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认为科学的本质是质疑吗?对于科学结论的质疑和相信的界限在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xu-qi-zhi-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认可。

在科学哲学里有很多关于“科学”的研究方向,除了“科学是什么(科学划界问题)”以外,“科学本质”的研究也是重要领域。因此,从我的角度来看,“科学本质”是一个专门的术语,英文是The Nature of Science(NOS)。在说到科学的nature时,一定是指科学的根本性质,是科学与其它认识体系不同的、独有的特质,单独一个“质疑”很显然不足以描述科学之独有的特征。怀疑论比科学质疑得更彻底,甚至质疑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但显然它不是科学。

在使用这个术语时,很多网友都会把科学、科学家、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共同体、科学方法等概念混淆。如果说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之一,我还觉得说得过去,但科学精神和科学很显然不是一回事,而且质疑也仅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之一。

通常,NOS指的是科学的认识论和社会学,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方式,或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的内在价值和信仰。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对这个术语的含义多有争议,但对于我来说,我更倾向于科学教育学家Norman Lederman教授对NOS的概括。因为Lederman教授有一句话说服了我:“无论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如何争论,这些分歧对教育孩子毫无帮助。我们需要的‘科学本质’是能够传授给孩子的知识”。Lederman教授概括的NOS包括七个方面[1],并非题主所说的“质疑”或“相信”(也从未有其他学者将科学本质简单概括为“质疑”或“相信”)。

一、科学知识是实证的(Empirical)

科学至少有一部分是基于对自然界的观察,“科学主张的有效性迟早要通过参考对现象的观察来解决”[2]。然而,科学家并不能直接接触到大多数自然现象。对自然界的观察总是通过我们的感知设备和/或复杂的仪器进行过滤,从精心设计的理论框架中进行解释,并且几乎总是以科学仪器的运作所依据的一系列假设为中介。

因此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推论得到实证性的知识。观察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描述性陈述,是感官(或感官的延伸)可以直接接触到的,观察者可以相对容易地达成共识。例如,高于地面的物体往往会落到地面上。相比之下,推论是关于感官无法直接接触的现象的陈述。例如,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往往会落到地面上。引力的概念是推论性的,因为它只能通过它的表现或效应来获取和/或测量,例如,由于行星际吸引力而导致的预测行星轨道的扰动,以及当光线穿过太阳的引力场时来自星星的光线的弯曲。对观察和推理之间的关键区别的理解,是对科学世界中的众多推理和理论实体和术语进行理解的前提。这些实体的例子包括原子、分子轨道、物种、基因、光子、磁场和引。

二、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的区别

科学理论是成熟的、高度证实的、内部一致的解释系统。理论的作用是解释多个研究领域中的大量看似不相关的发现。例如,分子动力学理论有助于解释与物质物理状态的变化、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其他与热及其传递有关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理论在产生研究问题和指导未来调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理论通常基于一系列的假设或公理,并假设有不可观察的实体存在。因此,理论不能被直接检验。只有间接的证据可以用来支持理论并建立其有效性。科学家们从理论中得出具体的可测试的预测,并根据有形的数据对其进行检查。这种预测和经验证据之间的一致,有助于提高对被测试理论的信心水平。

与观察和推理之间的区别密切相关的是科学理论和规律之间的区别。一般来说,定律是对可观察现象之间关系的描述性陈述。波义耳定律就是一个例子,它将气体的压力与它在恒定温度下的体积联系起来。相比之下,理论是对可观察现象或这些现象中的规律性的推断性解释。例如,分子动力学理论是用来解释波义耳定律的。普通人对理论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持有两种观点:(1)一种简单化、等级化的观点,即理论成为规律取决于是否有支持性证据;(2)认为规律的地位高于理论。这两种观念都是不恰当的。理论和规律是不同种类的知识,一个不会变成另一个,两者都是科学的合法产物。

三、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虽然科学是经验性的,科学知识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然而科学知识的产生也涉及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一般人的看法相反,科学不是一种没有活力的、完全理性的、有秩序的活动。科学涉及到解释和理论实体的发明,这需要科学家有大量的创造力。从原子光谱线到玻尔的原子模型及其精心设计的轨道和能级跃迁就是一个例子。科学的这一方面,再加上它的推理性质,使得诸如原子和物种等科学实体是功能性的理论模型,而不是现实的忠实副本。

四、科学知识渗透着理论

科学知识处处渗透着理论。科学家的理论和学科承诺、信仰、先验知识、训练、经验和期望实际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所有这些背景因素共同影响着科学家调查的问题和他们进行调查的方式,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没有观察到的),以及他们如何解释他们的观察。这种特点或心态说明了理论在科学知识生产中的作用。与一般人的看法相反,科学从来没有从中立的观察开始。科学研究总是由问题或问题所激发和指导,并在参考问题或问题的基础上获得意义,而这些问题或问题是由某些理论观点所衍生的。

五、科学与社会和文化互嵌

科学作为一项人类事业,是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从业者是该文化的产物。因此,科学会影响到它所处的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和知识领域,并受其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结构、权力结构、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哲学和宗教。例如,科学家们如何描述人类进化的故事。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故事情节是以人类猎手和他在人类进化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心的,与1970年代之前主导科学界的白人男性文化相一致。随着女权主义科学家在科学界获得认可,关于人类进化的故事开始发生变化。一个更符合女权主义方法的故事是以女性采集者和她在人类进化中的核心作用为中心。这两种故事情节都与现有的证据一致。

六、科学方法的神话

对科学最广泛的误解之一是科学方法,可以追溯到弗朗西斯·培根的Novum Organum,其中提出了归纳法以保证“确定的”知识。自17世纪以来,归纳主义和其他一些旨在实现同样目的的认识论立场已经被广泛驳斥,比如贝叶斯主义、否证主义。尽管如此,其中一些立场,特别是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仍然在科学教科书中被广泛推广,甚至在课堂上被明确教授。因此,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科学家在做科学时都会遵循一种类似于往复式的步骤。事实上,没有单一的科学方法可以保证发展出无懈可击的知识,费耶阿本德甚至说出了“怎么都行”。

七、科学知识的暂时性

科学知识虽然可靠和持久,但从来都不是绝对或确定的。这种知识,包括事实、理论和定律,是可以改变的。由于新的证据的发现、现有的证据根据新的理论而被解释、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变化、既定研究项目方向的转变等等原因,科学知识也会发生变化。与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科学假设、理论和规律永远不可能被绝对证明,无论有多少支持性的经验证据。

小结

如果题主说科学的本质是质疑,可能是来自于NOS的第七个方面: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所有科学知识都不可能被绝对证明,因此任何一项科学知识都是可被质疑的,“质疑”也成为科学知识进步的动力之一。然而,这里的“质疑”和“相信科学”并不矛盾,因为“相信”科学的原因是,科学是唯一一个能让我们可靠地接近真理的认知体系,而这个认知体系的所有产物(科学知识)都是需要被质疑的。

BTW. Norman Lederman教授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在新冠疫情期间因肺部急性感染而去世,实在是非常可惜。

参考

  1. ^ Lederman N G. Nature of scie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education. Routledge, 2013: 845-894.
  2.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M]. 1990.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质疑”和“相信”是口水仗,“科学”是大概率可以重复的事实。百分百有效率就是真理了。比如一个淀粉片,给病人吃,说是新研制的灵丹妙药。病人吃完,说症状减轻。有人不信,去跟另一个病人重复这个故事,结果又说减轻了。不要:但是“安慰剂”没有有效成分啊。即便是你搞不懂的【事实】,只要【可以重复】,就是科学。




  

相关话题

  儿子问我说:“如果我解决了湍流问题,学校会给我颁发青少年科学进步奖吗?”,我该怎么回答? 
  魏格纳是不是民科? 
  在中国,科普工作的前景如何? 
  中医支持者们有哪些常见的逻辑谬误? 
  人类最大,最复杂的的工程是什么? 
  如何反驳别人说没有亲眼见到的东西都是假的? 
  哲学家是洞悉世界运转规律的人,为什么他们没有干出一番大事业? 
  如果你回到 5 月 11 日,你该如何拯救汶川灾民?如何让世界相信你说的? 
  关于中国的年轻科学家,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后天培养的行为特点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么? 

前一个讨论
理论上私人养熊猫需要花多少钱?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知乎故事大赛,大部分获奖颁给站外作者,知乎本土作者七人获奖?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