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回答,无非不过就是在灌鸡汤和摆现实之间反复横跳。
为什么我反对鸡汤,尤其那种举个别人大龄读研成功的例子,然后噼里啪啦说上半天什么人生理想、生命价值,最后鼓励你放手一搏的文章。
因为没有实用性,不具有普适性——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个人性格,身处的时代浪潮,甚至生命中的机遇和贵人,都不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别人的成功你可能永远无法复制。
我可以给你举出很多个30岁以后读研,随后成为人生赢家的例子;我也可以举出很多个大龄读研,没有工作、没有着落,悔不该当初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能真正对你有用吗?
人对于梦想的追求永远是主观的。比如你对这个梦想到底有多热爱,到底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到底愿意做出多大的牺牲,这是别人,甚至于你自己,都无法进行量化判断的。
但是,我们可以基于对客观条件的分析和判断,来计算一下你追求梦想的成功率。
以大龄读研这件事为例,我可以列出以下几个客观评判标准:
1、学校的档次
假如你有机会去顶级名校,比如清华北大,比如牛津剑桥。别说30岁了,你就是40岁,我可能都会建议你博一博。因为顶级名校能够带给你的附加值太高了,除了学术价值之外,还有其名誉光环和校友价值,几乎是无价的。
假如你有机会去名校,比如人大政法,复旦浙大。那么40岁我可能就不太建议你去了,因为机会成本和你的获得可能得不偿失,但假如是30岁,我仍旧是强烈推荐你去,因为产出大于投入。
假如你去的只是普通985、211。那么我可能会劝你慎重考虑:至少要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和所读专业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才能决定去或者不去。
假如你去的是双非院校,不考虑某些特例,别说你30岁了,你就是22岁大学刚毕业,我也会劝你慎重考虑——要不要浪费三年时光来换一个硕士学位。我甚至可能建议你要么先工作、考公务员或者干脆再战一年。
2、专业的好坏
首先声明,专业本身并无好坏,我这里提到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就业水平如何。毕竟等你硕士毕业都已经33岁了,还不能自己养活自己,也太说不过去了。
所以某些人文社科专业(法律除外)、生化环材天坑专业,如果不是铁了心奔着读博搞学术研究去,我建议就读个在职的过过瘾得了,免得做个30多岁的大龄失业青年。即便你是奔着读博去,也得接受37岁才能博士毕业的现实,毕竟,现在高校招聘教职,连30岁的博士都已经嫌老了。
假如是金融等热门专业,或者法律等万金油专业。你得做好自身职业规划和心理建设——你能不能在小你5、6岁的人手下,从实习生干起;你能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活力,与那些比你小10岁的职场新人进行竞争?你能不能忍受前几年新入职场的低收入,你的存款,或者家庭能不能够支持你挺过这一阶段。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3、梦想的代价
我看有人提到了人生时钟——即每个人在人生某一个阶段就应该做某一个阶段的事情,比如求学,比如娶妻生子,比如养家糊口。
诚然,勇敢的人,有梦想的人是可以打破人生的墨守成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去奋斗的,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死板的过一辈子。
但你需要知道的是,人生时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家默认它是一种最高效、最便捷、最舒适的生活轨迹。而违反这种生活轨迹,就毫无疑问会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么在作出这个选择之前,你就必须衡量追求的梦想和付出的代价,这样才能避免你事后反悔。
比如说,你得接受,大学同学已经事业有成,或者成为中层领导,或者实现财务自由,而你还在学生宿舍里苦哈哈的啃文献,过着每个月只出不进的生活;你也得接受,高中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安定下来,大家在谈论哪里的幼儿园老师好,哪里的小学匹配的学区房性价比高,而你还在图书馆里面改论文改到崩溃,周边全是年轻你10多岁的学生在打情骂俏。
只有正视了这些困难和挑战,你才能衡量出自己的梦想到底有多重——你到底有多想实现它。
毕竟,梦想是美好的,但是社会和职场永远是残酷的。
作为一名大龄研究生,你或许超过了其他同龄人;你或许战胜了自己内心的彷徨;你或许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残酷的是,社会上,职场上,永远都有能够与你匹敌,比你年轻,比你便宜,比你更没有负担的年轻人。
因为你不能永远年轻,但是永远有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