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双创50基金,值得买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般不喜欢去评论具体的基金策略。不过双创50是一个指数,挑选的是科创和创业板块的头部企业的股票。所以可以借着这个问题,谈一谈这两个板块长期发展前景的问题。

高科技和创业板公司的选择,和通常成熟产业的所谓价值股不一样。因为高科技的股票价格,往往更加的看重『成长空间』,而成长空间是非常宏观的,容易被政策和市场的因素所影响。所以这个故事要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说起。

长期前景:产业升级和消费驱动

产业升级

- 产业升级的必然

既然是科创板,那么关键就在于科技的红利。要吃到这个红利,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经济未来的两条主线,产业和消费。

先说说产业。关于产业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并不是一个刻意的人为引导的过程,而是随着在劳动力密集产业里面的深耕细作,企业本来就有自发的,向上游高利润区域探索的倾向,而产业政策会加速这一过程。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时候,都存在着产业升级的情况。比如日本的产业升级,从7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到1997年,中高技术制造业就已经超过了低技术制造业。


韩国的产业升级稍微落后于日本,在八十年代汉江奇迹之后开始。



随着GDP增长不断的收敛,韩国也渐渐的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与此同时,高科技产品占据成品出口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从1988年的15%左右,到2000年就增长了一倍还多,达到了35%。

从日韩的经验来看,随着GDP的增长不断的趋向于稳态,产业升级是必然的。

  • 双创与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对中国而言,尤其重要。


首先,中国的产业升级其实也已经开始了。从出口产品占比来看,中国制造也同样呈现出了低端制造不断下降,而中高端制造业抬头的趋势。这一切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



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对产业链自主性的担忧和东南亚制造业的崛起,给中国的制造业造成了一些冲击。作为替代性最高的低端制造业是首当其冲。如果说日韩的产业升级是一个自然趋势的话,那么对中国而言,产业升级尤其关键,因为低端制造业的全球分散化已经大势所趋,还可能会蔓延到中端,能不能在此之前,升级完成相应的产业,这关系着很多人的就业,更关系着长期的经济增长动力。


其次,中国的人口红利或已见顶了。



制造业需要的就是大量的青壮年人口。但是中国的青壮年人口从2010年开始见顶之后就开始逐渐下降,并且这个趋势在短期内无法逆转。那么低端制造业长期成本上升,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和低端制造业成本上升并行的,是科技产业的利好。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收到了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的高等教育。





理工科的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能思考、能创新的工程师资源,这也就是所谓的『工程师红利』。而工程师之于科技行业,就如同青壮劳力之于低端制造业。所以在人口红利之后,中国还可以继续拥有工程师红利。而工程师红利的应用,就是在高科技领域了。而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潜力非常大。


在经济领域,有一个名词叫做『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用来度量,同样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下,对产出差异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意味着更能充分的利用劳动力和资本的资源——也就意味着科技发达程度越高。这方面中国和日韩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异:



在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下,中国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的GDP总量,如果能够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到日韩的水平,毫无疑问对中国的经济的增长前景是一个正面的驱动。而中国的技术投入的空间也很大, 目前相当于日本70年代末,韩国90年代初,中国台湾2000年初的水平。




第四,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产业安全这个在以前往往容易被忽视的话题,现在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重视。而中国也在加速的进行进口替代,也就是用本土原生的技术和专利,来取代需要进口的产品,这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升级。可以看到中国绝大多数可贸易商品对进口的依赖度在变小,而出口的竞争力不断增加。



  • 中国的产业政策

产业升级虽然可以自然发生,但是国家的产业政策往往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干预和影响。典型的比如日本的汽车产业,70年代日本政府运营财政、减税及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降低能耗,鼓励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就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而中国也很早就意识到了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把产业升级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如果把中国制造2025和科创板块做一个比较的话,会发现双方基本是吻合的:



把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具体拿来的话,也可以发现,这些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较高的,创新积极性比较高的,往往也是产业升级的重点:



而双创50指数所选取的企业,也都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电信等高科技产业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创50指数,紧密的贴合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大方向,拥有很高的产业契合度。



消费驱动

上面的人口占比图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人的储蓄率也在不断下降。储蓄代表投资,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整个社会会从投资驱动,转移到消费驱动。


一方面,这是因为人民收入的提高,GDP不断上升,而消费比重不断增大。从美国的数据来看,美国人均GDP和消费占比双上升的1960-1980年代,也是消费股大放异彩的年代。现在的中国人均GDP大约正好是美国70年代的水平,过去10年,中国消费占比显著提升,资本市场表现最好的板块是大消费板块,可以预期,在将来的一段时间,消费的重要性依然会继续上升。




从更长期的角度来说,人口老龄化也会带来消费的增长。


还拿日本作为例子,日本在经历了『刘易斯拐点』之后,消费率也在不断攀升。当下中国老龄人口占比13.5%(相当于日本90年代初水平),未来10年老龄化水平,也许会伴随着消费率快速提升。



那么消费在什么地方呢?从中年到老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医疗保健。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数据都指向这一点:

回到双创50指数,其中有近1/3个股在医药产业,那么随着老龄化的进程的加速,医药行业的长期前景也会推动着指数的上涨


短期红利:北向资金的进入

科技红利和老龄化都是长期的,那么从眼下来看,双创50也是有一些资金面上的优势。

首先,因为对疫情控制得力,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一枝独秀,其他的国家还处在复苏期。这就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的北向资金进入市场,推高了双创板块的价格。



科创创业50板块北向资金和融资余额持续增加,市场关注度高。和大盘指数以及单独的科技板和创业板相比,双创指数也在收益率上存在优势:

当然,双创50指数2019年12月31日才成立,因此各个指数收益率之间对比的时间跨度不长,在目前有限的时间跨度内,科创创业50的表现好于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因为这两个板块都是属于高增长板块,把两个板块的头部集中在一起,是好过于单独的细分板块指数的,这背后体现的是同为高增长板块下企业质量的差异。

总结

总之,产业升级创造了新的增长点,而变投资驱动为消费驱动也是大势所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高端制造和医疗保健行业更加的受关注。双创50指数,就顺应着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这两大主线和四大领域。


从行业上讲,这个选择叫做贝塔优势,选择了高增长高收益机会的行业方向;从个股选择上,指数也覆盖了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未来的竞争壁垒也可能更高,这是概率上的阿尔法优势。


因为科创和医疗行业相较于传统行业,更迭较快,并且高估值的企业易受流动性的影响,稳健性差,风险较高。所以指数投资可以在选择高增长行业的基础上,不依赖于具体的个股,对冲掉非系统的风险。


双创板块既然如此前景看好,很多基金都已经开始布局,推出相应的指数产品了。作为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并不需要做出很多主动的选择,而主要是跟踪指数,减少误差。

所以具体在基金公司的选择上,最好就选择比较稳健专业的公司所推出的产品,有望来享受未来十年中国产业和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这一点比如天弘的双创50指数基金就做的不错,布局很早,是场外双创50指数最早的一批,并且都有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杨超坐镇,做到一键打包两市科技创新万众创业核心资产


从收益上来看,双创50指数的历史收益是高于其他的宽基指数的。如同之前所说,双创50指数,在科技和创业之间建立了某种竞争机制,单个的科创和单个的创业中好的公司,才能进入双创50。这一点在保持增长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企业进入指数的门槛的,所以选出来的样本股具有更鲜明的成长风格和更大的股价弹性,对科技创新产业的代表性更强。

从关联度上看,双创50指数与创业板指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97,与科创板50指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85,三者的收益风险特征高度一致,同时,双创50指数基金具有更高的弹性,是博取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的有利工具。

投资者可上支付宝搜“双创”,同时,在天天基金网、同花顺、天弘基金APP,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各大银行,以及各大券商APP等销售机构均可购买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

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user avatar   zhouqian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双创50最近很火,我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买,做了很多功课。买基金到现在也有十来年了,交过很多学费,也踩过很多坑。我想从医学专业的视角给大家一些不同的看法,后面也会附上我自己买指数基金的一些截图。

1 未来几年医药产业一定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作为一直密切关注医疗产业升级和医疗新技术的一线人员,这几年目睹了医药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飞速发展,不少我在国外学生物、药学、包括做影像方面的同学都回国了,周围也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始加入到药物和器械的研发。

自己在工作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很多以前只有进口的产品,开始逐步的被国产替代,而且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医疗和养老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的心血管支架的大幅降价,上万的支架最后降价到了700,这就是得益于国产替代。从心脏支架、心脏瓣膜、骨科脊柱、眼科、口腔、生殖……每个领域都出现了国产产品的身影。从Me too到Me better再到First in class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从代理出身到自研自产,从低端到高端,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这次疫情,我们的中低端医疗器械,比如呼吸机出口到了全世界,但是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全球医疗器械top20的公司中,美国公司占比超50%,中国公司数量为0。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的统计,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复合增速高达20+%,2022年预计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属于高端制造的医疗器械,比起创新药,也许更有前景。


提起创新药,很多人的最初印象可能源自于《我不是药神》,影片中一瓶正版格列宁37000,而印度的盗版格列宁进货价才500。就像心脏支架一样,如果我们能作出自己的替代品,价格自然可以下来。

其实从2015年开始,随着药监局的审评加速、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以及全面助力创新药上市及商业化进程,创新药领域就迎来飞速发展,这次的疫情也催化疫苗集中商业化。对于创新药,我想说8个字:恰逢其时、大有可为。

提到创新药,肿瘤免疫治疗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不管是PD-1/L1还是CART现在都非常的火。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虽然已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从临床来看目前仍存在获益患者比例低、整体疗效差等问题,免疫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显著,并存在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无响应,治疗效果不佳以及耐药机制研究尚不明确等问题。

越来越多新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陆续被发现,其中免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取得了突破,部分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已获批应用于临床。如最近提出的以PD-1/PD-L1 抑制剂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正常化”理念为将来肿瘤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指明了方向。

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拓展了肿瘤免疫学研究突破的空间,如系统生物学应用于肿瘤免疫学研究,表观及代谢等调控阐述肿瘤免疫反应原理。此外,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为代表的组学技术以及单细胞测序技术,从广度和精度上提升了肿瘤免疫学研究的空间。肿瘤免疫治疗的时代正在空前发展。

2 双创50指数,一指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前沿领域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研发和创新是和时间赛跑,本身就存在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什么《我不是药神》里面的药定价那么贵?因为前期的研发或许是10年以上没有任何收入的持续高投入,像阿尔茨海默疾病领域几十年这么多药企巨头的巨额持续投入,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有效且副作用可控的药物上市。

每一个走出来的医药龙头企业,在承受研发不断更新换代、追赶最新的材料、技术靶点等的同时,还要接受医保的灵魂砍价、出海的考验和后浪们的虎视眈眈,谁能笑到最后,也许只有到了最后的才会知道。

就买医疗行业,不是不行,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篮子翻了,所有的鸡蛋都会碎掉,毕竟没有人能够回答市场到底会如何选择。

所以为了分散风险,之前我就有买养老产业、全指医药指数基金都是和医药相关的,我还会去配置芯片、新能源、光伏这些相关的指数基金。这些我持有都是有好几年了,大家可以看到从短期看有时涨有时跌,但把时间拉长,大部分时候指数还是可以获取相对稳定的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

大家如果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筛选一大堆的医疗、科技方面的指数,去搞懂这些股票,双创50或许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参与到的门槛最低的去投资新型龙头科技企业的方式。什么叫双创50,下面这个图就很好的解释了:科创和创业板金字塔尖的TOP50。

双创50中生物医药、新能源以及半导体占到了80%以上的比重。无论是产业趋势、还是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链龙头优势上,这些企业都是未来确定性最强的几大核心科技赛道,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可以看到双创50前十大成分股中,医药占到了40%,包括比如:迈瑞医疗,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覆盖了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国内眼科的第一大龙头爱尔眼科;还有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款国产mRNA疫苗的沃森生物和疫苗领域的龙头企业智飞生物。

在新能源领域包括汽车相关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还有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阳光电源,是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和领先的风能变流器企业;

作为普通人,即使我们不了解新能源,我们也能直观的感受到身边“绿色牌子”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而且国产电动车品牌也在越做越好,以前很多国产车都是走性价比路线,拼价格,现在从高中低端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出海,都做出了自己的口碑。

更何况还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这样顶尖的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和全球锂电池龙头。2018 年宁德时代初登创业板时不足 500亿元市值,到 2021年5 月末突破万亿,3年近 20 倍增长。现在不止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还斩获了比如大众、宝马、特斯拉、戴姆勒、现代起亚等世界主流整车厂订单,德国工厂也将于 2021 年底前投产。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约为5%,根据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目标达到20%测算。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复合增速将在35%以上。

在前10大成分股还包括卓胜微这样依托长期积累形成的全产业链优势,成为了半导体领域国内射频芯片龙头;还有一个金山办公,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具有自己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办公软件TOP1,我自己就是WPS的老会员了。

半导体的重要性其实并不用我去强调。我们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的消费国,导体国产化率偏低,替代空间巨大。不管是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还是“内循环”,摆脱通信设备,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的钳制,加大对国内科创企业的投资势在必行。

作为创新科技企业本身的变化可能比一些传统企业更为快速,相比于一般的指数基金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双创50是每季度就对成分股进行一次优胜劣汰,尽可能的来保证质地优异。

3 主动基金不香吗?为什么选择指数基金

有巴菲特这样的大佬称其是“过去 35 年最能帮投资者赚钱的工具”,也有不少大佬觉得指数基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声称指数多少年没涨,主动基金涨了多少多少。

每个人的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小时候学过《小马过河》的课文,现在的投资产品这么丰富,每种产品都有人赚钱,也有人亏钱,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适合自己的产品。很多人亏钱,并不是因为选择错了什么产品,而是人云亦云,在牛市高位入场,熊市怀疑自己,承受不了压力,低位割肉。

比起主动型基金,我个人更加偏爱指数基金。影响主动基金业绩的因素太多了,买过主动基金的可能就知道,业绩今年最前的几位,明年就有可能垫底。而且那些顶级的基金经理需要管理的资金体量越来越大,稍稍一买或者一卖,都可能影响到证券的价格,操作的难度比普通人大了许多。即使这位经理真的那么牛,你也不知道这位基金经理明天还会不会继续管理这只基金,我就碰到过封闭期内基金经理更换了的事情。

而指数基金更偏向是一个帮我们投资的工具。指数投资透明,投资门槛低、交易操作流程简单便捷,减少人为的主观干扰,通过被动的持有市场资产组合,来分享市场收益和承担市场风险。

现在很多APP都提供指数基金的估值,你可以清楚你想买的这个指数到底处于哪个位置,来决定到底适不适合买,买多少,最简单的比如

指数基金比主动基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管理费和托管的费率更加的便宜。毕竟不管基金赚不赚钱,管理费这些都是固定的,少花钱一点,时间长了,资金体量大了,区别还是挺大的。

指数基金当然也有它自身的一些风险,比如指数跟踪误差风险套利风险。因为指数基金本身的交易成本、管理费用等等都会导致指数基金不能完全契合指数的涨跌幅度,误差在所难免。这些有不少专业的财经作者写过了,有兴趣的也可以去了解了解,就不过多的展开了。别怕麻烦,在指数基金投资之前,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期限、风险承担能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双创50里的成分股,大家都知道好。好,所以贵。

贵,并不意味着不会上涨,但一定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个股选择风险,而指数基金分散投资,可以有效降低个股风险。

对我而言,我更加看重长远的结果,投资这种事情,选好行业,不上杠杆,时间就是你的朋友。

4 结尾

记得别人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大致的意思是我们手上的钱总是在不断的贬值,普通人以前1万块很值钱,那时候还有“万元户”的说法,但到现在也许就是1个月的工资,但如果你能抓到一些机会,比如在一二十年前你囤了茅台酒,又或者后来你赶上了买房,或许就会不一样。

我们很难知道未来会碰到什么样的机会,但在那之前,保持学习的心态,保持对新事物的关注,跟随国家发展的大趋势,把焦虑转化为下一步思考和行动的动力,或许就能碰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呢?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写道:金钱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别想让其余的五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

《我不是药神》中也讲到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努力挣钱,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也是可以有更多选择权。

当父母年老生病时,你可以带他们去专业医院看病,好好尽孝;

当你被家里亲戚催婚时,你有底气告诉他们,一个人过得也不差;

钱包的余额是支撑你做很多事情的底气。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话题

  20210421股市分析和20210422走势预测怎么样? 
  20210803股市分析和20210804股市预测怎么样? 
  如何看待 11 月 27 日,六大银行相继公告暂停贵金属业务新户开立? 
  2021年下半年,有什么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你觉得 2020 年牛市会来吗? 
  银行怎样通过理财产品盈利? 
  20210518股市分析和20210519股市预测怎么样? 
  这次股灾最低点能不能到2800? 
  没钱人跨越到中间阶层难,还是中间阶层跨越到有钱人难? 
  市盈率PE (TTM、LYR),市净率PB (LF) 分别是什么意思?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武侠游戏值得一玩?
下一个讨论
如何理解「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差异?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