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诸葛亮穷兵黩武,为什么还在蜀国有那么高的威望? 第1页

  

user avatar   liang-xiao-zhi-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曹操打赤壁号称八十万人叫声势浩大。

刘备打夷陵70万人叫此仇不共戴天。

陆逊打石亭9万人叫威名大震。

孙权打襄阳派陆逊诸葛瑾各万余人,自己亲带十万大军殿后。那叫智谋过人。

诸葛亮北伐,带八万兵甲,连上运粮草的苦力,和做饭的后勤也不过10万人叫穷兵黩武,我的天哟。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历史翻案爱好者、网红教授们最爱用的词就是【穷兵黩武】,没有之一。

刻意夸大、断章取义,制造与常识冲突的爆点,博人眼球吸引流量。


诸葛亮没有穷兵黩武,这帽子坚决不背。


北伐前发生了什么:

刘备白帝城托孤,给了诸葛亮无上权力后撒手人寰,同年(223年),南中多地叛乱,曹魏虎视眈眈,孙吴趁机下菜,蜀汉政权风雨飘摇,危在旦夕。

诸葛亮上任后第一时间外结孙权,平定南中,抚平内患,休养生息,充分发展国力。

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治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资治通鉴》引文

诸葛亮治下的蜀国是什么样?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此时,蜀汉百姓富足,国已富饶,拥有了战斗的实力。到了228年(也就是整整五年之后),诸葛亮才上书第一次北伐,而百姓们的态度呢?

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北伐的正当性与必然性,这里说不完,至少也是篇小论文。知乎里的帖子已经很多了,可以自行查阅,这里只说最浅显的一点:刘备集团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果只是偏安一隅的休养生息,那么刘备集团从一开始就不会成立。且蜀汉政权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仅靠诸葛亮的个人威望弹压有限(例如诸葛亮一死杨仪就切了魏延),因此一个广泛认同的、有共鸣的政治纲领就非常急需,so我们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北伐,复兴我汉,还于旧都。

也就是说,不论掌权者是诸葛亮、诸葛暗、刘老二还是刘三姐,早晚都会北伐,这是他们政权存在的直接需求。


《三国志》中,从头到尾都没提过诸葛亮北伐有什么“劳民伤财”,陈寿反而大肆赞扬诸葛亮的治国和治军才能。如今有记载的对北伐的批评,所谓【穷兵黩武】,指的是蜀汉后期,姜维时期的北伐,【民有菜色】之流,是快亡国时黄皓乱政的锅,诸葛亮这时候早就死了十几年了。


最初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秉政,【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本质上还是诸葛亮时代的延续。一直到刘禅亲政时期,陈祗守尚书令,【 上承主指,下接阉竖 】,蜀汉的政治氛围才江河日下,人才选任渐趋不堪,公然搞起了亲亲疏疏,主要岗位几乎无益州士人立足之地。加上政治内斗和北伐损耗,最终导致走向结局。


同时代的人,上至百官敌国友邦,下至士族朋党平头百姓,都对诸葛亮给予高度评价。反而是千百年后不读书又爱道听途说的键盘侠们左一个【穷兵黩武】右一个【洗脑所致】。

不是《三国演义》误导了民间对诸葛亮的评价,而是诸葛亮千百年的盛名,造就了《三国演义》里的神乎其神。这个因果顺序不要搞错。毕竟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比演义中杰出百倍、完美百倍的存在。

=======洗脑分割线=======

诸葛亮刚去世,蜀地百姓要求为其立庙,不立?那我们就自己野祭。戎夷野祭,尊诸葛亮为祖,少数民族同胞也在祭。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


诸葛亮死后四十年左右,百姓们还在各种追思。

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譬也。


诸葛亮死后100年左右(该故事时间有存疑,但不妨碍说明):是说桓温征蜀时,遇到一个当年曾经伺候过诸葛亮的小吏,小吏如今一百多岁了。桓温问你觉得当今有谁比得上诸葛丞相?白发苍苍的小吏回答:丞相在世时,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丞相不再后,才发现无人能与他相较。

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到唐朝,这时候诸葛亮死了有500年了吧。

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哉。


到宋朝,感谢@迷路时你就往前走 的补充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到清朝,死了1500多年了。

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


嗯,一千七百年了……

“我在1938年进了四川,见到川北很多地方的人头缠白布。他们并不是穆斯林。有人告诉我,他们的祖先为诸葛亮戴孝戴久了,缠白布缠成习惯,不缠就会头部受凉,因此而永远缠下去,子孙相沿,直到今天”。


诸葛亮221年担任丞相,223年成为托孤忠臣,到234年就离世。加之5次北伐,满打满算,诸葛亮待在成都的时间还不到10年


近2000年的光阴岁月,中华大地上改朝更替无数,五花八门的政权你来我往,形色各异的种族你下台来我登台,居然有人闲的蛋疼为一个人不到10年的执政孜孜不倦的洗脑?


想象力蛮丰富的。


===========评论分界线=============

我在评论里的回复被举报了,所以只能拉出来说。

头一次见到把诸葛亮=隋炀帝,网络时代可真是钟灵造化秀。


首先,战争作为一种抗争的特殊形式和手段,其本身并不带任何色彩。美国满世界兴兵是战争,被侵略国家奋起反抗也需要战争,战争的性质是由人所赋予的,战争的形式也是人选择的。

因此,把【战争】=【穷兵黩武】是非常粗暴且幼稚的概念,现在的安逸和平,哪个不是靠前人们用战争和武力换来的,真以为网络上大V们一呼百应就可以建个国家吗?

更不论三国乱世时期,战争是默认的行为常态,拿现代和平人权观去绑架乱世的生存方式,只能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诸葛亮的北伐,起源于一篇著名的《出师表》。《出师表》是一篇战争檄文,但其内容隐藏着中华价值观对“大一统”的映射,体现出地域统一(合天下于一)和建立合法的正统(居天下之正)两个方面。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唐 元稹

数千年来,但凡中华大地上出现势力割据,天下志士便会义无反顾的捍卫天下一统,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直到最终重归统一。这是在三国时期始终乃至在中国历史上也以一贯之的鲜明政治主线,也是讨论三国的前提和基础。这时就出现一个现象,在天下分裂时,不光是占优势的政权,哪怕是极其劣势的政权,都想统一全国。所以三国时期最弱小的蜀汉政权,对统一的追求反而最积极。

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出于对同一种天人理念的恪守和坚持,虽然身处不同阵营、相互攻讦、刀兵相向,但誓死捍卫的则是一个天下、海内统一。

诸葛亮的战争中所体现的追求正统的大一统,散发的是凛凛正气。

不逢乱世,不懂《出师表》。

出师表和其所呼吁的北伐,不仅在当时感染着蜀汉政权,千百年来还不断被后世追忆和效仿。

南宋岳飞面临强敌时,手书前后《出师表》,鼓舞士气;

宋末文天祥面临国仇家恨,【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襟】;

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亲自手书《祭黄帝陵文》,将其称为【抗战出师表】,鼓舞四万万军民奋起反抗,战斗至最后一刻。

这些伟人们对诸葛亮的效仿和追随,难道都是在“穷兵黩武”??


无数的先人烈士们为尊严、理想、生命、和平而战斗,终换来今日太平盛世,而后人们却躺在先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上,反过来指责“恕我直言,你们都是在穷兵黩武”。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虽然这看上去是一个很脑残的问题,颇有各种类似网络起点三国小说的味道,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很有深度、也很复杂的问题。我就简要表达一些我对诸葛亮北伐和治国,是否穷兵赎武,以及百姓威望的看法。

  • 一,概论。
  • 二,诸葛亮发动的每次北伐的规模有度,间隔有序,谈不上穷兵黩武。
  • 三,诸葛亮的北伐军费主要来源于蜀锦贸易和掠夺南中豪帅的财富。
  • 四,诸葛亮北伐粮草充足,但运输困难,通过境外抢粮和屯田来解决。
  • 五,诸葛亮以发明木牛流马,来减轻百姓徭役的劳累,和降低运输损耗。
  • 六,诸葛亮采纳法家的商君书的思想,建立严苛的法制来驱使百姓。
  • 七,诸葛亮以专权,来实现律法【赏罚必信,无恶不惩】的执行力度。
  • 八,诸葛亮通过儒家的方式,长期教化(洗脑?)来驱使百姓。
  • 九,蜀汉百姓怀念诸葛亮主因是领导人威望能力和治理状况的剧烈反差。
  • 十,后记。

----------------------------------------------------------------------------------------------

一,概论

无论如何抹黑诸葛亮,都无法否认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一尊神、一座大山、一个精神偶像般的存在。看待诸葛亮的治国和北伐,首先不能受到千百年来文人史官对诸葛亮溢美评价的影响,其次也不能受到现在网文里关于诸葛亮的一些搞笑结论的影响。要站在唯物主义和事物客观规律的角度,来科学解析诸葛亮的治国和北伐。

比如解析诸葛亮是通过什么样的经济收入,来维持蜀汉的北伐军费。但解析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前提就是:任何时代只要打仗,就必然存在军费,并消耗人力、物力、财力。这是站在科学、唯物角度上必然会发生及客观存在的事实。诸葛亮北伐也不例外。而这个前提,不会因为他的名字叫诸葛亮及后人赞美诸葛亮,或者谁的主观意志,而在客观上消失。

在明确打仗就必然存在军费,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后,就可以从史料中,分析出诸葛亮在施政时,是如何开源节流,来获取北伐军费。然后进一步分析出诸葛亮采用什么方法、措施、政策,来处理北伐和治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推论出在诸葛亮死后,其生前使用的这些方法、措施、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为何会受到蜀地百姓的怀念。

二,诸葛亮发动的每次北伐的规模有度,间隔有序,谈不上穷兵黩武

结合后主传和明帝纪可以知道,诸葛亮在225年平定南中叛乱后,于228年春开始第1次大规模北伐,持续3个月。几个月后的当年冬天,又是小规模的第2伐,只持续1个月。隔年229年春天,立马开始所谓的第3伐,也迅速结束。2年后的231年开始大规模的第4伐,持续4个月。234年开始最后的大规模第5伐,持续半年(注1)(注2)。

在225年平定南中叛乱的3年后,从228年开始,到234年结束的六、七年时间里,诸葛亮发动了5次北伐,前3次北伐集中在228年春到229年春的1年时间里,这3次中的后2次规模极小,且持续时间短。2年后开始大规模第4伐,3年后再开始大规模第5伐。因此,诸葛亮把每次北伐间隔的时间安排合理,规模也控制有度,谈不上穷兵黩武。

(注1)三国志后主传: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魏司马懿、张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粮尽退军,郃追至青封,与亮交战,被箭死......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秋八月,亮卒于渭滨。
(注2)三国志明帝纪:亮败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长安。夏四月丁酉,还洛阳宫......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夏四月,大疫......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八月己未,大曜兵,飨六军,遣使者持节犒劳合肥、寿春诸军。辛巳,行还许昌宫。

三,诸葛亮的北伐军费主要来源于蜀锦贸易和掠夺南中豪帅的财富

诸葛亮北伐需要花费,这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开源节流。蜀汉时,在益州的南筰桥附近有锦宫,号【锦里】(注3)。而这蜀锦贸易在三国则是曹魏【市于蜀】,东吴也【资西蜀】(注4),诸葛亮更号称蜀锦是【民贫国虚】时的【决敌之资】(注5)。诸葛亮的吹嘘肯定有夸张,但至少说明蜀锦是蜀汉政权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成为蜀汉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仅依靠蜀锦贸易是不足以承担诸葛亮全部军费的,其军费还有更主要的来源,那就是南中。《三国志》诸葛亮传在诸葛亮225年【其秋悉平】南中叛乱后,特意提到一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注6),这表明诸葛亮打仗能够有军费,并非会点石成金,或者后人唱两句赞美诗就能从天上掉下钱来,而是南中承担了北伐中相当份额的军费。

诸葛亮平定南中只代表大规模叛乱的平息,而小规模的叛乱却从未停歇。233年南中的刘胄叛乱,被马忠讨平(注7)。霍弋担任永昌太守时,屡次平定当地的叛乱(注8)。而越巂郡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又屡次叛乱,太守甚至不敢上任而形同虚设,直到张嶷来平定(注9)。这些小规模叛乱的主要原因,自然是蜀汉掠夺南中所形成的反弹。

刘禅在蜀汉灭亡前想逃亡南中时,谯周劝谏一语道破蜀汉南中政策的本质,那就是【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注10)。简述成大实话就是:自诸葛亮平定南中起,蜀汉就开始经常掠夺南中。谯周所言真正的独白是:皇上,我们平时不断压榨南中少民,那逃亡南中会是什么下场,您懂的!

当然,蜀汉政权掠夺南中的过程和细节是讲究技巧的。比如李恢平定叛乱后,迁徙【豪帅于成都】,然后【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来【充继军资】,从而做到【费用不乏】(注11)。简而言之,李恢的方法就是把【豪帅】与其部族隔离,以政府来替代【豪帅】,亲自上阵来收税,这样就减少了中间损耗和环节。其循环关系就是

  • 豪帅剥削部落百姓→豪帅叛乱被平定→蜀汉把豪帅隔离并亲自收税→形成新的豪帅

根据社会金字塔论,在南中能够掌握大部分财富的无疑是【豪帅】阶级,因此无论是李恢【徙其豪帅于成都】,还是霍弋【斩其豪帅】,都表明只有【豪帅】阶级才能以财力物力人力发动小规模叛乱。而以诸葛亮为首的蜀汉政权反复掠夺南中【豪帅】财富的方式,不仅可以有力地补充军事物资和费用,而且削弱【豪帅】叛乱能力。

打击这些【豪帅】,或许还可以增加受到【豪帅】剥削的底层少民的好感度。因此结合诸多史料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北伐的【军资所出】除了依靠蜀锦贸易外,大头则是来源于反复掠夺南中的财富,那样汉地百姓的税费负担就大大减轻了。也就是说:诸葛亮把经济负担从汉地百姓转嫁到了南中豪帅极其依附少民的头上。

(注3)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宫也,其处号锦里。
(注4)刘宋山谦之的丹阳记: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乃有之。
(注5)太平御览引诸葛亮集: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注6)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注7)三国志蜀后主传 :(233年)是岁,南夷刘胄反,将军马忠破平之。
(注8)三国志霍峻传:子弋......后为参军庲降屯副贰都督,又转护军,统事如前。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
(注9)三国志张嶷传: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注10)三国志谯周传:后主犹疑於入南,周上疏曰:或说陛下以北兵深入,有欲適南之计,臣愚以为不安。何者?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偪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一也。
(注11)三国志李恢传: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四,诸葛亮北伐粮草充足,但运输困难,通过境外抢粮和屯田来解决

蜀汉最主要的区域四川盆地虽然地理蔽塞,但经历战国时期李冰所建立的都江堰【灌溉三郡】后,能够【沃野千里】(注12)而自给自足,被诸葛亮誉为【天府之土】(注13),因此拥有后天发展农业的优秀条件。而都江堰作为蜀汉的种田之宝,诸葛亮自然会重视,但也只是像前人一样【征丁千二百人主】加派兵力守护而已(注14),缺乏创举。

除了水利外,诸葛亮发展本国农业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注15),通俗地说就是集中国家力量来发展农业。正如对手司马懿所言,诸葛亮在每次北伐前都要【归必积谷】(注16),然后于北伐前,诸葛亮【使诸军运米】(注17)到汉中。在优越的农业地理条件下,诸葛亮的方式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因此蜀汉粮草充足。

但历史却给诸葛亮的北伐开了黑色玩笑,蜀汉虽然粮草充足,可汉中栈道【山峻难登】又狭小(注18),很难用辎重把粮草运到魏境前线,也就是会产生【运粮不继】的问题(注19)。陈寿《三国志》在多处强调蜀汉的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注20)。而王沈《魏书》还特意借魏国朝臣之口,明言【亮军无辎重】(注21),也就是说诸葛亮北伐很少出现辎重车辆。

一是【运粮不继】,二是【亮军无辎重】。这两点意味着诸葛亮北伐时辎重少,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民夫随身携带背运的军粮。但随身携带的军粮能持续10天就算到顶了,这势必导致北伐的持续时间很短。而【亮军无辎重】即使能够减少国内粮草的消耗,却变得毫无意义了。粮草供应不上,一般就会产生这种情况

  • 运米到汉中→开始北伐→运粮不继→粮尽退军→归必积谷

而诸葛亮的第4伐前后持续了4个月,肯定有解决粮草供应的方式。兵法云【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注22),因此诸葛亮军队在第4伐的部分粮草供给,很大程度上依靠在魏国境内的掠夺(注23)。到了第5次北伐,诸葛亮就始在魏境的兰坑附近,开始屯田了(注24),诸葛亮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前线粮草的供应。

(注12)华阳国志: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注13)三国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注14)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又历都安县。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捡江以行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注15)三国志后主传:二年春(224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注16)晋书宣帝纪:帝曰: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
(注17)三国志后主传:十一年冬(233年),亮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注18)三国志刘晔传: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
(注19)三国志李严传: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
(注20)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注21)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
(注22)孙子兵法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注23)汉晋春秋曰: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
(注24)三国志郭淮传: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

五,诸葛亮以发明木牛流马,来减轻百姓徭役的劳累,和降低运输损耗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靠的就是后勤,而后勤必有大量民夫来运输。邓艾上书曾提道【每大军征举】要【运兵过半】(注25),就是说一般认知的士兵中,超过一半的是运粮的民夫。而诸葛亮北伐所面临的后勤情况比较特殊,前文已经说过,由于汉中蜀栈道【山峻难登】和【道既险阻】(注26),诸葛亮北伐经常出现【亮军无辎重】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辎重车的大小很难通过蜀栈道。根据居延汉简(注27)和九章算术,汉代每辆辎重车运载量为25石,折合约半吨,需要6人运输(注28)。很难想象约半吨重的辎重车在6人推动下,在简陋的蜀栈道上行进运输,因此【亮军无辎重】不单单是诸葛亮想节约人力,而是在客观上对蜀栈道险恶的道路条件的无能为力。

  • 2000斤的马拉辎重车需要8匹骡马。

而且运输就必然有损耗,经过【道既险阻】栈道还会加大损耗。孙子兵法载【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注29),居延汉简是【十二辆输城官凡出入折耗五十九石三斗】(注30),路途损耗分别是60%和20%,差距较大。当然孙子兵法的60%的损失指的是车辆损失,并非粮草损失,丢在地上的粮草还是可以用的,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不计了。

  • 传说中的木牛。
  • 传说中的流马。

蜀汉运粮是什么状态,也可以从《魏略》里著名的魏延献计子午谷,来窥见一番。魏延对诸葛亮说奇袭长安时【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注31),就是除了5000人是战兵外,另外的5000人是运兵,要完全通过人力来背负粮食,通过栈道。人力背负对于运兵来说,就是比较痛苦的事情。

而人类有灵巧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大脑。人类发明车辆,就是为了降低劳累。同样,诸葛亮为了降低运兵的劳累,先后发明【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的木牛和流马(注32)来进行改善。并在第4伐和第5伐开始使用(注33)。

又可知木牛流马是【日行二十里】,而车辆辎重日行是【车三十里】(注34),可见【载一岁粮】的木牛流马并非是提高运粮速度,何况栈道上行进速度本来就快不起来,因此木牛流马主要还是降低劳累程度,以及解决在栈道上行进、减少运输损耗的3重问题。

当然,在公元3世纪初,这类发明受到材料和科技限制,在记载上肯定有所吹嘘和水分,不会太神奇,因此使用中的改善效果也有限度。所以综上所述,诸葛亮北伐,是以不带辎重的方式,和使用木牛和流马,尽可能地来降低百姓徭役的劳累程度。

(注25)三国志邓艾传: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
(注26)资别传曰: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
(注27)居延汉简:入粟大石廿五石车一辆居摄三年三月......入粟大石二十五石,车一辆输甲沟候官。
(注28)九章算术:六人共车,车载二十五斛。
(注29)孙子兵法作战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注30)居延汉简:右凡十二辆输城官凡出入折耗五十九石三斗。
(注31)魏略曰: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注32)亮集载作木牛流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注33)三国志诸葛亮传: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
(注34)资治通鉴唐制: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

六,诸葛亮采纳法家的商君书的思想,建立严苛的法制来驱使百姓

诸葛亮治理蜀汉的特点,以及百姓要承担的负担和义务,其实陈寿已在《诸葛亮传》揭示了,只是后世很多史学家往往忽略陈寿提示的线索,而千篇一律重复诸葛亮治下是怎么美好,百姓是怎么爱戴诸葛亮。陈寿给的线索,先引用孟子【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注35),后在评曰【刑政虽峻而无怨者】(注36)。

这显然揭示百姓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所承受的两个负担

  • 1,诸葛亮治下的百姓是要承担大量徭役的。
  • 2,诸葛亮治下的刑罚和政令是非常严苛的。

大量徭役和严苛刑法显然是有着商鞅法家的影子。这原因也很简单,诸葛亮要北伐,在客观上就必然会存在大量兵役和徭役,而为了推动兵役和徭役的有力执行,严苛刑法也是必然的。陈寿在《诸葛亮传》评曰强调的【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注37),几乎与商君书【赏多威严,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注38)如出一辙。

这种堪比秦国的恶政之下,陈寿却又强调蜀汉百姓不仅【不怨】,而且【无怨者】,这是非常神奇的现象。但后世很多人只以诸葛亮的名义一味地赞美这个现象,却不究其原因,是很可笑的。而这原因陈寿又给了线索,就是陈寿赞誉诸葛亮【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注39),将诸葛亮比作西周的召公和春秋的子产。

召公在棠树下【决狱政事】(注40)做到【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而被【甘棠之咏】,子产则【铸刑书於鼎】(注41)而被【郑人之歌】。通俗地说,召公因为亲自处理案件并使各级官员各司其职而被歌颂;子产因为将法律条文刻在鼎上向百姓公开而被歌颂,而诸葛亮则兼具召公和子产的特点。

在刘备时期,蜀汉政权制定了法令,名为【蜀科】,是由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五人共同完成的(注42)。而到了诸葛亮的执政时代,其【约官职,从权制】无疑是和召公【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类似,而【开诚心,布公道】(注43)的方式又和子产的【铸刑书於鼎】相似。

(注35)三国志诸葛亮传: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注36)陈寿评曰: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注37)陈寿评曰: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注38)商君书外内:故欲战其民者,必以重法。赏则必多,威则必严,淫道必塞,为辩知者不贵,游宦者不任,文学私名不显。赏多威严,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见不战之辱则苦生。
(注39)三国志诸葛亮传: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注40)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注41)杜预注左传卷四十三:三月,郑人铸刑书。杜预注:铸刑书於鼎,以为国之常法。
(注42)三国志伊籍传: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注43)陈寿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七,诸葛亮以专权,来实现律法【赏罚必信,无恶不惩】的执行力度

然而诸葛亮执政时期在具体实施法律时,陈寿记载其做到【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注44),甚至在评曰中连用四个排比【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来形容蜀汉法律那无微不至的执行力度。当然或有人问,这制定的法律是否真的能够执行到这种程度?

先看陈寿记载诸葛亮执政时【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注45),也就是说诸葛亮对于政务上的大小事都要管一管,决定权也在诸葛亮的手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形容诸葛亮专权或者有着变态的权利欲望也并不为过。而诸葛亮【事无巨细】的专权程度,再从晋书记载诸葛亮第5伐时,其派遣使者与司马懿对话里(注46),也能窥见一番。

  • 司马懿: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
  • 蜀使者:三四升。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 司马懿: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可见在军中琐事里,诸葛亮连【二十罚】的事情都会管,也就是说诸葛亮通过自上而下的【事无巨细】而又【事必亲躬】的管理,尽可能达到【赏罚必信,无恶不惩】的标准。换句话说叫【过度干预】,诸葛亮通过亲自监管的方式,把中下级官员在管理环节中发生的失误懈怠损耗等情况降到最低,但这也表明诸葛亮对政事的专权达到了几乎变态的地步。

在诸葛亮执政初期,兼职益州牧,听闻属官督军从事何祗,工作非常懈怠,于是诸葛亮打算亲自去考察。但何祗居然提前知道老大哥在背后看着我,据说就一夜时间就把所有公文全部背诵,第2天遇见诸葛亮后对答如流。诸葛亮大吃一惊,何祗就出府,同时担任成都和郫县的县令(注47)。这说明诸葛亮对本部官员的政绩考核,也近乎到【事无巨细】的程度。

当然,这是以诸葛亮透支生命为代价而做到的,这要把诸葛亮搁现代,就是个有着变态权利欲望的工作狂,最后捞到过劳死的命运。樊建曾在司马炎面前评价诸葛亮【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司马炎居然表态【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注48),这无非就是说有诸葛亮这个变态工作狂,我这个皇帝就可以当懒人了。

因此陈寿形容诸葛亮执政效果【赏罚必信,无恶不惩】可能有所夸张,但在诸葛亮【事无巨细】的监管下,还是基本能够做到的。但要注意的是,诸葛亮并非是为了专权而专权,其首要目的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亲自监管,使蜀汉政权能够达到政治清明、政府高效、法律公正、社会有序等良性效果,尽量实现【赏罚必信,无恶不惩】的执行力度。

(注44)三国志诸葛亮传: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注45)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注46)晋书宣帝纪: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注47)益部耆旧传杂记曰:后为督军从事。时诸葛亮用法峻密,阴闻(何)祗游戏放纵,不勤所职,尝奄往录狱。众人咸为祗惧。祗密闻之,夜张灯火见囚,读诸解状。诸葛晨往,祗悉已闇诵,答对解释,无所凝滞,亮甚异之。出补成都令,时郫县令缺,以祗兼二县。
(注48)汉晋春秋曰: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

八,诸葛亮通过儒家的方式,长期教化(洗脑?)来驱使百姓

一方面【蜀科】法律做到【开诚心,布公道】;另一方面,在诸葛亮【事无巨细】的监管力度,建立了极端严苛公正的赏罚制度。但是琴弦蹦的再紧,也是会断的,要促使老百姓能够【不怨】地为国家服徭役,靠【开诚心,布公道】和【赏罚必信,无恶不惩】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神奇的大杀器,那就是儒家式的【教化】(注49)。

陈寿在《诸葛亮传》又给了线索,就是前文提到的孟子所言【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一般来说,打仗所需要服的徭役作为无偿劳动,会极大地扰乱百姓的生活(注50),百姓自然是不愿服的,因此自古以来很少有不逃亡的徭役(注51)。但孟子所说的【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但凡最终目的是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徭役,那就不会让百姓有怨言了。

而如何让本国百姓知道自己服的徭役是【逸道】,就需要靠儒家的大杀器:【教化】了。在诸葛亮的228年第1伐、231年第4伐、234年第5伐,这3次大规模用兵之前的两三年,诸葛亮都进行了【治戎讲武】(注52)、【厉兵讲武】(注53)以及【教兵讲武】(注54)。

228年、231年、234年,相隔3年,诸葛亮在连续3次大规模北伐的准备阶段,都出现诸葛亮【讲武】的事件,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诸葛亮为下次大规模北伐进行的动员。这【讲武】说的好听,就是对百姓进行【教化】,说的难听,就类似于对百姓进行洗脑,动员他们参与北伐战事。

因此诸葛亮的【讲武】差不多就类似于向蜀汉百姓灌输:凡是为我大汉(诸葛亮)服徭役,平定曹魏,就能得到休养生息的道理。从时间上来看,这3次【教化】都是在北伐前的两三年,也就是说持续时间长,谈得上是诸葛亮月月讲、天天讲。所谓【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估计就是形容这种教化的效果。

当然,诸葛亮具体说了什么大道理或者谎言,就无从考据了,反正这显示了诸葛亮高超的蛊惑能力和才华。因此诸葛亮能够完成战前动员,包括拉壮丁民夫之类的事情,就是先通过【事必亲躬】监管下的开明公正严苛的法律制度,再加上【讲武】式的【教化】来双管齐下,从而促使蜀汉百姓尽量【不怨】,从而【无怨者】。

当然,受到时代限制,诸葛亮即使再长时间的教化,也是有局限的,和现代意义上的洗脑更是有所区别。当诸葛亮死后,随着其威权的丧失,法律措施由紧到松,导致诸葛亮生前一系列严苛法律措施的负面状况爆发,从而出现了数量达到【万馀口】,所谓【更相重冒】兵额吃空饷(注55)的现象。

而在诸葛亮北伐极端时,也出现了【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的负面现象(注56)。但值得称赞的是,当吕乂募集到士兵5000人时,这些临时募集的士兵居然【无逃窜者】,而前文提到兵役、徭役产生的壮丁逃亡,是常见行为,【无逃窜者】说明除了吕乂【慰喻】有方外,诸葛亮的【讲武】,也是卓有成效的。

(注49)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
(注50)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注51)三国志杜畿传: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注52)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225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227年),率诸军北驻汉中。
(注53)汉晋春秋曰:於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亮闻孙权破曹休(228年),魏兵东下,关中虚弱。
(注54)三国志后主传:十年(232年),亮休士劝农於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十二年(234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
(注55)三国志吕乂传: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
(注56)三国志吕乂传: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

九,蜀汉百姓怀念诸葛亮主因是领导人威望能力和治理状况的剧烈反差

  • (1)诸葛亮北伐的规模和频率。
  • (2)诸葛亮北伐军费的来源。
  • (3)诸葛亮如何维持粮草供应。
  • (4)诸葛亮如何降低百姓徭役,和物资损耗。
  • (5)诸葛亮如何征发百姓为国家服务。

通过前文的分析,以上这些问题得到答案

  • (1)北伐规模有度,频率有序。
  • (2)北伐军费主要来源于蜀锦贸易和掠夺南中豪帅。
  • (3)以不带辎重来减轻国内粮草消耗,在魏境掠夺和屯田来维持粮草供给。
  • (4)以发明木牛流马来降低百姓徭役的辛劳,和物资损耗。
  • (5)依靠教化(洗脑)以及严苛公正的赏罚制度,来征发百姓。

现在可以知道残酷的事实就是:诸葛亮很大程度上,把汉地百姓的北伐负担,转嫁到南中百姓头上。请注意,是转嫁!诸葛亮就是残酷地把北伐负担压在南中豪帅,甚至普通少民的头上,千万不要把诸葛亮想象成毫无道德瑕疵的圣人。当然,大部分经济负担被转嫁到南中少民头上后,汉地百姓除了必须要服的徭役外,其经济负担也就并不重了。

而后,诸葛亮通过其威望能力,以【事无巨细】的家长式监管,建立起严苛、公正、公开法律制度的政府,来做到如臂使指。当诸葛亮死后,其建立的一系列政策模式也随着他的死,而人亡政息。而继承之人又缺乏诸葛亮那样的优秀才能和足够的威望,再加上姜维高频率的北伐,导致蜀汉政权每况愈下,社会逐渐陷入无序状态,蜀汉百姓逐渐苦不堪言。

因此可以知道蜀汉百姓为何会怀念诸葛亮,原因很简单,红花需用绿叶衬,当老百姓在蜀汉后期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通过口口相传对比当年诸葛亮时代的各种政策,自然会怀念当初诸葛亮时代的各种美好。想想二十世纪的两个红太阳,不得不说诸葛亮天纵之才,其治国政策留给百姓的后续影响力,可以和二十世纪的某些国家比肩。

十,后记

本文主旨就在于通过史料解析诸葛亮在治国和北伐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如何解决问题。要有因必有果,不单纯依靠夸浮词汇来溢美诸葛亮,也不没有根据地抹黑诸葛亮。目的在于破除后世跟风文人用那些溢美形容词,却毫无意义的赞美。拚弃《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圣人般的道德评价。鄙视那些因为他叫诸葛亮,其所有行为必须是对的或必须要赞美的搞笑逻辑。比如以下对话:

  • 问:诸葛亮为什么会治国,为什么不会穷兵黩武啊,为什么老百姓怀念?
  • 答:诸葛亮就是好,后世之人都赞美,所有人都说好。
  • 问:到底为什么好啊?诸葛亮用了什么方法?
  • 答:你烦不烦啊!所有人都说好。

诸葛亮的治国和北伐的情况,不是唱两句赞美诗就所能了解的。因此让这种毫无意义的对话见鬼去吧。而诸葛亮这种模式对现代社会,基本上也没有借鉴之处,诸葛亮所创造的政权社会,在本质上还是属于比较良性的威权主义政权社会。依靠的仅是诸葛亮个人能力和威望,这对于现代社会还是......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其实问得相当好,反倒是有个高赞答案的回答有些矫枉过正。“穷兵黩武”这个成语怎么还成了现代砖家教授的发明了?其原始出处都本来就是出自三国的。“战争是三国时代默认常态,古人不在乎穷兵黩武”之说自然就更不成立了。

三国至少有三个人被史家明确评为或自评为穷兵黩武,曹丕、姜维、孙皓。这里先给个结论,正因为三国后期被认为“穷兵黩武”的人不少,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其实是以当时的标准而言,并不算穷兵黩武,反而国富民足,所以仍在蜀汉官民中有较高声望。所以,可以对比一下典型的“穷兵黩武”是什么样子的。

穷兵黩武的出处是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也就是曹丕在征吴失利之后自己反思自己穷兵黩武。曹丕毕竟也是一代文豪,所以这个词语后世就被普遍使用了。

先看曹丕是什么情况,汉末混战使北方受到严重破坏,”虽有十州,不过汉时一大郡“[1],贾诩认为应该先文后武、休养生息后再考虑征伐蜀吴[2],刘晔也认为夷陵之后攻打得胜之师士气正旺的东吴并不明智[3]。曹丕却急功近利,222-223年兵分三路,大举伐吴。其结果是,作为魏国统治中心、理论上最为富庶的冀州都爆发蝗灾,饥荒灾情至少持续到224年[4],并且出兵攻吴的部队“大疫”“士卒多死”,也死了不少精兵,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连一个郡都没拿下。所以曹丕事后也十分后悔,批评自己穷兵黩武。

诏书原文:“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体现了曹丕自己也认为自己“穷兵黩武”是当时连年灾害、民众困苦的一大原因,决心悔改,罢兵息民。

姜维被陈寿评为“玩众黩旅”[5],意思差不多了。我前面一个帖子对姜维北伐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是形势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姜维连续北伐期间,民众也确实困苦,蜀汉军队达到民户数的九分之一,北伐期间刘禅连年大赦[6],颇有可能意在节省人力补充损失,包括赫赫有名的“面有菜色”也正是出自蜀亡前三年[7],说明姜维连年北伐可能确实影响了农业生产。

此外孙皓即位后,一改先帝守成战略,连续发兵对西晋主动进攻,当时军队达到民户数十分之一。但是大势已去,这些攻势的结果,使得本来就相对弱小的吴国国力更加虚弱,元人《文献通考》称孙皓时的吴国“苗稼丰美,而实不成”。所以陆抗也批评孙皓当时的军事行动是“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8]

可以看出,以上三人被古籍称为“穷兵黩武”,还是有相当原因的,穷兵黩武的定义是用尽全部的兵力发动战争,或者穷尽国力、民力来发动战争,形容十分好战。以上三人的用兵,不仅使用的兵力(或者兵力比例)相当多,而且确实对国力和百姓生活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诸葛亮的北伐,有几个回答已经说了,首先三国演义把诸葛亮五伐改成了六出祁山,而小说里军事戏份又特别多,更是好像天天都在打仗,难免给人一种穷兵黩武的印象,其实志里出兵和会战的频率并不算很高;

其次,诸葛亮北伐期间,蜀国反而是“国以富饶”[9]“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10],既算不上国穷也算不上民怨沸腾,而且要知道古代王朝饥荒其实是常态,偌大一个魏国尚且民生愁苦,连冀州都饥荒过,史官随便夸夸也就得了,“国以富饶”实属相当高的评价(当然也有一个客观原因,南中有金矿,蜀国灭亡时,国库尚且存金2000斤)。

所以陈寿只是将诸葛亮北伐称为“连年动众”,因为发兵毕竟不是打游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难免还是要出动不少民夫、徭役。蜀汉军民对北伐的“参与率”自然还是不低,确实不能说没有“动众”,但并没有达到姜维那样“玩众”的程度。

这里还要提一点,儒家有“经权”思想,就是政策和对政策的评价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曹丕都是穷兵黩武,为什么没人说曹操刘备穷兵黩武?这是因为,汉末刀兵起四方,生灵有倒悬之急。你不发兵打仗,且不说无法自保,不靠武力,更谈何平定乱世?安定百姓、恢复生产就更无从谈起。所以可以发现,别说曹刘了,就是史籍黑袁绍都是黑他外宽内忌、多谋少决之类的,并没有黑袁绍穷兵黩武的。到了三国鼎立,三个王朝政权已经建立,百姓已经得到了一定安定,而且急需休养,这个时候发动战争,就更容易被评为“穷兵黩武”。

诸葛亮的情况,既坚持了兴复汉室的政治原则,又十分注意兼顾国家富裕和百姓生活,没有出现因为北伐而导致国败民穷的情况,而且治国注重法治,北伐亲力亲为,所以自然不仅在民众中有很高威望,而且也得到了后世儒家的极高评价。

参考

  1. ^ 三国志:蒋济传
  2. ^ 三国志:贾诩传
  3. ^ 三国志:刘晔传
  4. ^ 三国志:文帝纪
  5. ^ 三国志:姜维传
  6. ^ 三国志:后主传
  7. ^ 三国志:薛琮传裴注《汉晋春秋》
  8. ^ 三国志:陆抗传
  9. ^ 三国志:诸葛亮传
  10. ^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袁子》

user avatar   bai-gong-zi-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古代中原多政权并立时期,人们可以自由迁徙么? 
  如何评价汉中之战? 
  中国哪个朝代(时期)历史最令人荡气回肠? 
  诸葛亮和姜维单挑的话谁会赢? 
  关羽斩颜良是不是被吹过头了? 
  司马懿是否是三国第一人? 
  《晋书》中「司马懿大败诸葛亮,俘斩万计」一事,是否属实? 
  如果曹操把权力还给刘协,曹刘两家是否会立刻休战? 
  牛金的死有什么隐情吗,司马睿真的是他儿子? 
  历史上,有谁像诸葛亮这么接近完美的人吗? 

前一个讨论
五花肉都有哪些美味的做法?
下一个讨论
如果刘备称帝之后,汉献帝被送回蜀汉,刘备该如何?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