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中的生物课本知识可信度高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中生物的教材或题目中所提到的知识点有过时的,也有被意义不明地简化的,例如大谈氨基酸“脱水缩合”、核酸“脱水缩合”,不知道编者觉得焦磷酸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让学生无法理解。

可以参照:

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 - 张冠伟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在DNA转录形成mRNA过程中会生成水? - 小虎纸的回答 - 知乎

如果你对“可信”的要求是“和目前前沿科学的主流范式一致”,那课本上的一些基础结论(例如核酸的名称、常见的密码子表)还是可信的。但是课本与教辅书是经常打架的,一些题目还会明确地询问课本上没有讲清楚的东西,例如胞吞胞吐算不算跨膜运输。

课本经常将话说得很绝对,既忽略很多现实存在的案例,又不用“基本上”“通常”“大部分”等词语增加准确性;与此同时,一些概念并没有讲清楚——更可怕的是,有些在老教材里讲过的东西在新教材里反而改得更不准确了,例如上面提到的胞吞胞吐曾经被写明为“膜泡运输”,与“穿膜运输”并列为跨膜运输,后来却移除了这表达。

也可以看看:

为什么可以通过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判断生命起源于海洋?

为什么孔蛋白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膜?

有没有既有DNA又有RNA的病毒?

如果你对“可信”的要求上升到哲学高度,那么你可以怀疑一切。没有什么是可信的。




  

相关话题

  DNA半保留复制,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氯化氨中的氮元素合成DNA的基本骨架,为什么不正确? 
  为什么我感觉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像孤儿? 与生命科学联系不大,又是工科,但其他同学又认为我是学生物的? 
  男生撒尿最后如何避免尿溅到脚上? 
  为什么生化环材越优秀的学生越不转行? 
  一对基因为啥产生两种配子,如Aa会产生两种配子,为啥不是三种呢? 
  新冠疫情期间生态系统是否由于人类活动的减少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最古老的表现出学习行为的生命是什么? 
  如何看待北京大学2017届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口号“生科不败 千秋万代”? 
  怎样淹死一条鱼? 
  「人猿星球」走向现实,全球首个人猴「杂交」胚胎存活近 20 天,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龙涎香来自哪种生物?
下一个讨论
中国发现地球近十万年来最大规模「陨石撞击坑」,该成果有哪些科研意义?





© 2025-07-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7-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