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该如何跟我妈解释艺考买古筝要一万来块的,而家里放的四千的不能去考? 第1页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卖乐器的解释,这个他们在行。


user avatar   SGB_GOV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申权的表妹想租一台十万块钱的琴去参加艺考。申权的姨妈不同意,说只要表妹的琴艺好,哪怕用便宜的琴也能得到公平的成绩。

申权劝他的姨妈说:“我听说真正考较个人能力的比赛,是不允许选手使用自带设备的。比如举重比赛绝不会允许选手自带杠铃,标枪比赛绝不会允许选手自带标枪,铁饼比赛绝不会允许选手自带铁饼,跑步比赛更不会允许选手在自己家的跑道上跑。但为什么射击比赛却允许选手用自己的枪,击剑比赛却允许选手带自己的剑,马术比赛却允许选手用自己的马,自行车比赛却允许选手用自带的自行车呢?那是因为这些比赛只追求最佳的综合结果,而并不追求对个人技术能力的绝对考较啊。只追求综合结果,就意味着选手必须具有综合的能力。什么是综合的能力呢?身体技术固然是综合能力之一,然而身体技术之外,金钱能力、科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奥运会其实不是一场体力竞赛,而是一场国力竞赛的原因了。艺术考试其实和射击、击剑、马术、自行车都是一样的,它考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而非纯粹的技术能力啊。”

申权的姨妈说:“我不信。考试就是为了选拔和培养人材的,像你说的什么考较综合能力根本就是阴谋论。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搞艺术的都是一些有权有势而没才华的人,那艺术行业早就毁了。”

申权说:“人们总是对艺考有很多误解,认为考试就是绝对公平的选拔人材,这是不对的。对艺术院校来说,单纯的选拔和培养音乐天才对行业并无益处,因为这会拔高参与门槛,严重打击大众投身艺术行业的积极性。而如果反过来,着重选拔一批能力平庸却极度愿意为艺术奉献一切(包括身体和金钱)的人,却对行业大有益处。试想,如果人人觉得有上位的机会而想要积极上位,而积极上位的最好方法就是为艺术奉献一切,那么人人就都会愿意为艺术奉献一切了。有这么多人疯狂的奉献一切,这个行业怎么可能不繁荣呢?而行业的繁荣,不正是艺术院校这样的行业受益者朝思暮想的吗?反之,如果只选拔天才而不接受平庸但愿意奉献一切的人。将那么多热忱的奉献者拒之门外,枯守着一帮他不给你奉献反而等着你给他奉献的所谓天才,这不是很愚蠢吗?”

申权的姨妈想了半天说:“要不我还是让女儿学医吧?”


user avatar   xiao-qiu-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天,这就700多赞了?

补充说明一点,我身边有朋友就是做音乐类艺考教学的,他的学生和他不靠关系不靠暗箱操作,就是研读报考政策和猛学乐理 视唱练耳 声乐演奏,0基础上岸报考都是985 211音乐相关专业,有基础的考国音央音大有人在。。在他那里的学费大概两年人均10-20w。

不要觉得水深,找到自己适合的领域上岸不难,0基础哭着喊着要去央音作曲系那不是疯了?考个师范学院音乐教育音响编曲啥的不香?就业很6私活儿不少

我不卖课。

首先声明:我没学过几天古筝,我音痴一个,但是我家是卖乐器的,朱雀 敦煌都卖过,来我家买琴的艺考生那就太多太多了,

你以为好琴就够了?你首先需要请目标学院的老师教授一对一授课,然后去找正经琴房练习,然后从准备练琴开始就要1w古筝打底,到艺考至少3台古筝,还必需整挖的,半挖看不上,贴面更不行,指甲玳瑁的起步

你别觉得我在讽刺,我说的是大部分古筝艺考上岸的考生状态。。。

1w的琴只是艺考费用的十分之一左右,琴的差距可以靠练习,那三五百一节要上无数次的小课是不是也可以靠自己悟?

如果你和你家真的在乎艺考,你母亲又不想给你换琴,我劝你不要1w的琴了,找个更好的老师上一对一,先把弹得好做扎实了,因为技巧不是自己就能练出来的得学的得法,这你家长应该不会说什么,好的老师500一小时也差不多了,1w能上20次,先把技巧练好

艺考水平重要,但是水平除了极端天才极端刻苦,都是可以用氪金弥补一下的,比如好琴好老师好琴房好环境以及艺考相关资讯的通达程度,同等水平下,你要和一群氪金玩家一起杀出新手村,这时候你就不得不考虑优先的点数加在哪了

过了联考还有校考,这些副本拿啥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你讲点“内幕”吧,其他回答过于雾里看花,即便是你的艺考前辈,也都是跟你差不多的人,参考价值不大。我很久没练琴了,但是这一行的规则一直都没怎么变过。

我当年的琴一千多买的,那时候一千差不多家长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工资,不是小钱,但是那个琴我用了10年,小到学校表演节目,大到上比赛上节目,包括每天练琴,都是那个琴,从入门用到放弃,现在还在柜子顶上放着。

为啥放弃?因为学不起,不是考不上,更不可能“因为琴太便宜所以弹出来效果不如别人”。

我当年如果去艺考古筝,是绝不存在“考不上”的可能性的,因为演奏这一行,有些人的“名头”放在那(只要是真的),艺考就是走形式,必过,而且只要你能学得起,以后一切资源都不愁,只要你学得起。

这个名头就是——从小跟老师练童子功的入室弟子。

我5岁开始学琴,老师是目前5级考试曲之一的作曲者,老师的老师是七级考试曲之一的作曲者。其他人高考艺考古筝演奏,然后大学期间可能有三两次机会在大课上见到老师,也可能读到研究生,才有机会在学校里上到老师的课。而我们,从五六岁,每周一节课,七八个人的小班(教室很小,就够放那么多琴,低级小班还会有一个人坐在老师身前共用一个琴),上学期间每天两小时,周末和放假每天4小时起步练琴,寒暑不误,跟老师学了10年。

而这么牛的老师,为什么要用这种形式带学生?那是因为老师要赚钱,供女儿读中央音乐学院。对,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老师当时周末两天带小班,一小时一个班,两个整天学生不重复,从早到晚。估算一下,150个左右学生,每班按照考级水平,不同课时费。

老师的女儿中央音乐学院留校,仅靠老师是供不起她的——还有150个左右的学生的150对父母。

所以我没去艺考。

从问题描述里的,你说要好琴,家长说好坏都一样,就知道你跟我们不一样,你是普通的那种,你的老师没法跟同行说我学生要艺考,你们不用惦记,小孩我看着长大的,你们勾搭不走。

——因为事实上你家长是对的,练好了什么琴都一样。恕我直言,你的问题其实是,练不好,你自己也知道的,对吧,以及你的家长也太小看“练好”这件事了。

我们这些人从小就没有追求过好琴,贵琴,就没那个概念。如果你也挤在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里看过老一辈演奏家弹琴,就能理解武侠小说里的“摘叶飞花皆可为剑”了。好琴固然好,但如果人不行,好琴也要蒙尘。

艺考的老师什么样我不知道,我就对标我的老师了,我可以告诉你,行家看东西,跟教考试技巧的老师看东西是不一样的。好琴弥补不了你的不足,是安慰,甚至是借口——没考好是因为琴不好吗?

不如先听听自己弹琴,摇指甲片打弦的声音有没有?爬音跟和弦几根手指弹出来的声音一样大吗?或者干脆去录音室采样,把你弹的曲放到音频软件里看看有多少千奇百怪的瑕疵。

关起门,找一首没听过的曲子,安静的听,或者一首练了无数遍的曲子,只弹给自己听,你能听懂吗?那怕是片段闪回的画面,某种色彩的印象,似是而非的表达,作者的初衷,你能听到吗?

我知道考试的规则不是这样,但是演奏这一行的规则就是我说的这样,你按照考试的标准去练,考过了学出来也不过是能再去教别人考试技巧而已。

如果跟我们这种学生同台,演奏比赛,你觉得你和其他精通考试的人,有一丝毫的可能性赢吗?我很确定的告诉你,没有。

我正式决定不学演奏,是跟老师上过一次大舞台表演之后。之前自己出去比赛,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其他参加比赛的人都跟我差不多,我们开口就问你老师是谁。

那次表演,是一个平常跟着老师做兼职,教入门小朋友的师姐,她的个人演奏会。我们见过她教小孩,冬天被小屁孩把鼻涕抹在外套上,她都懒得擦,反正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蹭上了,见过她跟我们一起上课,她上课也弹错,没练好一样被骂。

那一天我第一次看到,“别人”是如何恭敬待她。

我在化妆间遇到一群会上台给她伴奏的“乐队老师们”,都比她年长。老师会在最后出场演奏一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她镇场子,给她带流量,而那些“乐队老师们”,不跟老师同台,他们是独奏的伴奏。

而老师的那一首是合奏曲,带了8个入室弟子去,我们当时十五六岁,妆发做好之后看着跟大人一样,那些“乐队老师们”对我们表现出一种我在那天以前从未见过的仰望,就像他们已经默认了,我们未来也会在这个台上独奏,而他们永远都只会是伴奏。

然后我发现,演出的效果,老师和我们,的确比师姐和乐队老师们更好。

我不知道乐队老师们为了给师姐伴奏练了多久。

老师的合奏曲是渔舟唱晚,这个曲著名、必学、入门难度,我们上台前根本就没有“练习”,总共不到两小时,称为排练比较准确,选谁去也是下课的时候老师问了一下那个时间谁有空,有空的都去。

那天之后老师还忽悠我们来着,说谁学习不好的话都去艺考,没老师要他都要。结果我们没有一个人去学演奏。学不起的。我爸妈可没本事十多年每周末带学生赚课时费,我学个毛的演奏。

我国很多偏传统的东西,传承都非常封闭,这种封闭是可以让远端学子绝望的,你不行不是你笨,你的老师就是迎合市场的,就只会教学生怎么考试,你的时间也不够,那个圈子的小孩他们弹琴的技巧是跟着身体成长发育一起长在骨子里的,你怎么赢?

如果当时我们中间有人是富二代,那么今天她可能就站在这一代古筝演奏的金字塔顶,就像老师的女儿。

如果我当时去艺考,最多也就是像那个师姐一样,少时蒙老师的阴,攒一些资历之后开始培养这个派系的下一代,最多是自己努力变富一代,把孩子养成老师的女儿那样,自己的名字后面,永远会写着师从xxx,xx派。

而连师从xx都没资格写的人,那些伴奏的乐队老师,已经是顶天的出路了。更有可能是,当完学生直接当老师,把考试技巧教给学生,让他们再朝着乐队老师们的方向努力。

学文化课吧,别艺考古筝,生来没出路,就是没出路。家学名师和不差钱,这俩都有才有可能在演奏这一行出头。差钱的,我和那么多从小一起学琴的都是,差家学名师的,更多不胜数,两者都没,就做梦吧,梦里都有。

老师的女儿现在也被叫演奏家,你既然也学琴,照我的描述差不多能猜出来是谁吧,老师年纪很大了,我放弃练琴那会儿,他就在准备退休了,可能你们听她女儿的名字更多。

————

11.7更新

评论区很多强调关系网的,如果只是关系网反而好办了,真正有才能的人会被主动纳入关系网,而传承的封闭,造成学生实力上确实存在的巨大差距,很多学生根本得不到好的教育,甚至得不到正确的教育。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一听中国音乐,就是敲锣打鼓,喇叭唢呐二胡之流的音乐? 
  山东考生现在文化课四百分,已经学编导了,有机会考到480以上吗? 
  我是钢琴艺考生,老师说我基本功很强,但缺乏乐感,甚至几乎没有,这我注意过,但一直改不了,该怎么办? 
  为了考大学而去学音乐值得吗? 
  评价音乐的好坏有没有一套客观、完整、通用的体系? 
  中国的民乐到底比西洋乐差在哪里?(西洋乐相比民乐为什么更有生命力)? 
  有江苏的艺考生推荐一下编导培训机构嘛? 
  儒家礼乐制度中的雅乐在现代中国的传承情况如何? 
  今年高二刚开始学古筝现在完成了练习曲演奏级曲子目前只学了一点到今年艺考前完成两首演奏级曲子时间够吗? 
  老师画的这幅素描水平如何?这种画风考联考可以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形容帝国时代2决定版一名玩家的水平不太行?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古代行刑老百姓抢着围观,现代人连宰杀动物都不愿看?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