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真正要学习的是对研究结果进行包装和写作的能力,「推翻了诺奖关于钱的幸福感有上限的结论」听起来就是个大新闻了,然而这个劲爆的图最关键的一点是对X轴的处理,作者加了一个「log」,让这个图看起来特别炫:
收入越高,幸福感几乎直线上升无极限!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家庭收入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对数的。换成线性重新做一张图就是:
其实和之前卡尼曼他们的研究区别并不大。随着金钱的增加,幸福感是在逐渐上升,但是你需要花越来越多的金钱才能提升同样的幸福感。也就是金钱能带来的幸福,随着金钱本身的增加,在不断指数衰减。我们知道,从月薪100块钱到1000块,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世界首富的资产整体增加10倍,就很难了。也就是有钱人让自己的资产指数增加的难度,是远远大于穷人的。钱对穷人的幸福感增加更明显,这个也更加符合常识。因为在生活没有达到合意标准的时候,多一点钱,就多一点满意,而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带来的享受差也是越来越少的,大部分情况下:一分钱一分货,两分钱两分货,一百块钱三分货。
变成线性之后,还可以发现「即时幸福感」,也就是红线在高端开始下降了——这有点奇怪,因为如果线性都开始下降,没道理对数的会上升。如果就按照作者的对数线性图来做的话,是这样的:
和成品的图不一样。说明作者在作图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异常值进行了处理,并没有用所有的数据,而是用了一部分——倒不是说作假,因为数据都公开了,作假等于学术自杀。有人推测是因为在图下面附录里面有一行小字:[1]
Figure includes only data from people who completed both measures
也就是有一些人没有把两个维度的数据都填满,作者只选取了所有把两个维度的测量都做完的人。
这就有点魔鬼在细节了,很多论文都是这样的,选的标准不能说没有道理,听起来也说得过去。但是不这么搞,真凑不出来原文的结论。在最右端——也就是最有钱的那批人数据量本来就很少,任何一点点标准的的变化,都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差别。
研究很多人都会做,怎么把一个研究尽量弄出更显著的意义,更惊人的结果,才是我们从这篇文章值得「深刻学习」的。假如一个老实人直接把后面两个图直接po出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震撼性了,无非就是度量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然后把卡尼曼之前的一个measure变成了两个measure。
但是通过「恰当」挑选合理的理由来排除掉异常值,这图做的就非常漂亮了。
可能有。但是绝大多数人摸不到这个上限,而且随着科技进步这个上限还在不断提高。
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很多以前认为对穷人和富人都一视同仁的东西开始出现差异。比如长相,以前你再有钱长得丑总归没办法,现在可以整容。
我以前看过一份统计,大致是说美国富人平均寿命比普通美国人长十多岁。你看哪怕感到同样幸福,人家比你多幸福十年。幸福80年总归比幸福70年更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