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F?早上排名第一的关于东方之星答案怎么不见了?
08年底,发现那时候的男朋友劈腿。劈的还是我的朋友。
09年初的大年三十,我母亲癌症过世。
她被这个病折磨了好多年,真的非常累,那时候我每天晚上十二点都喂她吃药,看她消瘦一脸疲惫的样子我都觉得好痛苦。
我那时候几乎都要崩溃,可是没有想到更痛苦的还在后面
我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09年清明节前一天晚上他打电话给我,说第二天就回来,要回老家,以及各种安排。
第二天我在家里等爸爸,等来的是爸爸同事的电话。
爸爸的同事或者是不知道怎么说出口,语焉不详。我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爸爸出事了,立刻和姑妈赶往爸爸工作的地方。
我以为是车祸,或者爸爸生病了。
怎么也想不到,我到他宿舍里,看他躺在床上再也醒不来。
我头脑一片空白,只觉得晴天霹雳。警察也来了,最后说是突发心肌梗塞。
安排爸爸的后事,我待在空无一人的家里,脑子里面却总是出现过去一家三口的场景,几乎崩溃。
09年底我爷爷也去世了。我奶奶很早就过世了。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几乎麻木了。
那一年几乎要颠覆了我的世界,我所有直系亲属在同一年都相继过世。
一切比电视剧还要离奇。
就算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那一年的天都是灰色的,画面是黑白的。
09年八月,我才刚刚成年。
--------
首先,谢谢知友们的关心和祝福。我现在很好。
其实那时候还发生了很多,
我爷爷去世在我爸之后,我还未成年,
我叔叔(我爸的弟弟)就说让我把公司的抚慰金和我爸的遗产先让他给我保管。
因为我们两家生活差距确实有些大,我不得已用了最坏的心去揣度别人。
那段时间确实痛苦,除了后事还要建起城墙尽可能的保护自己。
这些事对我也是有些后遗症的,比如我现在很怕睡一觉起来,世界又变得不一样,特别怕又有什么大的变故,我觉得我再也承受不了。但我尽量不去想,想了也没用。
不过很幸运我在那段时间遇到了我现在的老公。前年我们已经结婚了,我也有了可爱的女儿。
虽然有些遗憾,比如我的女儿没有外公外婆,或者结婚的时候没有挽着父亲的手臂走向礼堂。
我父母在我小时候给了我一个完美的童年,我也想把这样的童年给我女儿。
依然会想念,但不再怨天尤人。
在路上看到别人父母的关心,看到表姐向婶婶撒娇我都很羡慕。可是只看看这个问题其他的答友就知道,不幸的事总是有千千万,地球照样转,别人都能活的好好的,我为什么不能。
所以也请大家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人。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
谢谢。
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夺去了除了父母以外最爱我的人的双腿,以及以后孕育我们爱情结晶的可能。
为了照顾她,我最后四个月考研复习一点书也没有看,直接从保211财经冲985的成绩掉到只考上一所二本学校。
你问我后悔不后悔,我后悔个屁啊!你是我未来的老婆,我难道不应该和你有难同当吗?那年在桃树下你我身穿红黑色汉服黑手握白手许下的誓言你都忘了?
我父母同意你父母不同意我们结婚也无所谓,可你为什么啥都不说毕业那天就这么走了呢?还叫我就当你死了?双腿残疾不能工作养家怎么了,不能孕育我们的孩子又怎么了?对我来说,你出事的时候我还没这么绝望,你这么走了,我才真的绝望了。
出事那年我22,我等六年,如果29的时候你还不出现,我就跟人跑了,别怪我啊!
——关评了,谢谢,我真的无法理解评论里的一些人的留言,虽然是一些三无小号。
我现在正在经历 就在此时此刻此地
如果是单纯的迷茫,倒是不错的,只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让我想到。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就是说古代有个人叫叶公,他到处跟大家说他特别喜欢龙,满屋子的龙的周边,还拉着附近的人去他家里看。
结果有一天真的龙飞来了,别人还在好奇,看看真的龙长啥样,他叶公跑的最快,躲到桌子底下,根本双手抱头,害怕得根本不敢睁开眼。
题主对文学的热爱应该如何体现呢?真的热爱是不用人说的,无法阻拦的,你自己就会有不断地看,甚至写的冲动,进而就去做了,也就是说热爱文学你就多看,通俗的,纯文学的,看的进去就多看,如果想写就试着写,不想写就继续看,就这么简单。
怎么热爱还需要别人教的吗?是不是不理解什么是热爱?
比如说我热爱音乐,我听到好的音乐我会感动,我会努力学唱歌,为了表达音乐,虽然还唱的不够好,但是我会学习怎么样才是唱的好。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