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印度与中国地貌特征的关键因素,就是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的碰撞。
其实,印度板块的北缘并不平坦,反而是目前地球上最高耸的造山带——喜马拉雅地区。众多周知啊,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边界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自我国境内雅江南侧到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等国,都属于广义的印度板块。而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的外喜马拉雅也正在逐渐隆升,未来将会逐渐发展主要的造山地区——也就是说印度板块北缘将越来越皱。
而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和印度南部古老克拉通之间,就是北印度的宽阔平原。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来说属于前陆盆地,即印度河盆地和恒河盆地。由于造山运动在造山带和克拉通之间产生冲断导致凹陷,随之大量造山带剥蚀的陆源物质充填进来,形成了新生代巨厚的磨拉石沉积。加之河流的夷平作用,产生了宽广的平原。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在我国境内不但形成了地球上最宏伟造山带——青藏高原,同样也在造山带和3大古老克拉通——塔里木、华北、扬子的边缘形成了一系列新近纪前陆盆地,包括塔里木,河西走廊,鄂尔多斯西缘,川西等,从成因来看与印度河、恒河盆地非常相似。但可能由于这3个克拉通都不够大,距离主造山带也更远,所以前陆盆地的规模要要小一些。
至于为什么青藏高原的主体在雅江以北的亚欧板块而非雅江以南的印度板块,则要追溯到青藏高原的拼合问题,即青藏高原是一系列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的地块陆续拼到亚欧大陆上的产物(所谓的“特提斯号”单程列车),所以青藏高原没有稳定的克拉通,更容易被挤皱。很明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在西北的喀喇昆仑和东南的云贵高原这两侧没有清晰的界限和前陆盆地,也是由于这里是缺少克拉通的薄弱地带,受到了青藏高原挤出作用的影响。
另外就是新特提斯洋公认是向北俯冲的,也就是说新特提斯洋的特别是印度北缘的部分大陆板块插到了亚欧板块的下方,印度北缘的岩石圈地幔可达班公湖怒江带(有争议),这也有可能导致对地貌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亚欧板块一侧。
印度平坦吗?其实算不上。
这个词只适用于印度半岛的北部。
或者换一个视角,我们会发现印度半岛南部也挺崎岖的,众多丘陵和山地也与“平坦”二字没什么关系。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
1.为什么印度半岛南部只是低矮的丘陵和山地,没有高山。
2.为什么印度半岛北部一圈都十分平坦。
1.南部丘陵一半十分古老,另一半是洪水玄武岩,缺少高山。
图中,褐红色部分表示pre-cambrian,前寒武系地层。它们距今年代十分古老,地表都是些至少6亿年前的岩石。这一部分是印度次大陆从非洲脱离时带下来的,它们形成于印度第一次与非洲大陆碰撞的泛非运动。
这是一次形成于6亿多年前的古老造山运动,是使冈瓦纳大陆形成的一次重要板块碰撞事件,非洲+南极+印度+澳大利亚从这时开始联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印度次大陆的形状,在距今5-6亿年前就已经基本成型了。
然后,就再也没有经历过大型的板块碰撞和造山运动,反而发生了很多次板块分解。
高山的出现需要大规模的、年轻的、活跃的造山运动,而印度半岛恰恰有5亿多年没有发生过这种地质事件。古老的造山带遭受了长期的风化,自然变成丘陵遍布、缺乏高山的状态,比如中国东南部的丘陵,也是十分古老的造山带,缺乏高山。
印度半岛的另一半是德干高原,这是一次洪水玄武岩产物(地质图中的绿色部分),发生在印度次大陆从非洲脱离以后,从一个大型地幔柱上方经过。
海量的岩浆涌出地表,像洪水一样淹没大地,然后冷却。
然后不断重复发生,持续几百万年。
你可以把2018年夏威夷喷发的熔岩流放大几十数百倍,想象那种场面。
于是,德干高原生来就是平顶的熔岩高原,你怕不怕?
只不过,印度的充沛降水不断破坏顶平玄武岩的完整性,让它有了沟壑、有了丘陵,才显得不是那么平坦。
2.印度半岛北部,是不断沉降的前陆盆地,那必须很平啊,不平还有天理吗?
它的名字叫印度河-恒河盆地,或者叫它喜马拉雅前陆盆地。
啥叫前陆盆地?
简单说,就是大陆与大陆碰撞时,造山带前方的地表挠曲沉降带。
一边是通过断层不断抬升的山地,另一边是因为地层运动受阻、向下弯折的盆地。
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前陆盆地的出现也是俯冲板块与隆升板块之间的过渡区,是一个短暂存在的沉积盆地。
所以,在地貌上,我们会看到紧邻着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的一个大型前陆盆地体系,构成了印度半岛西北、北部和东北部的大平原,即印度河-恒河平原。
而在它们南方,是尚未被拖拽、被弯折的隆起区,也就是那些不太平坦的德干高原和东南古老丘陵。
这是印度半岛北边平、南边崎岖的地貌形成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