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老人听力不好不戴助听器会怎样? 第1页

  

user avatar   mo-ke-65-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的问题是:言语识别率下降,别的不好也没啥。

至于说增加老年痴呆的可能性,这倒不是因为听力,而是因为听力下降了影响交流和沟通,因此增加可能性。如果是一个听力不好,但偏偏个性是“社交型”的老人,是不可能增加老年痴呆可能性的。

在这里多说几句,其实老人不配助听器的理由很多,但选择配助听器的老人往往是听力损失已经到重度以上了才配。这是有原因的,完全可以理解。

一个类似话题中, @李宗兰

老师的回答非常全面,我100%认可。特别是担心外观,认为人老了听力不好是正常,觉得太贵,一些不规范验配或者对助听器概念(误认为一些放大器是助听器)导致对助听器性能的错误认知,这些原因都是非常常见的。


她的回答原文在此:为什么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我想补充一个考虑的角度,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记得在某国际六大助听器品牌的全球峰会上,时任全球CEO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芬兰、瑞典这样的高福利国家,助听器验配率很低?”(美国的验配率是24%,丹麦瑞士这样的国家是40-45%,澳大利亚是35%,中国目前是2%刚刚起步)

回答里有说意识不够等等。有一位行业大佬做出了如下回答:“恰恰是北欧国家,因为靠近北极圈,下班后的社交活动很少,对沟通的需求度并不高。进而助听器验配率不高。“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绝对正确,但是它引出了一个作为从业人员非常容易忽视的一个事实和逻辑:“配助听器不是因为听力损失,而是因为影响交流。”

中国市场是目前全球助听器市场增长最快速的,各大厂商都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目前中国助听器是一个50亿市场,但是验配率才2%。即使比不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就算验配率到12%,这也是一个300亿级别的市场,甚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有配助听器意识的人群变老,助听器市场可以更快的发展。

但是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够正确的。消费者意识的提升,固然会发生平稳的增长,但是并不会是一个可以拿国外做对比的预测。除了会受到验配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汉语环境导致的助听器验配需求,是远远低过英语(或类似的字母类语言)的需求的。这点是一个事实存在,逻辑正确,但从业人员却很少跳出来想明白的。

还是回答那句话:“配助听器,不是因为听力下降,而是因为影响了沟通所以需要。”这句话看上去是废话,但真的需要深入思考。

这是一张常见的发音在频率图上的分布,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可听到的最小声音(我看这上面的字母,应该是英文发音,不是汉语拼音。但基本上可以类比。)

我们会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汉语发音的频率分布和英文等通用语是不一样的。

1、英语有大量的以ssh h开头或者结尾的词汇,这部分属于高频。与汉语相比,英文中高频发音成分要更多。同时,因为高频发音中有很多并不是声带震动,而是气声,导致发音时主要的能量并不在高频发音里。举个汉语的例子就知道了,比如吃饭,chifan。ch和f是高频,但是i和an是中低频,主要的声音能量是在i和an,ch和f本身的音量也不大。

2、英语等语言,存在大量的连读、略读。汉语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反而存在重读和更多的语气。

3、英语等语言,每一个新的词汇出现,对应的是一个新的字母组合或者发音组合。而汉语则有大量的同音字,词汇的组合以汉字的重新组合为准。因此英语的能力指标有词汇量,但汉语却基本上很少提词汇量这件事。

4、英语等语言,词汇中有单音节词、多音节词。而汉语则大多数由汉字组成,汉字多为单音节词。

5、汉语有“四声”,英语虽然有升降调,但没有明确的四声音调。

6、汉语中的诗词,在韵律上要相对英语更明显,也更具可读性,识别也更容易。

这些规律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首先要知道,大部分的听力损失是从高频开始下降。老年性耳聋,也大多数表现为高频下降更严重。

那么如果发生听力损失,对英语等语言的影响大?还是对汉语的影响大?

结论很明确:听力损失对英语的影响更大。一旦高频发生轻度、中度损失,很可能已经开始影响沟通。而汉语,即使听力下降,不下降到重度,或者说不是全频率下降,对沟通的影响并不没有非常大,还是能凑合的。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老人的高频听力下降,吃饭chifan,实际上听到的是ian,ch和f听不到。那么结合口型,或者结合场景,老人很容易猜到说的是吃饭。

因此,我们回到这篇文章里很重要的那句废话:“配助听器,不是因为听力损失,而是因为影响了沟通,所以需要”。因此,很多老人不是到了重度听损,是不会选择佩戴助听器的。


由以上理由,还有两个推论,需要大家重视:


1、由于听损不严重的时候,对交流影响不大,很多老人来配助听器的时候听力损失已经很重、听损时间已经很长,实际上大脑的听觉记忆和语言能力都已经退化严重。这种情况在验配助听器时,千万不能只考虑佩戴后的助听听阈评估,一定要定期做言语识别率测试,以言语识别率的提升为优先评估效果的指标。

2、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没有之一,不接受反驳。




  

相关话题

  老人听力不好不戴助听器会怎样? 
  为什么配了助听器声音很大还是听不清,我们周围的人说助听器是骗子?怎么看? 
  为什么配了助听器声音很大还是听不清,我们周围的人说助听器是骗子?怎么看? 
  老人听力不好不戴助听器会怎样? 
  为什么戴了助听器以后只听见声音,听不清楚说话内容? 
  那些喜欢经常戴耳机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听力不好,声音小就听不到,高考体检该怎么办? 
  听力不好,声音小就听不到,高考体检该怎么办? 
  老人听力不好不戴助听器会怎样? 
  听力障碍6.70分贝左右,带了助听器,新换了工作写字楼,经理离的远听不清有点影响工作要辞职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英语成绩很不错,但上推或者Fb的时候总是看不懂外国人表达的意思?
下一个讨论
gcc,clang,msvc等编译器有什么区别?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