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超长,从日常生活,饮食文化,自然风光,社会习俗等方面,多视角地介绍了山东烟台长岛。超长!)
说来惭愧,我第一次知道长岛,倒不是因为它那被大海雕琢的瑰丽景象。
反而是长岛海域中孕育出的独特风味——金钩海米。
海米非米,乃虾。
中国盛产海米的地方不少,如胶州湾,舟山群岛,北部湾等地。而位于黄、渤海交汇处的烟台长岛,则是其中最出名的之一。
海米捕捞,每年分为春补和秋补。
春季,4-6月,海水尚冷,又正处于红虾排卵期,所以肉质比秋米来得更加紧致。五一期间,时间刚好。
若是能交到渔民人家的朋友,拜托着带你出海补捞一番海米,必然不枉此行。(怎么交朋友,不用我多说吧?)
就是有点辛苦,四点钟便要整装出海。
在这个季节里,海米的原材料红虾,会往黄渤海交汇处迁移。为了捕获它们,渔民们必须顶着风浪深入黄渤海的腹地。通常要驾船行驶2个小时。
停船,下网。
不要小瞧这虾网。网子内细外粗,薄薄一层,却凝结着长岛渔民的智慧。
红虾个头小,容易折断,所以必须要用一层柔软轻薄的细网兜着。
可细网在海里遭不住拖曳,没几下就会烂了。所以,外面必须再套一层粗厚的外网。
一网下去,通常要拖上1个多小时。
收网,则是整个捕捞过程中非常危险的一项工作。渔民站在船沿,操纵着绞盘,拖拽渔网。绞盘上七七八八的绳索,各有各的作用,外行人很难看出其中的奥妙。
从游客的角度而言,虽然航行两个来钟头比较辛苦,但是收网那一瞬间的体验却是绝妙的。不少海边景区都会有出海捕鱼的项目,相信不少朋友体验过。
可是,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失望。
无他,载着游客的渔船只是在海湾内拖网半个小时。这巴掌大的海域,几百条渔船,日日捞夜夜刮,早就撸秃噜皮了。所以,打捞上来往往不足一桶。
可这里不一样。捞上来的渔获,是以吨去论的。
捞上来的红虾,需要迅速装箱,送回岸上处理。
要快,慢一点就会影响品质。
送回岸上,容不得歇口气,就要迅速下锅煮熬。
猛火旺灶,一箩筐一箩筐的红虾直接导入大锅。
这活讲究着呢。必须是淡水煮虾,再下入一定量的盐去提鲜。可不能图省事,直接倒海水煮,那太苦涩。
煮好的红虾不能久放,不然会变黑,必须立刻晾晒。
只要天晴,半日便可以晒个透干。
暴晒的目的是为了让虾壳变脆。此时再放入机器中,去头,去壳,最后再用手工分拣。
男人早上四点出海,到了下午,都回屋歇着了。而长岛的女人们,此时都三三俩俩地聚在一起,一边闲聊,一边分拣。
日子就这么忙碌却自在地过着。
最好的海米,被称为金钩海米。
看上图,最好的海米与最次的海米,价格相差10倍。个头饱满,形如月钩的海米能卖到600元一斤。到这里,想来你应该能明白海米为啥还要分拣了。
如何食用?
长岛的金钩海米,熬出来便是最好的高汤,百搭。
类似于腐竹,本身淡而无味,但如果加上少许海米,再淋上海米高汤,让大海的鲜味渗入腐竹内部。这滋味,只会让你觉得,谷氨酸钠是人类美食的最大破坏者。
当然,若仅仅如此,我不会耗费这么多时间跟你聊长岛。淘宝便是了。
除了渔船,渔人,渔获,长岛依然有着海崖,海风,海鸟,海的宝藏。
如开篇的九丈崖。
当属国内最顶级的海蚀地貌之一。
海蚀地貌不少见,但是长岛的大黑山天然海蚀栈道却不容错过。
2021/04/17更新:
九丈崖与龙爪山是观海赏山,那月牙湾必然是玩海乐水。
这座海滩并不以砂质细腻出名,相反,走起来挺硌脚的。
若是论沙滩堆堡,沙里埋人,这儿没什么优势。
但是论赶海,放眼全国,它也能排在前列。
用我老弟的话说:“带孩子过来赶海。跑海边一看,嚯,前面有一个贝壳,赶快跑过去。孩子一拽我,回头一看,后面又有一个。老婆说,跑什么跑!看你脚下!”
孩子的心性急躁,或许耐不下心来寻找一个个细密的小孔。别急,还有大片的鹅卵石等着他们。
长岛赶海?
无需太多语言去证明,岂不见这长岛随处可见的海鸟?
每当潮汐退去,除了赶海人,最欢乐的自然是这群海鸟。
想观鸟,五一又是一个合适的时间。
这个时节,海鸟正好处于孵化时期,大群大群的海鸥聚集在长岛诸岛。这其中,又以高山岛(又名车由岛)最为出名,上万只海鸥居住于此。因此,又被人称为“万鸟岛”
忘记提了,长岛不是只有一座岛,而是由32座岛屿组成。主要游玩的景点分布在南北两个大岛上。
北有望夫礁。
南有妈祖庙。
想要理解长岛,最重要的一个字,始终是“渔”。
渔民们外出捕捞,经受着海风海浪的考验,随时面对着危险。因此才有了望夫礁,岛上的妇女们用这一天地造化,去寄托自己的担忧与思念。
也正是因为“渔”这一字,岛民世代信奉的是“敬畏海洋,感恩海洋”。风雨中矗立900年的庙岛显应宫(长岛亦称“庙岛群岛”),正是渔民们对风调海顺,平安归来的期望的化身。
“上网咯!”号把头拖着嘹亮的长音。
伙计们“啊啊哦哦嘿呦嘿呦”
“上网咯!”这是号把头最爱的一句,也是船伙们最愿意听到的声音。
渔号可分为上网号、竖桅号、摇橹号、掌篷号、发财号(廷鲅号)等八个主要类型,此外还有拾锚号、拉船号等。所有渔号基本都无唱词,而以虚字为主,个别地方虽有唱词,也反映不出完整的内容。
渔号的词句简单,语调粗犷豪放。以吆喝、呐喊、领和叫唱等方式表现,不采用任何乐器伴奏。号把头一般由富于经验的闯海者担任,领号时有轻有重,有长有短,或间歇,或急促,都要与劳动节奏相吻合。
说起来是“号子”,但本质上更像是捕鱼协作军令。
时至今日,你去到长岛,在街边在沙滩在广场在饭店,时不时都会听到上了些年纪的老渔民们,吼上两嗓子。但是,年轻人中,会喊号子的已经不多见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中国渔猎文明的代表,从史前到现今,出出图的古代文物到后来的长岛渔号,长岛在中国文明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
本文以吃开头,便以美食结尾。
曾听一位长岛老人家说过,以前长岛穷的很,岛上米面没有,蔬菜没地方种。捞上来的渔获会送到大连,去换取生活物资。
只有富人才能吃到青菜,穷人家的,只能顿顿吃鲍鱼了……
来长岛旅游,尤其是五一期间,实话说,价钱绝对不会便宜。但是鱼饺子,我依然强烈推荐。
岛上人用小鱼入馅。鱼肉脱骨方法不难,把鱼平放在案板上,用刀面上下平拍几下,将鱼头提起来一抖,鱼骨就脱落了。
鱼肉剁成泥,饺子皮要薄,馅要往死里放,饺子个头老大。饺子煮出来,通常一碗只能盛七八个。.
写在最后。长岛这地方,山东以外,知名度一般,游客以烟台为主。不能说不知名,但是我估计看的朋友也不怎么了解。
方圆56平方公里,180多里的海岸线,3000平方公里的海域,按照历年来的统计,今年五一长岛的平均日接待量会达到1.5-2万人次。
五一节嘛……哪里都人多……我只能说,18年是长岛旅游井喷之年,人数直接翻两倍。而且口碑好,这里以后只会越来越火。想去,趁早。
勒布沟。
这个神仙地方知道的人估计不多,所以趁还没多少人知道,赶快去。
勒布沟:是门隅地区的中国控制带,是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境内波拉山南侧的一个著名景区(下山开车20分钟就进入景区门口),在喜马拉雅山东段的一条南伸式大峡谷,西方是不丹王国,南方是门隅核心的达旺地区,从高寒的世界屋脊陡降到亚热带湿润地区,犹如小墨脱。勒布,藏语意为“好的地方”。这里气候宜人、物种丰富、山川秀美、鸟语花香,一年四季常青,盛开着美丽的杜鹃花、茉莉花、月季花和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堪称西域高原一绝。在古木与竹林相间的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沿公路穿行,随处可见峭壁悬崖,嬉闹的猴群和飞鸟。
来过西藏的游客都知道西藏山南有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与能看到前世今生的拉姆拉错,而在山南边境错那县境内,有一处深藏于喜玛拉雅山脉断裂带上,与不丹相交的隐秘王国,这里植被丰富,动物繁多,气候宜人,四季常青,这里就是勒布沟。
从拉萨出发至错那县,再经由麻玛乡到勒布沟。从海拔4500米的波拉山口一路南下,海拔陡降至2000多米,才真正进入勒布沟秘境。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时晴时雨,当地人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这里的风景。
勒布沟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聚集地,“门巴”在藏语里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民族文化别具特色。
一路上经过数个瀑布,据说沿途还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茶场,出产的“高原翠尖”也是醇香甘甜,不过我对茶叶没有研究,更没注意到哪里是茶场,看来得下次去勒布沟问个清楚了。
勒布沟内住户不多,但独特的上下结构的建筑倒是提醒了我们来到了门巴族区域。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走进了如原始森林般的斯木扎景区。景区不大,但沿途的经幡与哈达藏匿于郁郁葱葱的树林间,如一个硕大的幻境。沿着景区石梯一路上走,不时有小猴子从身边跳过,待向小猴靠近时,它又跳向了另一颗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走进了《人猿泰山》的世界。
沿着丛林一直上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被经幡围绕的寺庙——斯木扎寺。传说斯木曾是一个妖女,莲花生大师用神力将其封印于此,于是建了这座寺庙。据说这座寺庙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与其说这是一座寺庙,倒不如说这是个佛堂,不足12平米的石头小屋内并无僧人,但寺庙前煨桑炉中的香火却不断,可见寺庙虽小,信徒倒是不少。
整个勒布沟内最具有神话色彩的便是此处的修行地了,修行地位于一处瀑布后的悬崖上,若想前往,必先经过这处瀑布。这有一个关于瀑布的传说:瀑布左边是天堂,右边是地狱;岩层下压着一个妖魔,有缘的人能在瀑布下见到彩虹,抬头则能在瀑布顶端见到点亮的12盏酥油天灯。
站在瀑布前的我一直在好奇这种传说的由来,也惊叹这样一处圣地能被发现也是一件幸事。尝了一口泉水,入口甘甜,飞瀑的雨珠飘洒在我身上。此时身旁好友惊呼“快看,水中有彩虹”,定睛一看,自己的身躯与彩虹倚靠在了一起,兴奋的同时不免感叹,这便是缘分吧。
实际上,在这不大的景区内,有着许多故事与传说,都印刻在这里的石头上。这里有仙女金盘、告诫石、蛇形石、魔女骨架、翼龙等等幻化而成的石头。讲述着一段段莲花生大师的降魔历程。
对于仓央嘉措我们并不陌生,同样出生门隅地区的他曾到勒布沟为门巴群众将经赐福。讲经台后一泉瀑布缓缓而下,滋润着一方水土,看着挂在台上的经幡,不免让人遐想,作为诗人的另一个身份的他,可曾在此处作诗呢?
当地人说勒布沟附近还有黄色的山,会冒水,我没怎么听懂,但还是跟着去了。到了后才发现他说的这黄色的山简直就是黄石公园的微缩版,温泉不时从地下冒出,这里就是此行惊喜中的惊喜,很难想象,整个西藏,还有多少惊喜等待着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