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视剧《大决战》的质量和电影版的比起来有差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GB_GOV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版的教员听到101改主意不想打锦州,气得扣子都扣错了,但还是在不停的讲道理。

电视版的教员听见101改主意不想打锦州,是拍桌子大怒。

电影版的82号,很明白自己这个领导的责任。他在收到101的电报后,立即草拟了回电,给教员汇报完,马上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回电。

电视版的82号,看到教员大发雷霆后,才试探性的提出处理意见。

电影版的教员,看到82号的冷静态度,自己也迅速反思,语气很快就缓和了,然后主动要求自己来写电报。

电视版的教员,在82号的好言相劝下,依旧怒不可遏,大喊大叫。

电影版的教员,草拟给101回电的时候,是用征求意见的语气,温和的和82号说话的。

电视版的教员,则是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大声对82号吼出他的命令。

电影里的老蒋,心里很多事其实都明白,但看破不说破。蒋经国说要改革经济,他知道一定会碰钉子得罪人,但他不说。他说这些事你去干就行。

电视版的老蒋,心里一句话也藏不住,生怕少说一句别人听不明白。蒋经国说要改革经济,他摇头晃脑的说,再不改,党国就要完啦。

电影里的老蒋,在明知军心已去,狂澜难挽的情况下,也会像个领袖一样硬着头皮强撑下去:“为扭转东北战局,干杯!”

电视里的老蒋,看见军心已去,立刻露出丧家之犬的神色。竟然跟个受气的小女人一样流着眼泪说:就这样吧,各位珍重。

电影版的101,在描述打锦州的风险时,语气沉稳,条理分明,面色凝重:

电视版的101,在描述打锦州的风险时,急赤白脸,张牙舞爪,狗急跳墙:

电影版的101,在战场上稳站C位。气势俨然,地位不言而喻。

电视版的101,把C位留给了102,自己一个人背对众人站在前面,像个叛逆青年。


电影版的卫立煌,不奉蒋的号令拒绝出兵锦州时,满嘴兵法策略,言辞凛然,气势如虎。

电视版的卫立煌,在蒋面前耍猴戏,唱二人转。身段像娘们(全是戏台上花旦的动作),眼神像愣子(像极了团长里的愣子迷龙)。


user avatar   li-yi-ao-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真答一哈,看完了剧版前18集(辽沈战役进行到配水池打完了),也看完了影版大决战三部曲。为了答这道题专门又快刷了一遍。希望高导以后用后续剧情打脸吧。

用剧版大决战跟影版大决战相比那显然是欺负剧版大决战。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剧版大决战肯定拍不出千炮竞发,锦州城浴火,黄维驰援时的行军这种场面。甚至“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总预备队,不动”,“总座高见”这种经典老梗我估计都很难拍出来。

那么把这些都除掉,相比于影版大决战,我觉得高导的大决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问题大概有三点,就是细节,格局以及叙事结构。

细节问题其实在这个问题下大多答主都提到了:kmt这边不注意官阶身份,不注意自己的立场,导致出现了杜聿明叫陈诚“辞修兄”以及建丰说“解放区”如何如何。当然,影版大决战要是抠细节也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些问题相对于这版大决战简直算是洁白无瑕了。

格局也不用太说,高导一贯的风格。体现出来就是两党的高层内部以及和对方谈判的时候跟过家家一样,大概是因为高导确实也不知道高层是怎么聊天的,就只好套用一些办公室政治斗争级别的套路上去。另外就是某些重大决策啊,充满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高导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为什么101要南下锦州,是因为白老户屯战斗鼓舞了他。粟裕为什么不下江南,是因为觉得不应该把桂系过早卷入战争之类。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故事结构:

实际上无论影版还是剧版,讲辽沈,甚至可以预见讲淮海和平津,都会是三条线叙事:高层西柏坡;中层野司司令部和纵队首长;基层各位指战员。

影版大决战,这三条线的比重是:中层>>高层>=基层。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因为战役的具体指挥是在野司,要讲部署讲策略讲决策。而高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呢,就辽沈战役来讲,就是在101徘徊到底南下不南下的时候,中央第一次给出,先打长春试一试。第二次就是教员震怒,给101发电报敦促他拿下锦州。而基层呢,就是塔山阻击战那个围着红围脖的小烈士,攻打配水池的营长和送饭的老班长,以及后来锦州城破给kmt女通讯员包扎的士兵。体现的是战争的残酷性和我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的精神。

这三条线啊,各有侧重又各司其职。基层官兵和指战员,干就完事了,负责贡献泪点。中层野司呢,负责贡献经典老梗(误,指挥战役,出场时间占比最高。而高层呢,负责重大决策,比如指定关门打狗的策略,让101坚定南下的决心。


但是到了剧版大决战啊,这三条线的比重变成了:基层>高层>中层。按理来说这样分配也不是不行。但问题就是这三条线都干了自己不该干的事情。

基层这条线,首先影响到了中层的决策,比如说白老户屯战斗,战斗结果竟然还促使101决心南下了。另外啊,高导在基层叙事线里面加入的人物和故事啊,真的是太过俗套化,无论是武雄关,房天静还是什么乔三本,都是战争戏的那一套成长方式,一开始参军不明不白/是个懦夫,直到有一个外界的刺激(战友死了,目睹kmt暴行)之后,开始坚定了自己的信心然后奋勇上前/转投gcd。因为但凡战争戏基本都是这样一个成长轨迹,所以你编一个两个没问题,底层官兵全是这样,那就真的是让人共情不起来。

而高层这条线呢,干了中层野司指挥部应该干的事情。可能是编排的原因,西柏坡的大佬们似乎总是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前线的一些事情,并且做出了分析和判断,包括什么白老户屯怎么回事,林彪的火车在哪里停,攻击义县时间,渗透进长春,炮纵司令员牺牲以及分析塔山防守等等。但是这些事情,应该是101他们应该干的事情啊。你这种塑造虽然让观众听懂了很多背景知识,但是这样的西柏坡跟南京国防部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还是守塔山。打完配水池,中央军委要不要出来一下聊两句。打锦州呢,廖耀湘进攻黑山大虎山呢,廖耀湘向营口转进呢,廖耀湘回沈阳呢,廖耀湘被活捉kmt两大王牌覆灭呢,打沈阳呢,长春解放呢,是不是我们只要取得一个阶段性胜利,中央军委都要出来露个脸,何必呢。

中层呢,在前两条线挤占自己空间的情况下非常的压抑,只好另谋出路,这不3纵和炮纵司令员又开始干基层这条线应该干的事情,这使得整个东野司令部101,102,103毫无存在感。

而101,102和103,又是整个辽沈战役这个电影的精髓。

三条线的崩坏使得整个辽沈战役的部分显得非常凌乱。叙事重点是啥呢,可能大概眉笔是基层官兵?但是这基层官兵塑造成了啥,就完全是给你眼里滴眼药水然后跟你说,快哭快哭。

以上。


user avatar   denny-95-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关于战争场面问题

所谓“武戏决定了战争片的下限,文戏决定了战争片的上限”,剧版《大决战》在武戏方面其实可发挥的空间有限,核心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毕竟群演、军事顾问和合作单位和电影版不可同日而语,这方面我们不好苛求,至于说当初开拍时吊足胃口的“6万群演”,我们就当没听过吧。

即便如此,剧版在近战方面队形的拉跨确实是功课不足的表现,该挨打还是要挨打。尤其是把“三三制”、“一点两面”这样的战术动作借一个不知道是连长还是排长的口在冲锋前纸上谈兵式地背出来,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还不如念旁白。

因此,我们最好在文戏方面把剧版和电影版做个对比,这里面有问题的地方就挺多的了。

二、关于人物选角

可能现在演教员、总理和老总的特型演员真的都日渐老了,新人又没有成长起来,这次还是用10年前的原班人马,明显看出来老态和发福,多了些官气和佛系,没法表现出战争年代的紧张和锐气。卢奇老师30年前演小平正好,清瘦、朝气蓬勃、锐不可当,完全符合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设定,30年后再演,就显得老态又发福。

蒋校长呢,过于“文雅”,要知道蒋校长可是上海滩混青帮的大佬,也是提出“茅草过火,石头过刀,人要换种”的“古今完人”,虽然到了1948年已经兵败如山倒,但还是“优势在我”的,怎么显得这么文气。

宋美龄的角色确实不好演绎,毕竟是提出过向大陆丢原子弹的民国名媛,既要显得贵妇,又要有一种心狠手辣的劲儿,还要像“国母”般端庄,好歹是在美国国会见过大场面的人,感觉兼具这种气质的人邓婕版的王熙凤可以试试,但邓婕比宋美龄又要好看很多,让人恨不起来。刘涛在这里面显然不太合适,太像个好人(毕竟还是太漂亮了),而且美艳有余持重不足。

于和伟饰演的林总是让人最失望的,有马绍信老师扮演的林总在前,一对比高下立判。于彪最主要的问题缺乏元帅风度(还不如王挺老师演的韩先楚塑造的好),废话太多,什么“发出你们真正的怒吼吧”;和罗帅、刘亚楼在一起时气场太弱,缺乏电影版大决战中说一不二的感觉,却又动不动大吼,林总要是有这肺活量,抗美援朝他是没有借口不去的。

关于炒黄豆,导演是不是对炒黄豆有什么误解,本来只是电影版中的一个小细节,搞得喧宾夺主,有一次于彪开会前竟然在到处找黄豆,找不到还骂下面战士,说“马上要开会了,你这让我怎么办?”难不成林彪的指挥灵感都来自这里?

三、关于剧情设计

知乎里关于电影版有个高赞回答,提到当年的演员为了把角色演好,去背诵三大战役期间军委和各野战军指挥部之间的往来电报原文,这是非常聪明且高明的,因为所谓“大决战”就是要展现高层的运筹帷幄,而那时候通信主要就是靠电报,没有那么多技术手段来回吹水,所以只要稍微耐心研究电报全文就能分析出来剧情应该怎么展开。

1.辽沈战役

很多回答都提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于主席在收到林彪回头打长春电文的反应。在电影版里,主席当然也是生气,但没有像剧版唐国强那样拍桌子瞪眼,靠吼来发泄情绪,你面对的是恩来老总这些人,发脾气给谁看呢?

接下来,剧版里恩来问:“是不是再给林彪写封信,再好好劝劝他?”一下子把紧张气氛就拉下来了,当时情况紧急,哪有时间“写信再劝劝”?在电影版里,总理趁着主席睡觉的时间把电报起草好了,才去叫醒主席,这才是一个合格“二把手”,不是仅汇报问题而没有解决方案。

而总理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主席是怎么反应的呢?还是怒不可遏地在大声吼叫:“不用写信,道理早讲清楚了,限令10天拿下锦州。命令就是命令!”。

电影版里呢?恩来面对生气的主席,冷静地说到:“我草拟了一份电报,你先看一下再说”,主席看到恩来在安抚他,也稍微平静下来,看了一眼,似觉得话说的不够直接,补一句:“还是由我来起草好了,措辞要严厉,限令10天拿下锦州”。

在真实历史中,主席到底有没有“写信”呢?当然是写了,而且因为后来因为林彪“撤回消息”的电报迟延了半天才到军委,气的主席一连发了两封电报,把先打锦州的道理又非常直接地讲了两遍,我们看看主席电报是怎么说的:

在五个月前,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线之第八、第九两军亦已调走,你们却又因新五军从山海关,九十五师从天津调至葫芦岛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

而这段话,被改编后用在了电影版主席生气后的台词里:“五个月前,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不敢打,两个月前,长春之敌同样好打,又不敢打,仅仅因为华北两个军增援葫芦岛,这个变化并不大嘛。现在部队已经南下,外围战也打响了,又要回头打长春,这个林彪啊,诶!”(凭记忆写的,可能有出入,见谅)

这个改编可谓神来之笔,把主席的心理活动和电报文字对应起来,可以想象主席在看到电报之后可能真的就是这么想的,才会写出来这样的电报,而借这个和恩来对话的桥段说出来,非常自然,毫无违和感。这样的改编在电影版大决战中比比皆是,足见当时编剧和演员的用心。

从这个例子可以也看出来,剧版大决战在剧情设计方面虽然多少也参考了一些历史文献,但显然道行不够,做了一些不太成功的演绎。也许在这个桥段里,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是有一个独断专行的领袖是这么发怒的,但可惜真实历史并不是这样的。

2.淮海战役(华东战场)

剧版补了电影版对中粟裕给中央军委发的“子养电”的“缺憾”,把粟裕“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建议暂不派华野过江,而是在中原与国民党打大歼灭战的情节拍了出来。

电影版只是在辽沈战役用了主席、老总和陈粟的几句台词勾勒了这个事情的结论,但其实对于了解历史脉络的人足矣,而剧版因为进度条足够,于是企图把这段详加描述,但和前面的辽沈战役一样,还是一言难尽。

所谓“子养电”的背景,是1947年下半年至1948年初,国民党改变进攻策略,集中兵力进攻山东和陕甘宁,给解放区持续施压。虽然刘邓挺近大别山后勉强站住脚跟,但由于丢掉了大部分重武器,给养跟不上,压力很大;两年多来持续在解放区作战实际上对解放区的消耗也是日渐严重,而国统区则消耗较少(虽然国民党实际上也在内耗),所以必须把战争向国统区引,吸引国民党军回防,减轻解放区的压力,这才有了中央军委要求华野派三个纵队南下过长江在南方重建革命根据地的计划,在电影版里主席开头有一句话说:“要林彪南下北宁线,粟裕南下过长江,是年初就定好的事情,结果如此”,这是1948年初,电影版重点说了林彪和中央军委的分歧,但粟裕南下过长江的“结果如此”是什么呢?

本来华野的陈毅是同意了中央军委的命令,准备实施南下过江的策略的,但粟裕有自己的想法,先是向陈毅表达了意见,说明了眼下不应该过江的理由;陈毅虽然赞同,但不好自己直接回电中央,就让粟裕自己直接跟中央讲(当然,陈毅既然让粟裕这么做,肯定也是同意他的意见的,不是甩锅的意思)。于是1948年1月22日,粟裕就给中央发了一份长电(军内电报按照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惯例,“子养”即1月22日,故称“子养电”),详细阐述了暂不过江的理由,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里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群众基础问题,离开后方去外线作战,最大的问题是国统区缺乏群众基础,行动保密性、补给、伤员安置这些都会成为问题;二是如果补给跟不上,深入外线后必然会丢失重武器,丧失攻坚战的能力,而未来革命必然要面对在城市的攻坚战(可能是吸取大别山的教训);三是粮食问题,和前面一样,在缺乏群众基础的情况下,长期的外线作战肯定要出现与民争食的情况,不利于团结群众

以上这三点,是粟裕上来首先强调的,结果在剧版大决战中,粟裕给主席讲的是什么呢?“现在国民党派系林立,桂系在江南,蒋介石的嫡系在江北,只要我们暂不过江,就可以避免和桂系直接起冲突,利用蒋桂之间的矛盾,桂系甚至会乐于见到蒋系部队被消灭”(原话我没记,大意如此)。

这就非常扯淡了,首先,且不说粟裕的电报原文有没有这个意思,即便后来淮海战役确实有这种情况,但站在1948年初国民党依然握有相当的军事优势的背景下,耍这点小聪明也是非常站不住脚的理由。我们看看粟裕电报原文唯一一条关于对国民党军的分析:

我们南渡后估计能调动的敌人为25、28、83、63、20师等部及留华南各地之后调旅。至于桂顽之7师、48 师等部,蒋不至纵虎归山,仍可能留于大别山;5军及11 师则因系美械重装备,亦可能留中原,以发挥其作用。此四个整编师战力最强,为中原敌人骨干,如我军南进仍未能调动,或未能予该四个师中之一、二个师以开灭,则中原局势势将成为较长期僵持局面,果如是,既难减轻老解放区之负担,亦难于中原地区得到新的人力物资的补充(因不能较安定的发展新的力量)。甚至会使这一地区遭到残酷的摧残而难于恢复(敌人在此区大抓社丁,仅鲁西南一个分区即捕走数千人,拉走大批妇女,普遍抢粮,破坏生产),如是则将造成今后更大的困难。

这里即便真的在分析蒋桂矛盾,也是桂系的7师、48师已经被蒋调动在大别山进攻中野,而不是“不过江就不与桂系起冲突”;相反,粟裕认为即便你过江了,蒋也不会放心地把桂系放回老巢。

另外,这个电影对粟裕和主席的见面场景刻画地也非常失败。这次主席见到粟裕,是1934年离开中央苏区后第一次见面,已经相隔14年,在此后的长征、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许多年间,只听说粟裕在敌后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中非常能打,逐渐成长为我军的一名杰出将领,但毕竟这么多年没见,可能连容貌都记不清了,所以真实的主席见粟裕是主席出门走了好一段迎接粟裕。

试想,现实中你见一个14年未曾见过的故人,而且对方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肯定是非常激动、欣慰,甚至略有期待的。但剧版确是粟裕去田间找正在种菜的主席,主席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噢,粟裕啊”,感觉跟见天天在一起的恩来老总没什么区别,这个设计就非常不走心了。


3.平津战役

高导似乎对三大战役的最顶层设计均理解的比较肤浅,平津战役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对华北野战军和东野先遣兵团的平张作战意图说的不清不楚,甚至曲解。

首先,为什么在东野正式南下入关之前会有围困张家口这个动作?当时更大的背景是,华野和中野正在全力聚歼黄维和杜聿明,战况胶着;而这个时候华北野战军力量较弱,还有一部分远在北平西北、太原地区作战,很难快速歼灭哪怕抓住华北国军。这时候,如果傅作义部和中央军真的放弃华北从塘沽南下参战,哪怕没有赶上淮海战场,而是进入长江防线,那么都会给日后解放全国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所以,1948年11月下旬西柏坡在华北的战略就是如何快速抓住傅作义,防止其南逃,而不是真的打下一两个城市、消灭一两个军。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才有主席命令杨罗耿兵团迅速包围张家口,吸引傅作义派丰台的35军前去救援,再由杨李兵团切断平张线,东野先遣兵团程子华、黄志勇进军怀来、南口堵截的整体战略,而一旦傅作义的看家机动力量35军被抓住,傅作义就不会弃城而逃。因为即便要逃,傅作义也是带着35军的老本,否则南下就意味着彻底交出兵权。

电影版对这一段处理地较好,主席先是命令停止攻击太原和归绥,并经过彻夜思索进一步想出包围张家口引蛇出洞再堵住洞口的战略构想(不过,实际的历史好像是林罗刘在入关前建议的,后来主席采纳了这个建议)。这就把围困35军的背景介绍地非常清楚了,有提纲挈领的感觉。

但剧版就处理地很凌乱,先是恩来去找主席说话,主席笑盈盈的,恩来说主席心情这么好,一定是想到了(留住傅作义)办法了,主席继续笑盈盈地肯定,于是就有了包围张家口的战斗,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懂历史的人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段。

接下来,主席给子龙来一句“给杨罗耿兵团,杨李兵团和程黄兵团发电报,让他们迅速加入平张线的战斗”,也许之前已经内部开会说过到底怎么打了,所以才有这么"言简意赅”的电报,但观众能知道这三个兵团到底应该怎么打吗?

最后,朱老总竟然来一句“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35军”,拜托,那个时候只是要抓住35军,如果迅速把它打掉了,那傅作义更加无所顾忌,会很快逃掉,蒋介石做梦都要笑醒了。

而电影版对于35军的处理就比较符合逻辑。当时首先是将35军围困在新保安,等东野南下完成对天津、塘沽的分割,防止傅作义从海上逃跑之后,才开始正式歼灭35军。

而且,电影版里还专门拍了一段,主席从村长家婚礼赶紧回来,就怕杨罗耿等人耐不住性子要着急打35军。在这一段里,主席特地确认了塘沽港暂时还封冻不了,所以必须等到12月底才能总攻新保安,并要求东野加紧入关。在完成对平津国民党军的分割包围之前,必须仅是“围而不打,隔而不围”,这既能吊着傅作义防止其下决心逃掉,又能堵住他的退路。

当然,电视剧后来也是通过旁白把当时“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策略说了出来,但就没有通过台词和剧情的直接推动显得自然。

四、关于人设立场

坦率地说,剧版《大决战》相比很多抗日神剧、民国剧还是用心了不少,没有用流量明星来尬演,启用的基本都是演技在线演员,所以整体看起来除了前面讲的剧情设计不如电影版的专业之外,其实还是在努力讲些史实,讲些道理的。

1.国民党方面

但里面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台词的设计不符合角色身份定位,最明显的就是国民党那边多次对我党的“组织严密”、“得民心”、“信仰坚定”进行官方认证,如果真是这样,后面功德林的事就没法解释了。比如一开始宋美龄劝阻蒋介石发动内战,就说我们“组织严密、信仰坚定”,不介绍还以为这是宋庆龄。

后面顾祝同还冒死给蒋总统劝谏,说共军治下多么深得民心,大队长也表示他都知道,但没办法。阙汉骞在丢失锦州复盘会上也说解放军多么官兵一心,上下一盘棋。

我知道导演可能确实想展现我党胜利的原因,但这些话不大可能是从国民党高官口中说出来的,这无异于“杀人诛心”了。试想,哪个战争中失败的一方不首先分析客观原因,强力甩锅,而一眼看到失败的深层次原因然后鞭挞自己?这种“自我批评”精神出现在国民党一侧,是非常不符合史实的。

即便真的按照这个逻辑展开,接下来国民党应该是停止战争,抓紧整顿队伍、收拾民心啊,怎么可能是继续用一个必然失败的组织去跟一个“组织严密、信仰坚定、深得民心”的组织对抗呢?

2.共产党方面

到了共产党和解放军这边,高导又开始乱加戏,比如类似“妇女战场背亡夫”的恶心镜头,还有一个跟痴汉一般在女战士边上晃来晃去的乔三本,给了大决战这样一个宏观题材过多的无关的支线,无法说明大决战的决策过程和双方排兵布阵的策略。

更离谱的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完全无视我军的组织纪律和上下级关系,整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对白。

很典型的就是决策先打锦州的过程中,罗帅口中竟然说出了这样的台词:“我知道你的顾虑,你是怕拼光了东北辛辛苦苦攒起来的老本”,于彪竟然回答:“是,东野一直是我军的主力,绝对的主力,不能有闪失”,刘亚楼也是彪,补一句:“林总你要对我们的战士有信心”,于彪竟然质问刘亚楼:“你敢打包票吗?敢吗”。这句台词让人喷饭,跟卫立煌质问顾祝同的:“你敢画十字签押吗”有何区别?

虽然林彪打仗确实谨慎,甚至有人评论说“林彪敢打的仗,一定能打赢;彭德怀不敢打的仗,一定打不赢”来说明林总的精神;可能他内心确实怕进攻锦州重蹈四平的覆辙,但绝不会有这样“保存实力”的军阀习气,三大战役都是服务于解放全国的大战略,环环相扣,哪一个野战军,连队,敢说怕自己“丢了老本”而贻误战机?

这事对比电影版《淮海战役》里小平同志在堵截黄维突围时的话高下立判:“哪怕中原野战军平光了,我们也照样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这才是我军将领该说的话。

倒是蒋介石这边,在电话一头臭骂白崇禧时大义凛然:“革命这么多年了,你白健生只配做个军阀”。

你看看,第一大共谍、运输大队长、功德林预备学校校长觉悟多么高!


文末打个广告:

这个号除了分享自己的一些观影心得与评论之外,主要是基于本人在一级市场从事股权投资工作的一些思考与见解,部分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Venture Insights,欢迎关注、转发与交流:


user avatar   xu-fang-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硬让我往好的方面理解,我只能理解成高希希是想拍一部历史科普剧,而不是严谨的历史剧,不管是《大决战》还是《新三国》,都是如此,毕竟在这个国家里,爱好历史,真正了解解放战争和三国的人,绝对数量很多,每个历史类的话题都有很多人参与讨论,但是这类人在整个国家里并不占很大的比例,我自己读了好几遍三国演义小说的原文,看了无数遍94版三国的电视剧,新版的一集都没看过,最近给我5岁的儿子讲三国的时候,看到他的漫画版的三国的时候,里面李傕、郭汜在董卓死后祸乱京师的一段,怎么逼死的王允,这些历史我都知道,但印象不是那么深刻,远不如电视剧演过的那些情节一说就能想起很多细节,更别说普通人,我老婆也拿了博士学位的,不算读书少的,但是问起三国的问题她都是一脸懵,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而且很多女生确实对历史类的题材天生的不感兴趣......

只能说这部电视剧是想让大家知道那段时间有这么一回事,告诉那些不懂历史的人或者历史课上神游不听讲的人,当年有三场决定了中国人民前途和道路的战役,不会让年轻人被问起三大战役都不知道是啥,这样的人现在很多,不信大家看看各种提问历史问题的街访,最傻叉的是很多穿着光鲜亮丽的年轻人,不知道我们的国旗和国歌是啥......

但是作为一个34岁,过去20年特别喜欢读军事、历史类书籍的人来说,拍成那样让我看我觉得多少有点尴尬......

所以就当做一个尴尬一点的历史科普剧来看吧,比如第一次让朱瑞将军大篇幅的出现在了电视剧里,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将军在攻打义县的时候牺牲了,第一次拍出了我们失败的四平战役等等......


以下为原回答


别的不说,就说电影版开头,看看这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张震将军,粟裕大将在淮海战役时候的参谋长,直接参与淮海战役计划的制定,是整个淮海战役决策的亲历者,和粟裕联名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将杜聿明集团歼灭于淮海战场的建议,避免了徐州部队南撤到淮河以南延缓全国战局,中央军委在淮海战役很多电文开头都是“粟、陈(陈士渠)、张”或者“粟、张”,他的位置类似于林彪手下的刘亚楼,但是在电影中出镜次数不如刘亚楼多,我印象中就三、四个镜头左右,去世后悼词给的评价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

杨国宇,淮海战役期间参与动员百万民工支前,一直随刘邓作战,负责后勤组织,参与了刘邓部队整个解放战争期间的后勤组织工作,从晋冀鲁豫、大别山、中原、淮海到最后解放大西南,一仗都没落下,出色的保障了刘邓部队任务的完成,大量民工用手推车支前,就有杨将军的功劳......

苏静,东野作战处的处长,参与辽沈战役指挥,每逢战役的关键节点,苏静都会被林彪派往前线 ,重点传达指挥部的意见,相当于加强命令的作用,防止基层部队领会命令不到位而影响全面战局(但不直接参与指挥,相当于钦差,见到他来了,就是本部队的战事极其重要),例如死守塔山时他被派往塔山前线(一旦塔山被突破东野就真的被东西夹击了,所以林彪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学,我只要塔山),还有后面带领重炮部队加强给独立二师,一开炮吓得49军以为遇上主力部队了,都没有向廖耀湘报告,打了个电话给卫立煌转头就往沈阳跑(一旦没顶住廖耀湘就死命往营口跑了),都是战役极其关键的节点,平津战役参与了天津和谈,是北平和谈我方首席代表,只身进入北平与国民党军华北总部代表会晤......

叶子龙,主席的秘书,1932年入党的老党员,在三大战役期间负责收发和整理了大量电文,他是除了领导人以外有机会接触到最高层核心决策和信息的人,拍戏的时候可能是在世的了解到最高领导层决策信息最多最全面的人......

崔月犁,著名地下工作者,北平城工部长刘仁的手下,是刘厚同(傅作义的老师,支持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傅冬菊(傅作义的女儿)、邓宝珊(傅作义心腹,平津战役期间国民党一方的谈判代表)等人的直接联系人,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的非常关键的人物......

陈荒煤丁峤就是艺术方面的专家了,都是当时顶级的艺术家,都是经历过抗战和解放战争洗礼的,都是当年事件的亲历者......

以上这些人参与了电影的拍摄,就是要保证电影的真实,顾问包括了最高决策层、军事指挥、后勤、谈判、地下工作等方面的直接参与者,再加上艺术顾问的指导,与其说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一项政治任务,当年应该是杨尚昆主抓这部电影,电影在那个年代是要回答很多历史问题的,类似于一个给十多亿人看的红头文件,代表着党中央对一些历史问题的意见(比如1971年林事件,毕竟电影拍摄筹备时,只过了不到20年),当年事件的很多亲历者,上到小平同志和聂帅,中到纵队司令/军长和师长旅长团长一级的指挥员,下到很多当年的普通士兵和群众都在世,而且很多人退休前都身居高位,所以一定要严谨严谨再严谨,不能出任何错误......

所以仅从我一个34岁的历史爱好者的角度来说,电影版不知道比电视剧版高到哪里去了......

电视剧版我看了,情节上比电影版更连贯,因为篇幅更长,很多电影里没表现出的历史事件,电视剧里都表现出来了,情节上更连贯,但是也有很大欠缺,另一个方面是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电视剧太失真了......

再看看电影选角,马绍信老师几乎和真的一模一样,粟裕也很像原型,其他的也都是经典,基本算是无法超越的,甚至连高矮胖瘦都和原人物差不多,国军方面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也是过去几十年中的经典之一,我个人认为大决战和血战台儿庄里的蒋介石是影视剧里出现的还原度最高的蒋介石,赵恒多也是军人出身,身上自带军人的气质,大决战里的台词设计非常好,一个眼神徐永昌就不敢在说后半截的话了,这才是领导,王劲松的演技我是认可的,但是电视剧的编剧把蒋介石安排成了一个怨妇形象,和美国人说话像下人讨好主子,历史上的蒋介石还是有脾气的,好歹那也是称霸一方的国家元首,电影里宋美龄的演员据说选了200多个,宋本身的性格也是很孤傲的,电影里出镜不多但是很真实,刘涛不能说演技不行,但是真的不合适这个角色,年纪气场都有差异,不像那个年纪的宋美龄,电影里各个国军的将军虽说相貌还原度稍微低了一点,但性格气质的还原度很好,比如卫立煌、邱清泉、刘峙和顾祝同,都让人印象深刻,卫立煌9的文化功底其实不错,大决战电影里能说出大段的兵法,而到了电视剧里被演成了一头蠢猪,杜聿明被围陈官庄之后胡子拉碴的,傅作义在北平的纠结也体现得还不错(实际上傅作义在这个过程中十分的纠结,听说被列为战犯后差点崩溃了,精神恍惚不吃不喝,后来是地下党传情报进去说是为了怕蒋介石不信任傅作义才把傅作义列入战犯名单,之后傅作义才算是定下心来),电影里邱清泉脸上有一道疤(车祸留下的,电视剧里就没有)……

听说电影开头拍黄河的冰化开的那段,搞了两年,因为要等合适的天气,找合适的地点,我们也不需要在电视剧里看这种壮观的行军和一眼看不到头的炮阵地,花这个钱确实没必要,就把该讲的故事讲好了就行了,但是你得讲好才行啊……


淮海战役那段毛蔣隔空论战,永恒的经典……






哪怕把电影的台词重新说一遍,也比现在好很多,原来11个半小时的电影,改改就是20集了,再按照这个套路拍20集,东北的四平都用那么大篇幅拍了,那也应该增加关键的情节比如豫东战役(国军主力间全力配合,我军战略目的基本达成,但是战果不如后面三大战役那么多,算是整个战争中一场双方都使了全力硬碰硬的战役,为后面淮海的局面奠定了基础,我不明白为啥四平战役和攻打义县都拍出来了,豫东战役这么重要的历史节点反而不拍),还有小河村会议之类(确定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包括挺进大别山等),还有曲阜会议(华野师以上干部会议,开了整整20天,因为陈毅元帅调离到中野,粟裕资历比较浅,华东局书记主持会议,书记的名字我就不写出来了,懂的都懂,写了违规,不知道这种重要会议不拍是不是就是为了避讳会议的主持人,特别强调了部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据当年参加会议的纵队司令员回忆,会后华野的指挥、部队间配合和后勤都明显提升了一个层次,所有的事情都按流程走,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战斗中隶属不同纵队的师、团也可以互相派出指挥和参谋人员商讨战斗计划,两个纵队配合攻击也没有任何问题,战斗结束后国民党俘虏为了躲空袭从一个纵队跑到了另一个纵队的地方,之后另外一个纵队收容,纵队间也不会因为俘虏数量也就是战果的变化造成任何摩擦,所以《亮剑》里李云龙和另一个师的人抢缴获物资的现象,如果在1948年8月后,应该是不存在的,谁也没多长一个脑袋,小说里李云龙的部队后面就是由中野归属了华野),每一个关键会议最后剪成20-30分钟没有问题吧,豫东战役拍一集也没有问题吧,高希希怎么就学不会呢,就算你是想给大家科普历史,怕大家看不懂,好歹也科普一些加强党的领导的部分啊,现在看看曲阜会议绝对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中央层面的决策也都是非常符合当时的斗争形式的,也有必要介绍一下,高希希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用商业片的套路去拍历史剧,反正我看着别扭......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距是全方位的,最大的差距就是林彪。

马绍信饰演的林彪元帅,让人看一眼,都不敢大声说话。。。。



于和伟饰演的那不是林彪,是隔壁彪子,让我看一眼,总想拍他肩膀头子喊声:“兄弟,今儿你嫂子回娘家,陪哥出去喝两个吧。。”

实在是太绝了 ,

演林彪居然一丁点都不像林彪。


。。。。分割线。。。。。

林彪在历史关头可是统领我党最能打的一百万人!(有点领导经验,哪怕学生会干部经验的读者,想一想这是啥概念),沉默寡言也绝对雷霆万钧。李作鹏将军回忆,当年他打完胜仗没有第一时间安排好高地警戒,就让警卫给他煮鸡蛋面条吃,结果被林彪撞见,林彪慢悠悠走到他跟前,抬脚就踢过去,连桌子带汤面踢了他一脸。

林彪的惜字如金只是喜怒不形于色,如果需要杀伐决断,分毫间就手起刀落。

于和伟演的那种气质,莫说演出来林彪心细如发、常算常胜的智慧韬略,仅就统御才干,别说治住一百万人,连公司办公室的几个应届生都治不住。

———————分割线———————

另外,导演明显对军队的文化伦理和参谋长的角色,存在严重的误解,尤其是在对东野参谋长刘亚楼的处理上。




艹!这么军阀思想、山头主义、土匪作风的台词到底是怎么编得出来的?党交给林罗刘任务,三个老革命会为了保存自己的所谓“老底子”“弟兄们”,收着不打吗?连国军正经嫡系部队都不可能这么说话,也是一口一个党国栽培、校长知遇。导演到底明不明白,他要拍的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上规模少有的军事决战,不是土匪抢山头。简直是好笑又好气。

再看电影版处理。

黄维的部队也是到要完蛋的最后关头,才会放下军队等级礼仪,让部下兄弟相称。





另外,刘亚楼怎么可能敢这么鬼吼林彪。。。林彪得让警卫压着他学西藏喇嘛从锦州磕长头回长春。

再看电影版的角色处理。












再看电视剧版



TM的,你是司令还是我是司令!


user avatar   liu-xiao-ming-20-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视剧版:你真的想把弟兄们都打空吗

电影版:不要说你们一个纵队,就是中原野战军拼光了,其他各部队照样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部大决战,加一起有659分钟,足足11个小时,算上片头片尾,剪成十七八集电视剧不成问题。

再加上决战之后的161分钟,足足可以弄个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

这也正是二十年前的电视剧常规长度,或者可以算现在两季剧集。

这样不香么?高清重置一下,保管收视率刷刷涨,看什么新拍片……生命多宝贵啊?浪费在这还不如睡一觉呢。


user avatar   ssgrei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好说,至少现有能找到的剧照KMT里没人再系领带、穿美式翻领军服了。

电影版里,光解放军的黄色军服就有好几个色系,一丝不苟,完全还原。而电影版KMT里也只有五大主力及部分KMT中枢军官穿美式军服。据说是为了突出这些人的远征军背景。结果带了个坏头:此后影视中的KMT不穿美式军服都不好意思出镜,而正统的立领军服反而成了异类。

刘峙、杜聿明、李树正?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吹毛求疵,林总的一个定妆照,就暴露出来这天上地下的差距。

堂堂三军统帅,就突出了一个黄豆袋,搞笑的吧?主席要不要端碗红烧肉?邓公需不需要捏副桥牌?

当个戏说剧看看就行。


user avatar   dan-ran-69-72-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高希希原本的印象还是可以的。但是,看到新版的蒋介石拿起辣椒酱,还与一旁的服务员交谈起来,这就看不下去了。要吐!这是要宣传什么?老蒋平易近人?老蒋的观念里,人与人是平等的?他有这个观念吗?

电影《大决战》的经典,不会再出现了。那可是大佬云集啊。

首席顾问张震,淮海战役时任华野副参谋长,1955年中将,《大决战》电影1991年拍摄时,他是国防大学校长。电影拍完后,他升至JW副主席。2015年9月3日,上午九三阅兵,下午张震将军逝世,享年101岁。

苏静,辽沈战役时任东北野战军前方总指挥部情报处长,1955年中将,牛人。类似于李克农的1955授予上将。

杨国宇,淮海战役时任中野运输司令部副政治委员,淮海战役后任11军参谋长,参与解放大西南。1955年大校,1961年海军少将,后曾任海军副司令兼参谋长。1987年离休,2000年4月27日逝世,享年86岁。

叶子龙,教员的机要秘书。

崔月犁,彭真同志的秘书,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北平和平解放亲历者。

陈荒煤,左联作家,中南军区文化部长,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

丁峤,三野文工团副团长,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

两位国家电影局的老局长,担任顾问,还是敬陪末座的那种。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决战》? 
  如何评价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大决战》? 
  如何评价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大决战》? 
  电视剧《大决战》的质量和电影版的比起来有差吗?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决战》?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决战》?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决战》? 
  如何评价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大决战》? 
  电视剧《大决战》的质量和电影版的比起来有差吗? 
  如何评价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大决战》?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山东政协推出的干部职工子女照看班?
下一个讨论
你对李连杰的壹基金怎么看?你会向壹基金捐款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