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精明。清皇室教育看来还真有点东西,历朝历代末代皇帝都没宣统这么精。
他那本回忆录,故意把人往歪里带。读者看着看着,觉得这皇上日子也不咋的,对他的恨就消解了很多。
崇祯死的时候说士大夫负国家,后世无数人嘲讽,而溥仪的书其实表达的是类似的意思,就是说他周围的大臣都在坑他骗他,但是没啥人因此而骂他嘲笑他,这就叫本事。溥仪到了知乎肯定也是节奏大师。
清到了宣统末世,命绝势消,绝无任何可能再起,唯一选择就是退场,但退场也有体面有不体面,隆裕和宣统的选择非常正确。袁大头孙大炮为了一时之利,给自己留下极大隐患。
后来溥仪跑去伪满,很多人觉得他这是自寻死路,其实还是受了他宣传的影响,被他带了节奏。
溥仪对日本的了解,以及对中国自己的了解,对政治局势的把握,可能超过清朝此前几个皇帝。他去伪满自然成了傀儡,可是东方历史上大多数时候,皇帝都是傀儡。皇帝的真正意义就是名义,有了名义才能有一切。他去伪满虽然是儿皇帝,但儿皇帝也是皇帝。更何况,日本的政治能力其实并不高,他真的有可能在局势转换后拿到实权的。
不相信的看看汪伪的历史。汪精卫当初投靠日本人,也是儿皇帝,然后当日本势孤力穷,南京伪政府确实拿到一定的实权。
伪满的地理、历史文化、国际局势,都比后来的汪伪更加优越。他乖乖做一段时间儿皇帝,等中原乱起,日俄生衅,甚至日本自身发生内乱,那么他这个伪满名义上的统治者未必没有机会。
当然他这点心思,也就是中国传统帝王术最后的伎俩了。中国从清末到新中国,不但是改朝换代,而是实现了整个社会结构的西化和现代化,所以溥仪这种传统政治手段没有起作用。
不过溥仪在苏联和新中国的表现,也显示出这个人确实懂得统治集团的心思。
两岁小儿,如何做天子?
我觉得他的命运应该和末代沙皇的命运调换一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