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李安的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远航归国后休假期间,我是带着期待和放松的心情去看片的。李安、4K、3D、120帧,嚼着爆米花享受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我以为是件赏心乐事。

结果成了几近崩溃的梦魇。

看完电影后出来,本来是计划在万达广场顺便吃午饭的,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妻子说你怎么了,满脸苍白不舒服的样子,咱回家吧。我说没事,想找个地方先呆一会,最后躲到停车场角落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被压抑的情绪终于失控,开始哽咽起来,最后痛哭失声。

所谓好电影,要么能感动大多数人,它讲述诸如爱情、理想、青春这些共性的东西;要么能深深地感动小部分人,电影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只能够被一部分观众理解和代入。《比利·林恩》是后一种。看着看着,人生曾经憋屈、愤怒、失落、怀疑、彷徨、欲说还休、无可奈何、心有不甘的情绪场景一幕一幕浮现出来,在技术力量的加持下分毫毕现。

五次赴海外执行任务,包括三次亚丁湾护航,最长一年,最短三个月。最近六年一半在国外,在海上时间超过1000天。除了两极,我的足迹遍布六大洲三大洋,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

这履历够光鲜吗?我认为它足够让我自豪。特别是在与外军合作交流时,在码头面对欢迎人群时,在被护船舶打出“祖国万岁”的标语时,这种荣誉感和使命感赋予了人生难以言喻的意义。在别人眼里,我们是海军最风光的一代,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是践行国家海洋战略的先锋,我们的身后是崛起的海军甚至是整个中国。

可这背后,是一千多个在海上漂泊的日日夜夜,是和父母、妻子孩子长期分离的痛苦时光,是无数次枯燥的值班和劳作。

在这背后,我还是我。一个因为家庭原因和中二理想参军的小伙子,一个不善交际乐于独处的孤独患者,一个因疏于照顾而家庭而几近破裂的人。

每次回国,我都对外界的日新月异各种不适应:这栋楼什么时候起的?原来这条路卖小龙虾的去哪了?TFboy是个什么东西?众筹又是什么套路?抖m是什么意思?这个嚼口香糖的脸瘫是演员?现在看电影取票扫一扫就行了?用微信就可以滴滴打车了?房价涨成这样了?国产手机什么时候这么好用了?如今父母会把学习不好的小孩送去电击?视频切一切混搭起来叫鬼畜?什么二次元,不就是动漫吗?

我只有看着海上的日沉月升,时而平静,时而浪起。

就算回国,天天的训练、抛锚、检查,平均一周回家一次吧。难得下舰,难得出营门,只能通过网络,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电影里有许多让我感同身受的情节,印象最深的是林恩他们入户搜查,我就想起在索马里海域那次查证任务,我舰对一条可疑渔船派出高速艇,派遣特战队员进行登临检查。

有些熟人总问我,说索马里到底还有没有海盗,你有没有碰到海盗,这些问题真的很难回答。海盗惯用的伎俩就是伪装成渔民,形迹可疑地飘飘荡荡,当你在几海里外发现渔船时,望远镜里是看不清人的,你想掌握情况,要么军舰直接机动过去,要么使用小艇或直升机接近。这么大的动静,海盗看得一清二楚,也不难判断你的企图,他们会采用非常简洁的脱罪方式——把所有武器扔到海里去,然后面对检查装无辜就好了,并不能把他怎么样。

这就不排除部分渔民被当作海盗的可能性了。可能只是来回逡巡几圈寻找渔迹,可能只是采用母船挂小艇的方式出海,都会引起护航期间高度戒备的官兵注意。

我没有上小艇,但是目睹了全程,我深深记得那些拍回来的影像,疑似海盗高举双臂,眼睛里充满恐慌和敌意,和电影里伊拉克人面对美国大兵时一模一样。在那种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只要他们有异动,特战队员会毫不犹豫地开枪。

我们搞反海盗操练,荷枪实弹,依托障碍物对海面目标练习瞄准。我每次都会想,万一有条傻逼船试图接近,万一警告无效,万一海盗船率先向我们开火,我会开枪吗?

必须会,我是军人。射杀了对方,说不定还能立功受奖什么的。但也可以肯定,这会是一辈子的噩梦。

这事明里不能说。说了谁都会觉得矫情:为什么要设想这种小概率事件和极端情况?你跟着军舰经常出国,又风光又有航补赚,还能免费旅游,爽死了好吗。

我们不是美军,平常放松的余地很小。美舰靠了码头,悍马吊下来,换了便装就出去浪;留舰上该干活的干活,不干活的在码头架起烧烤,放起音乐跳舞。

我们就真的是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们装逼。

确实老美深涉各地战事,他们所遇的危险比我们严重得多,但是,人民军队日常所受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禁锢,绝对世界第一。

你的荣誉是集体的荣誉,你的噩梦却是你一个人的噩梦。思乡,抑郁,结石,膝盖积水,腰肌劳损,连续性的失眠,亲人去世,孩子生病。你怎么能有噩梦呢?你是思想纯洁信念坚强的革命军人,情绪应当永远稳定,精神状态始终饱满,你不该有负面和私人的感受。

可当你的孩子被人问起“为什么爸爸没来”脱口而出“我没有爸爸”的时候,当你坚持着一个成年人成熟的价值观却终日面对各种陈词滥调洗脑的时候,当你揣着硕博学位和满腹学识却不得不为迎接领导检查在码头卫生区撅着腚拔草时,这种负面和私人的感受瞬间就吞没你,排山倒海一般。

这些负面私人的感受始终和那些光荣正确的认知并存着,更加密密麻麻地夹杂在一个人繁重而细碎的工作生活中。除了发发牢骚,没有任何可以疏导的通道,就憋屈着,嚼碎了咽下去,烂在肚子里。当年刚护航的时候,小伙子们郁闷坏了还可以打一架、喝场酒缓一缓,现在不行了,治军要严,24小时都要乖宝宝。

噢对了,现在部队讲人性化,讲心理疏导,请医生过来发问卷调查,什么“你最近失眠的频率”、“你最近有没有感觉想死”之类,大家嘻嘻哈哈填完了上交,都很好,没毛病。有一次我按规定家属来队,领导不让回家,晚上全体官兵都去听北京来的著名心理医师上课。我真是如坐针毡,看着医生在台上跳大神:“大家跟我一起吸气……呼气……”想着妻子做好的饭凉了还等不到我,会不会又发脾气。

林恩回国后参加活动,场面盛大,华彩斑斓,表面上是一种肯定、一种褒奖、一种荣誉,其实只是一场戏而已。戏演得越热闹,人心就越凄凉。而这样政治正确的戏码,哪里都有,我经历的不要太多。

还在军校的时候,我们那一届学员参加了一个地方政府举办的拥军晚会,我们即是观众,又是演员。最后一首定场曲由明星起头,给出信号以后,坐在舞台不同方位的陆海空军方阵起立合唱,最后完成一个转体动作敬礼。我们在公演前一周进行了三四次排练,坐上一个半小时的大巴穿过城市到会场,每次练完后十一点多回到寝室。

演出效果是很好的,但这首歌唱了很多遍,我们已经是不带感情的例行公事。我脑子里想着白天一件有趣的事,不自觉地笑起来,幸亏没人注意;我眼睛里看的是前排两个正襟危站的傻逼,手背在身后互相捅来捅去。

给外人看的,是年轻军人整齐的歌声和口号,自己记得的却是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随着时间流逝记忆割离,那些光鲜的表面往往都模糊了,小动作却因出卖了真实的自我而被铭记下来。

就说护航时从祖国离开的时候,照例有送别仪式,一切都是组织好的。家属要站在规定的线外,军舰上的站泊是反复练习的,每个人的间距是事先量好的,立正到跨立、背手到挥手致意都是听指挥的,军务参谋前前后后地跑着:注意频率,左——右——左!不要快了,肘部要抬高!

一群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机械的练着这个简单无比的挥手动作,练整齐倒还不容易。一遍又一遍,直到胳膊酸麻。真是愚蠢透顶。

总有意外。某次军舰离开码头的那一刻,一个不听话的小男孩冲出警戒线,跟着船离开的方向跑起来,一边哭一边喊:“爸爸,爸爸!”

迎接他的依然是千百条机械挥舞的手臂,包括他的爸爸。没有一点稍微出格的回应和感情流露。

“我当时差点哭了。”

你特么倒是哭啊,连哭都不敢,连一句儿子我爱你都不敢喊,呸。

你问我怎么评价电影,我不知道。我只看到当我代入角色时,那些被人为贴在我身上的标签被撕的干干净净,我回到了凡俗的身份。你知道“人的身份”在各种政治正确的压迫下,有多么可贵么?

李安的新电影技术,我也不懂。我就觉得他想表现一种特殊的罗生门,宿命的不可理解。众人觉得战士是舍己救人的英雄、是深明大义的孩子、是可供消费的符号、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看高的看低的,就是没有他本人不愿袒露又需要抚慰的一面。

你看到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真是在同一个时空里么?这世界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难得对人温柔以待。他人是天堂或地狱,我不知道,反正无人理解我的人间。既然人情多虚妄,还不如回到战场,或者回到海上,血与火总是真的,孤独和枯燥总是真的,相处习惯的一切,至少不会骗人。

〖补记〗

有点懵,这算火了吗?随便吧。懒得解释什么,爱信不信,不信当故事看,我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这都是我瞎编的。各大公众号请勿转载,别把保卫科招来了,房贷要还孩子要养,我还得再干几年呢。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看过120帧,所以本文仅讨论电影内容。

关于这部电影,一个讨论很多的问题:它究竟是赞美爱(美)国精神的,还是反战的呢?说它反战吧,这些士兵们可是因为在战场的英雄事迹,而在全美国最受关注的超级碗中场秀中出场,受到全国人的欢呼,战友之间的情谊也描绘得非常正面,全无《全金属外壳》那样的反战片中的虐待情节;结局也是,尽管姐姐反对,比利·林恩最后还是决定重返战场。那说它爱国吧,影片又用了大量笔墨渲染战友的死亡,带给比利·林恩的心理创伤,家人对战争看法不同引起的冲突,以及在中场秀过程中一些人对他们的不尊重。

那这部电影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对于知名导演的作品,从导演本人出发,往往对理解电影很有帮助。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李安。李安独一无二的特色是,既了解西方价值观和观众口味,又具备东方视角和细腻。尤其是这份细腻,是很多中国导演都望尘莫及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脱胎于一本接近随笔的小说,讲述的是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士兵比利·林恩,被安排参演超级碗的中场秀,他在这一天的各种琐碎的观感。这种“没什么剧情”的作品并不容易改编为电影,但却特别适合细腻的李安。《推手》就是家常矛盾,《喜宴》就是父母来探亲,《饮食男女》就是回家团圆饭,《断背山》就是两个人放羊,《少年派》就是一个人漂流,他不需要悬疑惊悚之类的噱头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他有自信把细腻的情感缠绕在平淡的情节中,浸入观众的感官世界。所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要表达的,既不是爱国,也不是反战,就是士兵比利·林恩那细腻的主观感受。

那么,比利·林恩究竟在想什么呢?

影片展现最多的,是他的各种“第一次”的震惊体验。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开火,第一次杀人,第一次和敌人激烈肉搏,第一次站在华丽的舞台中央,甚至第一次和漂亮妹子嘿咻…… 为了配合120帧,电影用了大量特写,镜头也更加稳,让人物脸上的抽搐,眼睛里的血丝都清晰可辨。可以说,比利·林恩就是在各种震惊与回忆震惊中走完全片的。

在旁人看来,他就一直梦游状,中场表演结束了还呆站在舞台中央,参加记者会也魂不守舍,和家人聚餐也面目呆滞,惟有和那个啦啦队小妞在一起时,他似乎才回到现实。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比利·林恩是一个凡人。而其他的所有人都是把他当做英雄来看待的。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要冲突点了。“当英雄看待”,前呼后拥,人人竖大拇指,有什么不好呢?英雄的事迹,也是要通过大众传媒的包装,才能为人所知的。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对现实产生了扭曲,使得他和他的英雄事迹成为了消费的对象。

看似每个人都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大老板只是想打低价发他们的版权来拍电影,毫无尊重;经纪人想用他们赚钱,却总忘了答应了的止痛药;中场秀的导演,只关心节目效果;中场秀的演员们,和士兵们虽站在一个舞台上,却仿佛处于两个平行世界中;记者要的是头条,爱问杀人的体验之类的猎奇问题;自以为是的石油公司老总,没完没了的拔高他们以给自己脸上贴金;橄榄球员则不怀好意,问军人们有没搅基;而舞台的工人更是和他们起了直接的肢体冲突;慕名而来的路人,虽然满口感激崇拜,但也是把他们当做了符号般的异类,只会让他们更加疲乏。

你也许会说,这些都是外人,亲人和战友会理解他的。然而,家人因为政见分歧正吵得不可开交;姐姐关心他在战场所受的心理创伤,却也未必真理解他想要什么;而战友们,似乎的确是最能相互感同身受的一群人了,他们互道“我爱你”,的确发自肺腑,但这是袍泽之谊,不是灵魂的知己;也许,一见钟情的啦啦队小妞懂他?比利·林恩情不自禁地想私奔,谁知对方一句“那怎么行,你是英雄,你应该杀敌报国”,原来她爱上的也是一个英雄的符号,而不是比利这个人。

不得不再赞一下李安的细腻,拉拉队小妞这条线索,从比利对小妞的窥伺,到两人的初次对视,偷尝禁果,再到比利和他人冲突时小妞上场解围,一些感官的描绘和体验都是那么贴切和细腻,令人怦然心动,直到小妞的那句话迎面泼来一盆冷水,戛然而止。

可以说,作为“英雄”,在故土的这一切日常场景,宛如另一个战场,他人的言论态度,恰似一梭梭子弹飞来,甚至比真实战场的子弹更令人躲闪不及。李安的细腻,就是让你思比利所想,感比利所受。光怪陆离的舞台,与伊拉克的战场深处互相穿梭,眼前的焰火与喧闹,与战场的爆炸与杀戮融为了一体。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士兵会被舞台的烟雾给吓得趴在地上。

他不是英雄,他是凡人;出征远方,不是为了奉献国家,人类正义,而只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工作,一个带满创伤的职业。国家只是把他送去当炮灰,中间拎回来走秀宣传;人们只是为了私利而四处奔忙,没有人真正理解他。尽管面对血肉横飞,尽管直视战友惨死,尽管PTSD(创伤后遗症)阴魂不散,比利·林恩还是选择了回到战场。因为故土家园,平凡的失败生活之中,同样是枪林弹雨。

————————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user avatar   xiaoyaoziz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产版比利林恩:士兵李晨漫长的春晚战事

南海告急,菲律宾动作很大,国家从各地调集军队支援前线。钢七连在大队长段奕宏,连长张国强带领下开赴前线。同行的还有士兵李晨、陈思成、王宝强、王大治、邢佳栋等。

李晨入伍以后一度很弱,他之所以加入,完全是家里需要有一个干部身份。在段奕宏主导的一次单杠体罚后,他终于开窍,成长为尖子,被连队认为是“天生的士兵”。

在一次突袭菲律宾土著部落的行动中,敌方火力凶猛,我军被压制。大队长段奕宏不信邪,安排完战术后自己带头冲锋。士兵们虽然火力掩护,但是在临近碉堡据点时段奕宏不幸中弹。其他人都不敢向前救援,害怕围点打援,李晨不顾阻拦,扛着枪冲了过去,不仅躲过机枪扫射,近距离用点五手枪格杀菲兵一名。当准备救肚子中弹的段指导时,另一名敌人突袭并肉搏,幸好他实力足够,手刃敌人。

这个不顾一切杀敌救队友的壮举,被一使用小米手机的随军记者记录下来,并发布到优酷上。很快,点击破五百万,在快乐的张江、冷笑话精选和共青团中央等大号的加持下,微博转发破百万,#最美远征军#话题讨论破亿。热门评论包括“这才是中国欧巴”“收下我的膝盖宝强”“知道你们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当年的春晚总导演冯小刚很快捕捉到这个点,不顾自己新电影宣传档期和春晚四排已过的压力,极力要把他们送上春晚舞台,并且找来陈国富说,你去跟他们连长张国强谈,你们这个是大IP,500万每人的版权费,后期票房还有分成。《湄公河行动》不是公安部的项目吗?我们找总政文工团和八一厂,中影也一起出品。先上春晚,再上电影,大火,大卖,妥妥的。

钢七连的兄弟们火了。他们被换防,回国了。粉丝团们主动到机场接机,一路鲜花掌声。宝强说,没见过这种场合,太带劲了!陈思成说,军人的荣耀就在这一天。已经迫不及待要上春晚了!那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北京,霾。

在去央视演播厅之前,英雄们各自回了趟家。李晨拎着行李,打了个滴滴到家,门口挂着“欢迎晨晨回家”的横幅。父母慈祥,李晨的姐姐说,你已经是英雄,编制和北京户口都下来了,就不要去前线了,我跟一个熟的医生说了一下,给开证明,说你有抑郁症。李晨不置可否。姐姐说,要听话。

年关终于到了,在一辆加长红旗车的带领下,英雄们来到CBD的央视大楼。他们先参加了一个短小的新闻发布会。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问李晨,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想到祖国和人民?李晨呵呵了一下。一个自媒体想问王宝强私人问题,被叉了出去。当晚发言最多的是陈思成。很多的话都成了第二天媒体的标题,包括《你不是军人,你不懂》《愿用我的生死不顾,换你一生安稳》《男人最帅的不是肌肉,是勇敢》等等。

李晨觉得活动挺没劲的,抽空上了个厕所,与参加晚会演出的范冰冰偶遇了。李晨惊讶其美貌,主动自我介绍:嗨,我是黑牛。冰冰说,我知道你,你是英雄。简短的交流后,他们在消防通道的楼梯间里热吻了!如此艳遇,让晨宝非常意外:爱情来得太突然。他把这件事偷偷告诉了张国强。国强问,要微信了吗?李晨:没有。国强怒斥:没微信你约个捷豹!

紧跟着到了后台,陈国富带着张国强李晨去见了冯导。冯导说,500万给不了,每人5万吧。张国强很不爽,感觉兄弟们被涮了。陈国富解释,5万不少了,你们有七八个人吧,电影市场今年你也知道,国庆档很不理想,全年500亿怕是困难,这个还是我们跟投资人积极争取的。而且现在热度已经过去了嘛!听完这些,张国强摔门就走。冯导不屑一顾,对李晨说,我们谈谈?李晨说,IP不卖了。冯导大怒:你们说什么?我随便一个片子就拿A类电影节!居然有人敢拒绝我?也怒摔门走了。大家不欢而散。消息传了过去,宝强、大治同时喊了一句操!

不卖就不卖吧,终究年三十了,节目还得演。大家心不在焉,而李晨一心想的是冰冰,并和她再次偶遇,要来了手机号。随着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结束,小米、京东、饿了么、格力、万达等价值数十亿的强行插入广告之后,子啊朱军撒贝宁周涛李思思董卿声情并茂的开场白下,举国欢庆的晚会终于是开始了。

第一个节目是歌曲演唱《歌唱祖国》,谭晶领唱,全场合唱。候场区的士兵们跟着唱得泪流满面。这一刻,李晨想起了战场上死去的队长:段指,这盛世,如您所愿!

然而,原来说好的排第三的节目被一再后延:先是冯巩演了个相声剧,使用了厉害了word哥、蓝瘦香菇等热门词汇,胖大哥带头领掌,现场热气腾腾;然后是《我要上春晚》的入围选手的演出,紧接着是全国人民大拜年,少数民族歌舞秀等等十多个节目。冰冰当晚的节目是小品《我不是范冰冰》,效果不错,弹幕发射数当晚高峰。同时,后台的几个士兵还被副导演要求,必须穿军用T恤,这样显得自然。王宝强非常愤慨:这是弄啥嘞!

在SNH48全体成员劲歌热舞改编的一曲《五十六个民族》之后,士兵们终于走上台前,全场掌声雷动,这时候已经是11:45分。他们站了十五分钟军姿,而董卿拿着手卡足足煽了十五分钟的情,期间,60%的现场观众掏出手机刷微博吐槽,第三排的一位观众打起了呼噜。也难为董小姐了,她也是为了凑零点钟声。

在这十五分钟里,陈思成收到佟丽娅的短信,让他回家吃年夜饭;张国强的妈妈微信里发了一个大大赞的表情;宝强发了张自拍传到微博里;王大治玩起了消消乐游戏。此刻的李晨,想到了入伍以来在菲律宾的所有遭遇,渔民的挑衅,战斗的激烈,美军装备的冲击,死伤的恐怖,炮火的轰鸣……最后,他用自己的诺基亚150手机给冰冰发了条短信:晚会结束北门见。

随着几声钟声的敲响,倒计时结束,鸡年的新年到了!所有的演员涌上前台开始狂欢,士兵们的队形被挤得七零八落。准备收尾唱《难忘今宵》的李谷一老师的耳麦都挤掉了。最后对的口型放的原声。当然,这不重要。

整个春晚就这么结束了,在退场的时候,因为拥挤踩踏,宝强被人骂了一句土鳖。宝强正准备回击的时候被陈思成拦下。这些艺人还有经纪团队都围了上来,指着他们骂:你们算个鸟?长这副样子就敢上镜?你们微博粉丝多少?知道我们是影帝吗?双方情绪激动,马上就要开战。这时候张涵予大哥过来过来劝了一下:小凡,小波,给哥一个面子,这些好歹是军人,我算半个军人。于是大家克制,各自散了。

在北门出口,李晨等到了冰冰。隔着羽绒服,他们热烈拥抱了。冰冰说,哪怕只有一分钟,我都要和你在一起。李晨说,我的每一分钟都是你的。但是我还是要去前线。战争不是什么其他,它只是生活本身。他们于是分开了。这是参加这次春晚唯一的甜蜜与辛酸。

当李晨他们准备上红旗车的时候,围过来一群应援粉丝,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些刚刚全国表彰的英雄暴打一顿,并留下狠话:再敢欺负我们的爱豆,小心你们的狗命。要不是机智的陈思成喊了一句城管来了,他们估计被打死。而一脸懵逼的李晨宝强们,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

那一瞬间,他仿佛登上的是在菲律宾占地的那辆老式武装车,而坐在副驾驶的那位正是逝去的段奕宏。

老段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这就是你的使命。

李晨恍如隔世,想着这一晚上的闹剧,含泪说了一句,我爱你。

我爱你。宝强回应到。

我爱你。陈思成回到。

我爱你。邢佳栋回应。

……

每个人都回了他一句。

那……我还说吗?有点害羞的张国强姑且问了一下,最后说,

滚犊子!

首发:微信公众号:今天道( jtd1024)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双十一首映,特地买了早上九点的120帧。

可能是期待值太高,看过后,没觉得120帧多惊艳,片子不错。

这本片子很李安,故事细碎,节奏缓慢,情感内敛,还内含几处李安自嘲和吐槽。

比利的姐姐车祸,受伤很重,渣男友与她分手。比利为姐姐出头,砸坏渣男的车,闯了祸。家人把他送去伊拉克参军。

一次与反叛军的枪战中,比利为救班长,冲出掩体,和敌人肉搏,成为美国英雄,然而班长伤势过重还是死了。他所在的B班,被邀请回国在感恩节的橄榄球赛事中场进行表演。

伊拉克战争为了什么?片子给出很多观点。

比利姐姐觉得这是侵略战争,想让比利回家。然而事实上家里愚蠢的氛围让她待不下去,她希望比利回来带有私心,两人一起,她日子会好过些。

拉拉队员无所谓战争是什么,她只知道这个美国英雄又帅又热辣,忍不住想亲热。

石油老板觉得随着技术提升,国内也能大量产油,士兵们在伊拉克的牺牲,没有意义。

俱乐部老板口口声声拥军爱国,想买下比利的故事,拍成电影,开出的价钱却极低,生意就是生意。

每个人赋予伊拉克战争自己的解读,复杂到士兵们自己都不知道这场战争为了什么。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众说纷纭,士兵关心吗?

士兵只是士兵,战争是他的生活方式。

生活需要意义吗?

---

很多人都说120帧很牛,片子一般。

120帧,很牛逼吗?

清楚些,亮些,和现实场景还是相差甚远。特别是片子前1/4的对焦太过精准,和肉眼的观察效果有很大差距,明显是电影视角。当下宣传稿里到处说现实体验的,是不是VR宣传稿看太多?

故事真是非常难拍好的剧本,但李安驾驭了,换一个导演,还真不一定能看。

情感描绘一如既往的克制,演员羞涩腼腆的演绎恰到好处。男主角是舞台剧演员,第一次拍电影。舞台剧表演往往夸张用力,在这本片子里,内敛到看不出男主舞台剧背景,可见李安调教演员的功力之深。

波澜不惊的电影节奏,也符合这本片子的主题:你讨论我的价值,我过我的日子。

---

片子有两个现实吐槽。

一个是李安自嘲,比利林恩和俱乐部老板就战争意义吵了起来,吵完比利觉得有些对不起牵线搭桥的经纪人。经纪人却说,你很棒,在行话里,刚刚你们的对话叫"电影高潮"。

另一个则是,比利林恩的故事到处碰壁,没人愿意拍成电影,经纪人最终无奈: 别泄气,实在没人拍,我找中国人。

想必当初这个剧本也辗转了很久,到了李安手里才得以见天日。美国人战争关怀的剧本,只有华裔导演肯接手。你以为美国人真关心那些战后退伍的士兵?

他们不关心美国英雄,他们只爱美国队长。

---

片头有李安对中国观众的特别问候。


user avatar   jupingxiaow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影片故事还是李安的人文内核,就像王家卫拍《东邪西毒》,只是套用了金庸笔下的角色身份,骨子里还是墨镜王镜头下都市男女的人情冷暖。不管是否技术革新了,李安还是那个李安,他依旧见微知著地来讲着人性,讲着个人的选择、成长。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重点也根本不在战争片,更多的还是面临选择、个人成长的故事。比利的姐姐因为车祸毁容(后基本治愈),男朋友在医院提出分手,比利为姐姐复仇,砸了负心男友的豪车,为了不被起诉,比利只能应征入伍,参与到了伊拉克战争,成了一个19岁的美国技术兵。在军营他认识了新的家人,B班的军人兄弟,其中有自己的精神导师蘑菇。在一场遭遇战中,B班班长蘑菇遭到劫持,为了营救班长,比利不惜铤而走险去救班长,救人过程被偶然拍下后,比利因此名声大噪,成了家喻户晓的民众英雄,然而鲜有人理解比利和战友所遭遇的一切,比利最直观感受到的,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被人赞扬,那天他的兄弟离他而去,他和敌人近距离肉搏险些被杀,在伊拉克的大兵们被当地人仇视,他怀疑着这场战争无意义的时候,最最讽刺的,偏偏是因为这样的一天,比利成了英雄。


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以短暂回国,并受邀参加了一场德州的橄榄球赛。比利的姐姐对弟弟感到内疚,想让他回归普通人生活。影片就此以比利的视角展开,随着球场庆典的开幕,比利的内心愈发沉重和不安,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对这场战争有着不同的理解,左右着比利内心天平的两端,也左右着比利的选择,一边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姐姐,一边是没有血缘兄弟情深的B班,他如何抉择?离开还是留下。战争并非影片探讨的重点,比利的选择才是。选择不是指选择的答案,而是能否独立权衡下定决心,自己做出抉择,这无关对错,关乎成长和责任。可以说选择困境是比利的成年礼。


通篇来讲,这是个讽刺的故事,比利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被人赞赏,如果由昆汀、冯小刚、姜文来拍,臆想一定是黑色幽默、光怪陆离表象下讽刺人性的尖锐片子。但李安导演,依旧是相对平静、克制地叙述,没有高潮迭起的剧情,但随着情节的推动你总能被细微的情感打动。


李安温文尔雅,深谙中国中庸之道,少有的口碑一直极佳的华人导演。但别看李安温文尔雅,他在片场绝对是个“暴君”,对拍电影发自内心的热忱,才让李安一直为观众喜爱。之所以分析李安性格,是因为电影作品免不了有导演的个人性格参杂其中,毕竟艺术家的作品说到底是创作人对这个世界的表达。李安的电影也映射着李安的性格,影片表面平静、情感克制、没有煽情桥段,但随着剧情铺陈、内里情感涌动,能见微知著,表达深刻的命题。


除了中规中矩的李安式故事,《比利林恩》最大的噱头点要属120帧/4K/3D,单单这一点已经让无数影迷朋友们高潮。顶配版全球只有5个城市的5个影院能看,博主地标北京,只有博纳(悠唐店)能看顶配版,买票堪比春运抢票,至今仍未抢到120帧的票,目前看的是60帧/3D版本,也来聊聊观感。


首先是改观了对3D电影的看法,以往看3D电影,眼睛肿胀感觉要瞎,看了比利林恩,才感概3D只是背锅侠,电影帧数提高后,3D电影也能像德芙巧克力,如丝滑般顺滑。这里涉及历史惯性问题,2D电影一般都是采用24帧,但发展至3D电影,为何还是采用24帧?从2D到3D,多了纵深的维度,还是采用24帧,这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中运动着的物体、或者场景时,肉眼已经能感觉到画面的跳跃、不连贯。


3D电影还是采用24帧,在我看来是默认行规下的偷工减料。但李安的120帧是不是未来发展方向还有待商榷。个人还没抢到120帧的票,目前看的是60帧/3D版本,已经能感觉到3D电影的画质清晰度、连贯度明显提升,甚至看运动画面,眼睛基本上也没疲累感。至于120帧版本会不会像多数影评人诟病的,太真实反倒显得不真实?还没看120帧版本,先存疑。说下看60帧版本的体验,影片中有一段士兵点名环节,每个士兵给了脸部特写,面部的纹理都能分辨,这本该显得更加真实,然而这里反而让我跳戏,士兵逼真的面部特写让我恍若看现实中的人,但摄影的景深效果(为了突出特写的士兵,后排的士兵是模糊的),又有违我正常的现实体验,这种错乱显得奇怪,我不太能沉浸其中。伴随3D电影的技术革新,恐怕电影语言同样需要改写,当然这不会是一部电影能解决的事,李安也说了,他权当抛砖引玉。不仅是电影语言,观众新的观影体验亦需要培养


但不管怎么说,李安的这一次技术试验,都是会被载入电影史的尝试,至于是否成为电影史的转折点,我们犹未可知。



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剧评小王子


user avatar   pig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双11了,《比利·林恩》正式上映,更新一下。

写了一篇知乎专栏,聊聊在哪里才能看到完美版《比利·林恩》?

简单说,中国大陆地区的电影放映情况是这样。

3D,中国大陆地区只引进了3D版,没有2D拷贝。

4K,只有北京、上海、台北3个影厅,顶配版才是4K分辨率的画面。

120帧,北上台3个顶配厅+6个杜比影院,一共9个厅。

其他打着4K、120帧旗号的都是骗人。

还有大陆引进版的删减和翻译问题。

大概这样。欢迎交流。


第一次上知乎回答,先来张安叔开过光的《比利·林恩》首映场电影票镇楼。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高冷门诊部(ID:highgossip),欢迎关注。



如何评价李安的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其实,是我这段一直在想的问题。


10月14日,我在AMC Loews林肯广场影院看了《比利·林恩》的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3D、4K、每秒120帧——这个技术格式被李安称为“the Whole Shebang”,直译过来有“全套”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们爱说的“顶配”。两天后,我又在同一影厅看了一遍,二刷了这部电影的“the Whole Shebang”版本。(这两场的电影票,都是通过纽约电影节官网抽奖买到的,情节比较曲折。)

中间的10月15日,我参加了《比利·林恩》全体主创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以及纽约电影节为李安设置的导演对话,还有幸对李安导演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专访。(完整采访内容会贴在后面。)


首映过后,我开始留意媒体、影评人对《比利·林恩》的各种报道、评论、反馈,还读了本·方登的原著《漫长的中场休息》(新经典出的简体中文版)。大概这样过了半个月,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真的是一部很难评价的电影。


评价《比利·林恩》,你要面对的,不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种新技术,一种新的媒体介质,甚至是一种未来电影的可能。


在纽约电影节的导演对话中,李安开了个玩笑,他说自己现在做的东西,就像《菠萝快车》里的詹姆斯·弗兰科卷的那根十字架形的大麻烟卷,“这就是你的孙子们将要抽的东西,这是未来。”


这个比喻叫人觉得有点错乱(真没想到安叔还会看烂仔帮喜剧),可又那么贴切,就让我们从这根准备主宰未来的大麻聊起。


《好莱坞报道者》把《比利·林恩》定义为“技术驱动项目”(technology-pushing project),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恰当的。脱离开李安花了两年多时间死磕的3D高帧率技术,以及他眼中的“未来的电影”,来讨论《比利·林恩》是不成立的。每当看见有评论用“抛开技术不说”来开头,我都觉着,你最好还是什么都不要说了。如果你是信奉“最重要的是故事”主义的死硬故事党的话,也别浪费时间读这篇文章了,买本《故事会》合订本慢慢去看吧。


看完《比利·林恩》首映,我连夜写了一篇观影体验,当时感觉更像是在写3C产品的用户测评。当然直到今天,《比利·林恩》给我最直接的感受依然没有变化,就是3D、4K、120帧的“顶配”技术营造出的那种 “沉浸感”——可能是很多VR项目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东西。


沉浸感(immersion)是个与VR虚拟现实技术关联的术语,指的是人在非物理世界中产生的一种物理在场感,这种感受是由VR系统通过图像、声音等手段构成一个叫人全神贯注的环境而产生的。用最没水平的话来解释,就是“身临其境”。


今年9月,威尼斯电影节设置了VR单元,我在电影宫里花了三个小时看了数十部VR电影,其中还包括号称首部VR长片《耶稣》的40分钟片段。也许是因为使用的是消费级终端,体验并不大好,以至于我感觉沉浸效果都比不上《比利·林恩》。


有不少人曾问李安如何看待VR,李安的回答带着电影人的傲娇,他说,我的VR(即“顶配”技术)比他们的VR要好。这么说完后,他会补上一句,“这些都是工具,我期待有一天它们会有交集”,恢复好学生做派。


对《比利·林恩》来说,这种沉浸感是怎么产生的呢?我认为,离不开以下三点:


一、清晰明亮的画面。


先说清晰,本片使用索尼4K摄影机CineAlta F65拍摄,画面分辨率达到4096×2160,是普通2K电影(2048×1080)的四倍。与以往很多3D电影不同,《比利·林恩》整体影调明亮,接近肉眼的感光效果。作为“全套”版本的一部分,李安在放映环节也设置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其中观众观看到的亮度要达到28fl(亮度单位),通行3D电影亮度大概在2.5到4.5fl,也就是说,他提的这个标准是行业惯例的6到10倍(后来问了一下,杜比影院放映版本的亮度将是14fl)。



首映之前,李安和技术顾问Ben Gervais曾接受Deadline主编Mike Fleming的专访(这篇应该是《比利·林恩》目前最好的一篇报道),其中详细阐述了他们面临的各种技术问题及相应的解决过程。由于采用高帧率技术拍摄,本片对灯光亮度的需求是一部2D电影的两到三倍,同时摄影机的感光度设置要从800调低到160。


二、信息丰富的景深镜头,生动的出屏体验。


这两个技术环节都跟3D画面上的Z轴有关,看的出李安和技术团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心思。


《比利·林恩》拍摄了大量传统意义上的深景深镜头。影片开头,主人公和B班的战友们在酒店门口集合,摄影机跟随着训话的戴姆中士在队列前反复进行推拉运动,画面上焦点已经消失,你可以同时看清每个战士的脸,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表情与反应。随后战士们坐上加长悍马前往球场,镜头则展现出豪华轿车内部夸张的空间感,并且通过平行剪辑,与他们在伊拉克驾驶战车的场景形成对比。中远景画面则呈现出大到惊人的信息量,比如B班在看台上看比赛,前后几排观众的动作神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类似的还有点题的重头戏中场表演,明星、伴舞、战士、军乐队、背景的LED大屏以及夜空里的焰火,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眼睛不够使了……Ben Gervais认为是4K的高分辨率让画面可以容纳更多细节,使纵深效果更佳明显、自然、细致。


出屏是3D带来的另一种体验,比较常见的有飞向观众的球、爆炸物等。作为首次使用高帧率3D技术的长片,《比利·林恩》也少不了这样的实验,不光有抛出银幕的橄榄球、药瓶,还让男主角对着镜头开了枪。插句题外话,从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开始,电影人就对“向观众开枪”情有独钟,萨姆·佩金帕、马丁·斯科塞斯等大导演都玩过,没想到这次以温柔著称的李安也忍不住来了一发解气。


三、流畅的运动镜头以及动作场面。


在做《少年派》时,李安发现3D版里的运动镜头与动作场面经常出现画面模糊、卡顿、闪烁,而这与传统电影每秒24帧的拍摄、放映有关。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李安开始研究高帧率,才有了现在的“顶配”技术和《比利·林恩》。


从成片效果来看,《比利·林恩》的确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摄影机发生位移的运动镜头,还是人物进行剧烈运动的动作场面,都没有出现模糊、不连贯的情况,画面平滑流畅。片中最重要的一场动作戏,比利·林恩回想起自己在伊拉克运河战役中的经历,通过闪回呈现整场战斗的情景。男主角冲出掩体,向敌人射击,上前营救负伤受困的范·迪塞尔,摄影机紧跟人物身后,没有间断地记录下完整过程,战场的空间全貌也得到充分展示。这个运动长镜头据说是全片拍摄难度最大的镜头,视觉效果有种强烈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代入感。不禁让人想象,如果第一人称视角动作片《硬核亨利》要采用这样的技术,会是怎样一种效果。


从数据上来说,3D是2D的2倍,4K是2K的4倍,120帧是24帧的5倍,因此《比利·林恩》的存储容量是一部等长普通2D影片的40倍。但李安说,这些技术一起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的结果无法预料和控制。你也很难判断,到底是哪项技术解决了哪个问题。


《比利·林恩》首映过后,李安的“顶配”技术并没能征服所有观众。评论里有不少针对技术的批评意见:比如画面缺乏焦点,信息量太大,观众分散容易注意力;影像过于明亮清晰,缺少电影感,更像高清电视或VR;再比如纵深感过强,画面有种分层的错觉等等。


在这点上,我同意李安的看法,他认为数字电影应该有不同于胶片电影的美学。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他还会拍摄35mm传统胶片电影,但绝不会拍用数字模拟胶片效果的电影。在采访中,我向他反馈了首轮评论里的一些批评,比如“分散注意力”。李安说,他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声音出来,跟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发展类似,都是观众基于观看习惯产生的不适。


就个人感受而言,我觉得“顶配”技术最大优势就是真实,特别是那种近似人眼效果的视觉体验。但技术只是工具,不见得适合所有题材、场景,更何况这部电影只是迈出尝试性的第一步。


我认为《比利·林恩》里有两个地方的技术运用不太妥当。一个是林恩收到短信,银幕上会直接跳出手机屏幕的画面,这是2D电影里常见的镜头,这种非物理表现手法放在写实性极强的新格式里,就会感觉非常突兀。另一个是主人公的想象场景: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战士们在伊拉克有什么消遣活动,回答的都是锻炼、玩游戏什么的,林恩脑中浮现的画面是大家讲了实话——“手淫”;比赛开场唱国歌,林恩落泪,并非受到爱国氛围感染,脑子里想的都自己是和刚认识的拉拉队员亲热的样子。这些想象中的画面,尽管经过调色处理,还是那么清晰、立体,依然有非常强的现场感,那种过于真实的感官体验与臆想的感觉相差太远。


李安在很多场合都讲过,《比利·林恩》除了五家影院(实际是五个影厅)放映的“顶配”版本外,还有120帧/60帧/24帧、4K/2K、3D/2D不同指标搭配的各种版本。他还特别推荐了杜比影院放映的120帧、2K、3D/2D的版本,2D版还会有种3D的错觉,这还是比较叫人期待的。如果要看“顶配”版本,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做到前排正中的位置,沉浸效果会更明显,毕竟银幕边缘分明的界限无法完全模拟人眼的感官。


技术就聊到这里,下面来说说《比利·林恩》的叙事,或者说是大家最热爱的“故事”。


(以下部分内容涉及具体情节,请谨慎阅读——)


无论小说还是改编后的电影,《比利·林恩》的情节都很简单,19岁的美国陆军士兵林恩在伊拉克的一次战斗中英勇抢救战友,过程被记者拍摄下来并在电视上播出,他和战友们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军方特批B班的战士们回国,给了他们两周的假期,接受各种荣誉以及探访亲友。假期最后一天是感恩节,林恩和战友们要去达拉斯牛仔队的主场,除了观看橄榄球赛,他们还将以嘉宾的身份和“真命天女”组合一起进行中场休息表演。


虽然小说里的人物都是虚构的,作为背景的这场橄榄球赛却是真实发生过的。2004年11月25日,达拉斯牛仔队在主场迎战芝加哥熊队,中场休息时,碧昂斯所在的“真命天女”组合(电影没请到本尊是一大缺憾)也真的和一群美国士兵进行过表演。


小说作者本·方登回忆,那个感恩节,他和朋友一起在家聚会,看电视转播的球赛。中场休息,朋友们都离开座位,就剩他自己窝在沙发里看完整段演出。方登认为这段只有不到6分半钟的演出是他“见过的最疯狂的东西”:一群士兵站在飘满美国国旗的场地里,空中升起绚烂的烟火,流行歌曲、软色情舞蹈和阅兵表演一起构成了美国式的爱国主义氛围,充满超现实的荒诞感;而对电视解说员和周围的观众来说,那不过是美国平凡的一天。受到此启发,方登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比利·林恩》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众所周知,越是文学性强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难度越大。原著情节并不是讲究起承转合的那种“好故事”,而是聚焦主人公一天的经历,林恩遇到战友、家人、电影制片人、球队老板、球员、拉拉队员、场地工作人员、观众,这些人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种群,对美国、战争、政治抱有不同见解,以辛辣、讽刺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社会众生相。虽然以伊战为背景,小说中却几乎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只有林恩的回忆以及战友之间的只言片语。


我们来看看李安在改编上做了哪些取舍。


首先,和小说最大的区别是,电影增加了正面描写伊战的场景。把林恩的回忆具象为闪回镜头,将刺激的伊拉克战场与平凡的美国生活进行平行剪辑,形成对比。战争场面不大且时间有限,只拍摄了B班成员遭遇战斗的短暂过程,却是全片技术实验的重点,也是商业上不可缺少的卖点。


其次,电影基本保留了小说里所有重要的人物与情节,呈现的也是一幅群像。除了男主角林恩外,重要角色还包括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扮演的姐姐凯瑟琳、范·迪塞尔扮演的“精神导师”施鲁姆、B班班长戴姆、墨西哥裔战友曼戈、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员费森、克里斯·塔克扮演的好莱坞制片人艾伯特以及史蒂夫·马丁扮演的牛仔队老板诺姆。《比利·林恩》成片长度110分钟,片尾有署名的角色多达72个,不折不扣的群戏。


李安擅长把握家庭、情感关系,但《比利·林恩》里的人物之间多为社会化关系,除了家人、战友之外,其他角色多是基于工作缘故的初次见面。片中处理最好的一段人物关系,是林恩和姐姐凯瑟琳,李安最拿手的亲情戏。其他人物的处理,分配过于平均,每段关系都蜻蜓点水,有些流于表面。《比利·林恩》这种社会全景式的题材,也许并不适合细腻敏感的李安,这个角色众多又充满讽刺意味的故事,如果让已故大导演罗伯特·奥特曼来处理,可能会更得心应手,也更肆无忌惮一些。


小说的台湾译本叫《半场无战事》,大陆译本叫《漫长的中场休息》,电影的中文片名是李安亲自确认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意在突出主人公内心经历的挣扎与冲突。原著里的林恩更为被动,大多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他的想法与感受,李安的电影版有意增强了主角的行动性。故事的高潮部分,是一场电影IP价格引发的纠纷。在好莱坞制片人的忽悠下,B班战士以为他们的故事改编权能卖出高价,每人至少分得10万美元。一直标榜爱国的牛仔队老板诺姆有意投资,但只肯给到每人5500,外加一点说不清楚的期权,并且希望只和林恩、戴姆合作。在原著里,戴姆拒绝了大资本家侮辱性的报价,两人转身离开,电影版则在后面增加了林恩和诺姆的一段对手戏。


电影还放大了林恩身上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比如舞台上突然喷出的气浪让战士们受到惊吓,以为是受到袭击,为的是将喧闹的秀场与残酷的战场衔接到一起。林恩和敌人肉搏并最终用匕首杀死对方的镜头,经新技术处理显得格外真实,构成全片最具批判性的一幕,也许会引发一些人的感官不适。我觉得李安已经做了淡化处理,并在画面和剪辑上呼应中场表演的场景,当然,这也可能是我重口味电影看多了的结果。


(以下内容不涉及剧透,请放心阅读。)


李安在创作上有两个长期合作的伙伴:一个是编剧、制片人詹姆斯·夏姆斯,他参与了李安《少年派》之前的每一部影片;另一个是剪辑师蒂姆·斯奎尔斯,除《断背山》外,李安其他电影都由他剪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人会直接影响到李安电影的质量,特别是在叙事方面。夏姆斯是难得一见的电影全才,不仅能创作剧本,还是熟悉融资、制作、发行各个环节的制片人,曾创建独立制作公司好机器,至今仍担任焦点电影公司CEO,他还是电影史学者,在哥伦比亚、耶鲁等名校任教。李安告诉我,他对夏姆斯有一种依赖感,直到拍《少年派》,他才有意识要“独立”一次。因为要筹备、拍摄自己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愤怒》,夏姆斯这次没能参与《比利·林恩》的工作。


《比利·林恩》这个项目最早由一家英国制作公司开发,《贫民窟百万富翁》的编剧Simon Beaufoy曾参与改编,后来索尼三星接手并拿到发行权,确定由李安担任导演。《比利·林恩》最终剧本出自Jean-Christophe Castelli,这人早年曾是夏姆斯的助理,参与过《冰风暴》《少年派》等片,这是他首次正式署名编剧。从影评反馈来看,《比利·林恩》在剧作、情节方面收到评价负面居多,有点出师不利。


这次李安为什么会在他擅长的叙事环节失分?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李安把精力几乎都放在技术上了;二是他有点着急,太希望尽早看到实验的结果。李安拍《比利·林恩》,是好学生的一次冒险,有风险,但伤不到本钱,说到底,还是优等生心态下抉择的结果。


李安说过,希望自己永远是电影系的学生。论成绩,真的是好学生。一般来说,电影导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型,注重个人表达,拍电影就像写小说,主要混迹于国际电影节;另一类是职业型,存活于工业体系之内,具备技术掌控能力,并且直接面向大众市场。李安的可怕之处在于,二者兼得,并且转换起来游刃有余。三大国际电影节,他拿过两座金熊、两座金狮;奥斯卡,他得过两届最佳导演、一部最佳外语片。全球票房成绩,《少年派》6亿美元,《卧虎藏龙》2.1亿,《断背山》1.78亿,就连《制造伍德斯托克》都有将近1亿美元,算下投资回报率,确实吓人。


2013年,拿下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59岁的李安面临着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站在历史的角度,进入新世纪,电影的黄金时代已过,大师集体谢幕。新好莱坞主将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断言,影院将成为小众昂贵的消费场所,未来的娱乐在客厅,属于沉浸式游戏与互联网电视——有线电视和互联网兴起,剧集的生态法则完全变化,题材和制作规模上完全有取代电影的势头。李安承认,当时认为电视存在新的可能性,打算接手《暴君》,最后还是放弃,转而继续研究他认为更有意思的3D电影。


在《比利·林恩》前,只有彼得·杰克逊尝试过用高帧率3D技术拍摄长片,《霍比特人》三部曲采用的是3D、2K、每秒48帧格式。李安看过高帧率版《霍比特人》,也知道“人们看上去没那么喜欢(这个技术)”。他还向詹姆斯·卡梅伦和特效大神Douglas Trumbull请教交流,看他们用60帧、120帧拍摄的样片。


李安告诉我,《比利·林恩》原本计划是用3D、2K、60帧拍摄,他对这个格式有把握。我问他为什么要下决心在技术上做这么大的突破,是第二座奥斯卡带来的压力,还是面临退休的紧迫感?他说,得奥斯卡不是压力,而是本钱,让他和大片厂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从60帧提到120帧,他觉得跟年纪有很大关系。在电影节的对话活动上,谈到这步抉择时,李安说,我一想自己都成老爷爷了,然后挥手甩出一句Fuck it,全场爆笑(明显是好学生装坏)。


尽管用了目前电影工业最尖端的技术,《比利·林恩》的制作预算只有4800万美元,49天的拍摄周期。四年前上映的《少年派》的预算是1.2亿美元,2004年《绿巨人》是1.37亿,《制造伍德斯托克》都要3000万。Ben Gervais讲过选择120帧标准还有另一个原因,120可以被同时60和24整除,制作其他帧率版本时,他们可以省去一笔视效投入。如果是60帧转24帧,这笔开支无法避免。


《比利·林恩》可以看做李安做的一次技术实验,或者说,是他本钱承受范围内的一次冒险。选择《比利·林恩》这个题材,里面既有日常生活场景,又有战斗场面,资金投入不大,就可以积累足够的制作经验。最重要的是,李安能尽快看到“顶配”技术到底能实现怎样的效果,考察观众和市场的反应,还能面向业界特别是影院终端推广这一技术指标。


所以,李安的下一部电影《马尼拉之战》才是关键。这个描写1975年阿里与弗雷泽最后一战的项目,早在2013年就已启动,2014年因李安接手《比利·林恩》而搁置(拳击电影的制作难度实在太大)。目前李安已明确表示,《马尼拉之战》依然会采用3D、4K、120帧的“顶配”技术拍摄制作,老搭档夏姆斯将参与。这场世界闻名的14回合拳击恶战,显然是无法靠拍摄对话完成的,大量的动作场面和运动镜头,意味着更加惊人的制作难度。


当然,好学生有一个共性,他们就爱做那别人不会的难题。


说李安着急,是因为有其他同学不着急。10月29日,与李安同岁的詹姆斯·卡梅隆出席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举办的授勋活动,获得“进步勋章”的卡神表示,《阿凡达》续集正在考虑开发裸眼3D技术,看来2018年底的档期又得要跳票啊……

出席同一活动的Douglas Trumbull(做过《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出面力挺了一把李安,他说,《比利·林恩》得到不同评价说明新技术吓到了观众,“当年《2001》刚上映时也收到不少差评”。


专访的过程里,我提到高帧率技术有可能成为电影未来的一种方向,李安马上接了一句,我觉得是有可能性的。他对自己研究开发的东西——那种“未来年轻人要看的电影”,充满信心。我说有人会有不同看法,他说,“我看到了,相信这个东西,可也不能很笃定”。


改写未来的,也许就是,这种不太笃定的自信。


专访部分

李安:计较后果的话,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专访是2016年10月15日晚在中央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做的。开始前,我告诉李安下午去听了他的对话,他马上说,自己讲英文时可会随便一点(可能是指爆了那句粗口)。


在那个活动上,李安说自己就是个拍电影的,太多事情自己不知道答案,比如最怕有人问他“你怎么看中国电影的未来”这样的问题(估计今年上海电影节叫人给问懵了)。活动临近尾声,纽约电影节总监Kent Jones还拿这个打岔,“时间不早了,最后想问一下你怎么看中国电影的未来”。


所以在这次采访里,我就没祭出这一终极问题来为难安叔,也没储备任何鸡汤类话题,我想只问一个问题就可以了——你怎么看电影的未来,也包括中国……


皮革业:昨天看了《比利·林恩》的首映,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3D+4K+120帧的技术营造出的沉浸感,大幅解决了以往3D电影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呈现效果,是否达到了你之前设定的目标呢?


李安:很难讲,因为在拍之前,我没有看到这些影像,也更没办法放映出来。到拍之前,对60帧、2K、3D,有机会看的比较习惯了,而且可以来一点作业。120帧那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放映不可能。拍摄没有问题,就是高速拍,摄影机本来就可以那么做。可是你怎么去放,而且是用镭射的光(来成像)。


一直到开拍前的三个礼拜,我才第一次看到(120帧),一点点试拍的实验。那个对我来讲,是非常疑惑的,因为60格这样,120格应该是这样,4K应该这样(用手势模拟不同技术规格的量化比较)……可是它的化学变化好像变了,变成另外一个东西,非常奇怪,琢磨不定。然后我在拍了几个礼拜之后,看了一遍自己的毛片,那个时候要产生这样的影像非常的困难,我们大概看了15分钟,那又是另外一种感受。所以,我在黑暗中琢磨了很久的,我自己不晓得对它的期望应该是怎么样的。我只是期望,将来这个电影出来还能看,当一个电影看——这个我都不是太确定。


还有观众怎么接受,观众的眼睛跟我的不一样,因为我经过两年的训练嘛。观众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不晓得应该怎么期待。所以,我昨天晚上其实非常紧张,跟一般电影好不好、卖不卖座是不一样的紧张——因为那种就是一翻两瞪眼,我经历过,片子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一个新的看法,到底人的态度是怎么样,因为不同格式里,你看到的基本心态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个差别很大。而且心态是一直在变,每个人心态又不太一样。所以,除了忐忑不安以外,我真的不晓得要期待什么。我希望能打全垒打,弄个满堂彩最好,可是我现在知道,大家能够继续下去的话,已经是非常阿弥陀佛了。


皮革业:那对这部电影完成的情况,你自己觉得可以打多少分呢?


李安:我昨天晚上在那边看,虽然很紧张,可是感觉很骄傲。这么多人跟我一起做电影,我们在一起看电影,那么多人在那儿看的不动。不管他感受怎么样,我觉得其实已经有很大的满足感。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样去反应这个片子,甚至是商业发行会怎样,我真是不晓得,我希望它是很好的。至少在我的眼光看,它应该是一个成立的媒体,就看我们未来怎么做。自己打分,真的很难讲……

皮革业: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有哪些遗憾吗?


李安:我们真的是各方面不足,遗憾有很多。包括到现在,我还没搞清楚,有些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还要去研究。


皮革业:之前有报道,你是先确定了3D+4K+120帧的技术规格,再选择了《比利·林恩》这个剧本项目。


李安:互有影响。我原来(技术的规格)是60格、2K,那个我比较有把握,我原来决定要拍《比利·林恩》的时候已经决定是这个方向。后来就跳出这个东西来,其实是互相影响。


皮革业:在这个电影里,和传统的叙事相比,你是否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呢?


李安:会,当然投入更多。有的电影是很难拍,比如说《卧虎藏龙》,我在99年,跑到新疆去搞那么一回事情(笑)。又到北影、江南竹林,吊钢丝什么的,那个都很危险,把周润发他们吊的甩来甩去……那个确实是物理上很难拍的,很难做的一件事情。

但《比利·林恩》倒不是,这个要怎么拍,技术上怎么让它运转,是相当困难的,我没有碰过这么难的。因为以前再怎么困难,你有个底的,这个好像是没底的,很可能突然这个东西就没有了。心里会着慌的,不踏实,不着底,长期处于那样一种状况其实是最痛苦的一件事。也是挑战了,当然我们精神也来了,有挑战,精神就又抖擞起来了。就是没有安全感,技术上太多东西不晓得,不是一样东西、两样东西,是十件八件东西(都不晓得),而且这些要怎么凑起来。我过去的习惯,包括表演、布景什么的,怎么打灯,(问题)都会冒上来,从根本上给你挑战。


皮革业:在剧本创作上,和你合作多年的编剧詹姆斯·夏慕斯,为什么没有参与最近的两部电影?


李安:我在做《少年派》的时候,很有意识地决定说,想自己成长一点,那是一个很孤独成长的电影,所以我很自然地想到,去做一个漂流吧。自己成熟一点,不要太懒,什么都要依赖他,就有那么一个心情。当我开始以后,当然常常很后悔,因为有的时候真的是很困难,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可以帮忙,常常有这种状况。


《比利·林恩》是因为片厂的主管希望跟我来做这个事情,所以我又自己做了一部。其实本来在《派》拍完以后,我想做一个拳击片(《马尼拉之战》),那是要找詹姆斯的。所以,我希望下一部片子,他能够回来,我们一起做。


《派》是有意识的,《比利·林恩》是走成这个样子——他自己又当导演了,做他的东西,还要经营公司……我希望下部还是能够续一个前缘。


皮革业:之前你说过感到“电影要变了”,除了制作上的技术趋势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你两获奥斯卡最佳导演,这种荣誉会不会形成一种压力,或者是面临退休的紧迫感,促使你下定决心有种一定要做这样一个有突破的作品?


李安:心态,看的心态变了。我觉得技术和眼光走到这个样子是很自然的事情,做了《派》,我很自然就想把它弄清楚,因为我拍的时候不清楚,其实跟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关系。


得奥斯卡这些东西是增加我的本钱(笑)。我说要拍60格,大片厂会说戏院怎么放映这些问题,我坚持,大家就让步,就让我这么做。所以它跟我的本钱有关系,跟我的野心没有关系。只要可以做,我们都尽量去做的。

从60格提到120格,是跟年纪有一点关系。我觉得等到我退休了也做不到,可是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它已经在那个地方了。那是跟年纪有一点关系,有很大的关系,不能说一点点。(皮:我觉得你离退休还有很长的时间)我希望,如果继续做下去,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希望吧,希望。


皮革业:现在首轮评论已经出来了……


李安:哎呦,不要告诉我,我不想……(皮:你没有看吗?)我没有看,有各种吧,应该。(皮:那我能说么?)大概跟我讲一下。

皮革业:有评论认为这个新技术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另外,中国电影界有一个说法,叫“最重要的是故事”,内容一定要大于形式。在你看来,什么是电影最重要的东西?


李安:都重要。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非要打架不可(笑)。为什么不能形式跟故事一起走?我想跟他们的习惯还是有关系。我可以预期到,会有这种声音出来。我希望有足够的人喜欢,然后给它(新技术)一个自然发展的空间吧。那你说为什么要看电影呢?看书就好了,故事看书也可以啊,干嘛非得看电影呢。


分散注意力是另外一个,我预期到的,会有人讲出来的。但其实不会的。


皮革业:那你也想到了,它会带来电影和观众关系的一个挑战吧?


李安:对,你要给它一点时间发展。彩色电影出来的时候,大家也讲这种话,“啊!分神!让我看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有声电影出来,也一样的声音,“我本来要看的是脸啊!你这个声音干扰了我”什么的。看时间吧,看时间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皮革业:在前几天的纽约动漫展上,张艺谋导演接受采访,有记者问到《比利·林恩》将带来的新技术,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说自己不想做一个技术控,觉得像3D、高帧率这些都是电影的过路,可能五十年后这些都会改变,成像的介质都有可能变化,而且他认为技术创新改造似乎也不应该是导演主要的工作。你怎么看他的这个说法?


李安:我也希望,这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没办法,我要看120格的电影,就非得介入,不然就变不了。我想,还是看看电影怎么演吧,大家怎么反应,大家给它一点时间吧。我觉得什么事情都不要太早给它下定论,包括我自己。现在是我看到了,相信这个东西,可是我也不能很笃定。因为要大家愿意进来,接受感染,才能继续往下走。我们看看吧……(笑)


皮革业:我觉得高帧率技术有可能成为电影未来的一种方向。(李安:我觉得是有可能性的)你会继续尝试吗?大家都知道《马尼拉之战》也要用这个技术拍摄。


李安:会,会,会。只要我被允许尝试,我会继续尝试。


皮革业:但它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能达到的。(李安:对)需要有影院和其他导演支持。


李安:我希望有一些同业愿意来尝试。一个人做的话,很难。


皮革业:但是如果这个技术万一没有成为未来电影的主流,你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更像一种赌博吗?


李安:不会的。(皮:会有遗憾么?)不会。所谓赌博,就会“哎呀,我输了很可惜”,会遗憾,对不对?我应该赌这把,为什么不赌那把——那是猜测。我是花了很大心力,尽我的全力去做一件事情,它这个过程,我没有遗憾。因为我在做的时候,我相信它,我觉得它成立。如果计较后果的话,我会放聪明点,不会干这样的傻事的,呵呵。


皮革业:目前中国资本介入美国电影业,像《比利·林恩》就有中国投资,还有中国公司收购了美国的院线。你怎么看,或者说你接触到的美国同行怎么看这个趋势?


李安:这边的话,哪里有钱来,就用呗。只要作业上面能够流畅,哪里的钱都一样嘛。中国资本的介入,他有一个话语权,所以是很好的事情。对这个地方来说,可以多样化,我是很正面地看这个事情。

皮革业:三年前,我来纽约想约采访,当时你正在忙《暴君》的剧集。(李安:啊,那个后来放弃了。)近几年,美国的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发生了很大变化。斯皮尔伯格、卢卡斯认为未来电影可能越来越接近大型娱乐设施,而电视剧更多的承担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之后会不会再去主导一些电视剧项目?


李安:目前没有。我想,这个(高帧率技术)已经把我的精力差不多耗尽了,而且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尽量努力。现在有这个新的东西要开发,我会尽心尽力地做,只要我还有机会做的话,我会尽量在这方面做。(皮:还是继续做电影?)我现在不太去想别的东西,那个时候我会想电视会有一些可能性,但还是这个更有意思。(笑)


以上内容为本人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高冷门诊部,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le-yong-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user avatar   ma-da-shi-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大概率是土耳其新一轮的军事冒险,如果亚美尼亚没有强力帮手介入,大概率会军事失败。

如果军事上失败,很可能最终会演变为亚美尼亚的亡国,国土被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划分。

有人分析会是小打小闹,和以前一样,但是这是基于最终会有强有力的势力出来斡旋的前提上。

但是在当今世界,俄罗斯会为此和土耳其反目吗?美国会为此打破孤立政策吗?对于已经彻底放弃入欧的土耳其,欧盟又有多大的影响力?这些都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和列强的踌躇犹豫不同,人家土耳其灭亡亚美尼亚的国家,屠灭亚美尼亚人种的决心可是很坚定的。


user avatar   YakiSha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散场时听到前面一个妹子一边哭,一边跟身边人说,“李安这片子拍的是不是太平淡了啊。”

本来正低头哭的我,听了这个评价,忍不住莞尔一笑。


这大概就是李安独特的魅力吧。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也不煽情,甚至会让你觉得平淡,但依然有击中人心的力量。

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因为李安让人回到人本身


他帮你撕掉贴在人身上各式各样的标签,“英雄”也好,“少年犯”也好。他让你看到他们的爱和恐惧,欲望和需求、坚持和软弱,让你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看到人性中相通的部分。


不讴歌谁也不斥责谁,只是小心翼翼地拍,老老实实地呈现,这恰恰是对人最好的尊重和爱护。


很多电影里有正义使者也有反派恶魔,而李安的电影里,从来没有清晰的黑白之分。


他不给观众出简单的是非选择题,他只会认认真真地用电影向你提出一个又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以下文字有剧透,不介意的请继续食用。)


问题1

比利·林恩们是英雄吗?

还是病人?

失败者?甚至 潜在罪犯?

片中的主角比利·林恩只是个19岁的,参军去了伊拉克的少年。

之所以他会成为全美关注的战斗英雄,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的班长遭到当地圣战徒的枪击和劫持,林恩发现后,立刻冲过去救班长,和对方枪战,还经历了一场凶险异常的贴身肉搏。最后林恩和B班战友们虽然打退敌人脱了险,但班长还是因伤重牺牲。


B班战士们和圣战徒搏斗,林恩勇救班长的这段经历被一台摄像机偶尔录了下来,录像传回国后,林恩和B班战友们在全美迅速变成家喻户晓的美国英雄。


而李安在开头快速交代完这帮军人成为英雄的过程后,第一次让这些军人在观众面前亮相就是他们站在一起嘻嘻哈哈聊昨晚看脱衣舞娘,跳大腿舞的事。


李安让你看到这些“英雄”寻常人,甚至有点小猥琐的一面。


之后李安又告诉你,林恩是为了什么去当兵的。并非因为爱国,而是因为爱姐姐。


林恩口中像天使一样美的姐姐,因为一起车祸毁容,未婚夫立刻抛弃了她。


林恩一怒之下砸了姐姐未婚夫的车,还追着打他,犯了罪。父亲把他保释出来,交换条件是他必须参军。


最初在B班班长和中校眼里,林恩就是一个闯了祸的毛头小子和少年犯。当他回国后,发现周围人都把自己当英雄时,他尴尬又茫然。


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他们这些军人在作战之余,都做什么时,战友们给出一本正经的回答。而比利·林恩很清楚真正的答案上不得台面,那就是“想女人”。


发布会上,他满脑子想的就是站在一旁的美丽拉拉队员。发布会一结束,他就和啦啦队员在后场来了次亲密接触。


美国国歌奏响时,人们看到他泪流满面,却不知他是为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生活而哭,那个梦和国家无关,只和他自己有关,有一个房子,养一条金毛大狗,和心爱的女人床笫缠绵。


但民众大概是不会接受英雄这一面的,你都是英雄了,怎么能有欲望呢?


李安的解剖刀并没有只是停留在英雄只是普通人的层面上,他接着往下划,让你看到英雄身上那有关病人、失败者、甚至是潜在罪犯的一面。


林恩和队友参加橄榄球中场表演时,全程头疼,他不断催经纪人给他一片止疼药。战场的惨痛记忆也不时在他眼前闪回,让他眩晕。


而他的战友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高度紧张、不稳定,暴躁易怒。在外界环境嘈杂时,他们尤其容易反应过激。比如当中场表演的高潮,他们需要走上舞台,和真命天女同台演出时,烟花爆炸,巨大的响声和烟雾立刻让这些军人联想到了危机四伏的战场,甚至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当一个编导推搡催促这些军人快走时,林恩一位战友的第一反应就是把编导打倒在地。


林恩和他的战友们应该都有不同程度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果从心理健康层面,看这些所谓的英雄,其实都是需要治疗但没有得到治疗的心理病人。他们伤人甚至伤己的概率都不小。


当林恩和战友们坐在台上看橄榄球表演时,坐在他们前排的一位白人男子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军队里有人搞基,有些同性恋在战壕里卿卿我我”时,这群战士觉得受到了侮辱。其中一个战士立刻死死勒住他的脖子。


如果不是周围人及时劝阻,那位嘴巴不太干净的白人男子差点被勒到窒息而亡。


在这里,宣传中的卫国英雄和冲动的杀人犯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如果周围人劝阻的再晚一点,那个战士勒脖的时间如果再长一分钟,可能他的下半生就在监狱中度过了。


更荒谬残酷的是,这些内心有创伤的病人之后还要顶着英雄的头衔,回到伊拉克的战场,继续杀人或被杀。


比利·林恩这样有PTSD的军人并非少数——根据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基金会的数据,每3 名从海外行动中归国的美军士兵,便有一人被诊断为患有严重的PTSD。


战争除了带给这些士兵PTSD,还会带来什么呢?


李安借B班另一位班长之口说出了,“战争会扭曲人”的话。


在发布会上,被问到在伊拉克做什么事来娱乐时,林恩的一个战友回答“打死那些敌人,听他们的寡妇们哀嚎”,这个回答让全场气氛凝固了。这家伙意识到场面尴尬,补充说,他说的只是一句电影里的台词。


然而当他脱口而出这句话时,是不是也带着一些真心呢。


人是情境的产物。在战争这种极端环境下,人的行为和心理很容易会被异化、扭曲。军人即使之后退伍离开战场,多少都会留下一些心理阴影——

我查了下,据美国“战友基金会”统计,美国平均每天有22 名老兵自杀,每年超过6000名老兵自杀。很多人在自杀前有暴力倾向,而受伤的大部分是家人和朋友。


看到这样的数据,再去看“战斗英雄”四个字简直像是讽刺。


而如果让林恩这些英雄回到正常社会,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片中用一处镜头告诉了你答案:林恩和战友Mango,以及Mango的朋友,一个做酒保的黑人小哥,溜出去吸烟时,黑人小哥说,现在在做的这份工作薪水和待遇太糟,没法养家,为了老婆孩子,为了6000美元入伍奖金和付给他家人的保险,他想去当兵了。


而Mango和林恩也开始思考,如果回来,自己能做什么呢?汉堡王的服务生么?


回去很糟,留下来也很糟。“还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他们面临的现实。


李安在接受陈文茜采访聊新片时说过一段话:“现在美国的职业军人都是在‘好铁不打钉’的这种情况下,因为奇奇怪怪的原因去参战。所以这个阶层的人跟社会其实是脱节的。”


入伍参军的那些人中有的因为需要钱;有人像林恩一样犯了事,为了逃避入狱,而参军。


他们往往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长,离开战场,回到国内,未必就能顺利融入社会。


他们去当兵,也只是一种讨生活的方式。


问题2

战争真的能带来

和平和民主吗?

比利·林恩和战友深夜闯入伊拉克民宅,发现男主人藏了一把枪、一张入伍证,这让他们高度紧张:眼前的这个伊拉克男人或许是无辜的,但也有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不管如何,先抓走再说。


即便这个男人的妻子在默默流泪,他的母亲在哭喊在祈求,他的孩子因恐惧和悲伤瑟瑟发抖,其中一个小男孩的眼睛被愤怒而绝望烧成了红色。他直直看着林恩,这个带走他父亲的美国人。


这一刻,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了吧。


如果这个伊拉克男人之后没有回来。他的孩子、他的妻子、母亲在未来会不会成为复仇者,成为美国人口中杀不绝的“恐怖分子”。


李安在接受陈文茜采访时,说到为了拍这段,特地去约旦访问难民,他了解到的情况其实比电影中呈现的要严重得多。电影中虽然有美国军人爆粗口、在证据不足情况下逮捕伊拉克人的画面,但还是比实际情况温和许多了。


在李安看来:“这是既不是士兵的错,也不是那些人的错,可是这样的事情就是会发生。你会真的会替去搜屋的人,跟被搜屋的人这两方都感到难过,会恨那些政客,为什么他们布下了这么迷乱的局面,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李安在片中穿插了多处情节来展现战争实际效果和政客口中效果的差距——

1处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这场战争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变化”时,林恩的战友回答:“只是增加了更多对抗之人。”。


另1处是,林恩回家,姐姐问他,战争真的能带来民主吗?林恩默然。


所以,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为了什么?


李安很清楚,这多多少少会刺痛一些美国人吧。


本土从来没有被战火侵扰过的美国人可能不大能感受到伊拉克那些平民的感受。“我是从第三世界来的,我会比美国人更敏感”,李安自觉应该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拍电影)还是要有一些理想和客观(眼光)”,为此他甘愿承受别人的批评。


问题3

军人打仗是为谁卖命?

你们是真的在保护民众

还是成为强权打手?


在林恩和战友们吃自助餐时,一个做页岩气开采的老总过来和林恩他们说,如果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进一步改进,我们可以自给自足能源,你们这些孩子就不需要为了占有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而去伊拉克当兵了。


班长听完就发飙了,为了让对方难堪,而故意说自己和手下的这些战士就是因为享受杀人,享受战争才去当兵的。你开采你的能源,我们杀我们的人,两不相犯。


这当然并非实际情况,这些军人并不是穷凶极恶的屠杀者,班长只是在表演。当那位老总识趣黯然离开后,班长也有点自责,觉得自己过分了,问林恩,我是不是个混蛋。


班长的反应其实是一种自我价值被否定后的应激反应。按那老总说的逻辑,他们这帮军人被送上战场,不是为了保护祖国啊,而是为了掠夺别人家的石油资源,为了赤裸裸的利益。他们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就成了一件道德上站不住脚的事。


班长之所以会这么表演,是因为他觉得,在页岩气老总眼里,他们是被人利用的棋子和杀人工具。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让你觉得,我就是喜欢杀人,我上战场因为我开心,而不是因为被利用。


看这段时,我内心被巨大的悲哀和无力感压得喘不过气。人为了活下去,为了精神不垮掉,是需要自欺欺人的。


这种感觉大概是:我知道我的生活烂透了,但我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来拯救我,来质疑我为之献身的事情的价值。比起被拯救、被怜悯,我更需要被肯定。


即使我知道你说的可能是真相,我也不会承认,因为那会导致,我的付出都成了笑话。


问题4

民众真的

如他们所说

爱“英雄”吗

民众们找林恩们握手、签名、拥抱,喋喋不休诉说对他们的崇拜、感恩,但这就是全部真相吗?

片中橄榄球队员也好,新闻记者也好,普通市民也好,都会问林恩们,关于战争,关于杀人的细节感受。


没有人关心,对他来说,回忆那些事,是一种创伤记忆的反复重现,是一次次展示伤口。


大家只是满足自己的窥私欲、猎奇心理和隐秘的嗜血欲望。


在商业社会,一切皆可被消费。他们这些军人不过是一种被消费的对象罢了。


那些坐在电视机前面看比利·林恩救战友所消费的可能是一种对战友情谊、对英雄主义的憧憬和意淫,想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那些投资商们,看到的是未来的票房投资回报。


对于当事人而言,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经历、感受、情感,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一个可以卖钱的故事。

而且还不大值钱——开始说的是每人10万美元,到最后成交时,就变成了5500美元。而愿意出5500美元的也只有一个人而已。


当林恩站在舞台上表演时,黑人伴舞演员一边围着林恩跳舞,一边对他说,fuck you,傻大兵。即便是这样万众瞩目的场合,他依然能清晰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恶意。


而且他还不能反抗。如果是在台下,他或许会一记左勾拳砸过去。但那时,他在台上,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他只能像一个道具一样一动不动得站着。


之后表演一结束,他和他的战友们就立刻被工作人员像清扫垃圾一样驱赶。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表演结束了,你们这些用完的道具还不赶快离开。


当林恩要离开,和啦啦队员吻别时,林恩忍不住脱口而出,我很想带着你逃跑,那个女孩子当时就笑容就僵硬了。你要去哪里呢,你不是美国的英雄吗?


很显然,她爱的并不是比利·林恩,而是“美国英雄”比利·林恩。


很心痛是不是?李安不顾林恩的心痛,继续往前走——

在影片末尾,他让你看到,维修工操着铁棍报复B班,这些军人被自己宣称要保护的民众往死里暴打。这大概更彻底让林恩看清了现实——人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即便爱你,爱的也只是他们需要的那个你。


问题5

比利·林恩为什么选择回到战场?

这选择是勇敢还是懦弱?

比利·林恩本身不是一个支持战争的人,甚至可以说,他内心是反战的。


他看到过伊拉克小男孩流泪的眼睛,看到过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敌意,他内心无法不怀疑战争的意义。


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伊拉克,继续做一个军人。


即便他真的有PTSD,即便心理医生打电话告诉他,你这么做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勇敢,你站出来,会让更多人意识到PTSD的存在,更多战士能得到应有的治疗,而不是继续被战争、被精神疾病折磨。


他也一度被医生说动,答应希望他接受精神诊断并退伍的姐姐,考虑一下她的提议。


然而最后,他还是做不到。在停车场,他和姐姐对视的眼神里有那么多无奈和忧伤。


他害怕战友们不会理解他,甚至唾弃,觉得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背弃兄弟的逃兵。


他害怕中场演出时见到的那些说着爱却好像要把他吃掉的人。


虽然他并不想做军人,但讽刺的是,他实际上具备做一个军人的很好素质,用班长的话说,在战场上,他勇敢镇定,能冷静处理问题,安抚战友的情绪。


军人这个职业能给他成就感、荣誉感,如果留在国内,他害怕自己不过是个最平庸无奇的服务生。


和这些害怕一样真切的是,他爱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当初他上战场是因为爱姐姐,现在他回到战场,则是因为爱兄弟。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就是一个天性纯良的少年啊。他在意的始终是,能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


去向哪里从来没有与谁同行重要。即使前方是战场,是死亡又怎样,起码我有你们。我不能抛下你们。他走上那辆战车时,眼前出现了死去班长蘑菇的脸,他情不自禁说了,“我爱你”。


这种爱是最动人的。


蘑菇曾经告诉林恩,你要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


林恩已经找到了。对他而言,那个东西是和战友生死与共的集体归属感。


比起站出来承认自己有PTSD,让自己以及更多像自己这样有PTSD的人离开战场,他更在意,能不能得到认同、归属和爱。


为了这些,他可以上战场。


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说过他对战争的看法,“有时人加入战争跟理念并无太大的关系,只因为要在群体中证明自我价值,一如为球队加油,你一定是站在本乡本土这边,未必是理性的判断。”


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林恩最后选择回归战场的注脚。


所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作出自由选择?又究竟哪种选择才是真正的勇敢?


用李安的话说:“往深处追究,人在人际关系,在社会群体里,不就是有一种不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是人际关系的奴隶:家庭、朋友、国家、族群等的奴隶,黑奴只是个最极端的例子,这是人性的枷锁。”


但谁又能逃开这人性的枷锁。


人如何才能自由?

李安说过,之所以想拍片是因为“拍片给了我发言权。你不拍,大家就以为是现成的样子;你拍的话,人们在现成之上又多了一种选择……若我不争取、不表达、不发言,径直让它过去,将来的历史、大家脑海中的文化印象就是另一回事。艺文工作者就是要把它反映出来,让世人看到人们真正的心声。”


这部片子做到了。


他让你反思固有的观念,让你对那些“理所当然的正确”产生怀疑,让你多一个角度看待人和事。

最终李安想做的,是让你活得更加自由。


因为“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尽力去理解别人见解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将别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不带偏见一并考虑的精神。”(勒尼德·汉德法官语)


我很感激李安拍了这样一部电影。

——

weixin.qq.com/r/b3UEHAb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的微信公号 「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


欢迎来这里找我玩儿

和你分享阅读、写作、电影、音乐、APP以及吃喝玩乐


user avatar   muyushui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太祖、明太祖、唐太宗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英主,不存在不能相提并论的问题。同样的,汉高隋文光武康熙也可以与这三位还有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电影《真人快打:毁灭》? 
  为什么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或小说,其科技发达,战斗方式却很落后,社会组织形式比现在的地球文明还落伍? 
  如何评价支持禁犬令的人数与爱狗人士相比超过十比一,禁狗令是大势所趋? 
  看完《复联 4 》走出电影院那一刻是什么感受?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中国电影? 
  「一等的剧本刻画人物,二等的剧本注重故事情节」,这句话有道理吗? 
  为什么《疯狂动物城》里的狐狸尼克会让人觉得帅? 
  如何评价胶州一中的应届高三毕业生郭一泽涉嫌篡改同学的志愿一事? 
  有哪些老电影重新上映,会有不错的票房? 
  如何评价台湾专家称「大陆一些蓝领阶级买不起电脑,更爱手机上网」? 

前一个讨论
如何以「“你怎么没有体温?!”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DNF安图恩团本将删除?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