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论语》? 第1页

  

user avatar   zhi-hu-shu-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论语》,俗称「孔子的朋友圈」,主要记载了孔子和他弟子们日常对话。

但凡读过书的人,都有过被「子曰」支配的恐惧。

为什么还要读《论语》呢?

我们先从圣哲孔子的一生说起。



但凡读过书的人,包括混子哥,都有过被「子曰」支配的恐惧。





而这些「子曰」的句子,都出自这本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学启蒙读物:

《论语》,俗称「孔子的朋友圈」,主要记载了孔子和他弟子们日常说的话、做的事。

因此,想要了解《论语》,就不能不提下面这位关键人物:

孔子,读书人心中的圣人,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人物,妥妥的。



讲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产生疑问:

孔子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做了什么?他有哪些思想?他跟《论语》到底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孔子。


一、孔子是谁?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



我们来重点说一下春秋时期。

它是这样的一个时间段。



春秋时期就一个特点:

乱!

当时的朝廷——周朝每况愈下,不过有一拨儿人却暗自开心,他们是谁呢?



这些人就是周王眼皮子底下的诸侯。


诸侯是周朝王室的亲戚。周王统治天下后,给了他们每人一块地,并让他们各管各的,这就是分封制。

周王威武霸气的时候,诸侯是一群乖宝宝;可当周王渐渐镇不住场子了,诸侯就跳起来造反,纷纷称王称霸。

称王称霸需要地盘,整个春秋时期因此沦为一段诸侯打打杀杀的历史。





而孔子,就出生在这样混乱的社会环境中。

抛开各种神奇的传说,孔子真实的出生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孔子,子姓,孔氏。

因为他出生在尼丘山,所以叫孔丘;又因为他在家里排行第二,而在古代的家庭中,兄弟长幼排序依次为伯、仲、叔、季,所以他字仲尼。



根据《史记》的记载,由于大儿子残疾,孔子的父亲老来得子生了他。可孔子才三岁,父亲就去世了。



而孔子十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面对人生的苦难,孔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社会底层从事过多种职业。



但他更看重的是追求学问的光明大道,因此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学一切他觉得有用的学问和知识。


原文及译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就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我喜欢学问的程度罢了。

因为从小吃着苦长大,又看到当时的社会整天打打杀杀,民不聊生,礼坏乐崩,于是孔子有了一个宏大的人生理想:





孔子身材高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东大汉。明明可以靠武力征服一切,可孔子偏要靠别的方式。


二、孔子都做了些什么?

孔子决定靠思想来实现理想,为此用尽了自己的一生:


原文及译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了礼),说话做事都很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再有太多疑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逆耳之言;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混子哥总结了一下,除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孔子一生主要忙活了三件事:






下面就跟着混子哥,来看看孔子精彩的一生:

1. 开办学校,教书育人

古代没有互联网。如果想要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怎么办?

光靠自己的一张嘴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口碑传播!

而孔子作为教师,有很多学生,因此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但在教书育人这件事上,孔子与众不同。

首先,教授的对象就很不同。

春秋时期,只有贵族能读书,一般人是没有机会上学的。但孔子不一样,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的是亲民路线。



据说,交干肉就能成为孔子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束脩(xiū)之礼。


混子哥看到一个说法:有钱的多交学费,贫穷的可以少交学费,但不管是谁,多少都得交点儿学费。孔子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有真正的求学之心。

所以不管你是杀猪的、养鱼的,还是卖拖鞋的,只要有心求学,都可以来上课。




原文及译文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身份等方面的)区别。」


让每个人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这才是孔子心中的有教无类。


其次,怎么教书,孔子也是有讲究的。

孔老师教书,从来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批评教育,好比医生看病,讲究的是对症下药。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因材施教。

混子哥推测,具体可能类似下面这样:




孔老师大半辈子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几乎全年无休。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对待学习,一点儿都不感到满足;

教育学生,一点儿都不觉得疲倦。

因此,孔子堪称春秋时期教育界的劳模。


原文及译文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2. 四处求职,推广思想

孔老师这么拼,自然也收获颇丰。据不完全统计,他凭一己之力,总共收过三千多名学生。

教的学生多了后,孔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并受鲁国邀请做官。就这样,孔子在五十一岁那年步入仕途。

孔子在岗位上干得很漂亮,官位也一路飙升:



工作上,孔子大力惩治贪污腐败,还劝诫百姓爱岗敬业;生活上,孔子鼓励大家互助友爱,孝顺父母,敬爱兄弟。



更重要的是,孔子很怀念西周时期的生活,主张恢复周礼,采用礼治。



简单来说,周礼大致可以分为礼和乐两个部分。礼是一套把人分成不同层级的等级制度。



乐指音乐,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为礼的运行提供保障。

阶级不同,生活水平的差距可太大了。比如葬礼的规格,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诸侯的葬礼,都是些大投入、大制作。



平民的葬礼,都是些小投入、小场面。


除了葬礼,还有婚礼、祭祀礼以及对长辈行的各种礼,这些都是所谓的「礼」。

大家都要老实遵守,不能过界。

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礼」其实就是一本——



大家都按规矩办事,这样整个社会就会显得井井有条,但总有人想打破这份和谐。

谁呢?

当时鲁国的大臣季氏。


很多孔子的弟子在他手下干活。


尽管自己的不少学生为季氏做事,孔子却非常看不起他,甚至对他作出过这样的评价:


原文及译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yì)》

孔子说:「一个人做了人,却不行仁,会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一个人做了人,却不行仁,会怎么对待音乐呢?」

孔子的意思是,从季氏对待礼和乐的随便态度可知,他没有好好学习过周礼,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仁。


孔子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季氏干了一件事,叫八佾舞于庭: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千年以来,每个时代最聪明的人尖子,都是读论语的,一字一句,都剖析的十分明确,

套用某个回答里的一句话:

古今注释论语的经典铺天盖地,这些人都是五六岁开始背论语长大的,把玩论语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谁知道他们对论语的一字一句熟练体悟到了什么程度。


然后被少数民族吊着抽,被洋大人吊着抽,连日本都成了洋大人······


问我如何评价论语?

答:就算他是就是心灵鸡汤,几千年来每个朝代最聪明的人都在解释,都在阐述,这也是能管饱肚子的心灵鸡汤。

只不过心里偶尔在想,要是这几千年,最聪明的人像是王阳明他们研究的是几何原本,是开普勒三大定律是阿基米德

那该多好啊···


这样的话,

现在我们就能在欧洲的论坛上看到:

如何评价圣经?

下边回复:

千年以来,每个时代最聪明的人尖子,都是读圣经的,一字一句,都剖析的十分明确,

套用某个回答里的一句话:

古今注释圣经的经典铺天盖地,这些人都是五六岁开始背圣经长大的,把玩圣经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谁知道他们对圣经的一字一句熟练体悟到了什么程度。


然后被中国人吊着抽,被印第安人吊着抽,连非洲都过来都成了洋大人······


问我如何评价圣经?

答:就算他是就是心灵鸡汤,几千年来每个朝代最聪明的人都在解释,都在阐述,这也是能管饱肚子的心灵鸡汤。

只不过心里偶尔在想,要是这几千年,最聪明的人像是牛顿啊爱因斯坦啊麦克斯韦啊达芬奇啊他们研究的不是圣经,不是一字一句的解释圣经,而是研究的是几何原本,是开普勒三大定律是阿基米德····

那该多好啊···



答:论语是好东西,但是没有好到让一群最聪明的人一字一句的研究,浪费生命在里边·····这样的话,这群聪明人最后只能和1252年一样,跪在一群连汉字都认不全的蛮夷君主面前,封他们为儒家大宗师了····


金朝灭亡后,亡国了啊!元好问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然而元朝建立二三十年间,他看到忽必烈能够让百姓安定地生活,并消灭云南地方势力,恢复汉唐旧疆的赫赫功业,从内心也感到钦佩。他在诗中说:“云南山高去天尺,汉家弦声雷破壁。九州之外更九州,海色澄清映南极”,把蒙古称为“汉家”,这表明他内心里的对立情绪消失了,对蒙古政权已经逐渐认同。


user avatar   body-som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论语哪怕读个百遍依旧是读不出什么思想的,背论语哪怕倒背如流也依旧是苍白和肤浅。——学而不思则罔。你不过是罔而已。

连论语也没读过几句,就开动全部脑筋,断章取义歪曲孔子编写段子,那段子不过是笑话,留下的是浅薄和一地的鸡毛。——思而不学则殆。你不过是殆而已。

知乎许多回答不如以前了,我读到的全部都是无脑的膜拜和无知的污蔑,但无论是膜拜还是污蔑都低俗得不堪入目。

我不评论论语,但是我建议你,黑孔子可以先参考一下韩非子。看看真正的智者是如何撕开孔子华丽的措辞,粉碎孔子端庄的逻辑,看智者如何在嘲讽中显露他冷酷的骄傲。

我还可以告诉你,尽管韩非子几乎推翻了孔子的理论,但是儒家子弟,从来没有❝和谐❞过韩非子,相反韩非子反驳孔子的几篇文章也被编入了经典而被儒家子弟代代传颂。

我们热爱孔子是因为他像盏点破黑暗长夜的灯。孔子和其弟子从来没有想过去塑一座佛或造一个神,也没有去炮制一个光荣正确伟大,这些都不是儒家思想的诉求。因此你不必去膜拜孔子,你也完全可以黑仲尼,只要你黑得有水平,你一样能获得儒家1的承认和尊敬。

大凡就是这样了,智者读论语读到的是智慧,仁者读论语读到的是仁义,韩非子没读几遍就察觉了逻辑中的破绽。

而你呢?

还是先读一遍论语,然后再静静的思考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相关话题

  俄罗斯的工业体系真的灰飞烟灭了么? 
  工业文明为什么没有抹去马的地位?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 
  如果当初袁绍听了田丰的话会怎么样? 
  如果神不存在,发誓是否有效? 
  为什么这么多人否认中医? 
  从法律角度看,明代皇室后裔能不能追索回故宫的产权? 
  如果当年南明坚持住了,那会不会今天中国成为两个国家? 
  二战中有哪些温暖人心的细节? 
  如何评价方从哲?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说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要比孙悟空的金箍棒厉害?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越来越没年味儿?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