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耳机领域,有哪些圈内人熟知,小白可能中枪的坑? 第1页

  

user avatar   dai-yu-xi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只说一点,不一定是最深的坑,但应该是一个很普遍的坑。那就是“耳机发烧”本身。

我过去就曾讲过很多关于音箱与耳机区别的内容,不论是声学、心理声学原理上的,还是主观评价上的。

大体上来说,音箱和耳机的音质差距主要有两点。

第一,耳机的音质与音箱在低频部分存在本质不同。

如果说同时拿来一个音箱一个耳机,两者低频频响和THD差不多,就觉得耳机的低音和音箱低音表现是相同的,或者有时看到某些音箱低频参数可能相比某些耳机还稍微差一些就认为耳机低音一定更好。我只能说,大湿,你状态到了。

第二,高频或者说超高频部分的表现,耳机很难找到精确匹配每个人人耳对应的曲线/传递函数,或者说市面上很难找到超高频刚好可以比较完美适合你的耳朵的耳机,并且这本身受到佩戴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对于音箱,只要保证超高频部分轴向和轴向附近的频响曲线平直且失真较小即可。这显然来说对于音箱并不难实现,只要高音单元的设计和成本达到一定的水平。而这对于传统的耳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综上,只要音箱的音质达到一定的水平,耳机的音质是不可能和音箱有可比性的。或者说音箱音质的天花板比耳机高。

并且,以上说的都还只是音质对比,至于声场表现嘛~传统耳机与音箱存在质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HiFi耳机”只是名字上有“HiFi”,但实际声音上不少方面都距离HiFi有点远。有人喜欢听故事,那我也讲两个,可以这样说,就像是鲍鱼炒饭没有鲍鱼,而是厨子的名字叫鲍鱼。声称追求极致海鲜的人每天却在吃鲍鱼炒饭未免有些荒谬。亦或是听上去像想要成为赛车手追求极致速度的人,每天却在玩四驱车(无意冒犯),然后想象这自己在开F1,“四驱兄弟”也是赛车手。

然而,我还是经常能从一些言论中看出,很多人认为似乎HiFi发烧指的就是耳机,甚至把HiFi发烧和耳机完全划等号。或者说耳机是很高端效果很好的东西。甚至一些人认为是最贵最高端的。但实际上,不论是价格还是技术含量以及最终效果,都有很多其他形式的声学系统比耳机高不少。

固然,有些人是没有条件玩音箱而玩耳机,但还有一部分人在我看来是有些陷进去了。明明有一定的预算,也烧了不少钱,但始终却在买耳机、买耳放播放器。似乎他们认为花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更像是一种“魔怔”似的“执着”,有种一条道跑到黑的感觉。我认为,稍微做一些训练,就能够体会到耳机和音箱/家庭影院系统在低音、空间印象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最后,不知道题主所谓的“圈内人”是如何定义的。如果说是“耳机发烧”,那我显然是圈外人。但如果说调音,我所熟悉的一些人基本上没有人用耳机严肃听音的。Critical listening还是以音箱为主。我的建议是,如果有条件,没必要考虑“耳机发烧”。

耳机说到头还是耳机。


本来我真不想挂人和对线,最近新家装修事情太多。但是有一些过于明显的歪曲和篡改事实我还是看不下去了,而且是对Floyd Toole博士的。所以还是简单说两句吧。

第一点就是对Floyd Toole博士实验结果的歪曲解读。


这里的分类是experienced listeners和inexperienced listeners。Floyd Toole在书中明确提到。

All were Harman employees, so brand loyalty would be a bias in the sighted tests. They were about equally divided between experienced listeners, those who had previously participated in controlled listening tests, and inexperienced listeners, those who had not. 所有人都是哈曼的员工,因此品牌忠诚度将是非盲听测试中的一个偏差。他们在有经验的听者和没有经验的听者之间的比例大致相等,前者曾参加过控制性听力测试,后者则没有。

这张图片中注释的含义为经常参加听音测试的人,和没参加听音测试的人。或者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有听音经验的人没有听音经验的人。当然,我在两年前的文章中引申,老烧与初烧(同样也是有听音经验的人和没有听音经验的人)相比,老烧更容易开“脑放”。

总之,这里所指并不是听音能力亦或是更模糊的“是否专业”。

Greg Timbers,从来不参加哈曼的盲听测试,那他算啥?专业还是不专业呢?

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篡改事实,最终把结果引向一些人想要的答案上。因为实际上这位答主自己也在前文写过这两点的区别。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些,经验与能力并非完全一回事。对此的另一个佐证是,Sean Olive发现,有些人不论做多少听音,也无法达到一定的听音能力。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确实有“木耳”存在,至少对于频率的分辨是这样的。或者说有些人不论听再久,也无法达到专家水平。

总之,Floyd Toole博士上述的实验结论原意为,有听音经验的人不一定可信。而我的引申则为,有发烧经验的人不一定可信。

补充一下,这里指的听音测试到底是啥。其实就是听几个音箱,来回切换,然后给音箱打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解释一下什么是trained listener。其实这个概念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维基百科中对此的解释是:

Listener behavior

Both, MUSHRA and ITU BS.1116 tests[2] call for trained expert listeners who know what typical artifacts sound like and where they are likely to occur. Expert listeners also have a better internalization of the rating scale which leads to more repeatable results than with untrained listeners. Thus, with trained listeners, fewer listeners are needed to achie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It is assumed that preferences are similar for expert listeners and naive listeners and thus results of expert listeners are also predictive for consumers. In agreement with this assumption Schinkel-Bielefeld et al.[3] found no differences in the rank order between expert listeners and untrained listeners when using test signals containing only timbre and no spatial artifacts. However, Rumsey et al.[4] showed that for signals containing spatial artifacts, expert listeners weigh spatial artifacts slightly stronger than untrained listeners, who primarily focus on timbre artifacts.

MUSHRA和ITU-BS.1116测试[2]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家听众,他们知道典型的一些声音现象听起来像什么,它们可能发生在哪里。专家听音者对评分量表的内化程度也比未经训练的听者更好,从而产生更多可重复的结果。因此,有了训练有素的听众,就需要更少的听众来获得统计上显著的结果。

假设专家听众和没有听音经验的听众的偏好相似,因此专家听众的结果对消费者也具有预测性。与这一假设相符,Schinkel-Bielefeld等人[3]发现,当使用仅包含音色且没有空间效果的测试信号时,专家听音者和未经训练的听音者之间的排名顺序没有差异。然而,Rumsey等人[4]表明,对于包含空间效果的信号,专家听音者比未经训练的听音者(未经训练的听音者主要关注音色)对空间效果的评价权重略高。

GB国标的定义:

但有些时候How to listen达到8级就算trained listener。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很多listening training program和reference listening system其实是在Floyd Toole发布一系列论文后逐渐提出来并完善的。

中场休息一下


这张图又代表什么?

首先,还是这个问题,表现好的听音者均为经过训练和挑选的。但反过来未必,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经过训练的听音者都有超强的听音能力。而这里的听音能力指的是给出可重复意见和较小偏差的能力。

上面提到过,其实我也多次提到过,不论是专家还是小白,最后对声音的评价结果会趋同。

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我们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个人的美味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是否有可能有一个令大家普遍满意的解决方案。幸运的是,现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尽管人们对音乐的品味显然是高度个性化的,而且差别很大,但我们发现,当听音者有机会表达他们无偏见的观点时,能听出回放声音中最常见的缺陷是一项令人惊讶的普遍技能。更多的好消息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即使是那些认为自己是“木耳”的人,没有经验的听听音者只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路上犯更多的错误,但最终,他们的意见普遍与专家的意见一致。只有那些有听力损失的人通常会偏离标准。 如果你读了我的书,它就在那里。简单的解释是,50年来的听众已经证明,他们评分最高的扬声器,谐振最少(需要平滑、平坦的振幅响应),最深的低频下潜,以及最小的离轴频率响应不规则性(即相对平滑和缓慢变化的方向性指数)因为我们所欣赏的所有声音和乐器都是由一系列的振动组成的,所以当扬声器将自己的声音加到它们所产生的每一个声音中时,我们就会注意到这一点。这是在多重比较双盲测试中很快出现的。无需特殊培训。

简单来说,“小白”需要对比并且听足够多的次数。如果一个人本身听音结果是高度随机的,那么在现实中很多时候仅给出单次的评价,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更别提“听觉适应”现象。

但如果没有对比呢?如果不能盲听呢?如果无法快速切换呢?

一些听音专家的选择要求是可以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画出简要的频响曲线。当然,类似于how to listen的测试要9级以上且在没有答案反馈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正确率。

当然,对于很难直观对比下的判断,我认为需要称之为“参考听音经验”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知道怎样的声音是相对标准的且保持一定程度的记忆。

另一方面,我认为听音专家更重要的是有足够判断soundstage和image的能力。这就更难用简单的一两句话阐述,可以试着去看一下我过去缩写的这几篇内容。

但即便如此,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在现实中对声音的判断是毫无偏见的,所以客观测试通常是必要的。这也就是我多次提到的,至少我所熟知的,即便再专业的主观调音工作者,也会测试频响曲线等指标。或者说主客观评价的意义。

国内听音这一行业可谓鱼龙混杂,甚至有不少人完全没这方面经验但是也声称自己是专家。我曾经想把很多至少我认为精通听音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协会。其中我邀请到的不少人都给出了积极的反馈。但是这玩意才是真的得罪人,索性我自己放弃了。

总之,有些时候实验群体以及结论并非是指同一类人。

而别人的耳朵好不好,和自己的耳朵也没有必然关系。


第二点问题则为“音质”。篇幅有限,这里我不想探讨各细分的“绝对意义上的音质”(与声音相对音源的变化有关)和所谓的“主观音质”(主观听到感受的音质)。(实际上我在两年前的回答中提到过主观音质)

还是说回和Floyd Toole有关的。

我只是随便找了几段。几个词语同时出现的语境。

当然,我认为还有更离谱的。

鬼斧神工119的想法 - 知乎 zhihu.com/pin/135089019


即便是相同的事情,如果只是选择性的解读,也有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的建议是,有机会读一下原文,体会一下作者的原意以及实验本身的结果。这也是我三年前就曾经建议的。

或者是有机会看一下Floyd Toole本人的演讲(当然,视频中还有些机翻和瑕疵,如果有冲突,以英文原文为准)

边装修边打扫屋子写的。未完待续。

我现在事情特别多,生活上的事情也很多,实在没那么多精力搞这些。就这样吧。

被迫更新

Fidelity is the overall rating that describes how closely the reproduced sound approaches your impression or recollection of the original or perfect sound. This is the one rating that sums up the previous analytical sound quality ratings. You must give a fidelity rating, it is the single number indication of your opinion.

保真度是一个总体评分,它描述了再现的声音如何接近你对原始或完美声音的印象或记忆。这是一个总结了之前的细分音质评分的评分。你必须给出一个保真度评分,它是表示你意见的一个数字。

音质包含多个细分项的定义,总体评分是保真度评分。所以音质和高保真是两回事?这是什么逻辑理解?

空间印象也有很多细分项,例如soundstage和image,所以对空间印象细分项的总体空间感评分和空间印象品质是两回事?

细分项是用于一些细分研究,或者影响总体音质的各个项的权重问题。可以为研发中解决不同问题的优先级提供指导意见。

这种评价方法的专业叫法是量表法。

我在两年前就讲过。但有些是直接细分项加权得总分,我认为是有些欠妥的。如果细分项和综合总体评分都评分,会避免这个问题。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俺会答, 挣点盐值。

因为耳机发烧圈(JUAN)的坑比较多, 因此散文也会比较长。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别人靠专业, 俺靠的长度。俺东西比较长。


"老麦, 我升级了 USB 线以后被一耳朵震惊了,细节丰富了,声音明显宽松安定清新,我吃了一惊。 "

"俺也有类似的经历。 给冰箱加延长线以后,打开冰箱冷藏室发现多了一斤樱桃。 俺也吃了一斤。给冰箱加延长线原来还有这等妙处。 俺建议大家经常给冰箱加延长线。"



“老麦, 听说你在贴吧的风评很坏?”

“是的。 俺经常劝网友省点钱买鸡蛋补身子, 或者吃香蕉 补钾以及补充血糖来达到调音的目的。”

“怪不得。你砸别人饭碗, 难怪风评不好。”

“其实它们的生意根本没有受影响。 还是很多人买音响发烧线材以及不防雷的‘地盒’。你知道地盒其实是骨灰盒的变种吗?”

“不知道哎! 地盒不防雷你咋知道?”

“那玩意还不如闲置的电脑机箱,不接入大地咋防雷,骗死人不赔命啊。 雷雨季节马上要来了。 雷雨你知道吧?”

“曹禺的《雷雨》我读过。挺狗血的剧情。”

“是的。 挺狗血的剧情。”


本回答字数较多,预计耗时会超过 120秒,敬请各位留意。逻辑混乱,散文很散,敬请海涵。



75万多知友私下问俺怎么选音响和/或耳机的网友海了去。俺在过去的几年推荐了不少东西。不少在 2021 还是可以继续适用。俺极少推荐坑爹坑妈的坑货。 贴吧网友骂俺也只是针对俺文化水平太低, 以及推荐的东西太便宜太省钱。 但是,极少有人揭发俺推荐坑货的。 因此, 俺还是极为欣慰的。



“老麦,CCTV 每年 315 都不断曝光各行业虚假产品,怎么从来没曝光Hi-Fi线材? ”

“ CCTV 又不是俺家开的, 俺哪知道 CCTV 最关心啥热点?”

“那就说明 Hi-Fi线材不是骗局了!”

“这个跳跃度有点大了。 天价床垫没惹毛每家每户的时候 CCTV 哪有空理它呢? 中华鳖精不也没 CCTV 啥事。”

“我相信 Hi-Fi线材不是骗局。”

“俺相信太阳绕着地球转呢。”

“老麦, 你杠精。”

“错! 俺是论坛孤儿。 '麦文学' 就是个笑话。”



在耳机领域,有哪些圈内人熟知,小白可能中枪的坑?

除了耳机本身, 还有不少陷阱等着小白去踩。当然, 现在蓝牙耳机大行其道, 那些守株待兔的耳机大师也逮不到啥兔子了。 但是, 正因为僧多粥少, 抡起刀来砍韭菜的手法更利索和老道。

俺就举一个例子。
相信您身边如有耳机音响发烧友,或者您曾经是其中一员, 就会知道俺在说什么。耳机音响发烧圈在过去的几十年营造了一个个类似宗教的立体的错综复杂的文化骗局来欺骗包括年轻人的消费者群体。

这个 9000 多人赞过的例子, 俺就不贴过来占用版面了, 有兴趣的不妨自行阅读。


鼓励消费者为自己享受不到的好处/优势付钱是不道德的,这是俺的观点。 当然不是俺发明的观点。






俺在 2017~2018 已经给大家讲过类似的问题, 但是因为俺人微言轻所以不少人以为俺在瞎姬霸胡扯, 招致不少人参公鸡。三年前, 伪装成烧友的线材商屁颠屁颠地从某些耳机论坛和贴吧追摄而来, 授予了俺“论坛孤儿”的称号。

至今某些耳机论坛和贴吧还有不少诋毁俺的讨论。大家在搜索框里面放狗搜一下 “麦文学”就不难看到这些讨论。当然, 俺不是在为自己鸣冤叫屈,而是希望大家看到一个大画面。 大画面不是耳机音响发烧友被打压, 而是科学本身在祖国的耳机音响发烧论坛和/或耳机音响发烧圈(JUAN)被打压。

您不妨做个小实验, 到某些耳机论坛和贴吧说自己相信科学,俺可以打包票您会在 24 小时之内招来不少于两位数的谩骂。种种场景只能令人联想到被取缔的传销骗局和邪教组织。
** JUAN 不念猪圈的圈, 而是念 “胡安”


网上有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和ID。


有的是消费者,有的伪装成消费者;有的是工程师, 有的伪装成工程师; 有的是学生, 有的伪装成学生;还有的画皮多得数不清,变脸比翻书还快。最令人叫绝的是那些上了当买了“发烧神器”, 明知自己上当受骗还反过来帮着骗子忽悠其他消费者的“消费者”。 这些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消费者)包括但不限于老总、院长、场主、博士、硕士、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
举例来说, 线材这个最大的骗局, 直到今天仍然会有“工程师”、“博士硕士”甚至 “业界大咖”为之背书, 更不用说。 兜售发烧线材的**仍然可以宽慰地感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您会看到一些故作幼稚的托发问: “ 一根电源线用在解码、转盘、耳放哪一个效果最好?”

只要稍微用下脑子您就能得到答案:“没影响。”

但是, 您会看到群众演员一下子蜂拥而来:

“电源线要煲!” ,“我是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发烧电源线用在解码最好! ”,“我是中X院的XXX,以前不相信发烧电源线有用, 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吃嘛嘛香“, “我是医院院长,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医院的治愈率提升明显“,“我是快递公司的中国区副总,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员工工作有激情, 丢包率明显下降” ,“我是前飞X浦员工,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电饭锅煲汤不用放肉了 ”, “我是某985/211大学讲师, 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 耶稣冉冉在我家后院降临, 每天睡得特别香。”这些现场秀就不用老麦再多说了, 喜剧效果杠杠的:


不少这样得烧友能听出水电火电风电之类的现象存在, 这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 只要您不停地暗示自己催眠自己, 水电和风电的区别肯定是能听到的。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 叫 Borat


那里面就有一个场景, 揭示了神的存在。 也就是信仰的力量。
只要不停地念咒, 不停地念。 瘫痪的病人也能随时站起来直立行走。


在耳机领域,有哪些圈内人熟知,小白可能中枪的坑?



信仰的东西, 必须要信。 信了就有区别, 不信就没有区别。

而工商和民政部门也没时间和精力去查处这种擦边球。民 “不举”, 官不究。在这个后真相时代,发烧线材的销售者和持有者要的不是事实,而是某种情感上的共鸣和文化上的认同,以使他们自己能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尊和优越感。于是,"老烧"和发烧线材市场人员沉浸在各自编造的梦境里,幸福地活在各自的回音室中。

俺在知乎以及某些耳机音响发烧论坛上会见到某些 “工程师”放出“线材调音”的神论, 尽管知乎网友可以一眼看穿其中的谬误, 但绝大多数人选择一哂了之, 一方面不愿放下身段和这些 ** 言论争锋;另一方面也是祖国酱缸文化的老毛病,别人都和稀泥, 为什么要不和稀泥, 不和稀泥对我有啥好处?于是大家都和稀泥。久而久之,这些论坛上世袭的大师和某些自封的 “工程师”慢慢地把容易被涮的读者往“金坷垃”挖成的坑里带。 而“科学”和 “科学家”渐渐演变成骂人的话和贬义的词汇。 俺一点都没有夸张, 某些耳机论坛和贴吧上, “科学”和 “科学家”已经是确立的侮辱人的话和贬义的词汇。


可笑的是, 耳机音响发烧论坛世袭的大师和某些 “工程师”需要广告自己的“专业”时竟然会恬不知耻地拉上“科学”陪绑, 自己变身 “科学家”。 把“科学”消费完, 广告做完之后, “科学”立马又变成可以随意践踏的厕纸。 这些耳机音响发烧论坛世袭的大师和某些自封的 “工程师”变脸如翻书。 画皮一扯披风一掀,马仔们异口同声又开始把“科学”和 “科学家”当骂人的话和贬义词。 就象丁春秋的弟子和亲友群从金庸的武侠书里边集体穿越到了 21 世纪。

















这些工具(玩具), 只不过是俺新烧 30 多年, 为了戳穿大湿的画皮付出的代价之一。


一个耳机比示波器还贵。这不正常你知道吗?

RIGOL 的示波器才 1000 多人民币, 还送有质保(台湾说保固)和仪器级的信号线电源线。。。。。。

######################################################

知友喜欢段子, 因此俺先上些段子给大伙解闷。

#########################################

“老麦, 我和你商量个事。”

“您别客气,请讲。”

“我有个顾客,据说是看了你的散文以后一直在犹豫。”

“俺怎么帮忙?”

“坊间传说只要你把他们拉黑, 他们就下得了决定了。”

“挖草! 俺有那么拽嘛。”



高价耳机的价钱偏离性能, 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大家有钱, 买就是了。


俺也乐意看到各位给 GDP 添砖加瓦, 俺并非食古不化。 只是希望读者能多一点点思考。毕竟您的钱, 特别是血汗钱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如果不是血汗钱, 或者别人的血汗钱, 您怎么花, 抛硬币就能决定。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


///////////////////////////////////////////////////////////////////////////////////////


“发烧”线材无疑是最大的骗局, 俺已经写过一篇散文, 当然只有 1000 多赞。 但是万一您希望了解这个骗局的细节, 不妨阅读。


俺的观点其实十分简单:


  • 煲耳机没有意义(是个骗局): 过往没有证据证实煲耳机能改善耳机的频率相应。AES 上没有文章。教科书上也没有。 innerfidelity 的实验因为漏洞很多所以不值得相信。 发烧论坛大湿的 DEMO也不值得相信同样因为缺少对照(包括空白对照)。如果煲耳机能改善表现,那绝对是一个值得庆祝的科技突破, 应该发表到 AES 上或者其他科技期刊上给祖国长脸 (厉害了我的祖国)。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 只有 EQ 或者主动被动的滤波器(例如Etymotic Research等助听器厂商所做的)。


  • 线材调音没有意义(是个更无耻的骗局): 这就不展开谈了, 几十万字放在这里恐怕会激起民愤。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 只有 EQ (助听器以及大小奥及STAX等厂商的静电耳机内置EQ)或者主动被动的滤波器(例如Etymotic Research等助听器厂商在耳机线或者housing里面所增加的表贴原件)。相信线材调音的用户, 不妨经常(周期性地)自测一下 IQ。 虽然线材不能调音, 但是购买线材调音这件事情本身够提升智商。 这也算是个意外吧。



被中华鳖精征收了智商税的同学, 请自测一下智商:

arealme.com/iq-2018/en/

** 这是样板


  • 关于耳放: 俺的个人看法是这个事物原理和助听器没啥两样,它能补偿用户主动或者被动丢失的听力。 用户主动丢失听力更直白的说法就是自残。 用户被动丢失听力常见于沉溺于聆听很响的音乐(大家?)或者被迫工作(录音师、航天航空研发人员、各行业工人等等)于超出人体能承受的噪音声压级。 如果您确实需要耳放, 那它确实在提示您的听力是有问题的。它就象一把冒烟的枪, 在广告着自己的主人是重听患者。讳疾忌医是耳机发烧圈很常见的现象。冒烟的枪在英文里面的喻意就是一个“很确凿的物证”,a corroborating evidence.

听力残障以后只能依靠助听器了, 所以俺不怕麻烦, 从 WHO 获取授权来转载这个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新闻稿:

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健康。

欧盟已经有了强制性的标准, 限制厂商生产有直接伤害用户听觉的风险的产品包括耳放(台湾称耳扩)的输出电压幅度和功率。因此, 关于“推力”的鼓吹, 恐怕以后会局限在法律宽松的祖国大陆。



至于听音观、人生观、财富观、学习观等等东西, 俺的散文里面都有体现。因为俺文化程度低, 逻辑混乱,辞不达意, 中一病合倂发作, 所以散文很散。如果您能耐着性子看完俺的回答和散文, 那也是个奇迹, 请在您自己的背后拍几下, 跟自己说声 "酷多思" (kudos)。


在耳机领域,有哪些圈内人熟知,小白可能中枪的坑?


上世纪末,互联网上有 2 个很有意思的段子。

其一:

美国有家大公司的VP很奇怪地发现某位雇员某天销售额高达 300,000 刀,他便去实地调查。

“事情是这样的”,销售员说,“一个男士来买东西,俺先卖给他一个小号鱼钩。然后告诉他小鱼钩是钓不到大鱼的,于是他买了大号鱼钩。俺又提醒他,这样不大不小的鱼就跑了。于是他又买了中号鱼钩。接著,俺推荐他小号、中号以及大号的鱼线。接着俺问他上哪儿钓鱼,他说海边。俺提议买条船,顺便带他到船的专柜,卖给他 20 尺双发动机的渔船。他说他的细蛋车拖不动这么大的船。俺领他到汽车销售区,卖给他一辆丰田巡洋舰。最后还帮他办了分期付款、白金会员和延长保固。对了,俺还帮他办了房贷和坎昆的分时度假屋。”

VP后退几步呆萌地问道: “一个客户来买个鱼钩,你能卖给他这么多东西和服务?” “不是的,”这位售货员回答道,“他来帮老婆买针的。俺告诉他: ‘您的周末算是毁了,您干吗不去钓鱼呢?!’”


其二:

【摘抄】 两个经济学的学生走在路上,然后看到路边上有一坨香,A对B说:你把这坨香吃了,我就给你5000万。

那个B为了钱毫不犹豫的吃了一坨香,A也爽快的掏出了5000万的支票给B。他们继续走着,但是心里都有了一个疙瘩。A心想他吃了一坨香,我就给他了5000万,真不值。B心里想,我吃了一坨香,才拿到5000万,真不值。突然在路边,又出现了一坨香。于是B要报复A说道:你把这坨香吃了,我就还你5000万。A看到有这么一个机会可能弥补损失,于是也毫不犹豫的吃了。

但是两个人回过头来想想又觉得不对,两个人什么都没得到,却一人吃了一坨香。

于是他们把这个经历告诉了他们的经济学导师,导师激动的喊道:天哪, 你们知道刚才做了什么嘛,你们就在刚才创造了一个亿的GDP啊!


。。。。。。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炫耀的倾向,这可能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客观上是有积极功能的,当然也有消极功能。炫耀是不可能被铲除和灭绝的。炫耀性商品除作为商品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拜物符号(Fetishism),它除了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外,还体现相应的文化内涵和所属的社会阶层。炫耀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也许人们又迈入一个拜物的新时代,当下的视觉客体和审美客体已迥异於之前的任何时代。

。。。。。。

在耳机领域,有哪些圈内人熟知,小白可能中枪的坑?


俺个人的看法是, 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为 GDP 添砖加瓦, 在保七保八之类的战役中,有钱的不妨多出些力。炫耀社会地位和财政状况的同时,为国家税收做贡献, 是一件三全其美的事情。 WIN-WIN-WIN, 三赢的事情。

货币贬值, 大妈们去抢购黄金, 金条一般又不能调音, 除非用在当脚钉、机镇或者线托。烧友们用人民币换MADE-IN-CHINA出口再转内销的的铜丝、木头或者蛇皮套棉布套, 这不是可以极大地缓解央行的压力吗?

破财严格说来其实算不上是坑,你说呢? 积极的看法是为国家分忧, 对吧。


##########################################################


理论THD <0.001% (-100dB) 的八管耳放/耳擴


版权声明: 麦文学创作的内容 COPYLEFT, 不保留版权, 欢迎转载, 不必支付稿酬。转载时请用大家熟悉的“佚名”或者自己的任何网名替换作者名字。不必客气。

这个帖子因为赞少被俺删了以后又被问起, 再贴一次吧。成本应该不超过 80 元人民币。当然比 10 元成本的 JLH1969 要贵一点点, 几个大管如果不是拆机的话, 大约 6~10 元一只。 加上20瓦的散热片也是有点小贵。

放大器这一块俺倒是不怕和人互怼, 虽然俺初中毕业,没啥文化,1986年俺就开始焊 TDA2030A BTL 的功放了, 尽管放马过来。被删的帖本身并无见不得人的地方, 只是因为赞少而已。

耳放如果自己做的话, 是用不了 2000 人民币的。


理论THD <0.001% (-100dB) 的八管耳放


理论THD <0.001% (-100dB) 的八管耳放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1.000e+03 4.138e+00 1.000e+00 0.06° 0.00°

2 2.000e+03 2.920e-05 7.056e-06 114.88° 114.81°

3 3.000e+03 2.222e-05 5.370e-06 14.37° 14.30°

4 4.000e+03 9.768e-08 2.360e-08 -171.63° -171.69°

5 5.000e+03 3.059e-07 7.393e-08 -160.52° -160.59°

6 6.000e+03 2.002e-07 4.837e-08 -179.97° -180.03°

7 7.000e+03 1.668e-07 4.030e-08 179.28° 179.21°

8 8.000e+03 1.447e-07 3.496e-08 -179.97° -180.03°

9 9.000e+03 1.272e-07 3.074e-08 -179.94° -180.00°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0.000887%(0.000000%)



放弃一些增益, 也可以更进一步降低 THD


Direct Newton iteration for .op point succeeded.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aout)

DC component:-0.000192426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1.000e+03 1.917e+00 1.000e+00 0.02° 0.00°

2 2.000e+03 5.899e-07 3.077e-07 -108.91° -108.93°

3 3.000e+03 1.477e-06 7.703e-07 22.19° 22.17°

4 4.000e+03 4.123e-08 2.151e-08 179.03° 179.01°

5 5.000e+03 4.229e-08 2.206e-08 -169.86° -169.88°

6 6.000e+03 3.415e-08 1.781e-08 -179.99° -180.01°

7 7.000e+03 2.914e-08 1.520e-08 179.77° 179.75°

8 8.000e+03 2.549e-08 1.330e-08 -180.00° -180.01°

9 9.000e+03 2.266e-08 1.182e-08 -179.99° -180.01°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0.000083%(0.000082%)

也就是 -121 dB 的 THD.



Date: Sat Feb 23 23:29:39 2019

Total elapsed time: 1203.537 seconds.


tnom = 27

temp = 27

method = modified trap

totiter = 103263127

traniter = 103263098

tranpoints = 50000018

accept = 50000018

rejected = 0

matrix size = 50

fillins = 94

solver = Normal

Matrix Compiler1: 9.12 KB object code size 2.1/1.1/[0.5]

Matrix Compiler2: 6.08 KB object code size 0.6/0.8/[0.4]




============= 以下内容为加片 ====================

============= 以下内容为加片 ====================

上面的太弱?好吧, 这里有个更厉害的


Motorola/OnSemi App note AN1308D

100 and 200 Watt High Fidelity Audio Amplifiers Utilizing a Wideband Low Feedback Design


不愿意做八管的?

4 管的也行啊,

10 元人民币就够了。



10块钱的 JLH1969 耳放实测数据 -- 麦文学辞旧迎新系列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 COPYLEFT, 不保留版权, 欢迎转载, 不必支付稿酬。转载时请用大家熟悉的“佚名”或者自己的任何网名替换作者名字。


在前边的帖子里, 老麦介绍了一个很便宜的耳放。

如果没有实测数据, 那无异于拿大伙开涮。 因此, 老麦把自己做的样品实测一下,方便大家判断。

10 块钱的耳放到底能不能玩? 仿真出来的东西有多少可靠性?


下边就是样品的照片:

没用到任何补品元件。输入电容是松下涤纶薄膜电容。 涤纶电容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 “麦拉电容”,1uF (105) 一毛钱一个。 电路板是最便宜的玻纤板, 2000年购于海淀知春路北航对面的黄庄电子城。 所有的电解电容都是过期的。 电阻 1% 色环国产金属膜(8块钱1000个)。焊锡是国产有铅 10 块钱一卷。 连接线全部来自垃圾回收站(废旧电脑)。 实验电源是 HP6205, 加个LM7812 防呆。下次接上100安培小时的游艇电池再给大家测测。这次确实没有时间。



以及 THD 的实测结果:

** 这是输出 1V rms 的结果, 确实有点难看。 不过 3rd Harmonics 只有-100dB 左右, 也许外星人能听到。 主要的谐波失真是 2nd Harmonics, 也就是大湿们说的胆味失真




0.1V rms 的结果不难看, 只有 -89 dB 而已。 和仿真的结果差距不是很大。

** 是的, 有些同学说这些万用表他们学校一堆一堆放在过道上... 求地址求照片


数据采集用 TASCAM UH7000


当然, 老麦买不起 AUDIO PRECISION.


JLH1969 的架构是 CFA (Current-Feedback Amplifier 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 可以很轻松地甩到 20V/uS 以上。 常见的耳机线是个容性负载, 从 200pF 到 1000pF 不等。如果测试中方波的前沿很陡, 就会激发很明显的振铃。 如图:





。为了避免自激, 最好是把 JLH1969 的速度减到 3V/uS, 保持电路的稳定。 减慢的做法很多, 例如加上补偿电容。脉冲电路里面叫加速电容,放在负反馈里面就变成减速了。 怎么理解呢,把放大电路想象成一个gyrator就好了它的行为可以预测的。也可以简单粗暴地串上输出电阻, 就象常见的视频同轴驱动线路的例子。



速度减慢以后 JLH1969 就驯服了, 不振荡了。


这也是为啥某些土炮耳放 “换线如换机” 的由来, 自激没有得到控制, 换不同的线就自激振荡在不同的频率,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蛤蛤蛤。



参考:


老麦你别耍我,10块人民币做个纯甲类耳放?-- 麦文学初中文化系列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采自网络, COPYLEFT, 不保留版权, 欢迎转载, 不必支付稿酬。转载时请用大家熟悉的“佚名”或者自己的任何网名替换作者名字。


大约是3年前, 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事后提到了一个 10 块钱人民币就能做好的耳放:


那是几乎半个世纪前 John Linsley Hood 发表在 1969 年的电子世界杂志上的 1969 JLH Class A (Wireless World, April 1969)。




John Linsley Hood 弄好这个放大器以后就把他的电子管/胆机放大器束之高阁了。



虽说俺对耳放的态度是把耳放当助听器, 但是了解和制作一个享誉半个世纪的放大器也可以在闲来无事时打发时间。


**摆拍的,别介意。

跑题了, 跑题了, 跑题了。 言归正传。

1969 JLH Class A 如果改成 8 伏电压的话, 就能够用电池了, 对不对?老麦结合网友公布的资料, 把1969 JLH Class A 改成了手机电池(一块/两块)也能带动的形式:



**这个电路并非老麦首创, 亦非老麦拥有, 大家尽管拿去用就是


如果大家阅读了俺的上一篇散文, 应该对 LTspice 上手了:


下面的文本就是本文讨论的 "10块人民币做个纯甲类耳放" 的仿真模型。


请把以下的内容用 TXT 编辑器存成 maiwenxue1969.ASC 就可以用 LTspice 打开了。

*******************************************************************************

       Version 4 SHEET 1 1220 680 WIRE -336 -320 -400 -320 WIRE -272 -320 -336 -320 WIRE -240 -320 -272 -320 WIRE -80 -320 -160 -320 WIRE 608 -320 -80 -320 WIRE 704 -320 608 -320 WIRE 784 -320 704 -320 WIRE 784 -288 784 -320 WIRE 704 -272 704 -320 WIRE 608 -256 608 -320 WIRE -400 -240 -400 -320 WIRE -272 -240 -272 -320 WIRE -80 -240 -80 -320 WIRE 544 -208 304 -208 WIRE 704 -176 704 -208 WIRE 784 -176 784 -208 WIRE 784 -176 704 -176 WIRE 784 -144 784 -176 WIRE -80 -128 -80 -160 WIRE 144 -128 -80 -128 WIRE 304 -128 304 -208 WIRE 304 -128 224 -128 WIRE -400 -112 -400 -176 WIRE -272 -112 -272 -176 WIRE -80 -80 -80 -128 WIRE 608 -80 608 -160 WIRE -336 16 -336 -320 WIRE -80 16 -80 -16 WIRE 272 16 -80 16 WIRE 48 80 -80 80 WIRE 112 80 48 80 WIRE 272 80 272 16 WIRE 272 80 192 80 WIRE 608 80 608 0 WIRE 608 80 272 80 WIRE 608 112 608 80 WIRE 768 112 608 112 WIRE 976 112 832 112 WIRE 1104 112 976 112 WIRE -80 144 -80 80 WIRE 1104 144 1104 112 WIRE 304 160 304 -128 WIRE 304 160 192 160 WIRE 192 176 192 160 WIRE -496 192 -640 192 WIRE -336 192 -336 96 WIRE -336 192 -432 192 WIRE -288 192 -336 192 WIRE -144 192 -208 192 WIRE 48 192 48 80 WIRE 608 208 608 112 WIRE -640 240 -640 192 WIRE 304 240 304 160 WIRE 544 256 368 256 WIRE 1104 256 1104 224 WIRE -80 288 -80 240 WIRE 192 288 192 240 WIRE 192 288 -80 288 WIRE 240 288 192 288 WIRE -336 304 -336 192 WIRE -80 336 -80 288 WIRE 48 352 48 272 WIRE 304 384 304 336 WIRE 368 384 368 256 WIRE 368 384 304 384 WIRE 608 384 608 304 WIRE -640 400 -640 320 WIRE 304 416 304 384 WIRE 1104 464 1104 336 WIRE -336 560 -336 384 WIRE -80 560 -80 416 WIRE -80 560 -336 560 WIRE 48 560 48 416 WIRE 48 560 -80 560 WIRE 304 560 304 496 WIRE 304 560 48 560 WIRE 608 560 608 464 WIRE 608 560 304 560 WIRE 608 624 608 560 FLAG 608 624 0 FLAG 1104 464 0 FLAG -272 -112 0 FLAG 784 -144 0 FLAG -640 400 0 FLAG -400 -112 0 FLAG 976 112 AFout FLAG -640 192 AFin SYMBOL pnp -144 240 M180 SYMATTR InstName Q1 SYMATTR Value BC556B SYMBOL res -96 320 R0 SYMATTR InstName R1 SYMATTR Value 33K SYMBOL res -304 208 R270 WINDOW 0 32 56 VTop 2 WINDOW 3 0 56 VBottom 2 SYMATTR InstName R2 SYMATTR Value 1000 SYMBOL res -352 0 R0 SYMATTR InstName R3 SYMATTR Value 100K SYMBOL res -352 288 R0 SYMATTR InstName R4 SYMATTR Value 100K SYMBOL res -144 -336 R90 WINDOW 0 0 56 VBottom 2 WINDOW 3 32 56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R5 SYMATTR Value 33K SYMBOL res 208 64 R90 WINDOW 0 0 56 VBottom 2 WINDOW 3 32 56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R6 SYMATTR Value 600 SYMBOL res -96 -256 R0 SYMATTR InstName R7 SYMATTR Value 600 SYMBOL res 128 -112 R270 WINDOW 0 32 56 VTop 2 WINDOW 3 0 56 VBottom 2 SYMATTR InstName R8 SYMATTR Value 2000 SYMBOL res 592 -96 R0 SYMATTR InstName R9 SYMATTR Value 1 SYMBOL res 592 368 R0 SYMATTR InstName R10 SYMATTR Value 1 SYMBOL res 1088 240 R0 SYMATTR InstName R11 SYMATTR Value 510 SYMBOL res 288 400 R0 SYMATTR InstName R12 SYMATTR Value 8K SYMBOL npn 240 240 R0 WINDOW 3 -51 118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Q2 SYMATTR Value 2N2222 SYMBOL npn 544 -256 R0 WINDOW 3 -95 81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Q3 SYMATTR Value 2N2222 SYMBOL npn 544 208 R0 WINDOW 3 -50 126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Q4 SYMATTR Value 2N2222 SYMBOL cap -288 -240 R0 SYMATTR InstName C1 SYMATTR Value 220e-6 SYMBOL cap 32 352 R0 SYMATTR InstName C2 SYMATTR Value 470e-6 SYMBOL cap -96 -80 R0 SYMATTR InstName C3 SYMATTR Value 470e-6 SYMBOL cap 832 96 R90 WINDOW 0 0 32 VBottom 0 WINDOW 3 32 32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C4 SYMATTR Value 330e-6 SYMBOL res 32 176 R0 SYMATTR InstName R13 SYMATTR Value 300 SYMBOL cap -432 176 R90 WINDOW 0 0 32 VBottom 0 WINDOW 3 32 32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C5 SYMATTR Value 4.7e-6 SYMBOL voltage 784 -304 R0 WINDOW 123 0 0 Left 0 WINDOW 39 51 54 Left 0 SYMATTR SpiceLine Rser=0.05 SYMATTR InstName V1 SYMATTR Value 7.5 SYMBOL cap 688 -272 R0 WINDOW 3 -12 115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C6 SYMATTR Value 1000e-6 SYMBOL voltage -640 224 R0 WINDOW 123 24 132 Left 0 WINDOW 39 0 0 Left 0 SYMATTR Value2 AC 1 0 SYMATTR InstName V2 SYMATTR Value SINE(0 0.6 92) SYMBOL zener -384 -176 R180 WINDOW 0 24 72 Left 0 WINDOW 3 24 0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D2 SYMATTR Value BZX84C6V2L SYMBOL cap 176 176 R0 SYMATTR InstName C7 SYMATTR Value 100p SYMBOL ind 1088 128 R0 WINDOW 3 -74 57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L1 SYMATTR Value 38e-3 TEXT 368 160 Left 2 !.tran 0 0.4 0.3 1e-6 TEXT 72 -248 Left 2 !.options plotwinsize=0 TEXT 40 -216 Left 2 !.options numdgt=15 TEXT 352 -56 Left 2 !.four 92 9 v(afout) TEXT 352 32 Left 2 !;ac oct 10000 10 1e5     


*******************************************************************************

请把以上的内容用 TXT 编辑器存成 maiwenxue1969.ASC 就可以用 LTspice 打开了。


这个电路可以适用于 Sennheiser HD280/HD380/HD598/PX100/PX200/HD580 precision/HD600/HD650 等等耳机。

制作这个电路不需要太多的技能,它的表现亦不会让您太过丢脸。图中的晶体管也不需要刻意挑选 “发烧名管”, 不需要。2N2222 您买不到, 可以换成 2N5551/5550, 也可以换成 2SC1815.



别看到 Mouser 上面的价钱就被吓到, 祖国的街价是 几分钱一个。 自己玩, 有铅无铅无所谓。 不要被忽悠 “有铅的沉稳大气,三频均衡”啥地。 子虚乌有的事, 也就是捏造出来的另类事实。


另一个子虚乌有的事就是 “焊锡调音”。 如果有人忽悠您买含银焊锡, 您不妨看看这个段子:

(作者)网友 “发烧求败”

我有一点高烧友用剩的WBT焊锡 其实我也没有用过在店里一个不显眼处放着

后来一个烧友发现了 要我赠送了1米

后来在圈中传开了 说我这里有WBT的含银焊锡

碍于情面 又不好意思不送

差不多二十块一米

送又觉得心在滴血

有一天 妙想天开 把WBT的拆下

随便找个架子绕好 秘密收藏 把平时用的国产焊锡绕在了WBT的架子上

还是有烧友时不时过来要焊锡

过后不久都跟我说 声音好了

有感于此 发现影响声音的不是焊锡本身

而是绕焊锡的架

结论:

焊锡影响不了声音 绕焊锡的那个塑料架才影响声音。


话说回来, 焊锡调音也是存在的。 虚焊的电路, 接触不良每次都能听到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某些买了 WBT 的新烧,把焊点焊得象一坨鸡屎一样的时候。关于锡焊,

这里有个很好的教学视频。 是 eevblog 的 Dave 制作的。 顺便提一提, 淘宝上的黄花电烙铁(广东话叫焫鸡 na3 gay1) 也是可以用的。


。黄花电烙铁俺用了几十多年也还能用, 值得推荐。



盘点一下元件需要花多少钱,

12 个电阻, 1%精度的色环电阻1000 个是 6~8 元人民币,12 个应该不到 5毛人民币(散卖)。

6个电容, 散卖应该是 2~3 毛一个, 那就是两块人民币。

晶体管 200 个是 8 元人民币, 两毛五一个散卖的话, 4个是一元人民币。

加上 DIY 最爱的洞洞板, 五毛到 七毛一片。

两个通道多少钱了? 八 块 五 对吗?

耳机插座1块钱一个好了。

10 块钱还有净。 对了, 稳压管是可以去掉的。

电源就用两块 NOKIA 手机电池罢? 别说家里没有旧手机哦。

BC556 用 2N3906, BC327, 2N5401, 2SA1015 都可以代替。

另外, 家里很多电子垃圾的同学也可以拆家里准备扔的电器。那样的话, 基本上就不用买啥,有块洞洞板就够了。朋友说,这叫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


当然, 必备的仪器是要自备的, 万用表您至少得准备一个吧?




图中黄色的那种表, 可以淘一个。淘宝上有类似的, UT61E, 应该不是太贵。即使十块钱的 830B 也是可以用的。

** 注意:仪器也是个坑, 没事别碰摞起来的那种表(头盖骨压着的那三个)


实体店里面, 您赔着笑脸和小姑娘套磁, 8~10 来块钱能来一个830B的,别不信老麦。


这个烙铁 (广东话 钠鸡 narc gay ), 在实体店里边 15 块啃腚能买到。

好吧, 工具 (广东话 架生,“生”读 “昌 or 撑”)就那么多了。


温哥华的同学问本地哪里有卖元件, 顺便给大温的同学指指路。

华人店:

Lee's Electronic Components

4131 Fraser St, Vancouver, BC V5V 4E9

西人店:

Main Electronic 关张,别去了

4554 Main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5V 3R5

RP Electronic Components Ltd 搬新址了

4181 Dawson St, Burnaby, BC V5C 4B3



也许有的同学不满足于 8 伏电池提供的 “推力”。那么, 可以考虑 MOSFET 版的 JLH1969M.


JLH1969M 是 millwood 最先公布在 diyAUDIO 上的电路。

抢在 Pass Labs 前实现了 JLH1969 的甲乙类工作状态。



MOSFET 版的 JLH1969M 能推动音箱, 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提高供电电压, 只要 18 伏左右, 就可以换上 IRF510/520/530/540, IRFP250 这样的大管,随心所欲地摧残自己的耳膜了。

(警告:此处为修辞法,现实中请勿在活体动物身上实施!)


如果看不起分立的耳放, 自己买 LME49990 回家也能做耳放啊, 也绝对用不了 2000 人民币。


俺都忘了还有 AD797 这员老将



如果确实忍不住想自己做,网上的 TDA2030 几毛钱一片。

** 俺悄悄地和您一个人讲, 大湿们甚至连

五块钱的淘X TDA2030 成品 和 5000 人民币的放大器都听不出来。

至于扩流, 您想要 200A 的 MOSFET 都有得卖的。

如果您钱都不想花, 有没有办法? 也是有的

闲置的功放能推耳机吗? 可以的

本文内容采自网络, 不保留版权, 欢迎转载, 不必支付稿酬.


** 注意: 这里讨论的不是前面板的耳机插孔, 而是把接音箱的端子用来接耳机。

** 某些功放内部是在继电器前串个电阻输出到耳机的,连运放都省了。


每个城市(发烧友)家庭几乎都有一台功放, 闲置不用,另外花钱去买土炮山寨耳放那不是和钱作对吗 ??

帮你省下几百块钱。

最关键的要求是保护用户以及用户的孩子(也可能是用户),最小程度影响音质, 而且要保护耳朵和耳机.


这个电路, 真的有公司把几个电阻和二极管卖几百人民币, 你还别不信。 极端情况下, 用户犯傻或者小孩手多把音量拧到头, 就会引发危险. 如果要符合欧盟的 IEC61938 标准, 最好把 R1 换成 120 欧姆的.

** 用一个电阻概括耳机的电特性有点笼统. 如果要讨论Thiele-Small parameters 当然更好。

人能听出多少百分比的失真?

历史上和网上有详细的数据了, 0.5% 是大部分人的极限, -46dB 而已。

klippel.de


有些发烧友很纠结失真的问题, 毕竟他们要 Hi-Fi 嘛。

请看看上世纪的研究结果, 和本世纪的一些结论。


bksv.com/media/doc/BO03


J. Moir, "Just Detectable Distortion", Wireless World, vol. 87, no. 1541, Feb. 1981.



it has now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human ear cannot perceive distortion levels of less than 6–12% on "normally complex music." If you think you can hear 0.1%, you are deluding yourself.

That, believe it or not, is the gist of an article by Robert Carver of Phase Linear Corp., in the May 1973 issue of Stereo Review.

Read more at




Since audio amplifiers amplify signals for humans to hear, the psychoacoustics of human hear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re is no point in designing a system that drops THD well below the threshold of human hearing. Humans typically cannot detect THD less than 1%, but a single THD measurement doesn’t tell the whole story.

Our sensitivity is frequency dependent, and we are also more sensitive to higher-order distortions. With training and with certain types of distortion, some distortion effects as low as 0.3% can be heard.1 When designing an audio amplifier, if cost is no object, it would make sense to design a system with THD below the threshold of human hearing across all frequency ranges.






基本的表现



300 mV 以下的信号不会有可闻的影响


如果确实需要很大的输出摆幅,


把 1n4148 换成齐纳管,就是图中的效果。



即使高达 13vpp, 失真也没有超过人耳能分辨的底限。 0.5%。


举例: SENNHEISER HD598 50 OHM灵敏度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112 dB (1 kHz/1 Vrms)

你觉得多大的驱动电流足够? 当满足这个电流的时候, HD598 上应该有多少电压?


这时(13Vpp),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112 dB (1 kHz/1 Vrms) + 13.2dB

已经是震耳欲聋的 125 dB 了。。。。。。。。。。








。。。。。。。。。。。。。。。。。。


音箱用的功放不能直接接耳机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并且被大多数的读者信以为真。


先列举那些所谓(的禁忌)的原因:

1. 会烧耳机;

2. 太大;

3. 太重;

4. 太贵;

5. 声音太粗;

6. 声底不够安静;

7. 不能插入。



第一恐怕是最令人却步的原因, 因为大家的耳机也许都比较矜贵, 例如 HD800 价值 1000 ~ 1300 美刀。

主人们不敢冒险。


为了所谓的大动态, 很多“耳放” 已经用上了双15 伏甚至双22伏的电源,

很多所谓的 “大功放” “台式功放” 的电源也不过是双 45 伏而已,

爱思考的读者不免也会心中嘀咕, 凭什么说会烧耳机呢?

俺的耳机 300 OHM, 600 OHM 比 4 OHM, 6OHM, 8OHM 大了几十甚至上百倍。

“大功放” 的电源充其量也就是 “耳放” 电源的三倍而已, 这个简单的数学应该是小学程度的啵。


这么理解就对了!


正常音量下, 300~600 OHM 的耳机接到 “大功放” 根本不会烧, 除非用户是个神经病, 每天把音量拧到头。即使是拧到头, 也很难被烧掉。


32~150 OHM 的耳机, 如果只开到 1/3 的音量也是不会烧的, 除非用户是个聋子, 拼命想摧残自己的耳膜。


很多读者会问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以前那么多人说 “音箱用的功放不能直接接耳机” ?

俺试着帮您解答下:

1. 您用 “大功放” , 它家的 “耳放” 还卖个Pee 啊?

2. 他/她/它太为您着想了, 怕您开太大声。

3. 他/她/它欺负您没读过书。


对于第三点, 您可以怕胸脯说, 俺读过小学和中学, 狗X的敢欺负俺没文化?

好吧,


45 / 15 = 3 , 300 / 8 = 37.5

狗X的还敢欺负俺不知道 37.5 远大于 3 ?



以 “ 太大; 太重; 太贵 ” 来否定 “大功放” 很 JB 牵强, JB = 基本 。


以 “ 声音太粗 ” 来否定 “大功放” 也很 JB 牵强, 您知道吗。 当一个 “大功放” 带一个很轻的负载的时候, 它工作在什么状态呢?

“甲类” 啊, 您答对了, F**king CLASS-A !!!!!

所以说 以 “ 声音太粗 ” 来否定 “大功放” 也很 JB 牵强, 您明白吗。

很多读者会问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以前那么多人说 太大; 太重; 太贵; 声音太粗” ?

俺试着帮您解答下:

1. 您用 “大功放” , 它家的 “耳放” 还卖个Pee 啊?

2. 他/她/它太为您着想了, 怕您家现金太多, 不安全, 够贴心吧!

3. 他/她/它欺负您没读过书。




最后两点怎样呢? “ 声底不够安静; 不能插入?”

这两点相信难不倒大家。






话说欧盟就象朝阳大妈管得宽, 声音大小要管, 用户是否自残也要管。

耳机放大器输出的附加电阻也被盯得死死的。

你看看 IEC61938 有多么不像话:

音频系统,视频系统和声图信号系统.互联和匹配值.模拟信号推荐匹配值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你很有钱, 并且被发现了。

即使目前的科学理论还没有能解释, 商家的代表肯定能即时撸出一个新理论。 比如 “调音”。 他家的线材调音, 他家的 DAC 调音, 即使他家的线材频率响应是一条直线(20-20KHZ), 即使他家的DAC频率响应是一条直线(20-20KHZ), 他家的东西一定和绝对的能“调音”。








耳机**坛的老烧特别憎恨 EQ, 这些老烧推崇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煲自己的耳朵。 古代有个成语叫 “削足适履”, 现代的这些老烧推崇的是 “煲耳适机”。 怎么说呢? 把自己耳朵里面的毛细胞煲死掉一部分, 自己的听力曲线就会凹下去一个坑。 这样一来就可以一辈子听下去了。




找不到音频分析软件可以用这个免费的: audio.rightmark.org/pro

RightMark Audio Analyzer


当然 REW 绝对也可以用。


耳放你要做,从 TDA2030 开始吧, 别瞧不起 TDA2030.










“给——个强大的信心,这个耳放是英国专业给广播录音公司制作的,这个公司几乎都不生产民用,就是广播设备都是整套制作生产才卖的,这个耳放声音推ER4P和SA5000都没有一点点可闻噪声,推AKG的K340。240都非常棒,几乎K1000都能推得不难听,推深海的HD540G都很动听。它就是用2030做的,真是不可思议,具体自己看!”



欢迎来踩俺的散文和专栏:

答主的其他高赞回答 (>=200 赞 )

。以及俺的低赞回答:


万一/如果您觉得有帮助, 不妨收藏或者转发。



【未完待续】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7亿 没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半年了还900)希望长点盐值。俺的回答您当笑话看看就算了, 别太当真, 不然会被贴吧网友耻笑。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十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


不用给俺点赞, 万一有帮助您收藏一下就好了。

不用谢!


user avatar   xin-qiao-emptyheart-ne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耳机所谓“圈内人”,其实就是资深小白。


user avatar   shi-wang-31-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就很搞笑, 一年一换 Watch 的人不差那点钱, 两三年一换带来的差距也不只是 S6-S7 的代差. 说「提升不大」不推荐就挺搞笑.

而且这次可不只是屏幕大小提升: 水果把个别软件功能/设计交给了新款独占.

顺带当初的 38mm 款都已经到 41mm, 接近当初的42mm款.

首先 S3 的用户基本可以考虑换了, 非 LTE 8GB 容量每次升级都要重置, 劝退拉满.

对于 S4 用户来说, 服役了 3 年, 一方面是高亮度的 AoD 屏幕, 还有指南针、高度计这样的户外功能, 额外的血氧检测功能. 加上电池衰减, 也到了该还的时候, 外加有了快充会好很多.

对于 S5 用户来说, AoD 的亮度不足的问题能得到解决, 然后充电更快.

S6 虽然也有快充, 但还是不如 S7. 如果你的 S6 买的是运动非蜂窝款, 觉得 OK 的话可以考虑不锈钢蜂窝款进一步提升体验.

SE 用户不推荐换, 不是因为提升不大, 而是因为估计多半没这个预算, 还是多等两年吧.

以及这次送的线是带快充的, 如果介意三合一还是老款充电器的话(其实我怀疑所谓快充和温控发热有关), 买个二合一然后搭配充电底座算是一个解决方案.

当然追求完整感的话还是推荐三合一, 即便说要慢一点.


user avatar   eagleins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故已经定则了,说明已经过了执法机关了,这时候还扯个屁?

如果事故定则你没有责任,那你咋办都可以,别说三不一没有了,你全部都没有都行。

如果事故定则你有责任的话,你三不一没有只能让执法机关认为你在抗法。




  

相关话题

  新版HD600用什么前端推好听? 
  为什么大家推荐耳机都不提漫步者,全都是森海塞尔,AKG之类的? 
  PS 5 耳机有必要买吗,和普通耳机有什么不一样? 
  是否现在大多数「HiFi 发烧友」都只听过高档耳机而没听过高档音响? 
  Hi-Fi 是骗局吗? 
  2021年有哪些优秀的降噪耳机推荐? 
  创新live2和shp9500选哪个? 
  说实话骨传导耳机是智商税吗? 
  2020 年双十一有哪些优惠到尖叫的蓝牙耳机推荐? 
  鬼斧神工119的耳机终极评测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总有人说外国的牛奶更好喝,有没有抛开个人主观感受的理论来源?
下一个讨论
新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有哪些要注意的吗?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