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会有国人趋之若鹜? 第1页

     

user avatar   li-yu-ming-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大家上点干货破破幻境吧,大家都在吹澳大利亚钱多事少房子便宜日子舒坦,一件一件事来聊。

  1. 收入
  2. 住房
  3. 生活成本
  4. 其他

1.收入

澳洲有80%的人年收入在8万澳元及以下,这是16年的数据,只有20%的人在8万及以上,但愿大家不要自觉带入前20%的群体,基本上除了码农其他职业极难。

在这个基础上,税收可是大头,1w8到4w5的部分税收19%,4w5到12w的部分,先交5092,剩下的再收32.7%的税。哦对了,总收入中还有9.5%需要进入养老金,65岁以后才可以使用。各位数学想必也不差,可以体会一下年收入8w澳元到手有多少。

不愿意算呢,我就用我自己举个例子,我现在年收入10w9000,每年到手7w5,每年奖金大概是200澳元的购物卡,现在汇率是5,已经被国内华为的同学鄙视了。

然后我这个收入呢,在我同届或者上下几届毕业的同学里基本上是到顶了,行业也可以明说,就是通信,这个行业5年经验年收入大概7w到9w澳元,懂行的朋友自然懂。

要是哪位朋友不太服气,欢迎来卷一卷。

2.住房

既然谈完了收入,那就可以继续谈住房了,肯定有人要说,澳洲房子便宜,这可能是住在知乎上的澳洲,年初要是有看房的小伙伴肯定愿意给一周涨十万澳元的市场点赞。反正到现在我是没搞懂,澳大利亚这一共两千万人口的地方是怎样把房地产炒起来的。

不扯闲话,直说现状,澳洲的公寓基本上是没人买了自住的(悉尼可能除外,但是正经人都住house),以墨尔本为例,公寓基本上就是买了做投资房出租,同时折旧抵税,在每年多掏个万把澳元的基础上,脑补三十年后得一个公寓。这个投资思路呢,我反正没太看懂一个三十年的破公寓以后能干啥。

正经住的话一个house那得是标配,现在的house是什么价位,排除那种到市区开车1小时鸟不拉屎的地方,一个可以住人的房子,保底120w,上不封顶,联排就别来凑热闹了,共享一堵墙还要交物业费,保养成本却和house一样,所以贵有贵的道理。

好,又有朋友要说了,120w首付20%才24w,中位数收入凑个6-7年谁都能买。

请这位朋友打住,20%首付是没错,可是谁说您能贷款到120w澳元了呢,一般无房无抵押空手上车,贷款总额是年收入的7倍,以年收入8万澳元为例,总共可以贷56w澳元左右,好了,下面问题来了,剩下的64w从哪变出来,这可是现金,列位可以想想从国内凭空掏出300wRMB是什么感觉,在澳洲感觉差不多。

这个时候有朋友又要问了,那这样算岂不是没人买得起房吗?这话真没错,现在要买房确实买不起,要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呢,那必须是有的,有请海精专上场,有请。

请问要是买房贷不起款怎么办?

贷不起款可以用海外收入做商业贷款啊!

问题是我都在澳大利亚生活了这么久,上哪来的海外收入?

诶,这下可以让某位在天津有四套房的朋友谈谈心得了。

可是,咱普通老百姓也没人有四套房啊。

那还有个绝招,找会计!

找会计干什么?

找会计可以给你做一个海外收入啊!

那不是做假账了么?

那不然呢,你不光得做假账,还只能去悉尼买公寓。

还只能买公寓?就楼歪墙开裂,建好就成危楼的那种?

没错,就只能买这种,你还别不服气。

那不成跪着要饭的了?

就跪着要饭,还得排队呢。

很可惜,我也想跟风造个让子弹飞的段子,但是现实太残酷,要么造假账,要么掏六个钱包,站着把房买了这件事最好祈祷自己有个好爹,当富二代啥都能买。

3.生活成本

这下到了某些朋友喜闻乐见的环节,生活成本那必须认真比,1刀的炸鸡掏出来给大伙亮亮眼!很可惜,衣食住行,四样都得行才行,就先说大头住吧。

既然大家买房大计暂时被搁置,那也得住啊,怎么说,和别人合租太没牌面了,那不和国内一样了,不行,必须自己住,有没有办法?那必须有,有请一室一厅经济适用小公寓。一周350刀,一分不少,每个月水电网200刀,也别还价,这一年来下2w刀,没事,扛得住!

那再聊聊吃吧,平均一下,早中晚一天25刀,包括小零食,但是不包括下馆子,一年9千刀,下馆子上不封顶,那必须没事,扛住轻轻松松!

穿衣啥的就不谈了,优衣库整一套也没多贵,全身阿玛尼也上不封顶,就算一年2000刀把,大家自己体会。

行,那必须行,都在村里了,不得整个小车嗖嗖跑,你说坐公交?体面人谁坐公交!必须小车搞起,车价就不算了,就说维持吧,一升油1.54,一箱60升,跑个600公里,就算一个月加一次吧,一年一千多刀,再来个车险,再加一千多刀,两千刀妥妥的,没问题!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小日子还不错,按税前总年收入8万澳元算,到现在手上大概还能有2万多澳元的存款,换成RMB十多万的巨款,当场给我吓尿裤子了,别急,后面还有好事等着大家呢。

4.其他开销

第一个就是保险,而且是医疗保险

有朋友要说了,澳洲免费医保,为什么要交保险?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因为如果你的税前年收入超过了一个值(9万澳元左右吧)或者你的年龄过了30岁,你的年收入2%会被强制计算为一个叫medicare levy的一个东西,抱歉实在不知道中文叫啥名,但是呢,就是强行要收大家另一个2%的税,那有没有办法规避呢?必须是有的,就是买私人医保,私人医保是个很关键的东西,救护车,眼镜,牙医等等你可以用到的,但是公费医疗不保涵的,它私人医保都包,要是后面要生小孩,不想去公立医院,私人医保也可以包,具体情况很多就不多说了,以我个人为例,一个月150澳元,一年1800刀。

第二个,任何与人工相关的服务

这项服务基本上大家都尽量避免,但是完全无法避免。平时忘带钥匙开个锁?400刀上门,一口价,下水管堵了,200刀上门,别bb。一般小东西坏了都自己动手,要是大件,比如汽车保养,比如扔大件垃圾,比如砍院子里的树,甚至生娃请个月嫂之类的项目,这里几百哪里小一千的,祝大家钱包好运。

第三个,养娃

这一项也是大家常常喜闻乐见的,但是实际上往往开支巨大的。都说国外教育不卷,我就举两个例子吧,一个是学区房,一个是私立学校。

学区房也就是一些排名第二第三的好公立大学,为什么第一不在?因为第一要考试,来吧,来澳洲卷,来外国卷。

私立学校就不谈了,光学费一年四万澳元,这还是一个娃,还要面试家长。

总之要是有人关心这个再展开细谈,真实状况和国内比简直惨烈,你要说以后娃不成材当个蓝领也没啥不好甚至收入更高,学徒制了解一下。澳洲可不是什么避风港,资本主义也不是什么人畜无害的小可爱。


总之一个疗程下来,在没有任何娱乐的情况下,每年手上大概是握不住两万澳元以上的存款了。对,是不怎么996(不代表不会加班),剩下的时间准备怎么打发呢?况且还要全程英文的生活,我从小7-8岁就开始学英语了到现在我仍然痛恨说英语。你的朋友大概率没有国内多,还要排除各类奇怪的独轮运以及宗教人士,以前还能说说为了钱来澳洲,现在来看连钱都没有。而且长期居住意味着文化断根,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文化冲击,除非你再造一个国中之国,不然真的受得了么?

在这个基础上,你必须健康有工作,不然以上任何一项开支在你失业(因病或裁员)的时候一项都不会少,并且像蚀骨的蚂蚁一样啃噬着你,顺便煎熬你的神经。澳洲现在被裁员和吃饭睡觉一样,当然有人说澳洲60岁都能做码农,不如问问为什么都六十岁了还要出来工作呢?

趋之若鹜,说得好听,其实就是逃避现实,可是逃来澳洲不仅可耻而且没用。大概率是一个绝育工具人的下场,希望大家别被几个秀优越的高赞迷惑了双眼,一辈子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要浪费在这种hopeless country。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个表姐,虽然小的时候我家长一直和我吹她学习多好多好,让我向她学习云云,但她实际上学习并不太好,本科二本,本科毕业之后考研考本校还屡屡失败。

然后中介和她说,其实可以去澳洲”八大“中的一所读研,只需要雅思成绩。当然她雅思成绩也不太行,貌似就5分多,但对面表示没关系,可以从语言班开始读起,交钱就行,都好说。

现在她硕士已经快毕业了,她说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她还是什么都不太会的状态。

澳大利亚留学,根本就不是”国人趋之若鹜“(真”趋之若鹜“也不至于八大招收二本都考不上的学生了),但是你国内二本都上不了,却可以花钱去上澳洲的”八大“,回国之后认可度和普通一本差不多,明显对于”有一定资金却学习能力薄弱“的人,是很好的选择啊。

说到底,就是利用”澳洲“八大”录取与毕业标准,入学水平与毕业生水平相当于国内二本,但认可度却相当于一本“的信息不对称性套利罢了。

套利这种事,肯定是大家都愿意去做的啊。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收看的信息和我们看的不一样。

我今天还收到个货@我,回答一个问题,说澳大利亚是国土面积世界第二大,打咱们是降维打击。




没法的。

天要下雨,他们的娘要嫁人,随他们的娘去吧!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提出这个问题,足可以看见底层韭菜被愚弄成什么样。哇哈哈哈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些人又穷,又懒,又没有天分,又燕雀不知鸿鹄之志。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特简单。

全世界都知道,马列这一套得人心,但问题是,国家与国家实力不同,有的国家可以践行马列,有的国家只能向往马列。澳大利亚就是实际中践行马列的,中国是提出并奔向马列的。中国未来能不能奔到,不好说,但现阶段肯定达不到。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等不及的人,只能去找现成的。


user avatar   damonzpl 网友的相关建议: 
      

5/5/2021 有朋友追更,刚好最近无意中了解到一些关于澳大利亚关于弱势群体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顺带把我一些新的感悟放在后面。

21/4/2021 无意中看到评论区里讨论得这么热闹,把一些新的想法放到后面去

05/2/2021最新的在后面

有朋友追更,我帮新内容写在后面了…

--------

毕业后前后留澳十年,经历土澳政府多届变化,政治上与中国越来越对立,但经济上越来越依赖。

如果问为什么对澳大利亚生活趋之若鹜,下面是纯粹的个人看法。

第一个问题,绝大部分人一辈子的追求是什么?996的福报生活?还是996福报或许能带来中产生活方式?

相信大部分选择的是后者……如果是前者的话,不好意思,这样的人不会对澳大利亚趋之若鹜。

至少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的话,在生活上追求以下几样。

不愁平日下馆子吃喝,有一份稳定朝九晚五五天班的工作,有车,有房。孩子上学后,能够稍微快乐一点,有个孩子的样子,而且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家庭的重负,压的所有人喘不上气。每年有个闲钱去旅游,国内外都可以。

这一切在高速发展的国内试问有几个人在二三十岁左右做到。我的朋友有些在国内已经是区域大经理,但依旧在为孩子,房子等等奔波。

我知道问这个问题的人,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期待,希望在如今国际大环境变化下,国外不如国内好,出国的人都后悔了吧。这样一来,那种在国内生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可以理解这种心理,但是不认同。不然的话,这个问题问向那些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定居的人,你离开家乡是否后悔是一样的。

为什么小城市,乡村的人对大城市趋之若鹜?竞争少一点,休闲一点不好么?

我相信这个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清楚的很。那到国外不也一样么?

现在由于中澳关系紧张,当然主要是澳大利亚政府失心疯,现在国内媒体里澳大利亚的形象一落千丈,甚至有很多安全问题报道。但事实上,在平常生活中,至少我所在的二线城市,日子还是如常。

只要没有发生严重的危害生命安全的事情,有没有遇到真正意义上从社会层面上描述的歧视,澳大利亚又有什么让人拒之千里的理由呢?

我家孩子从在娘胎里,到出生,没花一分钱,出生后还有各种补贴。我们努力供着一套好的公立学校的学区房,但依旧有盈余。每周末两天还能出去旅游,钓鱼。

你说能在二三十岁能够做到四五十岁的事情,人们为何不趋之若鹜呢?

至于后劲问题,等到自己四五十时,国内肯定成为世界强国,那又怎么样呢?那是下一代该操心的事,或许到时候他们趋之若鹜地回中国,那又有什么问题?

_______有朋友追更______

我再说说关于对这类问题的看法,我觉得现在网络出现了一种趋势,大凡出国留学定居的人就差被打上卖国贼的标签了。

我理解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面临了不少来自于西方特别是五眼联盟的打压与挑衅。在澳洲这几年,我每每跟本地人讨论这个话题时,他们往往陷入一场迷思,他们可以接受印度的崛起,但对于中国的强大他们充满了怀疑和恐惧。这里面也包括来自于东南亚国家的同事,也有这样的担忧。

我后来才知道,他们心中的红色中国是跟上个世纪的苏联是相似的。作为中国人,肯定觉得这贻笑大方。但事实上,他们远比我们封闭。我们在过去走出去的路子变得开明自信,尽管很多人留在了外面,他们代表了我们国家对外的触须,普通民众才能从这些学生和人身上知道,原来那个让人恐惧的中国不过是政治的臆想和操弄。

若这种对外的良性影响被切断,那有什么好处呢?

如今网络上充斥着极端的言论,我还是那句话,能理解,不认同。中国人毕竟憋屈了这么多年,凭啥不能大声说话,凭啥不能为自己国家自豪。

但我认为真正的自豪,不是简单地把出国妖魔化,而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遇到谁,也不卑不亢,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被别国所困扰。总有一天,当我们国家把如澳洲,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人彻底抛在后台时,那趋之若鹜地去中国这个问题留给别国挣扎去吧。

对于一般漂泊海外的中国人,选择在任何国家,不过是找了一条更舒服的路而已,追求更好的生活罢了。

现在我总会很自豪地告诉我同事,中国的嫦娥五号的事情,还有我们将会成为第二个在火星留下痕迹的国家,即便我们地球上像一坨屎一般。

真正的自豪的中国人,不管身在何方,也会告诉身边的人说,我们的征途乃是星辰大海。你们不过是我们前进路上不起眼的风景~

写着写着,彻底跑题,不好意思____


__________加更,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个话题________

在评论区,有位知友劝道,到国外追求美好生活之流的话,很容易被打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标签。

我想了想,觉得这个话题还挺有意思的。

这个词是来自于北大教授钱里群老先生的。我这辈子很幸运在我高中时期就曾听过他的讲座。

当时地处南方的高中能把这样一位泰斗级的老先生请过来,还真不知道是花了什么样的功夫。我们班是尖子班,因此全班邀请到阶梯教室看真人讲座。还记得,钱老先生当时讲的是鲁迅,但是说的是什么内容,早就忘记了。只记得班里的一个同学听得痛哭流涕,当然了,我当时境界不够,是没听出什么特别的东西。

扯远了。

还记得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爱集体,学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集体里重要的一部分,全世界都会因为自己改变。

这样的想法持续了很久,直到什么时候才放下的呢?

进入社会的时候,没有人在意一颗小螺丝钉是否拼尽全力去把那高耸的建筑所支撑住,人们往往只关注于那些伫立于顶端的人。

那个颗完全集体至上的心里的热血渐渐冷却。

最终汇成简单的却无比可怖的一句话,你并不重要。

这个时候,自我就开始抬头了,既然集体不能给予足够的反馈,那是不是还是时候去审视自我。

然后就得出千百年来我们祖宗留给我们的那句话老话,这辈子不在乎三件事最重要,老婆孩子热炕头。

然后哪里最容易?澳大利亚能否让人满足,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这种对普通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算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话,我得承认,大概我不是一个那种如道德楷模般崇高的人。

说回题目,也许很多年轻的人觉得澳大利亚对中国不好,觉得到跟中国不友好的国家等同于不爱国,最终把到国外生活定居学习的人都打上了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标签。

后来想想,若是自己年轻个十几年也是这么想。

…………………

年已而立,世界变化之快,最近也有些瞠目结舌。

最近英国那老阴阳人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作为澳大利亚狗腿子真的完全跟不上。

-----------看了评论区后的更新------

作为一个知乎小透明第一次有这样的待遇。谢谢各位在评论区的留言,而且大家聊的很理性,我从中看出来两个不一样的讨论方向,突然来兴趣聊聊。

关于开卡丁车的舒马赫同学的留言,我首先表示感谢。在这里面,我看出来你很看不惯任何明里暗地说中国比不上外国的言论,这一点上,我是理解的。

其实我跟恨国党的核心不同就是,我从来都没觉得要是国内比国外变好了,自己觉得在国外定居就是错的,比不上国内发展的那群同学和朋友。

之前有段时间,我找过猎头,我这程度,说要是回国能到什么公司干活。他们说最不济在大城市跨国公司也能找个1万3的活。之后真给我推了一份广州汇丰的财务分析的活,最初的面试是过了的,后来正儿八经地想了一下,还是因为有孩子了,回国抚养实在难,最后就放弃了。简而言之,我真要回国去,也不会饿死或很落魄。当然了,跟我同期毕业一直在国内拼搏,如今小有成就的比,我确实差了一大截。

我心有不甘么,真没有。成年人都对自己决定负责。看到国内不少同学大富大贵,但也知道自家朋友这些年怎么过来的,觉得他们得到的也是理所应当。即便自己在国内也不可能到这水平。

说回原话题,我们讨论一个根本性的话题,个人幸福和国家发展是否挂钩。

答案是必然的,但是不同群体感受的幸福度的变化程度是不一样。

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国家发展带来的幸福度变化必然很强。在中国,政府修桥搭路,有规划的地区扶贫,从一无所有到看着日子一天天变好,那幸福度必然高。这可不是国外富裕国家的贫民能享受到的。插一句,澳大利亚的土著被屠杀后如今放置的保留区往往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尽管政府会发一批不菲的补助,但不少依旧赤贫。

当然了,国内城市里的贫穷人口另当别论。但我听一个在福利局工作的亲戚说,国家今年开始有规划性地补助城市里的贫穷人口,而且实打实地解决就业问题。这还是听说的,若大伙儿知道啥,请在评论区补充哈。

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富裕阶层的人,我觉得年收入百万也算了吧。这群人因为拥有资本,在国家发展期可以大量的利用资本投资,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也是个人幸福度极高的一群人。

而我们所在的中产就有点不一样。国家的发展,让我们享受到红利的同时,也有着不小的负担。由于中产阶级的财富不可能像贫困阶级和富人一般随着国家政策指数爆炸增长,大部分人更像是缓慢的上升曲线。因此大部分时候很多人感觉到国家一天天在富强,但从个人层面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当然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中产突破阶层的机会也不会少,而付出的努力也不可避免的。

如今我很多被社会定义为成功的同学开始成家准备生孩子,他们大部分卡在了中产上层,一年四五十万也是有的,但在北上广却依旧有着拮据。因为房车最重要还是孩子教育抚养的费用节节攀升,迫使他们更没日没夜的工作。当我们问日子过得还行吗,他们往往就是有些无奈,说道就那样,还可以,但天天工作加班,陪家里人时间少。

你说,从个人层面,这算幸福么?

----------------

评论区里有很多人留下很有意思的评论,谢谢大家留言。不管观点如何,我觉得都表现出大家看待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人各有志,我就不去争辩什么了。

前段时间跟一个在澳大利亚从事社工的朋友聊天时,讨论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为什么澳大利亚这种高福利的国家特别吸引亚洲地区的人来移民?这里面不止是中国人,还有印度,东南亚国家,就连相对发达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移民也很多。

最后总结了一下,澳大利亚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大家谈烂了的工资,生活幸福度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对于老弱病残的补助的力度。简而言之,就是社会是否能给每个人兜底?

她提到在澳大利亚大凡有残疾的人都能领补助,而这个补助的强度瞠目结舌。有的高一点的,甚至一年有十万。平均的三四万也有的,大家可知道,在澳大利亚个人中位年收入不过六万多。我当时听了瞬间不爽,当个残疾人分分钟收入都比一个打工人还高。

她补充道,这笔钱不是直接发账户上。而是每年每个人有一笔预算,然后每花一笔钱,再从政府那申请报销。或者直接拿着未付的收据,让政府直接付的。

这么一听,我心里平衡了一点。想着毕竟是政府看着,钱也不至于乱花。

然后朋友的下一句话,让我彻底三观尽毁。

原则上除了看病相关,基本上生活里什么都能报,包括招ji……而且还是他们这些服务的社工给他们联系。

我当时真的快吐血,自己交的税都………!!!!

她看着我这幅模样,笑了笑,说,很难接受吧。对于我们亚洲国家出来的人来说,这玩意跟残疾有毛线关系,只要政府保证你活着就行,你怎么活着就不管了。

我反问一句,不应该这样么?

她说,她问过澳大利亚本地领导,那人说,他们觉得这些是残疾人,也应该享有正常人应有的权利。那个xing也是其中一种~

我当时已经翻白眼了,若是我是处男,只怕会掀桌子。哪有用公款解决这种问题的呀!!!!!!

我朋友也表示接受不了,但她后来的那番话值得思索。

她说,要是你未来自己变成残疾,或是孩子一出生就是残疾,你想他们有怎么样的生活?

当时我愣了一下,想起自家女儿,忽然又觉得自己交的税最终在某一天能让她出事后也与正常人一般生活,那也就没那么抗拒了。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很是古老的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user avatar   wang-qu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不要脸了,说个实话吧。

因为穷,因为懒,因为没太有本事。

  1. 因为穷

如果我生来在北上广有房,我也不来澳大利亚,但是我没有。

在土澳,房价最贵的悉尼,如果你没有土地情节,非得买house,正常工薪阶级攒钱买套距离市中心二三十分钟地铁的两室两厅两卫一车位公寓只需要70-80万,按照官方数据人均年薪八万,首付20%来说,奋斗个三五年绝对可以了。

学区不行?没关系,这边学区可以靠租的,租客和房主的孩子一样享有配套教育资源。

真·全民医保,不是美国那种。虽然有些资源要等,但是大体还算合理。前几天朋友嗓子卡了鱼刺去看急诊,他这种算是紧急度非常低的,给好几个高危病人让了位次,两个小时也排到了,没那么夸张。

还有个朋友,她老公不幸得了《我不是药神》那个病,告诉我这边一副药真的是40块而已啊,人遭了罪,好歹钱包没遭罪,不幸中的万幸。


2. 因为懒

我身边有人平均每天加班一个小时,在朋友圈子里获得了所有人的同情,大家纷纷表示这活儿别常干,赶紧换,老板王八蛋。

周六上班?不存在的。除非是特殊工种类似于医生护士运输行业,这种提前已经明确知道的,商量好的,否则不可能,开玩笑一样。


3. 因为没有本事

我也知道有职业天花板。问题是我没本事触碰那个天花板啊!

我本人做审计,就拿会计行业举例,这边华人做到大公司(类似于国内万达那种地位的公司)的财务经理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我见到的例子里面不乏女性。

这个程度一般年薪15万澳元左右,加上奖金乱七八糟小20万吧,这已经是我的终生目标了。

再往上的确难了,就没见到几个大公司的老大是华人的,但那和我没啥关系,说得我好像有本事当那个老大似的。


总结:如果我富有,勤劳,雄心勃勃,我抵死不会来土澳,国内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我这个人吧,是这仨词儿的反面,所以,溜了溜了。


user avatar   cheng-xiao-qua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澳大利亚还不好,什么地方才好?这也是澳大利亚政治稳定,如果不稳定了,我立马纠集一帮湖南,江西,广东的兄弟们跟我偷渡去澳大利亚打游击。

762万平方公里,才2500万人,这还不好?

您说这么大一个地方,2500万人,关键是资源还不少,几个世纪都卖不完,日子再难过,也难过不到哪去,侧面来看,也是这个时代讲究和平,放到15,16,17,18世纪,我们最应该干的事情不是在这里讨论澳大利亚好不好。而是立马带上锅碗瓢盆,兄弟姐妹,坚船利炮去搞军事拓展,圈地分赃,可惜了,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呀。这么好的土地,不流哈喇子么???

我也不是开玩笑,海外的华人真应该团结一点,弄上小桌子,搬上小板凳,再整点醋泡花生米,多在一起搞一搞小集体,弄一弄小圈子,开一开小会议嘛,倡导多生孩子,毕竟白人不太生孩子。到下一代,下下代,人多起来了就有机会发动变革。

我也不知道知乎这些人在骂什么,格局太小了,海外华人也是我们需要团结的对象。为什么?

第一,别人移民了,最受益的就是那些骂得最凶的,嘴炮打的最厉害的,我不是开玩笑奥。这些移民的华人真要留在国内跟你比内卷,平均素质和掠夺资源能力都能分分钟吊着打你,抢你的短裤都不剩。

学历,收入,人脉,家庭背景,都要比你高上一大块儿。比如我认识的移民德国的某清华知乎大V,人家真要跟您卷,能分分钟把您踩的渣子都不剩,别人只是累了不想卷,走掉了,释放了内卷,您还要骂别人,格局太小,毫无眼界可言。

释放了一个高端工作岗位,没抢您工作,否则您只能一个人在墙角画圈圈哭好吧。我湖南人哈,讲话比较直爽,您别怪我。

卷是什么意思呀?

一个工作岗位,可挑选的人太多了,竞争不过的人就会觉得是卷。那些能力极强的人,还真未必这么看,除非年龄大了,不想心再这么累,跑路了。

每次讲到这个地方就有人说是市场不够发达。

讲市场良性循环,您也要看看人口基数好吧。

14亿人口的基数,有个屁良性循环呀,我们现在所有的高端市场都是每一代年轻人恶性竞争疯狂锤炼出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型。为什么年轻人不生孩子了?恶性竞争的结果呀,如果当初人口结构正常的时候,人口减一半。那么国家调整人口结构,福利结构,医疗体系及严肃劳动法都要比现在容易的多的多,14亿人的大船来调转船头真的很容易么?国家就是再强大,共产主义到来之前您也未必有好日子过,这就是最实在的问题。

第二,海外华人多,真的是坏事么?我看未必,任何一个政体,它都有周期性,现在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它的政体以为时间久了就处在了周期性节点上,人足够多,矛盾就足够多,机会也就足够大,把水搅浑有什么不好?

水搅浑了,才有戏唱嘛。

看问题不要动不动就国家,国家,显得肤浅。北美洲,亚洲,澳洲都是一块土地,土地上的政体,它不可能永远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走资不先进,那它早晚也会有周期性变化嘛,反过来看也是。

这些移民的华人,后代未见就捞不到机会,相反您祖祖辈辈在国内面对这些内卷之王们,有处于过上风么,捞到一分钱好处么?

您怎么变成的键盘侠,又是什么原因讨不到老婆?又是怎么有绝后危机的?

不容易讨到老婆,还为了彩礼和买房子把自己年迈的父母家里面都搬空了,这都是为什么,您自己扪心自问一下好吧。

第三,大部分华人移民后依然是无产阶级,那就要不分人种,都要团结。

我还是那句话,有变化,就不谈国家,谈土地,谈未来,他们自己可以谈分赃。


我是最烦有人讲种族歧视,这就是一个笑话你知道么?

随便找个河南农村的相亲们就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村里面打架了,兄弟多的,永远欺负兄弟少的。你兄弟少,你当然被欺负啦。

所以我上面已经告诉了各位华人解决办法,就是多生孩子,放开生,和国内的思路刚好相反。不要管键盘侠们的看法,很多键盘侠他们连老婆都没有,房子更加买不起,还生孩子??都绝后了。

而且黄种人相比黑人最大的优势在于什么?在于教育,黑人在美国不读书呀,就只剩下生孩子了,都什么时代了,不搞科技,也不会通过知识积累资本,不吃亏才怪呢。

当然,也不能只是华人之间生孩子,这就狭隘了,把种子播撒出去,多民族融合,逐步渗透也是有必要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生育力,增加生育机会。融合不同血脉,统一战略方针,不能搞狭隘民族主义,更不要扁担一个肩膀挑。

两步走战略,一生孩子,二读书,还有个球歧视。


有个四川的朋友讲,他不愿意去,因为那边饮食单调了,口味不对。

这又引出另一种思维,内卷坏了才会这么看问题。您去问莆田人,温州人,潮汕人,他们会笑出声。为什么?口味单调了这就是巨大的商机呀。

以川菜馆为例,20年前,上海没几家川菜馆,很多四川的厨师就来上海调研呀,调研结果,上海人爱吃甜食,不适合,走掉了。留下来的那群四川厨师把川菜馆子开到现在满大街都是,连锁店,米其林川菜,应有尽有,而回去的厨师就要继续面对内卷,恶性竞争,最后不干了,学开挖掘机去了,过几年挖掘机师傅也多了,只能又回来炒菜。

不说上海,上海没有代表性,现在纽约川菜馆子也很多,刚开始老外也不吃呀,是不喜欢吃?还是不习惯?美食这个东西,没有人不喜欢的。更有意思的是,纽约这些川菜馆子就是那群在上海做生意的四川厨子开的。这事可不是我瞎掰,包括现在很多四川的门店,都跟这群上海户口的老四川人有关。

这就是一种饮食文化的养成和迁徙过程。

无辣不欢的湖南,现在什么菜式生意最好?粤菜,每家湖南地区粤餐厅都生意爆满。而广州和深圳,佛山,东莞的湘菜馆,近五年爆炸式的增长,真的就是湖南人带动的么?

为什么呀?不言而喻嘛,如果单纯用内卷的方式看问题,活该一辈子被卷。


这里有人拿新加坡华人举例,我认为我跟您看到的就不是一个问题。

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中国人好的华人多了去了,不好的也一大堆,只团结需要团结的人,不需要团结的人,那就不是华人。

但这压根就不是我讨论的主题。我讨论的是,对于部分天天聊国家大事的键盘侠来说,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买不起房快要要绝后了,加班快猝死了。

好不容易有了后代,后代做题边做边哭,就这样您还打他了。打了十多年,他又因为父亲的失败,继续面对恶性竞争,加班,猝死,买不起房,绝后危机。

那么对于您这个个体来说,想条出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远比天天对比哪个国家好更重要。

索马里有发战争财在洛杉矶买4000万大别墅的,纽约也有很多人穷的就差要饭的。

作为人,过的不好,把桌子掀了想办法,树摞死,人摞活,就是唯一的办法。

国家好不好,您决定不了,但是您过的好不好,要不要想办法,这是您唯一可以决定的事情。这事儿,很重要。

一言难尽高赞回答


user avatar   lorenz-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一个朋友吧...高考大概是小概率摸到二本,大概率三本的水平。读的是会计专业,班上的同学,上面的师兄师姐,在国内就业基本就是均价3k封顶5k的水平。她一开始以为是她的同班同学能力不行,她的师兄师姐能力不行,直到自己学了一个月的东奥CPA教程之后,她果断地决定以后要搞澳洲的永久居民。

算起来她到现在已经在澳洲折腾了10年了,经过了大学延期毕业、雅思考了n十次、各种非常规操作之后,最近终于压线拿到了绿卡,然后薪水马上翻番,折合人民币税前48w。此时的她还没考到澳洲CPA,据说考到之后能涨到65w...

我说句得罪的话,就她这种在国内只配骑一个电驴送外卖的实力,到了澳洲居然还算是“专业人才”了,实在是让人不解…

现在她一天天朝九晚四,阳光沙滩,蓝天白云,花园别墅,动不动就开车沿着壮美的洲际公路从东面开到西边追逐阳光与希望...

我再看看我自己...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一等成绩毕业,香港科技大学工学硕士一等成绩毕业,先去制造业历练了八年,期间又用仅剩的全部空闲时间三年内考了CPA加税务师,现在终于在金融行业卷到了一个基础岗,收入就算在广州估计也有前1%了吧?但是仍然没她高...我一天天挤地铁上班,想开车,发现开车还没骑车快,车牌3w,车位30w,停车10元一小时,高速0.6元一公里...深夜回到家,每每想起我那建筑面积85平,实用面积64平的小三房的还有本金180w,利率5.65%,本利合计380w的房贷等着我,只好早点洗澡睡觉,以免影响明天的工作状态...

选择真的很重要,可惜学校从来不教。

—————奇怪的分割线—————

评论区里有一些反复出现的观点,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1)我的这位朋友在澳洲折腾了十年,花了不少钱才有今天的好生活呢。

答:那如果去澳洲的是我,我需要花同样多的钱同样多的时间,才能获得跟她同等层次的工作吗?

(2)十年前她在澳洲花的钱如果在深圳买房同样赚大发。

答:十年前她在澳洲花的钱如果买了比特币呢?是不是可以挑战光头佬了?

(3)在澳洲折合年薪50w人民币还没在广州年薪50w舒服呢。

答:在广州一个三本会计专业毕业还考不到CPA的人的社会平均年薪是50w吗?




     

相关话题

  澳洲工作真的很清闲吗? 
  利兹大学会计与金融、悉尼大学会计回国工作选哪个? 
  越南人都能同化掉汉族移民,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汉族同化能力强? 
  澳洲留学还出得去吗? 
  为什么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会有国人趋之若鹜? 
  怎么看待想跑到国外的人? 
  如何看待澳媒以「四一二政变、长沙文夕大火」为例,称「中国政府也曾搞过屠杀」,以此为澳军暴行辩解? 
  为什么「联合国建议将大堡礁从世界自然遗产降级」? 
  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部分发达国家是怎么控制贫富差距的? 
  如何评价当地时间 9 月 17 日法国宣布即刻召回驻美国和驻澳大利亚大使?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日本 196 人接种辉瑞新冠疫苗后死亡,日本政府尚未确认死亡案例和接种疫苗有直接因果关系?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铁矿石最近下跌了这么多?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