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视障学生(盲生)报考陕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被拒一事?校方这一处置是否合理?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二次补充: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相应的具体保护措施里面还有更为细致的规定。

残疾人保障法是08年修订的,但是拒我老师考证,在这十几年内,似乎没有残疾人以残疾人保护法起诉并获得相应的补偿或者赔偿(有待考证)

真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第一次补充:

我看到很多回答很可怕,于是对这篇文章进行一点补充。

残疾人怎么了?我们和残疾人完全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他们(残疾人)只是因为不可控的因素或者偶发的因素带来了一些障碍,只要我们社会伸出援手,他们完全可以和我们一样、像个正常人一样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我们不应该限制他们生而为人而具有的所有权利!他们跟我们完全一样,除了需要佩戴拐杖轮椅外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

我们也不应该替他们做出选择。

我们也不该限制他们的权利。

我们都一样。


以下为原文:

行文之前,说一点题外话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其中视力残疾人数1200多万。

可是我们“身边”真的“有”这么多残疾人吗?

我并没有在盲道上看到盲人,我也没有在企事业单位看到残疾人,甚至在我生活的十几年里,我身边都很少出现残疾人。

关爱保护残疾人绝不是一句空话。

我相信很多大学都有残疾人专用洗手间,可是,真的有残疾人用吗?使用频率真的高吗?

大学不应该以没有无障碍设施或者难以给残障人士提供帮助而拒绝残障人士。

因为这是你大学应该提供的。

大学以同等的条件向社会招生,不应该以后天的、偶发的因素拒绝给任何人以同样的资格,除非其在实质要件上确实不能达到要求,但很明显……

希望这个社会对残障人士更多的宽容,而不是将其拒之门外。


user avatar   liu-yu-tao-83-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首次挂人。

我挺好奇,这位何方神圣,有什么资格说别人“不配”?

今天是残疾人“不配”,明天就可以是更多的人“不配”。


我一直以为残疾人就业歧视就挺过分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许多企业里残疾人员工拿的工资比正常人员工低的多(至少一半),哪怕两者做一样的工作。

有的单位甚至就不给残疾人任何机会,你学历再高也没用,你能想象一个南开的硕士毕业生最后只能在一个北方小城市当社区图书室管理员么?连编制都莫得,每月到手一千多点,说句不好听的,连自己吃饭都不够。

就因为她弱视,还不是看不见,就是弱视而已。

还有一个985的本科毕业生,这学历能碾压不少人了吧,比上面那个还惨,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平时靠网络平台上各种零工勉强挣点零花钱,生活还得靠父母。

同样,还是因为视力残疾问题。

而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者都还算好的,起码有手有脚还能生活自理。更严重的残疾只会比这个更困难。

现在好了,念个书都有人拦着了。

很多人都在逼逼什么规章制度,你们知道为什么上面那些事情会出现吗?就是因为所谓的“规章制度”。


user avatar   377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她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有条件的学校,不是非要认准陕师大这一家,毕竟陕西大目前不具备培养盲人心理学研究生的客观条件。她本科可以读,是因为本身就是在特殊教育学院。

现在反而有点借舆论倒逼陕师大的嫌疑了。


user avatar   zhang-wei-jun-50-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是彻彻底底的全盲,目前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读研一,去年考研阶段也遇到了许多波折,不过压力主要来自我考试地区所在的省考试院,学校方面倒是一直很支持。有关我考研的经历文末会分享一篇公众号文章,是我去年初试之后写的总结,这里暂且不表。

说实话,在当前的形式下,考研这种机制就意味着,每一个身障同学选择目标院校就像在玩俄罗斯轮盘。在一开始就选好自己心仪的院校,并全身心投入,可以说是把全部赌注都只能压到这一所学校上。

而等到报名的时候联系目标院校,就如同扣动扳机,不知道从电话那头传来的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如果不幸被子弹射中,也就等于宣布之前所有为这个学校付出的努力全都泡汤了。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如果学妹继续选择陕师大,之后校方会给她怎样的压力不敢想象。但到这时候再临时更改志愿,换一个同等水平的211院校,在离考试只有50多天的情况下,考过研的同学都应该明白这是个什么难度吧。

今天听一些小伙伴说微博上的舆论都在一边倒地指责这个学妹道德绑架,具体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不玩微博已经两年多了。只能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甚至我敢说,几个月前,有关我学弟安徽盲人考生小昂同学高考635分考入中央民大的新闻底下,那些点赞鼓掌、直呼励志的人,跟这次骂这位学妹道德绑架的,两批人说不定其实有着高度的重合。

有关学妹报考的专业,视力障碍究竟会多大程度影响之后的学习,我不是很了解,融合教育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经验可能相对丰富,或许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案例和文献。拿我自己来说,我目前没有找到国内有视障学生学习翻译专业的先例,所以最近一直在寻找国外的案例,发现还是不少的,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我也正在努力跟这些国外的前人取得联系,希望尽量多地取取经。

但是,正像新闻中说的,事实上现在还不到谈论培养方案的时候。现在事情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妹想要参加考试,希望校方提供盲文试卷,而校方表示无法提供。那么稍微捋一捋就很清楚,学习过程中由于视力障碍可能遇到的困难,显然不能作为考试阶段学校无法提供盲文试卷的直接理由。

拿我本人来说,我去年报名阶段与校方沟通时,就明确表示:我只需要提供适当的合理便利,例如盲文试卷,不需要加分或者降低考试难度等额外的照顾。并且,如果有幸能够被成功录取,我也不需要,更不希望学校考虑到我自身的障碍而对我降低学习要求,如果我在拥有合理便利的情况下,自己仍然无法适应高难度的学习,我愿意承担包括挂科甚至无法毕业在内的一切后果。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当然,也有一种声音会说:“你辛辛苦苦考上了,最后学习障碍太大,毕不了业,也是白费功夫,学校现在就劝退你,也是为了你好……”其实类似的声音我本人从小到大听到的不要太多,起码到目前为止,事实证明我每一次都能用实际行动打这些人的脸,所以我一句口头反驳的话都不想多说。稍微拓展类比一下,各位可以想想,谁从小到大还没听过两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 又有几个人真的感受到了说这些话的人对你的“好”了呢?

事实上,我并不觉得那么多指责这个学妹的人是怀着什么恶意,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缺少对视障这个少数群体足够的了解。这并不是说我这个人很积极乐观,因为相反的,我也不认为那些给考出高分的学弟点赞的人就有多么大的善意。以我目前粗浅的认知看来,当前网络社会中的大多数言论根本谈不上善恶,通常最直观展现出来的都是第一反应和随大流的结果。换言之,说得太多,想得太少。

举个例子,我从之前玩贴吧,到后来的微博,再到知乎,被问及最多的一类问题就是:盲人怎么用电脑?盲人怎么用触屏手机?盲人怎么上网?……以至于无奈之下,我只好把“用读屏软件上网”这样的字眼写到自己的个人签名里。

可见,在目前的主流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盲人可以使用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换位思考一下,在你的认知里,有一类人由于某些障碍,是连电脑和手机都无法触及的,更不用谈上网追剧、剁手、点外卖,换言之,在你看来,这类人是与时代严重脱节的。现在告诉你,这群人当中有一个人想要考研,去读研究生!要知道,目前全国人口中的本科率都只有4%(数据不准确请指正),研究生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这么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还想考研,不让ta考还不乐意,还找媒体,妥妥的道德绑架啊!这哪儿行!

这么一推演似乎就很顺理成章了。但其实这个逻辑的起点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一切后续的结论都是建立在一个凭空想象的错误结论的基础上。

因此,应对这些由于不了解而造成的负面舆论,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怼回去,而是想办法让主流社会了解我们。可是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十分长远的事情了。这个学妹怎么办呢?

说实话,我不知道。很悲哀,长篇大论这么半天,其实说来说去,我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学妹的那种痛苦我完全可以体会,因为我去年这段时间都是吃药扛过来的,而她现在的事态显然比我去年这时候要严重得多。去年考完试之后,我曾经言之凿凿地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可供参考的先例,而不是特事特办的“下不为例”,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帮到后来的学弟学妹,无论是用自己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但很可惜,我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量,我能做的只是尽力发声,且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理性。

说起来,我跟这位学妹素不相识,从未有过接触,甚至直到现在也没有过一点直接的联系,我这么拼命地四处奔走呼号,只是不想让那个曾经在那么多人的帮助下侥幸上岸,励志要尽力帮助后来人的自己失望罢了。或许有些矫情,但完全出自真心。

离考研报名截止只有最后一天的时间了,我会时刻关注这件事情的进展,也真心希望学妹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喜欢的专业。这个答案写到这里也只能暂停了,因为我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语无伦次和行文结构的混乱。之后有什么新情况或许还会更新,先到这儿吧。文中如果有错别字,欢迎在评论区指出,我会第一时间修正。不要害怕戳到我的玻璃心,在这方面,我的心是钢化玻璃的。

最后附上开头我提到的去年自己初试之后写的文章链接。





最新进展,学妹更换了目标院校,无论如何,祝她顺利吧。

谢谢评论区各位的支持和温和有礼的质疑与讨论,这里就我所知回应几点吧。

有朋友提到应该开设专门的学校,事实上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由有限的几所院校开设专门面向某类残障学生招生的专业,进行单考单招。但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还是拿我个人举例子。我是2013年参加的高考,而盲人参加普通高考是从2014年开始的,所以我完美地避开了这个机会,只参加了单考单招。我在几所面向视障招生学校的考试中均位列全国第一,并最终就读其中一所的针灸推拿专业。并非我喜欢针灸推拿,而是面向视障招生的专业基本就只有针灸推拿和音乐表演,只能二选一。

我中小学阶段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都很少考第二,然而上大学之后的第一门考试就挂科了,因为真的不喜欢自己就读的专业。就这样秒变学渣,大学阶段丧了5年(医学类专业5年)。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才决定考研的。

总的来说,这种“圈地自萌”的培养模式,可供选择的选项不多,所以做不到因材施教。而且,虽然教育阶段可以“圈地自萌”,但是学生毕业后肯定是要走进主流社会的,但由于之前缺乏相关的经历,不具备相应的竞争意识和沟通能力,许多人都会水土不服,很不适应。

至于有的朋友说到资源倾斜的问题,事实上现行的这种模式,也一点不少花钱,但是,由于做不到因材施教,很多时候也是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的。比如我本科阶段所就读的学校,差不多算得上现行单考单招模式下我们能上的最好学校了,我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没有问题,甚至不谦虚地说,还算比较强。但是“优秀”的我上了“优秀”的学校,结果产生的却是差强人意、甚至不尽如人意的化学反应。

而现在我们所提倡的融合教育模式,短期之内的确相对会多投入一些资源,但远没有有些朋友想象的那么多。之所以会觉得成本十分高昂,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太多涉猎相关领域的陌生感造成的。比如我们使用的电脑和手机,在很多不了解情况的朋友看来可能需要专门研发的特殊电脑、特殊手机,肯定很贵。但其实,我们使用的就是大家用的普通手机,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都内置了可供视障人士使用的读屏软件,且完全免费,有个别第三方开发的付费软件,一年的收费一般也就100人民币。电脑上也是同样的情况。

而且,长期来看,融合教育培养出来的肯定是跟大家一样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事实上并非对少数群体的照顾,而是双赢的事情。至于有些朋友说到的所谓特殊照顾,我们并不需要,也不希望得到加分或者降低培养难度之类的照顾,需要的只是适当的合理便利(reasonable accommodation),这个一两句话不太好解释清楚,简单理解的话,就比如学习的时候,健视同学使用普通纸笔,而我们可以借助电脑或者手机学习,不同的只是学习途径,但学习的内容不会有什么变化。

还有朋友提到学校没有培养经验的事儿,事实上北二外之前也从未招收过跟我情况类似的学生。我去年报考的时候,起初校方也提出过相关的担忧,但听完我的解释和说明,校方就表示会尽力支持,有障碍就一起克服。具体来说,我报考的笔译专业,校方起初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翻译大量文献,而校方显然不具备将文献制作成盲文版的条件。我表示无需盲文版资料,只需提供电子版文字资料,或者尽量清晰的图片,我会使用OCR识别技术识别途中文字,然后我通过读屏软件的辅助,用电脑进行翻译,这样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经过这么一解释,校方也就打消了相关的疑虑。其它的问题的解决也大概都是这样的过程。很明显,学校虽然因为之前对这个群体的不了解而有一些担忧,但从头到尾一直是想努力解决问题的。

我暂时想到要补充的就这么多,有什么新的疑问或者讨论的点欢迎在评论区提出,由于拖延症晚期,周日通常是我最忙碌的一天,所以可能不会及时回复,还请稍安勿躁。当然,希望大家保持理性和友善,如果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删评莫怪。



这一周有点忙,因为下周有两个小组pre要做,不过还是大概看了一下评论区。大家的评论我基本都看到了,但实在没法一一回复,一并感谢大家的支持、讨论和客观理性的质疑,部分不太友善的评论不在此列。评论区提到比较多的是体检标准的事儿。这方面我仅有一点略微的了解,但毕竟不是法律相关的专业人士,所以不敢信口开河,只能就我所知稍微谈一谈,如有不对请指正。

许多朋友说要依照规则办事,除此之外的任何说词都是苍白的辩解。暂且不论规则是人定的且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改,只谈规则。那么据我所知,在目前的初试阶段,规则是对考生有利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有相关的条文规定,依照法律,学校是应当提供包括盲文试卷在内的合理便利的。至于大家所说的体检标准,是复试和录取阶段的程序,严格按照规则的话,学校在录取阶段有权将之作为拒录理由,但前提条件是要经过专业机构的评估。在目前的初试阶段,不能用复试阶段的指导意见作为拒绝报考的理由,且按照规定,无论是学校还是考生自己,都无权认定符合或是不符合体检标准。所以初试阶段用体检标准来卡人,是违反正常招考程序的。

那么一定有朋友会说,这位考生不符合体检标准是显而易见的,在初试阶段提供了合理便利,到复试录取阶段不符合体检标准,不还是白费功夫吗。但是,一切按照规则办事可是质疑者提出的先决条件,既然要按照规则办事,就不应该有什么“显而易见”和“一目了然”,而应该严格按照程序来走,不能搞双标。可见,如果真的严格按照规则办事,这些质疑者肯定也是不愿意的。

再来说说这个体检标准本身。据我所知,这个标准是2003年颁布的一个指导意见。从现在来看,的的确确是已经有些过时,里面规定的许多不适合视障人群报考的专业,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的确是比较合理的。但现在,借助最新的科技,许多障碍都已经可以克服,所以这个标准也应当适时修改了。例如,按照该标准,特殊教育专业也不适合视障学生学习,但据我所知,近几年,该专业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的视障大牛。因此,相关的修改意见也已经有人在提,不久之后应该也会慢慢提上日程,只是需要一个过程,具体到这个考生这里,她可能赶不上,那么暂时的情况就只能参考其他考生的先例,与学校进行协商。


另外,评论区还有部分人上来就一堆没有什么逻辑支撑的排比反问句,或是用盲人开车/开飞机这种类比来阴阳怪气的,我也还是简单回复一下吧。

首先,我们讨论的主题是视障学生考研,而不是盲人能不能开车或者开飞机,我看不出将这二者放在一起类比有什么内在逻辑上的联系,简言之,“盲人不能开车/开飞机”似乎无法直接推导出“盲人也不能考研/学习心理专业”这个结论。在我看来,这类不讲内在联系,只简单将A类比成B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

退一步,就说说盲人不能开车/开飞机这个事儿。这句话很简单,但完整的逻辑链条应该是这样的:盲人看不见,且现阶段的医疗和科技水平,无法让这一部分人复明,且开车和开飞机在现阶段必须依靠视觉,没有别的替代方案,所以盲人不能开车/开飞机。换言之,盲人并不是因为拥有“盲人”这个标签而不被允许开车/开飞机的。未来科技和医学发展了,或者有了不用视觉就可以驾驶的新技术,盲人也就可以开车/开飞机了。

那么说回这个考试本身,过去制定这个体检标准,并不是因为盲人是盲人,所以不建议学习这些专业,而是认为在那个发展阶段,盲人的视觉障碍,在学习这些专业时会遇到无法克服的阻力,所以不建议报考。而现在这些阻力大部分已经可以克服,那么相关的标准也就应该适时调整了。

至于还有人说我写这么多长篇大论是在博取同情的,抱歉,你可能真的认错人了。坦白地说,我长这么大,就没有完整地读过那篇著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从来对电视上那些言必谈身残志坚、歌必唱《你是我的眼》,却无甚实际建树的盲人一点都不感冒。我从小到大最爱读的是水浒、三国、金庸、冰与火之歌……近几年时长翻翻毛选。

我一直秉持的是融合的理念,所以一直觉得我们真正的敌人,是学习、生活、工作等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而不是某些或者某个人。之所以一直尽力保持温和有礼,摆事实讲道理,并不是因为我没有脾气,而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把那些反智言论输出者当作应该瞄准的敌人。非要类比一下的话,我对他们的态度,就相当于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中我军对那些顽固派的态度吧,遵循的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

其实按理说对于这些不讲逻辑,只有情绪输出的言论,多说一句都是浪费时间、白白损耗键盘,我之所以还要专门回应一下,一是因为我还年轻,定力不够,再一个就是觉得,如果我们这些讲道理的人不出来积极发声,社会上充斥的都是那些反智言论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既不美好且缺乏智慧,那也太糟了。所以,针对有些不仅自己不讲道理,还想让我闭嘴,让我少说“废话”的人,我的回应就是:我偏要说,而且还要多说。

以上言论只针对那些不讲事实和道理,一味谩骂和人身攻击的人,正常提出不同意见和讨论的朋友不在此列。


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更新。有什么新的见解欢迎评论区继续提出。这个话题热度慢慢退去了,或许是件好事儿,会让更多理性的声音和建设性意见浮出水面。至于我刚才批驳的那些评论,因为没有直接使用侮辱性的字词,所以我不会删评,只要平台和当事人不删除,就会一直保留。我也想看看,最后究竟会是谁被打脸。




  

相关话题

  是什么造成了同龄人成熟度的巨大差异? 
  为何在中国所谓「早恋」像是个「错误」? 
  如何评价李娟及其作品?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现在还有指导意义吗?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如何申请? 
  在试用期被辞退是不是很丢人? 
  猫可以有多勇敢? 
  在实验室拔插座拔错了,把-80℃冰箱断电了,会怎么处理我啊? 
  我弟今年高一,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看动漫,怎么办? 
  “心想事成”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我怎么觉得我的心理咨询师说的话可能不是太有道理呢? 

前一个讨论
你们被骗子骗过钱吗?
下一个讨论
假如中了彩票就不上班了,会毁了一个年轻人吗?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