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回避型人格是什么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g-bi-xuan-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象一下,当你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你因为饥饿、受到惊吓或者尿了裤子而哭泣时,你的父母暴跳如雷。他们埋怨你给他们带来麻烦,把他们的生活搞得鸡飞狗跳。他们没有耐心好好照顾你,不会及时的安抚、喂奶和处理尿布。


当你长大一点以后,他们就总会说这样的话:


“我为你付出了太多了。”

“如果不是你,我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如果没有你,我早就跟TA离婚了。”

……


他们忽视你的感受、忽视你的需求。当你提出请求时,他们的回应是坚定地拒绝。


“我已经为你付出那么多了,你还敢要更多?”

背后的信息就是:你不值得。


当你在学校跟人打架时,不论错在不在你,他们都会教训你,因为“你给我添麻烦了。”


当你因为遭遇不公而表现愤怒时,他们会因为你的愤怒而更加愤怒。


“小孩子懂什么?有什么好生气的?是不是又欠揍了?”


你的愤怒会被他们的愤怒堵回去。


这时候的你,没有体验过亲密关系。

没有从他人那里获得过理解和友善。


在你的眼中,世界是无比危险的。没有任何人能帮助你,也没有任何人能给你依靠。

并且你感觉到自己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你提出要求,没有用。

你寻求帮助,没有用。

你表达情绪,没有用。


这个恐怖的世界充满了危险,不会因为你的拼命挣扎而有一丝丝改变。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回避。


于是你对外界,对他人都保持怀疑,甚至是敌意。

你将自己封闭起来。


首先,你开始压抑自己的欲望。

因为你感到自己“不值得”,不配拥有想要的东西。

当你想要一件东西、想做成一件事情、开始喜欢一个人时,你就会马上退缩、自我否认、甚至自我攻击。

你不会承认自己的欲望,并且敌视欲望、认为自己的“想要”是非常可耻的。

就像那句话说的“胆小鬼连幸福都怕。”

即使把你最想要的东西放在你眼前,你都不敢伸手去拿。


其次,你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

因为情绪并没有任何作用,你的喜怒哀乐无人关心,你爆发的愤怒更会被暴力的怼回去。

于是你对“情感”感到麻木,你无法理解他人与自己,你没有“共情”能力,甚至看自己时,都像一个旁观者。

所以当你有了任何情绪时,你会下意识的将它们全部压抑,可这些被压抑的情绪造就了你失去生活的参与感。

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转化为你身体上的一些不适,会让你愤世嫉俗,充满负能量。


接着,你变得孤独,甚至将孤独当成必须的空气。

你对他人、对外界全部都不关心,不在意。你只会在意自己的“小圈”。

你讨厌与人竞争或者合作,你不屑于与人争论是非,但你会认为自己是独特的那一个。

与现实世界的脱节,会让你寻求小众的精神寄托。比如冷门而高雅的爱好、高尚的品德、深刻的思想等。

但这些都不会使你得救,因为你身处现实中,就会被现实拉回去锤,不断锤,反复锤。直到你彻底否认自己,并将自己的精神寄托贬低到一文不值为止。


如果你能在崩溃后重新站起来的话,你会尝试让自己“参与世界”。

但是一切都太难了,你要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模拟他人,按照应该有的情绪,做出合适的表情。

如果一切顺利,你会学会这个能力:与普通朋友保持普通的关系。

但当你想更进一步时,马上就会出大问题。


因为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亲密关系是你从未经历过的,所以这种尝试会让双方都感到不适。

人呢,总会把最“熟悉”的选项当做最安全的,哪怕它是一个最坏的选项。

所以你大概率会寻找一个“像父母一样的伴侣”。它是坏的,但对你的感觉而言,它是对的。

在这段关系中你不断的受到伤害,又难以割舍,直到遍体鳞伤。

恐怖的是,你会觉得对方的攻击和施暴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你自己有问题。


你会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难以感受到感情,更无法正常的表达感情。


“我喜欢你。”

“我想你。”

“我很在意你。”


这些亲密关系中最普通的对话,都会让你感到无比的羞耻。

甚至看爱情电影中,男女主角拥抱亲吻,你都会产生一种想逃开的冲动。


所以你会被伴侣指责。


“为什么你这么冷漠?”

“你的心是石头吗?”

“我觉得我们之间一直很远。”


你很想感受,可是你感受不到啊。

你没办法在一份关系中放松下来。


人们亲切的交谈、大笑。

拥抱、亲吻。

都是你最遥不可及的俗物。




他人即是布满了海市蜃楼的地狱,你越被美好牵引,便遭受到更多的痛苦。


你只能感受到指责,你只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格外敏感。


面对指责,你会迅速进入一种应激状态,

因为心中没有安全感,所以稍一遭受攻击,便会全面放大,全力“自保”,迅速逃避。

儿时的习得性无助,会把如今已经长大、已经变得强大的你,拉回到那个无力的过去。

你会大脑一片空白,像一个在草原上求生的小鹿一样充满恐惧。

你会“破罐破摔”,一次又一次的把一段关系搞砸。

然后自卑又骄傲的觉得“我可能注定就是孤独的。”


所谓亲密关系,不过是普通人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

可于你,却是还不完债的无底洞。

你愤世嫉俗,你对人类充满怀疑与敌意、你敏感难相处、你是人们口中的怪物和异类……


可是你并没有错啊。


换成另一个人,也不会比你做的更好了。


你能在这样的人生中走这么远,你已经超了不起了。


当你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你就会心疼自己,原谅自己。


那些坏的东西都是环境带给你的,任由他们推着你走,你只会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你延续糟糕的性格,就会重复糟糕的亲密关系,就会将糟糕的生命体验传给下一代,你就会成为你讨厌的东西的支持者。


所以你选择学习和成长,它们会让你清晰客观的看待自己。

你会去帮助他人,这会带给你价值感和参与感。

你会因此认识更多的人,克服你的社交恐惧,一次次重复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你会第一次收到来自他人的感谢和赞美,并且大方的回应“谢谢”。

你会第一次坐在朋友家跟他们一起打游戏,你会跟他们一起去玩密室逃脱,一起开心的大笑。

你会第一次对一个人说:“我喜欢你”,并且不再感到羞耻。


你会第一次不再逃避,给攻击以迎击,无论对手是谁。

你会坦然的说出你的欲望,说出“你想要”,并且为之奋斗。

你会在面临冲突时,从应激状态中清醒过来,并且像个成熟的大人一样通过冷静的交谈来解决问题。


你会有一段真实的亲密关系,它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尚完美,但你也终于意识到,最轻松舒适的才最可贵。


你会比普通人更珍惜这一切,因为你是从地狱一步步走上来的。


你不再愤世嫉俗,你对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寄托。

你不再冷漠,你对他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

你身上不再背负着种种的债,而是金光闪闪的宝藏。


痛苦进入身体里,便统统熬成了温柔。


你能感受到这份温柔吗?


如果你拥有痛苦的过去,那么请将你的左手放在右肩上,将右手放在左肩上。


替我抱抱你吧。




我是 @城闭喧 微信:chengbixuan123



user avatar   dao-zi-zui-00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二更)

1. 手机常年静音,恨不得全世界都别来找我。

2.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觉得一个人吃饭很可怕。

3.无所不用其极地拒绝别人约饭,约KTV,约剧本杀……但在朋友圈看到他们出去玩的照片,会替他们快乐5秒钟。

4. 小时候作文总是成为范文,但是五年级的某一天老师指出我的一篇作文写得不太好。 虽然她说的对,但我还是莫名哭了一下午。

5. 特别怕小组合作或者组织活动,其实我能做好,实际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6. 我没有长久的朋友,友谊维持的时间<=六年(小学),三年(初中or高中)

7. 从来不主动别人聊天。如果你来找我说话,我能和你聊上两个小时。

8.我暗恋的人对我表现出一丁点好感时,我想到的不是“太好了!”而是“不要吧”


9. 跟热情的人待在一起会浑身不自在。但我仍然觉得她/他很可爱。

10.我有很多好朋友,但我没有可以分享秘密的闺蜜。

待补充


11.很认真考虑过这个这个问题。

12.我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但我抗拒想和我们交朋友的老师。

13.最愁家庭聚会了。和比我小13岁的妹妹无话不谈,和比我小3岁的妹妹无话可谈。

14.每次看朋友圈都会在心里冒出好多有趣的评论,但我从未真的发出去。

15.虽然不评论,但可以双击屏幕给答主点个赞。

16.暗恋是常态,表白才奇怪。

17.哪怕我很喜欢很喜欢一个明星,我也不会在朋友圈发一条关于他的动态。(我喜欢霍尊,我喜欢霍尊,我喜欢霍尊。)

18.实际上我根本很少发朋友圈。哪怕发生了特别精彩,特别有趣的事,想一想,还是算了。

19.女孩子间寻常的拥抱、亲脸颊在我眼里非常可怕。

20.爸妈很少跟我说“我爱你”,虽然我不喜欢这样,但neither do I


user avatar   lao-jiang-hu-yu-lao-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wu-ming-85-7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高赞答案 @Wanda 讲得不错,但还是有点问题。

读完这个回答,本来以为用错误的方法得到正确的批评只存在大众和诗人之间。但是现在发现原来也存在于学院派和民间写作者之间

首先共识是浅浅的诗歌很垃圾。这点毫无问题,但是因为所用方法的不同,大家都觉得对方是傻*。

答主算是很精准说出了大众与诗人之间的分歧所在。但是不自觉用了学院派的方法批判口语诗。

答主肯定是认同我们批判某个东西,首先要理解它是怎么想的这一点。但是答主后半部分却开始用学院派的东西来批判浅浅诗歌的口语化倾向或者叫民间写作倾向。虽然浅浅肯定不能算正经民间写作者,而且甚至连自觉的写作者都不一定算得上。但是她的这些倾向很明显就是受口语诗的影响,所以如果答主认同这一点,并作为立论基础,就应该用口语诗的逻辑来批判,否则就是文章逻辑的不自洽。

答主说现代诗歌追求超语言的东西,对吗?对于现代主义诗歌,自波德莱尔起,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口语诗这里,就不全对了。口语诗追求超越,但追求的是在于语言内部对语义的超越。它的基础自然是对前代诗歌的批判(辩证法意义)。

现代主义诗歌超越语言,是怎么超越的呢?最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真理”,也就是不管诗歌本身包含了真理还是暗合了真理(答主应该很了解西方文论,就不赘诉),最终要达到某种终极意义,这个东西存在于诗歌之外。这和西方人的基督信仰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有关,这就是知识社会学的范畴了。

但是真理本身还是一个宣称,某种程度上宣称就是语言,所以现代主义超越语言但是最终回到语言(甚至没有超越语义),这是一个悖论。

杨黎认为语言不可超越,因为诗歌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语言。我们要做的是超越语义,就是超越语言的能指,最终达到语言的能指。

废话主义是代表,代表了口语诗倾向的最纯粹最激进的形式。

具体如何超越的,就不赘诉了。

简单来说,口语诗不关心真理宣称,只关心语言的超语义部分和具体经验(而非抽象经验与真理)。

所以口语诗人认为浅浅的诗歌垃圾,是因为在语言上就不好,在具体经验上也不深刻。

当然答主你应该也很了解口语诗,可能只是立场上相信文学要达到真理。

答主的回答逻辑通畅,文笔优美 例证丰富,是未来的学术之星。

浅浅的诗,就主要作品来看,比余秀华,许立志要差一些。通俗来说,算是中国三流以下的诗人。

语言上稍显稚嫩,对经验的切入太过肤浅,都是问题。

而且好像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感觉就像对各种诗歌风格的模仿,然后模仿了口语诗就不幸被骂上了热搜。

------------------分割线-----------------------------

其实简单点说这是一件很魔幻的事,网友终于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用一套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次,他们居然用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了一个形式正确的答案。就好像你在一个有强迫症的程序猿面前一顿乱敲键盘,结果敲出了一段可以运行的代码。作为诗人,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的心情就像这个程序猿一样糙蛋。

用故事来说,假设豆花自古以来就是甜的,大家从小吃到大,从没有吃过咸豆花。然后有一天A经过潜心研究,认为咸豆花有搞头,就搞了,他们觉得味道居然意外的甜美。然后在一个小圈子里吃。

过了一阵子,有一个刚学做菜女孩B,看到了一些人的咸豆花,虽然吃了一些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吃(她也说不上来为什么甜豆花好吃),但是开始做了。它没有得到A他们配方的精髓,只知道要加盐,所以做出来的味道没有多好吃。

然后B的咸豆花被一些人知道了,他们觉得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说B根本不会做菜,做的肯定是黑暗料理。有一些人尝了尝,发现的确不好吃。另一部分听说不好吃,就跟着说不好吃。

这其实就是浅浅事件的寓言版。A是口语诗歌的开创者们,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参与者们。甜豆花是原来的诗歌,就像发展出咸豆花一样,第三代诗歌运动发展在批判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了口语诗。糖和盐,其实就是两种诗意的发生方式,它们完全不同,就像糖与盐赋予了豆花完全不同的滋味,两类诗歌也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而他们的相同点只有豆花,在诗歌里面,我们叫他诗意。

B就是浅浅,所有人都知道B做的饭很难吃,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浅浅的诗写的很难,但是逻辑是不一样的。一部分认为B做的很难吃是因为他们认为豆花只能是甜的,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而另一部分认为B做的难吃,是因为她调料放的有问题,没有合适的比例,因为这些人自己会做咸豆花。大众往往都是前者,他们在语文教育中接受的对于诗歌的定义,就像豆花只能是甜的这种想法一样成为了他们的思想钢印。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定义早就被最新的诗歌写作者所颠覆了。

甜党和咸党不分伯仲。而大众站队往往相当整齐,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大家都接受了语文教育,我们早已被唐诗宋词教给我们的东西固化了认知,或者是被某些名气大的吓死人的外国诗人,或者是深受文青喜爱的大众出版诗歌固化了认知。

但是问题更关键的是,告诉你诗歌要想象丰富,要押韵,要文笔优美这些你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是形式简单的断言。而告诉你诗歌可以追求超越语义,诗歌诗化生活经验,你就不容易接受,一来这些东西与你固有的认知相冲突,二来不是简单明了的断言。并且最可怕的是,我们会用自己的人知不断的塞选自己认为是诗歌的诗(虽然大部分大部分时间都不读),于是你神奇的发现,我的观点没有问题,因为没有反例。

咸党永远无法说服甜党,口语诗永远无法被作为浪漫主义信徒的大众接受。




  

相关话题

  女朋友性格极端,已退婚,该后悔?该庆幸?如今已相爱相杀,想问问大家怎么看待这段感情? 
  假如有来生,有足够的钱做任何想做的事,MBTI 16人格,你们希望变成那种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去医院找心理医生,还是找心理咨询师治疗? 
  宦官被阉割是为了避免淫乱宫廷,还是为了摧毁其独立人格? 
  回避型人格真的很差劲吗? 
  如果用mbti16人格塑造极端角色,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鲁迅应该是mbti中的哪种? 
  intj/intp人格的家境是不是大多都比较富裕? 
  INTP型人格为什么缺乏感情和同情心? 
  《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反社会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他不死,应当如何治疗? 

前一个讨论
塞尔达装备到底在哪?
下一个讨论
你收藏过哪些网易云音乐热评?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