?人的善端满打满算只有10万年,而生命的相互争斗从5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开始了!而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坚固的道德体系和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如果只靠人心和善端是很难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我们无法克服竞争和趋利避害的本能之前,最好别忘了做好两手准备。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跳出从汉代开始的反复重建和反复崩溃的宿命。

人心固然可敬,但别忘了,人心之上,还有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人心在转,而是道。


user avatar   di-yi-da-zo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以次数来说,隔天练效果好。比如你二十天练十次,我十天练十次,你的效果肯定强于我的,这确定无疑,为什么呢?你休息的充分。能强多少?不到15%。


但是,如果以天数算,比如二十天你练十次,我二十天练二十次,我肯定要强于你,为什么呢?因为我做功是你的一倍。能强多少?能强60%。


再换个情况,我一百公斤杠铃深蹲每组二十个,做六组。你深蹲二百公斤,每组做十个,也是六组,咱俩做功一样,可是你第二天就做不了了,我第二天还是一样做。你就耽误一天,我却没有耽误。那么哪个增肌效果好?当然是前者。哪个更安全?也是前者。有毛病吗?没毛病。


比如补课班,有的就教做题、刷题,有的就教【连连看】,作为健身来说呢,还是要踏踏实实侧重于耐力,健身是自己的事情,是永恒的事情,拼的是狠劲毅力,又不是考试,你那么着急干什么?




  

相关话题

  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巨大的不同? 
  为什么有很多没有真才实学甚至没有天赋的人喜欢在哲学领域说三道四? 
  如果人类的意识被科学家证明只是一种物质或者一种活动,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安置我们存在的意义? 
  如何评价「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上山顶时,佛学家已在此等候多时」这句话? 
  活着,人和道冲突的时候,应该遵循人性还是遵循道理? 
  如果外星人命令你做选择,不吃饭7天,和闹市裸奔1小时,你选哪个? 
  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是暴民政治还是极端民主? 
  道德是怎样产生的,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王阳明得不到我国的推崇? 
  如何评价经济学家魏尚进教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深圳女房东减免1200套房子半个月的租金?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的身份转变?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