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知所谓的打不出来究竟为何意?在林书豪确定来CBA时,记得霍楠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终于等到官宣。以林书豪的实力和作用在CBA等同于巅峰时期的哈德森。他的高球商,即战力和敬业精神都是顶级,再加上领袖气质是北京队急需的,不要小看更衣室氛围对于一支球队战斗力的提升。
再加上优秀的教练组和众多国手级别的本土球员群,新赛季的北京首钢走在争冠的道路上。”
虽说论得分的爆炸程度,林书豪据哈德森似有一段距离。但在其他方面,林书豪无可挑剔。
毕竟纵观整个赛季,最接近将广东掀下王座的“弑君者”,确实就是林书豪率领的北京。
还记得林书豪初站在CBA赛场上时,说实话我吓了一跳。我没想到他的身体机能被伤病摧残到如此地步。
林疯狂时期那极快的第一步没了,最擅长推的快攻转换也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最让人担心的是,他极不适应CBA的三分球,可能是大伤后调整了自己投篮的双腿发力姿势,也可能是这种NBA长两分的距离本身就是他的盲区。
总之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投出了CBA所有小外里垫底的三分球,直到季后赛才略有改观。但这并不妨碍林书豪成为所有队打北京队必须要夹击的对象。
没有了曾经的速度,林书豪依旧可以用自己的运球节奏撕破对手的防线,当他突进去时,北京队就活了。
林书豪的组织对北京有多重要,相信看完京粤大战的人一定懂。
林书豪的终结方式极为多样,极稳的中距离,上篮的小技术以及对身体的运用,在关键时刻,他依旧是终结比赛最好的杀手。
其实,今年的北京进步最大的地方是他们的防守。把对手拖进跟北京一样的节奏里,慢悠悠的一口一口的给你灌豆汁。
让整个比赛里攻的难受投的别扭,让进攻一起便秘,大家轮着玩防守,这一招让老辣的广东都险些着了道。要知道在球队的整体防守与联动上,CBA无人能出北京之右。
众所周知,在季后赛中,北京队尤度的封盖,林书豪的造进攻犯规已经成了北京队两大最强的防守武器。
而少有人注意到,林书豪整个赛季的防守效率是惊人的98.2,整个CBA排在第二位。所以林书豪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只要他在场上哪怕不得分,依然可以用各种方式与手段去影响改变着比赛。
曾经,摆在北京队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当第四节尤度下场后,林书豪最擅长的挡拆变成了无米之炊。所以,当北京被广东淘汰回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慕豪给眉来眼去的弄过来了。
这也说明北京队上下对全队这赛季的表现与成绩非常满意,所以他们迫不及待针对性补强,签下李慕豪,也是对今天返美尚未明确与北京续约的林书豪反馈极大的诚意。
杰米你看,你要的阿豪来了,八一队的小肘子我们也还在努力!
那么,下个赛季咱们再照现在这个路子冲把冠军呗?
所以,本文的问题,林书豪在CBA有没有打出来,我建议你去问问北京。
篮球需要一些故事,我愿身体力行!每天都爱写点关于篮球的点滴,喜欢的有缘人可以关注大导我的公号【篮探老司机】。
让篮球陪着我们一起慢慢老去...
就酱,溜了溜了。
先纠正下提问,林书豪其实打出来了,只是没达到大家那个不切实际的预期。
先说联赛。CBA是一个中等水平联赛,外国的半职业球员(例如吉林的希尔)来了,也能刷分,打出场均20;但很多NBA成名球星(例如福建的劳森)来了,也未必能带队,打好关键球。如果我们对林书豪的要求是能带队,能打好关键球,那我们就要清楚,什么能力,能达成这两项。答案很简单,就是经验(掌控支配球),技术,身体。
在CBA联赛中,第一位兼具这三项的是前湖人主力后卫斯马什·帕克。论经验,他在湖人打过两个赛季主力,是禅师钦点。论技术,在CBA,怎么打都够了。论身体,弹跳,反应,速率,体力,没有一项不是顶级,感觉真是死神降临。第二位就是斯蒂芬·马布里。马布里经验和技术碾压帕克,但绝对身体还是帕克强。哈德森勉强能算第三位,但没有第四位,弗雷戴特技术顶级,经验尚可,但没身体,套路单一。昆西·杜比技术顶级,但身体单薄,体能不够。福特森身体技术没话说,但没有经验,打球上脑。亚当斯和邓蒙也一样,有活力,有速度,但经验不足,支配球很差。
林书豪不要说和帕克,马布里,哈德森比,就是和亚当斯,邓蒙比,他都差一点。林书豪在巅峰时,属于经验一般,技术一般,身体较好的球员。但现在他最强一项身体没了,只剩一般的经验和一般的技术。为什么说他经验一般,因为林书豪在CBA打球的套路很简单,就是极慢速度运到前场后,招手队友,看有没有45度角三分机会,如果没有,高位挡拆后,罚球线停球,看有没有内线顺下空切机会,如果没有,自己一个横移,到罚球线顶角跳投。他这么打有两个好处,第一就是降低回合数,自己体力不足问题不会暴露。第二就是降低失误,只传安全球,打不死对手不要紧,至少我数据看的过去。再说技术,林书豪的技术一直不细腻,在nba时,他知道如何扬长避短,你基本见不到林书豪面对面过人,他都是在斜45度直线加速往里冲。但问题是,他现在速度弹跳都没了,每次进去很容易离篮筐偏远,他又不善于抛篮,都是挑篮,绝招没了,他拿什么打关键球。
最后我有一个疑问,就是林书豪什么水平,一场比赛看不出吗?为什么要整整一个赛季,很多人才明白他的能力定位。
开源代码没啥可评价的。
但对RISC-V的生态有何影响还得再看,简单说把risc-v带入Android生态,就给risc-v的应用提供了不小的应用场景,但是还不清楚相关的工具链的成熟度。新闻上Android studio/NDK已经支持了RISC-v的交叉编译环境,但还不知道成熟度如何,这些实际上都会对选型有影响。Google对Android的性能调优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工具,这些东西何时开始支持risc-v也比较重要。
理论上RISC-v依赖Android生态,对Google是好事,但毕竟Google利用GMS还是控制了相当程度上的Android生态,当年号称不作恶的谷歌还是利用开源方案包装了一个半开放系统。依赖Android的任何厂商实际上都面临华为之前的问题。华为被迫选择了HMS之路,但其他中国厂商呢?
我觉得是时候由中国厂商联合比如欧洲或日韩厂商推出一个绕开GMS的,真正开放的andriod生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