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贝纸——老一辈的篆刻家喜欢精益求精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先贤的作品都有一种由衷的恭敬,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去学习,所以力求完全贴合古人,故而提倡仔细双勾,后来有了半透明的拷贝纸,更为依赖。
连史纸——因为薄,没有拷贝纸之前,可以作为拷贝纸功用。还是因为薄,好盖印。
然而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并非尽然。
印章是一个依托“对书法进行空间设计”的审美,是一个关于审美的文化教育,当然也是高级文化游戏。最重要的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学习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要以我为主,古人注我。所以从印章(篆刻)的本质去探求更好。一,理解。二技术。理解就是对篆刻的概念模型把握。它是书法又“融化”在一定空间中的设计过的书法。技术就是物理手段,拿圆珠笔在白纸上写,拿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拿刀子在石头上刻,或者大凿子在石碑摩崖上刻等等,每一种物理材料,都有他独特物性,但是反应“一次性干净利落完成”的技术标准是不变的,这样就能结合出不同的技术手段,去表达“笔意”。一般而言,你就是用刀子在石头上刻,那你就着重研究这种物理材料的特性,总结出你顺手的技术,也就是所谓刀法。把你脑子里的设计蓝图表达出来,直至酣畅淋漓。
听到这里你也就明白了,什么手段和过程均可以,并无一定之规。你用复印打印加洗甲水上石,还是用拷贝纸描摹,还是用小毛笔反写练眼力,或者是正着写好再对照镜子反描上石都无所谓,本事大甚至涂黑了直接刻,都行。
多试试,多动手,多总结,多走走弯路,心中疑惑自然就少了。想刻好,就一个办法——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