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国将如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复兴? 第1页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些答主跑到这种问题下面抖机灵,一是无聊,二是无知。

我个人觉得乡村应该是民族之根,乡村振兴不应该唯经济论,而应该以人为本,让乡村成为民族复兴的人口发动机。

在城市化浪潮下,城市养育成本高,空间狭仄,普遍生育意愿低,在城市里提高生育率已经不现实了。

但是在乡村的广阔天地,是可以的。

农村应该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选择,这里虽然配套设施不如城市,但是生存压力小,活动空间大,生活成本低,生育繁衍的压力也小很多。

乡村振兴不应该是把农民搬进楼房里,让他们过城市的生活,而是应该让乡村成为城市经济的缓冲地带,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果乡村振兴的目的是把乡村变成城市,我觉得大可不必谈乡村复兴,直接征地就可以了。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度 | 摆脱贫困,不是摆脱故土

说一点尖锐的声音,很多人可能不爱听,但是我建议你好好想想,我也只是希望启发一些年轻的朋友觉醒去建设祖国,我希望你们以鸿蒙精神为榜样,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聪明人”。

现在我经常看见一个论调,看起来有道理,但是让我感觉哪里不对劲?

那就是人们对中小城市、欠发达地区的鄙视,让我感觉:很多人想的并不是带领家乡摆脱贫困,只是想摆脱故土,上车“富裕”的地区而已。

中国是一个自由的土地,你想去哪自然是自己的自由。

但是我不喜欢这种风气,就是说,我支持个人自由发展,但是我不喜欢这种风气。

我无法从利益的角度来反驳很多人说,瞧不上自己老家小城市,希望去发达地区发展的理由。

但是我不喜欢,有点瞧不上,仅此而已。

1965年新加坡人均GDP是500美元。

2020年新加坡人均GDP约为5.8万美元,在全球中排名第六,是亚洲人均第一。

这是什么变化?逆天改命的变化啊,相当于你小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村,等你长大以后,你直接变成上海本地居民了。

面对新加坡辉煌的经济成就,李光耀被采访问过一个问题:

是什么样的热情支撑着你去建设新加坡的?为什么不留在英国?

本来以为是什么热血澎湃的回答,结果李光耀来了句,本来是想留在英国的,结果英国姥爷不让我们留下来,被赶回去了。

而新加坡就是在李光耀手下完成崛起了,因为新加坡很小嘛,所以可以说,就是李光耀一己之力撑起来的。

那么我问你一个灵魂问题?

如果李光耀当年留在了英国伦敦,那今天新加坡会是什么样子?我估计还是一个村。

比如有些省份,经济发展的一般,很多人就往外跑。也不是学了技术以后回去建设,而是就真的永远的走了,离开了,去了更好的地方生活了。

这样当地的经济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

这时候肯定会有一堆人跑出来,大吐苦水,说外面怎么怎么发达,我这家乡怎么怎么不行、没机会等等。

我说,你是不是只会捡漏?

我说,你是不是只会捡漏?

我说,你是不是只会捡漏?

就是只会摘桃子,如果你只会摘桃子,你就不要抱怨桃子贵,被卡脖子很正常。

在1965年,你如果是本科生,那新加坡非常欢迎你定居入籍,免费,甚至会帮忙安排工作岗位,不过那时候没人看得上新加坡。

在2020年,你就是研究生又如何?想入籍的难度高多了,得人家来挑你。

你的家乡发展不指望你,指望谁?难不成指望美国人?

有些人,总是抱怨我家乡这也没有,那也没有。我就好奇,是不是人家发达地区有的,都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你补上不就得了?

是的,有些地方确实命好,就是不需要那么努力,也能发展的很好,你会感觉不公平,但是真正想改变命运的人,就是从认清不公,但依旧不服输开始的。

中国手机芯片被人家断供,很多企业还不是可以找理由,人家西方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当年工业革命的时候怎么怎么样落后,反正就一句话:别怪我,我没错。

这么说也没问题,但是总能把自己身上毛病推的一干二净的人,也就这样了。

就是说:

如果一个人,始终都只会抱怨别人的优势比你大,你自己不做任何反思,也许你说的没错,但是可能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如果一个国家,始终都只会抱怨美国的科技优势比自己大,自己不做反思,也许说的是没错,但是可能发展也就这样了。

你说的没错,就是没什么志气。

你看很多非洲国家,不就是这样吗?张口闭口殖民者怎么怎么样?反正就一句话,我今天没有发展起来,是有充分的借口的。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

1、当年被殖民,和现在你自己不争气,有什么关系?就是说,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和你自己思想上没有站起来,这是两码事。

2、如果殖民势力被清算的不彻底,导致你发展不起来,为什么不清算?别说什么压力大,中国革命就成功了,这是我们拿命拼的结果,你惜命就直说。

如果人才不回流,请问那些中小城市、欠发达地区拿什么发展?哦,把你一培养起来,你马上就跑了,很快啊。

很多人是没能力跑出国,有能力早就移民了。

反正家乡落后就离开家乡,然后去了大城市,就又开始抱怨当地土著优势大,为什么不能平等和自己竞争。

凭什么和你平等竞争?

你就是一个甩了自己家乡的人,为什么要在别人的家乡,和当地人平等竞争,你自己对自己的家乡“平等”了吗?

就好像很多印度精英热衷大规模移民美国,然后你说印度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你说为什么?你一看印度人才都在哪?美国硅谷呗。

钱学森是什么条件下回国的?他现在后人是什么社会地位?钱学森付出了,中国也发展起来了,他的后人自然也可以享受他当年付出的积累。

东北要振兴,我就说一句话:不靠那些只会往外跑的东北人。靠谁?就靠那些被各种“聪明人”嘲笑的“傻子”们,靠那些愿意留在东北,陪着东北渡过难关的人。

什么是“傻子”?就是明明条件很好,也知道东北环境没有北上广深之类城市好,他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很多“聪明人”肯定会嘲笑这些人傻,但是我也笑这些“聪明人”,你们一辈子都tm聪明,所以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超越。

什么是超越?就是别人都在玩P2P割韭菜的时候,你就不,你就非要去搞应用系统的研究。

做了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才叫超越。

很多国产手机卖的是热火朝天啊,但是一看手机系统,不还是安卓的系统么,人家也有理由啊,还能把你反驳的没话说啊。

人家说的很清楚啊,成本利润都摆在这里,你凭什么让我搞应用研究!亏了你负责?!你知不知道大家都这样玩,你凭什么指责我?!

所以很多国产手机公司,只能是一个普通公司。

而做出鸿蒙系统的华为,可能被写进史书,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第一个自己原创的操作系统。

离开东北老家,去北上广深发展,叫聪明人。

回到东北老家,改变了当地的不利情况,力挽狂澜,这叫什么?这叫英雄。

历史永远是后者书写的,而不是前者。

当年抗日战争打响的时候,很多东南亚经商的华侨富二代回国参军,你说这些人是不是傻?移民美国不好吗?反正家里有钱。

有些事情就是你的历史责任,你可以去躲开,但是你也就失去了骨气,移民美国被美国人歧视也是正常的。

面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领土扩张,巴勒斯坦人应该怎么选?

1、去欧盟当难民,还有福利吃,被欧盟圣母们照顾的舒舒服服,就是没有国格。
2、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抵抗。

你说聪明人应该怎么选?你说有骨气的人,应该怎么选择?

我思索很久以后,得出了一个对 那些只喜欢搭便车的人 无法接受的结论:

如果我是面对日本鬼子侵华的中国人,我的选择就是战死,而不是逃跑去其他国家。如果硬要说,这就是命,是使命。

如果把家乡建设起来的代价,是你需要去贡献:自己可以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

我思索了一下:那你应当贡献,否则就不要抱怨北上广深的土著们为什么可以坐享其成。

那些人为什么能坐享其成?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不过了,因为有很多很多像你一样的人,都害怕建设,只是想搭发展的便车,自然被卡脖子。

那些抱怨北上广深房价贵,抱怨本地人比自己舒服的人,也不是真的反对这种坐享其成,而是在抱怨,我怎么就上车晚了,怎么就坐享其成的不是我?

如果小地方发展不起来,你就应该逃离,那么我们凭什么去指责那些离开中国,而移民美国的技术人才?

人家只是和你一样聪明而已,你也并非不想移民,只是没有能力罢了。

有句话说的好:“很多鸟来到世上是来做该做的事的,而不是专门为了躲枪子来的。”
中国的年轻人要有梦想,有目标、有信仰,不要有一点未知的风险,就马上畏缩不前。

你的家乡那疙瘩不靠你,靠谁?除了你,还有谁对这疙瘩有美好的童年回忆?你的家在这里啊。

这不是心灵鸡汤,这是信念的传承。

在外面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后,把产业带回家乡,振兴家乡,这叫鸿蒙式“应用级别”的创新,因为改变了家乡深层次的问题。

在外面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后,毅然脱离家乡,这叫马爸爸式的“模式创新”,你把自己模式优化到大城市,而老家情况啥也没变。

这种行为,就和那个被阻止上市了的 某某金融,是一样的存在,没什么技术含量。

你问马云为什么不专心搞科技创新。

其实马云也可以反问你一句话:你不也不愿意回到自己家乡搞建设吗?大家都一样,我们就是爱干轻松的事情。

人人骂模式创新,人人骂平台经济只会割韭菜,人人只想割韭菜。

所以我最终明白了一件事,马爸爸源于大众。

人人骂马云,人人内心都渴望成为马云。

端起手机骂模式创新,自己开始创业发展的时候,又首选模式创新....

刘慈欣有句话说得好,他说他写这些科幻小说,只是希望人们可以有时候抬头去仰望星空,不要忘记了头顶上还存在星辰大海。

我说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一样的目的:那就是大部分人其实都和“应用级别”的创新没什么关系,但是不应该在年轻的时候,连想都没有想过。

今天的新疆很美丽,但是当年生产建设兵团开垦新疆的难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我不反对个人追求发展、前途,但是现在有一种趋势很不好,就是一旦有人提出来,我们有些地方发展存在短板的时候,是因为缺乏奉献精神的人,就会有一堆人出来冷嘲热讽的骂,说把人当韭菜。

说这话的人,得多么的精致利己主义啊?

生怕自己吃亏了一样,如果这种想法的人对的,那 那些无私奉献牺牲的一代人算什么?

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

如果有一天华为可以成为全世界科技企业中的巨无霸,那被卡脖子的国家,也不要觉得不公平,毕竟当年华为是在血泪中奋发向上了。

伟大就是源于对 奉献价值 的认知。

当那些聪明人在大城市发达了以后,也许有一天看见手机里面的相册,会有一丝伤感: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而且成就伟大,其实和赚钱不冲突,鸿蒙的付出不辛苦吗?辛苦。

鸿蒙赚钱吗?你说呢?

建设家乡辛苦吗?辛苦。

建设起来以后爽吗?赚钱吗?

你看看曹县,一个县居然有垄断日本棺材市场的产业链,你说曹县青年人能不赢在起跑线吗?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通过生态银行等形式,把自然资源价值数字化,进而方便实现产业化。自然资源取代地产业成为资金蓄水池,乡村发展现有资金保障。

第二,加大乡村交通建设,让原本聚集在一齐的制造业工业园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分散形成产业集群。虽然运输成本提升,但人工成本可以下降。产业链总成本还可能下降。

第三,鼓励优秀的人才担任乡镇一级的干部,而不是去干什么一线城市的居委会。

第四,通过智能化,远程化的技术,降低乡村医疗,教育方面与城市的差距。

第五,加大再加大乡村的执法能力,不要怕惹祸不要怕麻烦,短期内建立乡村的法治环境。

第六,在以上问题解决后,在城市建立乡村产业孵化器,与乡村的产业小院打通,让城市的品牌,科技,渠道能够直接对接乡村的创业者。


user avatar   ren-min-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访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时机特殊 意义重大”

  记者问:请介绍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文件有何特点?

  唐仁健部长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时机特殊、意义重大。

  首先,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迫切需要明确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对“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迫切需要适应“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迫切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新征程背景下的“三农”工作,如何定位和考量,是一个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三农”问题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三农”和我们党、国家、民族内蕴的血脉关系和内在的本质联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既立足当前,部署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又兼顾长远,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发挥中央农办统筹协调作用,用好督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等抓手,督促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要改革落实到位。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记者问:我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一步如何防止返贫?

  唐仁健部长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发展基础和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强,仍处于社会发展的“锅底”,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很重。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同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及时纳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继续重点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在西部地区的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要有序推进政策优化调整,推动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200多个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接下来要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基础上,逐项推进政策分类优化调整,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平稳过渡。


“粮食安全要抓得很紧很紧”

  记者问: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世界粮食市场带来影响,也让人体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打好种业翻身仗。今后保障粮食安全有何新考量?

  唐仁健部长答: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不管是主产区、产销平衡区还是主销区,都有责任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粮食生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还需要强化政策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义务和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落地,同时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今年夺取粮食丰收意义重大。围绕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实现稳中有增的目标,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稳定种植面积、强化政策支持、突出抓好要害和狠抓防灾减灾四方面工作。

  具体来说,将继续向各省级人民政府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压严压实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责任,挖潜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统筹利用撂荒地发展粮食生产。坚持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抓紧制定并启动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


“让乡村面貌看到显著变化”

  记者问: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行动专门用一章篇幅进行全面部署,今后有哪些部署促进乡村留得住乡愁,乡亲们生活更美好?

  唐仁健部长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城乡统筹进一步深化,水电路气房讯等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当前,我们拥有更好的条件,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让农民享受到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十四五”时期,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力争见到明显成效,让乡村面貌看到显著变化。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规划编制。推动各地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和布局,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民居和乡村特色风貌。

  ——基础设施。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水电路气房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重点改善通自然村道路和冷链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基础设施,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人居环境。启动实施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抓好分类改厕和污水处理,逐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

  ——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满足农民不同层面的需求,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

  对于乡村建设行动,包括水电路气房讯、冷链物流等,中央一号文件都作出了相应部署。我从多年地方工作实践感到,有两方面需重点关注,一是行政村以下的通村(组)道路和村内主干道,以及附近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这“三类路”;二是冷链和物流,比如推进电商上行下行、鲜活农产品的保鲜。这两方面设施搞好了,既解决农民的生产问题,又解决生活问题,在“十四五”期间要大力推动。

  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过程中,还要完善相关机制。资金方面,除了财政资金,还要更多利用金融特别是中长期信贷资金;主体方面,除了农村内部主体,还要鼓励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


“重大改革走稳走实”

  记者问:乡村振兴的土地问题如何解决?文件对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如何通过改革激发活力?

  唐仁健部长答:农村的“三块地”包括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有两个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一般的财产可以随意让渡和处置,一是对国家对社会有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二是对农户对农村有保生存保稳定的功能。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影响,一度有3000多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农民在农村还有一块地、一栋房,农村发挥了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

  我们要善于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遵循历史规律推进“三农”工作,凡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看准了再改,保持历史耐心,在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上绝不能跑弯走偏。所以,对农村土地问题,我们也不能简单算经济账,更不能当作一般的不动产来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今年和“十四五”时期,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按照文件决策部署,谋划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

  一方面,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另一方面,稳慎推进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完善管理制度等基础工作前提下,推动取得一批实质性试点成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同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21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面向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报道来源:新华社记者赵承、董峻、于文静)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以乡镇房价10万一平米的方式,让广大乡镇老百姓和咱们城里人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由于医疗水平的不发达,想要生娃其实并不简单,难产而死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即便养大了以后也有夭折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是日本独有的。生育率真正大幅度提高是二战后的事情啦。


user avatar   gutianlege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全球粮价上涨? 
  为什么在人力成本极高的澳大利亚,每升牛奶只卖1澳元(5元人民币),而人力低廉的中国却要卖近15元? 
  为什么农民交了这么多年公粮,现在国家每月才补贴100左右,难不成国家还想80岁的老农民继续种地吗? 
  市场上超市里全是东北大米,南方大米都跑哪里去了啊? 
  为什么只有冬天才有丹东草莓? 
  如何评价李昌平致信袁隆平「请给农民留下保命种」? 
  如何看待全球粮价上涨? 
  是不是种了鸦片的地就种不了粮食? 
  为什么温铁军作为水平高超的经济学家,知名度却这么低? 
  为何古代汉人能牢牢占据河西却不能稳固地统治河套?为什么明朝丢了河套却能有效掌握河套的宁夏部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同样是邻省,湖南和湖北还是CP省份,但是在我身边的湖南人好像更亲近江西?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爆:患者家属举报医生推销人血白蛋白,广西涉事医院想私了被拒,该事件过去那么久没看到任何消息?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