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疾控主任回应「西安确诊病例接种疫苗后仍感染」给出的三种可能?个案会影响疫苗再研发和普及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影响研发,毕竟这件事是真的「懂的都懂」。

但有可能影响普及,因为对大众存在冲击感,直觉上就是疫苗无效,所以需要进行科普。

这是在其他平台下,我说这件事遇到的评论

疫苗接种后偶有人感染属个例现象,虽不能百分百提供保护,但整体上可为绝大多数人提供足够的保护

接种疫苗后偶有人感染是正常现象,疫苗并不能提供百分百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他为什么感染。

打疫苗一是确实大部分人可以产生抗体,这样不会得病;

二是大家都打了疫苗之后,即使有零星几个人被感染,也不会形成传播,不会对医疗造成冲击,那得新冠的人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救治,我们也不用再封城——这是通过保护群体来保护个人

因为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既影响经济,影响大家赚钱,又影响其他病人看病,最终还是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

所以保护群体、保护个体都很重要。

接种疫苗还是需要继续推进的,我也已经打了疫苗了。

个人觉得要追溯他的操作习惯、接触史、工作流程,毕竟人在隔离区工作,接触机会很多。

所以需要厘清这究竟是偶然事件,还是医务人员都可能导致额外暴露的情况——这比纠结疫苗的效果更有实际意义


user avatar   shoudoumaoda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题目问得很委婉了——这件事会不会影响疫苗的“再研发和普及”——其实更直白的意思大家都知道:

既然有人打过两针疫苗还是感染了,那现在打疫苗还有必要、有意义吗?

问这个问题的人不一定真的对疫苗的接种存在多少怀疑或恶意,但西安这个案例一出,我相信类似的疑问总是存在的,不少人的身边或家族群里都会有类似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长辈或文化程度有限的人群中。

这其实是个很无奈的问题,因为不管科学的道理说多少遍,不管各位科普作者如何一遍遍去强调“个案代表不了群体”、“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不是100%”、“免疫保护针对的是群体”……但这个疫苗所要保护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以个案的角度看待问题,他们看不明白也不想明白“群体”和“个体”的相互关系,而是更喜欢一个直线式的思维:

(西安)这个病例打了两针疫苗都还是感染了,所以疫苗(可能)没用。

但我觉得尤为讽刺的是,如果我们用严谨、科学、客观的态度去分析问题,会发现在个体层面来说,上面这种看似武断的思维恰恰是对的。

能够在一个群体中有效构建起免疫屏障的疫苗,恰恰对于其中的一些个人确实可能是无效的。

至于为什么疫苗对于个人可能会无效,这次高福已经借着西安这个病例把背后的情况和可能性说得很透彻了:

3月2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采访时,给出三种可能。
①打了疫苗以后体内产生抗体,但病毒感染在呼吸道,体内抗体可能对防止呼吸道感染不那么好;
②少数人属于新冠疫苗接种不反应者,由于新冠疫苗刚刚开始接种,不反应人群的占比还没有统计出;
③打了两针灭活疫苗,抗体滴度不够,可能需要补第三针。

说白了,我自己为例,接种了疫苗后再接触新冠感染者时,有以下三种可能性可以使我无法获得免疫保护:

  1. 我打完了疫苗,体内的抗体没有能够在呼吸道构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2. 我打完了疫苗,但免疫力不足,免疫系统没有产生有效的病毒中和抗体或产生的不是中和抗体;
  3. 我打完了疫苗,免疫系统也产生了抗体,但产生的抗体浓度(滴度)不足;

不过我很幸运,在接种完疫苗后通过一次感冒发热的“机会”检测了自己体内的抗体水平:

(忽略不靠谱的胶体金法结果)

所以我现在可以说,对我来说如果有朝一日再感染了新冠,那就是以下几种可能了:

我打完了疫苗,体内的抗体没有能够在呼吸道构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或者

我打完了疫苗,免疫系统也产生了抗体,但产生的抗体浓度(滴度)不足;

当然,理论上也有另一种可能:遇上了现有疫苗无法交叉免疫的变异病毒。

不过截止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在这回西安病例身上并不大。

但无论如何,也的确证明了疫苗对于个体不是100%能够有效保护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自己或身边的人都接种了疫苗,依然要坚持佩戴口罩、保持适当人际距离、养成良好的卫生消毒习惯等。

当然了,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像我一样,找个机会去医院测测抗体。

不过我相信上述的道理对很多人依然是晦涩难懂的——如果一个中老年人连抗体是啥都不知道(无恶意),如何向他说明白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意义——尤其是我国开始向60岁以上人群开放接种疫苗的时候。

所以我更喜欢用一个东西为例向身边的中老年人说明白这个道理。

这个东西就是——

防弹衣。

没错,在我看来,防弹衣是一个和疫苗很像的东西。对于面对着枪林弹雨危险的军人或警察来说,防弹衣同样是一个“保护群体多于保护个体”的东西:

  1. 因为子弹可能打在了没有防弹衣保护的部位,比如颈部、面部,比如裆部——就像体内抗体可能对防止呼吸道感染不那么好;
  2. 因为战斗不总发生在你穿好防弹衣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在放松警惕之时——就像少数人属于新冠疫苗接种不反应者;
  3. 因为防弹衣的强度是有上限的,并不是所有子弹都能被防弹衣挡住,战场上还有坦克都抵挡不住的穿甲弹和炸弹——就像有人打了两针灭活疫苗,但产生的抗体滴度并不够。

没错,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让人在穿好防弹衣后面临枪林弹雨依然会有危险,但这不代表着为我们的军人或警察配备防弹衣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多一层保护,就能大量减少他们面对危险时候的伤亡:

同样是对个体不是100%有效,但对于群体来说却一定有意义。

疫苗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哪怕接种了疫苗的个体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依然被病毒感染,但即使能够减少50%的可能性,也能为大家降低很多风险。

更何况,疫苗终究与防弹衣不同、它很有更高一级的群体免疫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断病毒在人群中的交叉传播,斩断传染链。

哪怕群体中不是所有人都接种了疫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种疫苗,但如果人群中接种疫苗的比例上升到了一定地步,所有人都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比如你的同事吴大哥家的保姆王大姐的朋友马大妈家里的儿子小老王是一个新冠感染者的密接者。

可能这条传播链上只有吴大哥和小老王打了疫苗,但如果两个人的疫苗都有效,那就能够把传染风险降低75%

即使小老王的疫苗无效,但吴大哥的疫苗有效的话,也能把风险降低50%。

这条传播链上打疫苗的人越多,传播链被阻断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不是所有人都打了,即使不是每个人打了后都有效。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无论如何都要继续推广疫苗的接种,直到所有适合打疫苗的人都打上了疫苗,或者直到病毒消失,或者研制出了能够覆盖更多种变异病毒的更好疫苗……为止。




  

相关话题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如何看待梁万年称「动态清零是上海抗疫最佳方案」?上海市本轮疫情防控的难点在哪? 
  10 月 23 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暂时停诊,目前石家庄域内有本土新增病例吗? 
  张文宏称「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它会咬人」,要加强疫苗屏障,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应对措施? 
  如何看待张文宏深夜发文:不打疫苗感染的人会更多?还透露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朱青生提出的对待逆行医护「伤者军功抚恤,牺牲烈士待之」的倡议? 
  西安地铁为什么不公布完整监控视频? 
  如何评价当地时间3月11日晚9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的关于抗击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的白宫演讲? 
  如何看待3.26浙江嘉兴一例在“境外人员落地后转机混乘国内航班”上被传染新冠的本地病例? 
  12 月 7 日成都郫都区新增 1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常年如夏的热带,花是怎么知道“春天来了,要开花了“的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某课程 9:50 上课,八点前教室前三排已被书本占满?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