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动画《吹响吧!上低音号》的评分不输《冰菓》,地位和声望却似乎不如后者? 第1页

  

user avatar   sakuraayane_justi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一部作品的地位和声望是需要把原作考虑进来的。

答案就是这么简单。如果只是在京都动画的层面上,那这两部动画确实是相同梯度。所以这两部动画(特别是在一般观众看来)评分差不多。但正因为原作《古典部系列》实在比《吹响吧!上低音号》的地位和声望高太多,所以才会有这种异样和错配的感觉。

冰菓的口碑和地位=京都《冰菓》动画+米泽《古典部》原作+米泽本人

京吹的口碑和地位=京吹

这就和同样是京都的作品,也都以日常欢乐搞怪为主,《甘城光辉游乐园》就是比《无彩限》好看,口碑就是好的缘故。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骨王一期动画bgm7分,《神的记事本》6.8分,为什么骨王的地位不如神记?(不过论销量那骨王确实把光哥完爆了)

当原作者和原作者的差距太大的(且改编得都非常好)的时候,就动画谈动画是不可能的。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我感觉一切评销量和网站评分之类的给作品排座次是一种“考试排名上瘾症”(得治),但如果非要说的话,把这两部作品分高下确实比较无聊。

仅就动画而言,《冰菓》和《京吹部》都是京阿尼当时最高制作水平的体现,强行分高下并无实际意义。

要说纯经济层面,就现阶段而言,毫无疑问《京吹部》对现在的京阿尼来说更重要一些。

但要就此说《京吹部》养活了京阿尼,是京阿尼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那么《凉宫》、《幸运星》、《轻音》、《京紫》以及Key社三部曲等等的早期动画肯定有话要说,因为每部作品都有期间限定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意义。

而就作品影响力来说,实际上两者的受众是不太一样的,于是作品的粉丝二创方向也就很不相同,像国内的“吹学”相关内容往往已经脱离原著,逐渐“宫斗党争”玩梗化+“暂七师军乐队”化了,也有不少人认为小说原作者“武田绫乃懂个X的京吹!”,认为《京吹》里“京”高于“吹”(动画的重要性高于小说原著),即,认为是动画把小说原著“化腐朽为神奇”了。

而《冰菓》的话,掌控力基本还是在原作者米泽穗信手里,京阿尼的动画效果,相当于把作品从黑白文字开了多彩美颜,很大程度上是对原作品的锦上添花。粉丝二创也更多是基于原著的CP向和青春回忆以及恋爱向为主,和作品本身的关系很大。

所以非要评价地位和影响力,可能要对比的就不只是两部动画了,还要考虑原作者和原著小说的影响力,那么现阶段确实是米泽穗信+《冰菓》动画高于武田绫乃+《京吹部》动画。

反过来,如果要以这种理论去评价动画本身的制作水平,那么作为给原著小说加buff的光影魔术师京阿尼,确实给《吹响!上低音号》系列的小说原著加的buff相对而言更大。

不过,这些问题……

……和千反田与高坂丽奈都是我老婆这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

诚如鱼总所言,如果真的是评价这二者在动画史上的声望和地位,那只能说是半斤八两,好比评价李云龙和楚云飞在军事史上的地位,肯定是都没啥地位。虽然冰菓的碟片销量要比京吹高出一截,但也只是2012年TV动画的第13名,排不进全年代前100,还达不到要评价地位的程度,至于说冰菓的主角拿过几次世萌投票冠军,这本身也不能拿来当作什么例证。

不过要是问冰菓为何在国内动画迷心目中的地位更高,这个有点说头。首先,评分不能代表一部作品在观众当中的评价,至少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例如冰菓、京吹、京吹2都8.2分,排名分别为99、110、105名,1982年的动画太阳之牙达格拉姆也是8.2分,但连排名都没有,因为只有42个人评分(不过这部作品本身地位不低)。

动画战斗之魂Brave评分高达8.9,但排名低于一众8.3分的作品,因为评分人数才83人。如果战斗之魂Brave的评分人数上去了,那它也不可能保持现在的评分,排名降个几百都不奇怪。

冰菓在bangumi上的评分人数是14054人,京吹1是8406人,京吹2是5777人。虽然近乎倍杀,但同两者在观感上的热度差距相比还小了点。主要是bangumi这个网站的宅浓度略微偏高,如果我们找几个不那么宅的评分网站,就能看出差距了。

B站上冰菓有 612.4万追番,1.1亿播放,6.5万人评分。京吹系列有158.5万追番,第一季有3107.9万播放,1.8万人评分,第二季有648.5万播放,1.7万人评分。

豆瓣上63317人标注看过冰菓,4837人标注在看,其中59754人进行了评分。京吹1则是19970人标注看过,646人标注在看,其中18079人进行了评分。京吹2有10969人标注看过,365人标注在看,其中10138人进行了评分。

大致算下来,bangumi上冰菓对京吹是倍杀,B站和豆瓣是三倍到四倍的水平。

如果引入百度指数作为参考,那就更加惨烈了。冰菓播出于2012年4月22日至9月16日,当初引进时多数人称呼其为“冰果”(从2015年开始更多人使用了“冰菓”这个译名)。将二者这期间的搜索指数进行检索,动画播出期间“冰果”的整体日均值是4704,单日最高值13709,“冰菓”整体日均值2579,单日最高值7275。其组合指数整体日均值高达7284,单日最高值20984。

吹响!上低音号播出于2015年4月7日至6月30日,第二季播出于2016年10月5日至12月28日。我将“吹响吧!上低音号“、”吹响!上低音号“、”吹响次中音号“三个关键词进行组合(没有”京吹“和”吹响悠风号“这两个关键词),动画播出期间其整体日均值是1455,单日最高值4207。

把搜索量比较低的”吹响次中音号“替换成”吹响吧!上低音号第二季“(组合搜索最多只能组合三个关键词),然后和冰菓进行对比,冰菓始终稳稳压过前者一头,前者只有两次十分接近冰菓,其中一次是京吹第二季完结时。

但这里有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冰菓从去年一月中旬开始搜索指数突然暴涨,三月达到巅峰,而且其搜索指数至今仍会时不时会冒一下头。而我用了许多方式进行检索,希望找到相关信息,但都没有成功。但我在检索过程中发现,不少人都察觉到去年年初冰菓突然火了的事,只是给出的解释各不相同。

我翻了下B站视频,发现从去年一月开始出现了很多高播放量的冰菓素材剪辑视频。有位粉丝只有130的用户发了篇冰菓情侣头像的合集就获得了1.7万阅读量,远在自己其他文章之上。

我从相关新闻里只找到2020年1月14日冰菓在日本重播的事,但按理说这应该对国内影响不大。有人认为这是”校园四霸“说法的流行带来的影响,但我找到一个”校园四霸“男主近几年的搜索指数排名视频。其中折木奉太郎在前年年末时还排在后面,但在去年年初却宛如打了鸡血般地将其他三人远远甩开。那么就算”校园四霸“确实是人气暴涨的诱因,也不会是唯一原因。

也有人认为是京都纵火案事件带来的影响,但两件事的时间对不上。还有人认为是冰菓的头像在学生当中火了的缘故,这倒是有点可能,但很难证实。另外虽然没有查到冰菓翻红的原因,我查看了搜索者的人群属性和需求图像,虽然19岁以下人群搜索冰菓的次数不是最多的,但TGI居然高达250.27,这个数字相当吓人了,说明冰菓确确实实在19岁以下的人群当中火了一把。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不敢断言,B站的推送和短视频的传播都有可能。

虽然不清楚年轻人在想什么,但我可以站在老人的角度从某个方面来谈谈冰菓在老动画迷心中的地位,侧面探讨为什么它的粉丝会比京吹要多。

冰菓由京都动画所制作,很多动画粉丝都喜欢将京都分成新旧两个时期,很巧的是,冰菓和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正好就是旧京都和新京都的分界线。也就是说,冰菓是旧京都的最后一部作品,而中二病是新京都的第一部作品。

我先列一下旧京都时代的TV动画作品(附bangumi评分):

2003年8月 全金属狂潮?Fumoffu(8.2)
2005年1月 AIR(8.1)
2005年7月 全金属狂潮 The Second Raid(7.9)
2006年4月 凉宫春日的忧郁(8.2)
2006年10月 Kanon(7.8)
2007年4月 幸运星(8.2)
2007年10月 CLANNAD(8.4)
2008年10月 CLANNAD ~ after story~(9.1)
2009年1月 仰望天空的少女瞳中的世界(5.8)
2009年4月 凉宫春日的忧郁2009(8.0)
2009年4月 轻音少女(8.0)
2010年4月 轻音少女第二季(8.0)
2011年4月 日常(8.4)
2012年4月 冰菓(8.2)

一共14部,其中11部在8分以上,除了拿给木上益治练手(他只做过这一部TV动画)的仰望天空的少女瞳中的世界,剩下作品分数最低的是7.8。这是什么概念呢?今年从开年到现在,评分在7.8分以上的作品只有七部,本季度评分上了8分的只有一部,而且这一部正好就是京都出的龙女仆S。

我手上正好有一些当年的动漫杂志,其中动感新势力和动漫贩买得比较多,可以翻到当年的相关期数,这里只看读者投票部分。

动感新势力从03年创刊到06年为止,相关人气投票几乎都被高达和民工动画所垄断,但在05年的时候,京都的AIR和全金第三季一度杀进前五,和高达民工动画打得有来有回,两部作品的男女主角也在榜单上拿到过很高的名次。年末票选最佳动画时,AIR是除高达和民工动画之外的第一名,AIR的主题曲鸟之诗更是拿下当年的动画歌曲第一名,远超高达种命的主题曲Reason(鸟之诗连续19期上榜,前后时间长达一年半)。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内粉丝投的票,这两部作品在日本方面的人气还没有这么高。

不过动新读者的宅度相对比较高,而动漫贩读者的审美取向相对大众一点,所以AIR和全金都没拿到过名次。动漫贩直到07年还是由民工漫霸占着榜单和杂志封面。

但凉宫春日一来,动漫贩的读者也纷纷沦陷,那一年的全年动漫总结文章里甚至直接以”春日无双“作为标题

动新这边更不用说了,只有人气处于巅峰期的樱兰和红透半边天的FSN勉强能打个平手。但声优和歌曲方面就完全是凉宫在屠榜了,当时平野绫一共都没配几部,结果连续坐了半年人气第一的宝座。Kanon虽然在动漫贩上还是拿不到名次,但在动新这边可以和鲁鲁修死亡笔记两大天王同台竞技,同样远超其在日本的人气。

之后的的幸运星在两家同时屠榜,表现比凉宫春日还抢眼,而且在幸运星完结后,CLANNAD 开始进行人气交接。

遗憾的是我的动新在这里断了两年,所以看不到两季CLANNAD、一季轻音少女和重制版凉宫屠榜的画面。但CLANNAD终于打破了京都gal改在动漫贩上面拿不到名次的处境,前后两季都挺进过前三。可惜我的动漫贩也在第二季尚未进入高潮部分就断了,想必以该作的实力,拿下第一名不是什么难事。

随后又是轻音第二季惨无人道的屠榜时间,该作甚至创下过五个女主角占领排行榜前五名的恐怖画面。顺带一提,这部动画在日本的屠榜程度和中国差不多。

这么说吧,在冰菓之前,京都在国内几乎出一部火一部,生产现象级作品如同家常便饭,这种统治力是如今任何一家动画公司都远远达不到的,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前些年流行一句话是”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京蜜和扭曲的京蜜“,如果放在旧京都时代,甚至可以把扭曲的京蜜直接删了。连同样佳作频出的PA也只得了个”小京都“的外号,而这已经算是美誉了。

因而冰菓在当时获得了顶尖的关注度,加上自身的极高素质,也几乎完成了屠榜,人气和当时大火的刀剑神域不相上下。动新和动漫贩都专门出了冰果的特刊。

我们再看看新京都时代到上低音号之间有哪些作品吧。

2012年10月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7.3)
2013年1月 玉子市场(7.0)
2013年7月 Free!(6.7)
2013年10月 境界的彼方(6.8)
2014年1月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恋(6.7)
2014年7月 Free!-Eternal Summer-(6.8)
2014年10月 干城辉煌游乐园(6.9)
2015年4月 吹响吧!上低音号(8.2)
2016年1月 无彩限的怪灵世界(6.1)
2016年10月 吹响!上低音号2(8.2)

这个时期的京都好像突然变得不会做动画了,想做一部7分以上的作品都难得要死,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出现了一堆”扭曲的京蜜“。

在这段时间里,2013年1月WIT出品了进击的巨人,2013年10月银链出品了悠哉日常大王,扳机社出品了斩服少女,2014年更是一个神作年,白箱、虫师续篇、乒乓、太空丹迪、排球少年、JOJO星尘斗士、银之匙第二季、四月是你的谎言、月刊少女野崎君、元气囝仔轮番上场,国内的动画观众数量也在这段时间里飞速增长。

老人们对这时的京都恨铁不成钢,而在新人眼里,京都只是一家喜欢做一些画面很不错但剧情非常无聊的作品的公司。纵然吹响上低音号各方面表现优异,堪称新京都的最强作品,但对于老人来说,京都现在的作品无法和以前相比,对于新人来说,这只是一家普通公司的普通优秀作品。更加吸引新人眼球的动画公司是骨头、霸权、MAPPA、浮游桌,甚至是白狐、动画工房、大卫社。

一部动画火不火本身是比较玄学的事情,在当年那个动画本身还是小众爱好的年代,很多出名的动画现在看来都不是可以大火的题材,光从题材上看冰菓和京吹的受众其实也很难得到验证。但作为旧京都的挽歌,冰菓在大家心中本身就有难以替代的地位。就像前面的那张表格里,虽然19岁以下人群的TGI远超其他人群,但占比最高的还是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人。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看过京吹的人只是看过冰菓的三四分之一,那自然是难以相提并论。

最后顺带提一句,我在翻看杂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user avatar   dd-ll-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住,我觉得大家被这个问题陷进去了,都在论证冰菓比吹奏之所以地位高的原因。但我直说了吧:我认为我们不能谈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为冰菓和吹奏这两放在深夜动画里,都谈不上什么地位。这两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动画作品,但是地位二字可能谈不上,或者说不光这两,绝大多数动画,都没什么地位。

先别怼我,让我先说完。按我自己的标准,评分说明打分人对作品认可程度,地位是作品在圈内影响力,开创了什么,推动了什么,影响了什么。

所以评分和地位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哪怕cl第二季,在一些人统计的各网站评分里,能力压星际牛仔,获得所有动画里第一。


但是你问我cl第二季在深夜动画里什么地位,能把我问懵。

因为它并不是第一部获得巨大反响的galgame改动画,是05年的air。它也不是影响力最深远,受众规模最大的gal改动画,是fate。游戏改是最吃原作力的,你要推出一个,也只能是fate。所以cl地位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排,最感动人心是动画?但这叫什么地位呢。

cl都是如此,那吹奏和冰菓呢?2010年后,最好的校园动画之一?我觉得地位不应该是这种,而是说是否影响了当时一个时期,是否是大领域最拔尖的作品,有所推动和影响。举个例子,冰菓和吹奏巧了都是小说改,这两部作品成功后是不是推动小说改动画逐渐流行?目前看没有。

我并不是对上述动画有什么恶意 ,相反还很喜欢。只是地位两个字,在我这里词意着实太大了,真的太奢侈了,只有少数动画在拥有。整个京都动画里,能谈上地位二字的可能只有凉宫和轻音,两者都有庞大的受众和影响力。一个开启了轻改热潮,新世界第一个十年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画。一个是算是把萌系动画发展成一个高峰,之后以芳文为代表的萌系动画开始爆发。

剩下的幸运星air紫罗兰什么的,你倒是也能安插个地位,但都不是很硬了。因为不是每年,是每十年可能就那几部作品能称得上有“地位”。绝对多数动画都谈不上什么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写一本日本深夜动画简史,如果它有100页。凉宫,轻音,fate,小圆,lovelive,刀剑,巨人,鬼灭等这几个篇幅各有差不多有3到5页不等,一些拔尖的再分到1到2页,这就占了差不多50页。然后剩下上千部作品再分剩下50页。你可能会对哪些作品能上榜有争议,但不影响结果——cl可能能和air,kanon作为key三作能分个半页。吹奏和冰菓可能也就是提一嘴。很残酷,但绝对多数动画连提一嘴的份都没有。所以我说这两争个谁地位高、为什么高没什么意义……

以上就是我的一家之言,可能有点难听,你也有你自己的标准,但我观念里确实就是这样。一部动画你喜欢就好了,它在漫漫动画历史里有什么地位,其实没什么必要。去年的风俗店和今年的出租车是我最喜欢的两个片,这两大概率也没什么地位,但是 who cares,看着开心就好了。




  

相关话题

  宝可梦世界中存在身高上的个体差异吗? 
  5 月 27 日京都动画纵火案嫌疑人青叶真司被逮捕,伤亡这么多人,他被判处死刑的概率有多大? 
  日本 ACG 文化在国内的未来会如何? 
  为什么现在eva圈里遍布香党?明日香人气超过绫波丽了吗? 
  《四驱兄弟》中大神派的战斗赛车是否更有市场? 
  为什么过去日漫会流行有暴力倾向的女主? 
  日本地震那么多 为什么柯南从来没遇到过? 
  如何看待《进击的巨人》中希斯特利亚的怀孕? 
  如何在短时间内伪装成二次元爱好者? 
  《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最后炭治郎对猗窝座的怒吼是在无能狂怒吗? 

前一个讨论
法国大革命结束时间应该是什么时候?
下一个讨论
怎么让自己不再被番剧影响?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