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西方龙形象从远古(古巴比伦、古希腊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呢(有图最好,越详细越好)? 第1页

  

user avatar   ni-zhang-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Dragon”最早确实是“大蛇”的意思,这没问题。

一、词源辨析

这个词本身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从念起来像“多拉贡”的古希腊语“δράκων”(希腊正统在日本.jpg),演变为念起来像“德拉科”的罗马拉丁语“Draconem”,再演变为法语的“Dragon”,进而被英语沿用至今。

至少在古希腊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德拉科”是泛指“大蛇、大蜥蜴”,并不特指目前这个“狮身、蝠翅、鹰爪、鳞角”的“龙”。

或起源于印欧语系的词根“derḱ”表示“看”

一种说法是,希腊词“δράκων”的来源可能是印欧语词根“derḱ - ”,在几乎所有印欧语中“derḱ”都有“看”、“视觉”的意思。

其在希腊语中衍生的名词“δράκος”有“眼睛”之意。因为蛇是不会眨眼的,所以希腊人也用该词变形的“δράκων”来表示“蛇”。

另一种说法(来自wiki)是,“derḱ - ”在希腊语生出的动词是“δέρκομαι”。“δέρκομαι”的不定过去时态为“ἔδρᾰκον”。但个人突击了一下希腊语法的变格,发现“δέρκομαι”为该词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其现代时主动语态应为“δέρκω”,变格不定过去时后,应该是“έδερκξα”(主动),“δέρκχτηκα”(被动),并不能变成变成“ἔδρᾰκον”。因此,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存疑,放在这里仅供参考。
当然,我是纯外行翻书得出的结论,如果有懂希腊语的人能帮忙补足这个版块就太好了。

二、古希腊“δράκων”具体指代的词义和形象考证

(一)词义考证:大蛇,奇异的、凶猛的、神话的 大蛇

1.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

“δράκων”最早的文字记载,应该是前800年左右。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篇中出现了“δράκων”一词,这个词就是指代的“蛇”。

《伊利亚特》第十一卷中形容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门农)着甲形象时,说他

“胸甲满缀着箍带,十条深蓝色的珐琅,十二条黄金,二十条白锡;及至咽喉部位,贴爬着珐琅勾出的长蛇,每边三条,像跨天的长虹。”
“盾面上环绕着十个铜围,夹嵌着二十个闪着白光的圆形锡块;正中是一面凸起的珐琅,颜色深蓝,像个拱冠,突现出戈耳工的脸谱,面貌狰狞,闪射出凶残的眼光,同近旁的骚乱和恐惧相辉映。背带上白银闪烁,缠绕着一条黑蓝色的盘蛇,卷蜷着身子,一颈三头,东张西望。接着,他戴上头盔,挺着两支硬角,四个突结,顶着马鬃的盔冠,摇撼出镇人的威严。”

上文第一处“蛇”,是《伊利亚特》第11卷第26行,用的是“δράκοντες”;

第二处是《伊利亚特》第11卷第39行,用的是“δράκων”。

两个词,均取“大蛇”之意。

2.赫西俄德的《神谱》

同时期赫西俄德的作品《神谱》中也用到了“δράκοντες”和“δράκων”。赫西俄德用这两个词形容“奇美拉”和“提丰(堤福俄斯)”,也取的大蛇之意。

《神谱》第320~325行讲奇美拉:

口吐烈焰的奇美拉,她可怖而高大,捷足而凶残;她长有三颗头颅:一如猛狮(μία μὲν χαροποῖο λέοντος);一如母山羊(ἣ δὲ χιμαίρης);一如可怖的巨蛇 [ἣ δ᾽ ὄφιος(蛇) κρατεροῖο δράκοντος(凶猛的大蛇)]。其上身如狮,尾如大蛇(ὄπιθεν δὲ δράκων),中似母羊,吐息可怖的烈焰。

《神谱》第820~830行讲提丰:

宙斯将泰坦诸神逐出天堂之时,通过金发的阿芙洛狄忒,辽阔的大地(盖亚)与冥界(塔尔塔罗斯)交媾,诞下幼子提丰——双臂力大无穷,双腿永不疲倦的神啊:肩上所长,是百余蛇头,吐着黑信子的,可怖的巨蛇之头![ἐκ δέ οἱ ὤμων ἣν ἑκατὸν κεφαλαὶ ὄφιος, δεινοῖο δράκοντος, γλώσσῃσιν δνοφερῇσι λελιχμότες] 在他奇异的头上,眉下的眼睛里崩发出火光。每当他敏锐凝望,火焰便从目间和他可怖的头上喷涌。

无论是奇美拉还是提丰,赫西俄德都用了“δράκοντος”这个词。并且是和直接作为“蛇”讲的“ὄφιος”一起用,放在其后,作为对“蛇”这个表述的解释 —— 不是一般的蛇,而是“δράκοντος”。

总而言之,我们或许可以说,在古希腊的神话作品中,“龙”指的仍然是“蛇”。不过不是一般的蛇,而是凶猛的大蛇。

(二)形象考证:古希腊神话中的“大蛇”已经具备了后世“龙”的大部分特征

希腊神话中的“龙”,或者说“大蛇”,已经具备了后世“Dragon”的全部特征,只不过不在同一个怪物身上罢了。这其中,还有不同怪物形象从前到后的变化。这里只取一个比较大众的形象。

① 提丰:人身、蛇尾、百蛇头,眼睛锐利、喷火,声音奇异,或曰有翅可飞行。

② 奇美拉:狮羊蛇三首、狮子上身、羊中身、蛇尾,口吐烈火。

具体形象,有的认为三个头都长在肩膀上,身体呈狮胸,羊腹,蛇尾。这是偏现代的形象,有可能是“龙”形象出现后反哺奇美拉形象的结果。

另外一种认为,身体前中后三段各有一个头,前面狮子头,中间羊头,尾巴蛇头。

后来这个狮身、蜥蜴首、狮面、羊角、鹰爪、蛇尾、蝠翅,口吐烈火的“龙”形象,奇美拉恐怕是贡献元素最多的神话生物,可能还没有“之一”。

③ 拉冬:巨蛇,百头、有奇异的再生能力,不死不灭,金苹果的看守者


④ 勒拿九头蛇/水蛇许德拉(Lernaean Hydra):犬身,九个蛇头,最大的蛇头可快速复原,长生不死,体型巨大。

⑤ 皮同巨蚺:一条巨大的蛇

这些怪物,已经有了后世“Dragon”的雏形。

尤其是奇美拉,贡献了后世“Dragon”的大部分有效元素。

同时,这些负面的神话形象,也贡献了后世龙的大部分的性格特征。

“翅膀”的出现

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在其作品《历史》(Histories)的第三卷里面说,阿拉伯是许多有翅膀的小蛇的家园。并形容说这种小蛇的翅膀形类蝙蝠,它们颜色各异,喜欢住在乳香树上。他还说,和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蝰蛇不一样,这种“有翅膀的蛇”只有阿拉伯才有。

这个“小飞蛇”的形象有点像中美洲的“羽蛇神”,这可能是后世“Dragon”蝠翅的来源。

三、马其顿和罗马帝国时代的“龙”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击败底比斯和雅典组成的联军,马其顿称霸希腊。之后亚历山大东征,将波斯、埃及、印度的一部分纳入版图。

再之后,发生了四次马其顿战争,最终马其顿于公元前2世纪被SPQR吞并。SPQR继续扩张,最终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庞大帝国。这个过程中,地中海地区这些不同文明继承者们的文化,会发生相当充分的交融。

“大蛇”这种神话生物的形象,自然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产生“杂交”。刚刚提到的,各种已经出现的元素就会再次重新整合。

(一)词汇变化

刚刚引用的古希腊作品里出现了“Ὄφις”这个蛇的原词。这个词到罗马,变成了拉丁语里的“Serpens”。“δράκων”多拉贡则变成了拉丁语里的“Draco”德拉科。在罗马时期,“Serpens”和“Draco”仍然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近义词。

(二)形象变化

  1. 达契亚军团军旗

SPQR时期“Draco”的其中一个典型形象的,是达契亚军团军旗。

狼颚、蛇身的“Draco”旗,其狼首是金属制的,里面有特殊的结构,据说随风飘扬的时候会发出啸鸣声,就像真有生命一样。

2.龙象之争

罗马作家普林尼(23~79年)在自己的作品《自然史》里,将印度人的“Drakon”描述为能勒死大象的大蟒蛇。

罗马作家埃里亚努斯(170~235年)则在自己的作品《论动物特性》里,将“Draco”直接说成是印度原生的一种大蟒蛇,并认为其能够绞杀大象。

后世有不少西方作品在提到“龙”的时候,喜欢讲“龙象之争”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人将中印关系,比喻为“龙象之争”,其实是颇有其历史渊源。

3.希伯来人的《圣经旧约》

圣经之中的龙形象与古希腊龙形象的联系,来自创作圣经《武加大译本》的圣杰罗姆(340-420年)。圣杰罗姆在翻译旧约的时候,将很多表征“邪恶”的形象翻译成了“Draco”。

因此,一些典型的恶魔形象,比如撒旦、路西法,与它们是龙Draco,个人认为,其实是它们的化身是“大蛇”、“恶蟒”。

随着中世纪时期,印欧语系中的龙形象变得独立,撒旦的恶蛇化身也就跟着一起,向龙转变了。

表征恶魔的“Demon”在希腊语里是“精神”、“意识”的意思。这个词逐渐成为“邪恶”的表征,要到拜占庭帝国时期了。“Demon”真正完完全全替代“龙”,成为“恶魔”形象,要到中世纪了。

四、中世纪“龙”形象的定型

在讲上述故事的时候,我没有提到北欧神话。

这主要是因为北欧神话成型年代晚,它很多东西的形象,实际上受到了世界其他神话的影响。就“龙”这个问题,北欧神话并没有贡献新的元素(当然,它丰富了各种形态的新“龙”)因此在希腊、罗马已经凑齐了现代意义上的“龙”的基本元素之后,没有引出北欧神话来增加篇幅。

不过,这里还是要提到,龙的“贪婪、守财”的性格形象,是北欧神话整合的。公元800年左右的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中,龙的“贪财、卑鄙、饕餮”的性格形象就已经很接近现在了。

不过该诗歌对龙的描述仍然像是“凶猛喷火的大蛇”,没有提腿,也没有提翅膀。应该说,到11左右,凶猛的巨蟒仍然是龙的主要形象。

11世纪~13世纪,伴随着《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圣乔治屠龙记)故事的流行,“龙”这个话题逐渐变得风靡起来,并在13世纪达到其阶段性热度的巅峰。一大批二创、三创的文学作品将龙的形象迅速丰满起来,并使其从蛇的形象中脱离,真正独立出来。

《圣乔治屠龙》的故事,有后来所有令人们喜爱的、津津乐道的,直到最后变得俗套厌烦的元素:吃人的怪物,被献祭的小孩,打扮成新娘等着被恶龙吃掉的公主,英雄救美的圣骑士,部分版本还有骑士公主结婚的剧情......

圣骑士屠龙故事的雏形早在8世纪就有了,但直到11世纪,才开始在格鲁吉亚出现了如此丰满、如此动人的完整版本。

这个故事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插画、壁画作品。11-13世纪,不同地区的作品繁多,能看到龙的形象在这300年里迅速蜕变并向现代转变。

11世纪的格鲁吉亚壁雕是这样的:

12世纪,是这样的:

13世纪的意大利,圣乔治和龙的形象变成了这样,这已经很接近现代龙的形象了:

同时期,另一幅插画上出现了和现代极为接近的“龙”

到这里,龙的现代形象已经基本出现了。


user avatar   lu-ying-lan-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相关话题

  看过小说《时光之轮》的朋友,剧透下大概讲了什么故事? 
  奇幻小说中有关魔法师职业 mage, magician, sorcerer, wizard, warlock, philosopher 等区别是什么? 
  如果龙真实存在,能不能从生物学方面设想一下它的瞳孔类型? 
  战锤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是否是因为其对集体主义的强调? 
  《权力的游戏》你最喜欢的海报(或者截图)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作者如何在智商一般的情况下,描写一个高智商的人物? 
  打龙时,龙已经快死了,这时敌人突然跑出来抢龙,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可以被称为最好看的奇幻小说有哪些? 
  新人存稿子,架空西幻的,比较慢热,不知道能不能签约,有没有大佬前辈点评一下? 
  西方龙形象从远古(古巴比伦、古希腊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呢(有图最好,越详细越好)?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韩非子认为贫穷者不可帮扶,贫穷是因为懒惰?
下一个讨论
「獐」、「狍」都是鹿科动物,食草,为什么从「犭(犬)」?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