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应该没什么争议,结果看了下面的回答才知道,人可以自作聪明到什么程度,没有直接证据就敢下定论说:
“本来因为这种动物是游泳健将所以叫树獭ta,但叫树懒lan的人多了,并且它和水獭没啥关系就规范成了树懒lan。”
我就呵呵了,擅长游泳的动物太多了,而树懒只能说是会游泳,但很少下树,一辈子也游不了几次泳,所以树懒最突出的特征明显是慵懒,而不是游泳啊。
而且,如果照那位答主的逻辑,那因为爪子像树懒而得名的懒熊(sloth bear),习性上并不懒,为什么也“改名”叫“懒lan熊”,而不是保持“以前”的名字叫“獭ta熊”呢?人家并不懒啊
光这样凭空推理当然不行,还是直接上文献吧,咱也不扯什么30年前的文献了,直接看将近90年前的,1934年版的《世界哺乳动物志》(上海新亚书店,薛德焴,缪维水),第120页
白纸黑字很清楚:树懒。
这不够早是吧,那再看1927年版《动物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杜亚泉)2001页,那时候还是竖排版,从右往左读
白纸黑字:树懒。
有人质疑那位答主的言论,他的回答居然是:
“sloth本来表示长毛熊,因为英国没有树懒这种动物。”
你看,每撒一个谎,就需要再撒成千上万个谎来圆它,而真相往往是环环相扣的。
Sloth这个词和slow同源,早在《圣经》里就是七宗罪之一——懒惰(sloth),还用等到树懒被发现的时候才赋予新含义?
再看看词源学方面的证据:
就是说:Sloth这个词形成于12世纪晚期,来源于中古英语slou,slowe。表示indolence(懒惰),sluggishness(懒散)。
而树懒这种动物被白人殖民者发现,起码是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事,这不就说明sloth本来就表示“懒惰”,跟树懒或者长毛熊没啥关系吗?
所以,想证明什么言论请用实际证据,别在这凭空脑补,把动物学家、词源学家都当傻子。
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听过的动物名太少了,所以觉得“树懒”这名字不像动物名。有空多看看“守宫”、“偕老同穴”、“戴胜”、“蓝翡翠”、“过山风”、“佛法僧”这些动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