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数码、电器等消费品领域,经常会出现“圈内人”与消费者选择不一致的情况。而更有意思的一点是,通常来说,凡是圈内人看好的产品,一般销量都都不会太好,而圈内人不看好的产品,销量却往往不差。
就拿这上面提到的HOV三家中的华为来说,华为这几年在国内的销量是有目共睹的。反而是最有性价比的小米在过去几年销量基本停滞,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则是持续萎缩。当然,有人肯定会说华为的产品能卖出去都是爱国营销,但华为此前在欧洲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其实是很不错的,难道说英国人也都是因为吃中国品牌的爱国营销这一套?
至于说懂手机的人都不买HOV,这当然是很正常的。因为所谓“懂手机的人”,大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男性为主;第二,对手机的各项参数非常熟悉;第三,看重性价比;第四,注重“用户体验”;第五,习惯线上消费。而目前来看,能符合他们要求的品牌基本上只有两个:小米和苹果。前者更有性价比,后者则有着独一无二的使用体验和生态系统。
然而,在我看来,他们其实并不“懂手机”,他们懂的只是一堆参数的集合体。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知乎上看手机推荐的一些参考清单的时候,出现的最多的品牌是Redmi、小米、荣耀、realme、iQOO以及苹果(当然,苹果主要是在5000以上价位段)。特别是在1000~2000元这个价位段,除了Redmi和荣耀,几乎见不到其他品牌。
他们为什么推荐Redmi和荣耀呢?因为单看参数,这些品牌都有不错的性能,性价比也非常合适。但手机真的就只有参数吗?
作为一个数码爱好者,在手机这方面,AHOVM几大品牌的手机我都在用。我在前两天回答另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提到过,我手边有一台1999元的OPPO K7。这台手机的官方售价是1999元(8+128),比同配置但部分参数略高的Redmi K30 5G版还要贵200元。然而,在对比了几台手机的拍照效果之后,我发现OPPO K7的自拍效果是几台手机中最好的——它甚至超过了小米10、华为P40这些手机。我这里所说的“自拍效果好”,是说它的美颜效果更自然,P40的美颜效果反而过了。
对于大多数年轻女性来说,仅仅多花200元买一个自拍效果极好的手机,自然是非常值得的。但在“懂手机”的人看来,为什么要买OPPO K7?买个K30它不香吗?
至于说K30比OPPO K7重将近30g、自拍效果不如OPPO K7,那又怎么样?K30的性价比高啊。
可女生们喜欢轻薄和自拍效果好的手机怎么办?
“女人懂个屁”——很多数码圈的KOL,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但在现实世界里,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懂手机,另一方面很多人对手机的需求实际上是多元化的。所谓“数码圈大V”在讨论手机的时候,并没有把那些跟他们有不同需求的人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中。如果从性别比例来看,目前小米用户中男性占比大约是在70%以上,苹果和华为男女比接近1:1,而OV两家的用户男女比大概在6:4左右。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懂手机的不买华为OV”,不过是一种典型的直男思维罢了。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已经强行把“我不看重的功能”都定义为了“没有用的功能”,自然也就瞧不上买HOV的人。
现实到底如何,我们不妨看看用户的评价。(这是VIVO S7手机的京东评价)
在VIVO S7的产品评价里,除了女性用户的自评之外,送老婆、送女朋友等是经常能看到的信息。单从配置来说,VIVO S7一个765G手机卖2798,足足比同配置的K30贵了999元,这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智商税”。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男性用户会买VIVO S7送给老婆和女朋友?
因为自拍好看。
就这个理由?
对,就这个理由。
多花900多块钱,就能让女朋友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拍更好看的照片,这钱花得不值吗?
可是,我却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数码圈的人推荐VIVO S7——人家管这叫智商税。
另一方面,我说他们懂得“只是一堆参数的集合体”,还是因为他们对除了手机这个产品之外的东西都不了解——比如说销售渠道。
举个例子,现在网上一堆在对比K30U和realme X7 Pro的时候,大骂realme X7 Pro定价不厚道,因为X7 Pro 8+128G的版本售价是2399元,而8+256G的配置则到了3199。也就是说,X7 Pro把128G的存储卖出了800元的价格,这个差价足以买一部Redmi 9了。
X7 Pro很坑对吧?但我从线下渠道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X7 Pro 8+256G的批发价是在2500-2600之间,很多店铺是可以以2600的价格出的。如果不相信,B站上的很多手机店老板都在卖,你可以随便去买。
实际上,稍微了解一点手机定价的人都知道,很多机型——特别是主打线下的机型,官方指导价从来都是含有很大水分的。这里面的水分,就是给渠道上留出的利润空间。但渠道商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销售情况动态调整手机价格,所以除非是直营店,否则大多数手机销售商都是会以比官网价低的价格把手机卖给你的。通常来说,非丐版手机实际上是可以九折出的,部分高配机型甚至可以八折出。
所以,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HOV的很多手机看起来没有性价比,但线下的销量却还不错了吧?因为你们拿来比价的那个“价”本来就是失真的。换句话说,很可能HOV很多看似没有性价比的手机,在经过一堆活动优惠之后,只比小米贵了一两百块钱,而且还是现货随便买。
我也不用说别的,你去问一问你身边那些“懂手机”的人,他们有没有跟省市县乡各级的代理商接触过?他们能不能报出一款手机在不同渠道的批发价?各个手机品牌在国内有多少家直营店、多少家授权店、多少个客服中心,他们能不能直接说出数来?
这些,我都知道。而他们懂的,不过只是一堆参数而已。
与手机圈这些人类似的,还有电脑圈、电视圈等众多领域的人。从根本上说,这些人最大的问题是将产品等同于市场,强行忽视“发烧友”以外的群体人的需求,同时也缺乏对渠道和经营体系的了解。于是,这就导致了他们所推荐的产品,往往并不符合别人的需求。他么所谓的“懂产品”,说到底也就是会看一看参数、分析一下做工而已,你把他们扔到市场上,他们连怎么把这个产品卖出去都不知道。
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懂手机的人”说到底其实就是发烧友们的自嗨罢了,这种自嗨有时候甚至会形成一个茧房把自己封闭起来。好比说前段时间热度非常高的小米10U,我自己也使用过,但与很多KOL的吹捧不同,我并不看好小米10U。因为小米10U的配置固然高,但其在厚度、手感、重量等方面均不如同价位其他品牌的旗舰机型。除非是追求极致性能与性价比的用户,否则对于很多不差钱的人来说,在这个价位下购买其他品牌的旗舰远比小米10U要“超值”得多。
在我说完这些之后,很多米粉喷我说这个价位只有10U最值得买,别的都是智商税。我跟他们讲,第一虽然10U的性能真的很强,但除了充电和屏幕外并未展现出远超其他旗舰的使用体验(这里说的是体验),而其在做工方面的劣势则是很大的减分项;第二,愿意购买5000以上价位段手机的人大都不是价格敏感型用户,指望用“性价比”来打动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对于这个价位的手机来说,同样是在4000档手机的基础上,你花1000块钱来提升做工、手感和使用体验,比花同样的钱来堆更强的硬件,效果要好得多。
那么,最后的结果如何呢?目前,如果你自己去几大电商平台看一下的话,会发现小米10U的价格体系已经崩了。大体上说,8+256G的版本掉了300~400,12+256G的版本掉了400~500。当初小米10U上市满月的时候,小米的高管为了庆功,晒出了小米10U在各个平台的销量截图。以京东平台来看,半个月之前小米10U的评价数是6.9万,如今则是8.6万。也就是说在过去半个月的时间里,小米10U平均每天增长的评论数是1000个左右,这比之前一个月平均每天2300个的评价量可是低了不少。
另外,小米高管之前还曾说小米10U在上市首月在各平台5000元以上的销量都是第一。但在半个月之后再去搜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
做个算术题就知道,在9月5日至10月4日间的销量是1.2万笔。假设过去一个月中小米10U的销量十分平稳,并没有周期性波动,那么9月20日至1月4日这半个月小米10U的订单也就是6000笔。再考虑到手机产品的周期性衰减,那么在天猫过去半个月小米10U的订单可能只有三四千笔。
我在这里倒并没有嘲笑小米10U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市场有市场自己的逻辑,不同群体的人购买手机也有自己的逻辑。指望着靠性价比和高性能来打市场,能打中的也只是一部分市场。另外,随着某些品牌生态的持续完善,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所要考虑的也不仅仅是手机。就拿我自己来说,现在我AHOVM的手机都在用,而且也许我以后会同时用几部手机,但其中必有一部会是华为——不管什么型号。因为我自己用华为的多屏协同和一碰传非常顺手,我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华为的手机性能,但多屏协同和一碰传带来的便利是其他品牌所无法取代的。至少在我眼里,即便在手机同等配置的情况下,华为手机贵500块钱也是超值的——因为这两个功能带来的便利性远超500块钱。而作为一个日常码字和外出的人,我对轻薄本又是刚需,所以华为的Matebook X系列我用起来也顺手。(据说小米也在做类似的功能,这个到时候再看体验吧,如果好用可以换)这二者的搭配,已经远不是可以用选购电脑和手机的单一标准可以决定的。更何况如今华为的笔记本已经是国内市场份额第二,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华为的生态而尝试华为的手机——这时候,你再说“华为手机性价比不高”,就真的没意义了。因为人家本来也就没把华为当一个纯粹的手机用。
总之,我自己在跟别人推荐手机的时候,首先会问清楚的是性别、需求等具体的信息,所以我推荐的手机既会有性价比机型,也会有符合他们需求的“智商税”机型,但大体上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而对于很多自诩为“懂手机”的人来说,动辄就把HOV排除在外,暴露出的也只是自己对于别人需求的无知和不尊重。
当你觉得没有人比你更懂手机时,你可能就去做手机了。
然后才知道你懂个锤子。
我看题主实际想说的是:不买华为OV的都是懂手机的。
仨不懂 里我占俩,那我算啥....(*゚◇゚)
我可能是知乎数码圈(手机圈)一众带V里最不懂手机的了,买手机完全就是看颜值...
看到配色好看,冲;看到水印简约,冲;看到花里胡哨,冲.... 反正喜欢的冲就完事了
题主这种观念已经发霉了,排除HOV,还有啥,粗粮?果子?鬼族还是榔头?又或者上并夕夕买91娜老师带盐的爱爱手机?
什么叫“懂手机”,从来就没有任何准确的定义
你说那个用着麒麟990年度处理器,50X潜望式数码变焦,40W超级闪充,四曲面满溢屏的HUAWEI P40 Pro的数码答主 @你的君莫笑 他懂手机马?按你这么说,他懂个榔头懂
他不懂,那隔壁那个用着120Hz高刷新率+3K分辨率超清显示,65W极速闪充,60X潜望式数码变焦,拥有素皮or陶瓷后盖的OPPO Find X2 Pro的数码答主 @Oxygen ,他懂手机马?照你说,他也不懂
这俩都不懂,岂不是只有用120W极速闪充、120X倍数码变焦、120Hz超高刷新率,50W无线闪充,透明背板的小米10 至尊纪念版的数码答主@回望风逝 懂手机了?哦,他确实懂
0202年都快过完了,新冠都找到了最懂它的人,你怎么还没找到你心目中那个最懂手机的人?
但凡是长期在数码圈里摸爬滚打的,都不会说出题主这句话,每一家厂商的每一款机器都有合适的目标用户,没有任何一款手机能够迎合所有人的需求
你喜欢Find X2 Pro的好屏,你能够忍受他的续航吗?
你喜欢一加8 Pro的颜值,你能够忍受他的系统吗?
你喜欢小米10 至尊纪念版的三个120,你能够忍受他的重量吗?
你喜欢华为Mate Xs的折叠设计,你能够忍受他的价格吗?
以上四台手机都有各自的缺点,只要你知道你能够忍受他的哪一个缺陷,那么这款手机就是无限接近于你自己所想要的那款手机
你要还不懂,那就来台iPhone,把你手中的选择权交给它
你以为懂手机的人买的只是手机吗?
不,他们买的是寂寞。
哦不,我是说,他们买的其实是配置、拍照、续航、充电速度、外观、生态和认同感。
没错,懂手机,意味着懂得把手机拆分开看,不会因为品牌本身而评判手机,也不会无视需求直接闭眼买手机。
正因此,事实可能和题目恰恰相反,作为全球手机占有率第一、两家并列第四的厂商,直接被所谓“懂手机的人”排除出局,这既违背直觉,也侮辱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手机消费者的智商。
事实是,华为和OV不仅是全球最优秀的几家手机厂商,其生产的高端旗舰机,因为性能够用、综合过硬、功能丰富、个别方面领先,反而可以成为“闭着眼购买”的无脑选择。
况且,当前时间节点,我也不说爱国了,国内一共四家拿得出手的厂商,您一下Pass了仨,您是啥意思?要说您是米粉,雷军第一个不答应。
号称网络黑社会,控制着最庞大的自媒体群体,想吹啥口号还不是易如反掌?
懂手机的买xm、
有钱买大法没钱买xm、
蓝绿是厂妹智商机 、菊花靠千亿爱国营销。
魅族性能差、
乐视不会优化、
360国产零件渣、
miui值250顶呱呱……
别人都没性价比,性价比由xm定义,首发只能xm发…
只能说不群先生的宗教式洗脑营销真厉害!
懂手机的数码人不都是自己筛沙子拉晶圆贴片最后脑后插管么?
买什么成品手机,太low逼了(笑)
这个答案本来应该算是答非所问,但到现在都排到第二了,每一个点击赞同都表达的是对故意引战、炒作的厌恶与反对。流量很重要,但我真心希望知乎管理层不要盲目去相信某引战团队出来的成员,而是能够找到一条有别于新浪微博的发展模式…毕竟大股东也不一样。
不管是哪个团队…换个女性账号来提问不好吗?
我都快忘了我其实是金融银行话题答题者…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